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十四章)


   日期:2019/7/6 11: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十四章)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十四章法尔如是水同云02

  无常不是鬼

  上次讲到因果同时,无有障碍,现在我们照原文继续看下去:

  可得因果,即有前后;有所得者,皆是无常,非究竟说也。

  在一般人的思想观念里,提到因果这个词,马上在脑子里头,以为有个前因,有个后果的观念,就把它分开成两个阶段。如果我们没有特别提起注意,通常会那么想,对不对!事实上,因果不是前后,也不是左右,也不是上下。假使有先后、有所得,有一个因,然后得一个果,把这个果造一个实体的东西,那么这个所得、所造皆是无常。凡是世界一切的东西,有一个形状,有一个作用,都是无常。

  无常是佛学的名词。佛学认为世界一切无常,任何东西不可能永恒存在,世界一切东西都是暂时的。例如,一间房子刚刚落成的那一天,就是它开始毁坏的一天。就人的生命来说,列子、庄子也提到过‘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说明人刚刚生下来的那一天,也就开始在死亡。假使他活了两百年,等于死了两百年,不过是慢慢死而已。

  佛法这个‘无常’的抽象观念,传到了中国民间以后,就慢慢转变成具体的鬼,变成了城隍庙里的白无常、黑无常。实际上,无常是佛学上一个最高哲理的名称,称为‘一切法无常’。物理世界一切东西的存在,乃至精神世界,一切有现象的东西都是无常,不永恒、靠不住、暂时的存在。所谓一百年、一千年的存在,从宇宙的眼光来看,也只是一刹那间,就过去了。

  我经常提到,佛学上的‘无常’是讲现象。就现象讲,因为它容易变化,所以讲无常。在佛学还没有来以前,原始中国文化虽然讲究可久可大的原则,但也有个名词,那就是《易经》上说的‘变化’。天下万事都在变化,随时随地。无一不变,无事不变,无地而不变。

  当你懂了《易经》这个原则,算命看相有什么看头!?

  有时候有人一定逼著问:‘我现在好不好?’我说:‘好啊!我告诉你非常好。’那好了,他高兴了。但是我说的是现在非常好,他一转过身已经不是现在了。好不好我怎么知道!他一出门那更不是现在了。因为万物皆在变化,将来好不好,我说不知道了。

  因此一切万有皆是无常,既然无常,因果也无常。譬如我们八点钟开始上课,开始那一秒种是因,说到现在,前一句话是果,这个果已经过去了,又是无常。那个果又变成未来的因,念念迁流不断。因此若认为因果是个固定的实体,实际的作用,‘非究竟说也。’

  若先因后果者,因亦不成,故果亦坏也。缘生之法不相续故,即断灭故,自他不成故。如数一钱不数后钱,无后二者,一亦不成,为刹那不相续,刹那因果坏。多劫不相续,多劫因果坏。待数后钱时,前一始成。因果亦尔,要待一时中无间者,因果始成。

  我们普通观念,一提到因果,觉得因果有先后,现在告诉你因果同时,而且是无常的。所以佛法告诉你,一切缘生,缘生同时而起,所以叫因果同时。

  假如你一定要说有个因、才得个果,那因与果中间是什么?中间显然是还有东西。在逻辑上,在理论上讲,那中间还是有个东西,那这里头就有时间空间的作用。但上面这一段文字,却说明不是这样的。其中理论已经讲过了,《中论》也提出来过了,就是说明因果是同时的。

  像我这个拳头一拿出来的时候,握举拳头是因,握举拳头成形是果,此二事没有前后,因此,那个果已经在了。在这个中间,是有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永明寿禅师说,从逻辑的观念来看,说因果有先后是错误的。一定要‘一时中无间者,因果始成’。

  若尔者,如数两钱同数,无前无后,谁为一二?如竖二指,谁为因果?

  这里举个例子,譬如说两个铜钱一起拿出来,这中间不分前后,就是两个。两个手指拿出来,就是两个,因果同时。讲了半天,就说明因果是相互为因果,‘圆’生的。

  以前年轻时,同大家研究佛学,这个缘生是什么呢?讲了半天,我干脆画个圆,缘生的,这个圆的东西无所谓前后,无所谓左右;不是圆圈,是个立体的球。缘生也就是圆的道理。当然是无法解释中的解释,此中无时间、无空间。它的体是唯心所造的,本体是心所造的。

  下面讲人生的的生、老、病、死苦,不外劝我们赶快学佛修道成佛。这些生、老、病、死苦,都要变成老生常谈了。我不再讲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       宗镜录)(五明学佛网:南怀瑾       宗镜录)  

 南怀瑾居士:驳《楞严》伪造说 

 南怀瑾居士:开悟的十个标准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王雷泉教授:《宗镜录》提要 

 杨维中教授:以《宗镜录》为例论永明延寿对唯识思想的摄取 

 杨笑天教授:举一心为宗 照万法如镜——《宗镜录》“标宗章 

 韩廷杰教授:《宗镜录》与唯识三境 

 刘元春教授:延寿《宗镜录·标宗章》读解 

 肖永明居士:唯心与唯识关系论辩—— 从《宗镜录》说起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