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教启示:如何“了生死”


   日期:2019/7/25 10: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生与死,历来就是一个广泛深入的话题,尤其在中国,自古便讲究“生死乃人生大事”。其实,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对生死一定有着不同的认知、立场。

  而佛家讲究“了生死”,很多人便认为佛门是“悲观厌世”的,以为“了生死”是让人放弃生的希望,消极懈怠,或者是让人长生不死,这便是大错特错了。

  那么,佛教对生死到底是怎么看待的,又该如何“了生死”呢?

null

   首先,我们要知道生死是什么

  在佛家来讲,“生”是由于受到业力的牵引,因缘而来到这个世界,是过去无始劫以来所作业力的果报,如果此生没有大的善恶之行影响,人这一世的生命长短及福祸命运,在出生时便基本已经被定下来,生而为人便是要来承受业报。

  “死”则是当期业报承受完毕后,这一世生命的结束,但并不是永远的结束,死亡只不过是下一世生命的开始。只是这下一世生命的开始,未必再为人身,而是在业力左右下,在六道之中不断的轮回。

  这便是佛家所谓“生与死”,也就是说,人生与死的实际载体,不过是种种物质和精神要素的聚合体,所谓生命,不过是种种因缘和合而生,最终也会随因缘而灭,生而死,死而生,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既然,我们世俗眼中的死亡,其实并不是最终消失不再,并不是终极,那么是不是活着便没什么意义,没有什么价值了呢?

  不,恰恰相反,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也就是说修得人身不易,不但不应该悲观、消极,反而应该活出每个人自己的价值。尤其,世俗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承担不同的角色:父母、儿女、朋友、同事、公民等等,如果能够在生活与工作中,为众人奉献自己的一份价值,便是这一期生命的意义所在,同样也是一种修行,更是为下一期生命积累善业福德。

null

   其次,我们得接受有生就有死

  要知道,生与死不过就是阴阳的两面,有生必然有死,所以说“生无可喜,死无可哀”。

  但在活着的时候,要欣然接受它、好好运用它,不到生命自然结束绝不求死。既然,生是乘业力而来,是为受报、还愿而来,那便掌握生的主动权,以有限的生命了悟无限的生命。

  而在生命结束的时候,更要坦然接受它、勇敢面对它,不恐惧死亡,不将死亡当做是现世的苦难。既然早晚有那么一天,便在那一天到来之前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珍惜生命。

  做到不贪生,也不怕死。

null

   最后,我们能够做到了脱生死

  这里的“了脱”,既不是放弃,也不是指“死亡”以后的事情做准备,恰恰相反,说的是生命当中的每一个当下。虽然“生死无期”,却要在生命的每一个刹那、生活的每一个点滴,心念的每一个起动,都自己做主。

  不但不被动接受业报的示现,反而要积极主动地生活、工作、修行,将生命的现期意义最大化,力争主动地去培养自己的福报,增长自己的智慧,脚踏实地,实修实证,一步一个脚印地“解脱”当下,最终了脱生死,以致涅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了脱生死       修行)(五明学佛网:了脱生死       修行)  

 净界法师:修行胸量要大成就才可能大 

 净界法师:我告诉你一个修行的秘诀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怎样发心修行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楞严悲华法师:傻瓜式修行十要 

 楞严悲华法师:瑜伽修行二十二要 

 楞严悲华法师:什么叫学佛修行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行中身心出现的四种反应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静心就是修行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五、禅的障碍与消除方法 漫谈修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