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六道轮回谁做主?


   日期:2011/3/9 9: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这是世尊跟我们将五恶说完之后,五恶是因,五痛、五烧是果报,这几句总结五恶。『天地之间』是讲宇宙,宇宙之间有无量无边的众生,高等生物的星球,所以遍法界虚空界都是我们活动的场所。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宇宙、万物、生命都是自性变现出来。大经里面佛告诉我们,「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能现、能生、能变的是自性,所现、所变是万法,宇宙之间一切法能所不二。所以宇宙是永恒的,生命也是永恒的,所有一切变化是由於念头不一样。我们现在所讲的心态不相同,心态的差别,那真是无量无边、无尽无数,这是变化之来由。『五道』就是六道,这是非常贴切我们人类的境界,人在五道里面。佛经上有的时候说六道,还有的时候说七道,那到底是几道?无论怎么讲法都是事实真相,说五道是讲天道、人道、畜生、饿鬼、地狱这五道;如果说六道,六道就加上阿修罗。佛在《楞严经》上,告诉我们阿修罗除了地狱没有之外,其他四道都有。所以说五道,天阿修罗归天道,人阿修罗归人道,他归在这五道里面去。若是说六道,阿修罗专门指天阿修罗,天就分成两道,天道跟修罗道,他也算是三善道,天阿修罗。说七道,这是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上讲的,六道之外加上一个仙道,我们讲神仙,加上一个仙道。所以无论是讲六、是讲七、是五,都是一个意思。

  「五道分明」,这是果报。到哪一道,这在佛法讲是属於业力,业力牵引著你入那一道,你有这一道的业,造的这个业。天,他所造的是上品十善,这就生天,中品十善是人道,下品十善是阿修罗道。实际上他那个下是怎么下?说老实话,他修的善也是上品,不是上品他怎么能生天?上品里面夹杂著好高、傲慢、嫉妒,他有这个烦恼习气夹杂在里面,他真的修上品十善,所以他超过人间的福报,他到天上去。到天上还带著这个习气,我们在经论上看到,世尊有时候提到,阿修罗跟忉利天主打仗。所以天上也有战争,也不是很太平,这是欲界天里面下面的两层,欲界天有六层,愈往上去德行就愈殊胜。大概天阿修罗可能只是在忉利天、四王天,地居天,夜摩是空居不在地面上,这些境界都是我们没有法子去想像的。由此可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一定要学谦虚,在佛法里面讲谦卑,我们中国儒家讲谦让,对自己决定有好处。傲慢、嫉妒,要不是修大福报,一般都是堕到饿鬼、地狱,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人在这个世间,确实有五道分明,这个意思是告诉我们,人有没有死亡?人道死了天道生了,这是讲六道轮回。六道轮回被人发现得很早,什么人发现?印度古婆罗门发现的,婆罗门教比佛教早,至少要早五千年。他们里面的长老,我也认识一些,跟他们交谈,他们告诉我不止八千年,他们的宗教代代相传下来至少有一万多年。佛教从释迦牟尼佛到现在,按中国历史记载三千多年,外国人承认的,现在都用外国,用国际上大家承认,二千五百五十三年,跟中国记载大概相差六百年。这些我们无须去考证,用不著在这上分别执著,我们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执著这个,了解事实真相就好。身有生灭,灵性没有生灭,灵性才是真正的自己,身不是,身是什么?身是我所有的。像我们穿的衣服,我所有的,这不是我,我的衣服。然后你晓得这个身不是我,这是我的身,身不是我,是我的身。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之后,你就不怕死,为什么?没死,死了以后就换一个身体,换一个境界。这桩事情在现代,现代西方很流行催眠,中国现在也有,大陆上有,台湾也有,香港也应该有,有这催眠术。人在深度催眠之中,他能够回到过去世,过去一世、过去两世。我看到一个美国医生的报告,他曾经对一个人催眠,让他回去好像几十世,他那个时代好像文明还没有出现,他确实是个人身,住在洞穴里面,你看还没有房子,还不知道做房子,住在洞穴里面,大概是四千年,能够回到那么远。

  也曾经看到报告,这个催眠能叫人看到未来,这比较少,比较难相信,看到过去这个我们可以理解,还能看到未来。说明婆罗门教讲的六道轮回,释迦牟尼佛肯定承认它有这么回事情。释迦牟尼佛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向他们学习过,我们相信四禅八定,释迦牟尼佛一定修得很好。虽然六道搞清楚,这一段统统讲的是六道,可是真正学佛,学佛要求圆满的智慧,肯定还得追根究柢,六道从哪来的?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这些是大问题,这个问题,在当时印度宗教与学术里头都不能够解答。所以世尊在外面参学了十二年,把所学的东西都放下,在恒河旁边大树底下,毕钵罗树,在大树底下入定,入更深的禅定。这就是像中国大乘佛教里面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才把所有的疑问彻底解决,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这一年释迦牟尼佛三十岁,开悟之后就从事於教学,教了一辈子,他老人家七十九岁过世的。所以经论上的记载讲经三百余会,会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办班,他也是办班教学,办了多少次?办了三百多次。这个班的规模大小不一样,人数多的超过一万人,人数少的十几二十个人,时间长的办好几年,时间短的几天不一定,总是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有不同,他的教学非常活泼。

底下告诉我们,『善恶报应』,这是讲五道现象的由来。为什么会有五道?心善、行为善,感生人天两道,这是善道,这个善有标准,标准就是《十善业道经》。心恶、行为恶,果报在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三恶道里面,佛告诉我们,是什么样的恶业感得的?贪瞋痴,这是三恶道的第一个因素。贪欲是饿鬼道,鬼道贪心重;地狱道是瞋恚、嫉妒心重;畜生道是愚痴,所以贪瞋痴这叫三毒烦恼,他所感的是三恶道。由此可知,三恶道没主,不是佛菩萨做主,也不是上帝做主,也不是阎罗王做主,谁是主?自作自受,这个道理要懂。所以佛教弟子、教大众常常讲,「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息灭贪瞋痴,贪瞋痴是因,三恶道是果报,息灭贪瞋痴,你就不会受三恶道的果报,道理在这个地方。我们学佛有没有贪?学佛,我们世间这些财色名食睡、名闻利养不贪,贪佛法行不行?贪功德行不行?不行。为什么?你的贪心没除掉只是换个对象而已;换句话说,你还是在三恶道。不过你的对象好一点,到恶道里面去受的苦都少一点,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佛教我们去除贪心,没有叫我们换对象,世间法不能贪,佛法也不能贪。《金刚经》上说得很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是佛法,非法是世间法,佛法以外的统统都要放下,统统都不能贪。佛给我们做了榜样,佛确实一生为我们示现的断恶修善,断恶里面没有贪心,没有贪图果报的心,没有。我断恶,我一定会得好果报,没有这个念头;修善也没有贪心,为什么?断恶修善是自己应该做的。你本性里面只有善没有恶,习性里面有善恶,如何能把习性放下,回归到本性,这我们老祖宗知道,《三字经》里面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本善是我们的本性,一切众生都一样,诸佛菩萨也不例外,都是一个本善。可是习性,习性我们讲习惯那就不一样,古人所谓「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你会被外面境界染污。你见到善人就染善的习气,见到恶人你就会染恶的习气,这就不好了。佛家的教学目的没有别的,如何能够放下习染,回归自性,这是佛教,佛陀的教育。我们学佛一定要了解,我们学的是什么?不是求升官,不是求发财,不是求权势,不是的,佛法完全帮助我们提升灵性。

  所以释迦牟尼佛一生为我们所示现的,他是王子他舍弃了王位。我们说放下名闻利养,他是现成已经得到的,他不是给我们说假的,他真的舍弃,从事於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为什么?他知道,他太清楚,这人聪明到绝顶,这个世间所有的行业,哪一个行业最好?教学,这个行业最好。中国古人所谓得天下英才而乐育之,这是人生最大的乐事,所以他从事於教育工作。我们再回头看看,这世界上其他这些大宗教的创始人,几乎都跟释迦牟尼佛一样,同样的认知,也同样的行为,都是从事於教育工作。不过宗教跟佛教不一样,那就是佛教里头没有讲神,佛教里头也说了很多天神、鬼神,但是都是六道众生,跟我们是平等的。没有说神是造物主,神是一切的主宰,没有,佛家没有这个说法。谁是造物主?我们的自性是造物主,一切法不离自性。《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很多人读过,我过去讲了几次《地藏经》,也是依这个做主要的参考资料,它在五重玄义里面讲性识,讲得很完整。为什么?性能现、能生,识能变,所有一切变化是识它在起作用,识是什么?识是分别执著,分别执著能叫一切现象产生变化。这个五道就是变化,五道从哪来的?分别执著不一样产生的。所以它讲个性识的确讲得好。

  由此可知,轮回完全是善恶报应。善跟恶,佛经里面讲两种业,前面也跟诸位提过一种是引业,引导你到哪一道去受生这叫引业。另外一种叫满业,圆满的满,满业是你在这一道,这一期生命过程当中,你所享受的贫富贵贱不同,大家不一样。同样是人,有的人得富贵,有的人得贫贱,这什么道理?满业不一样。引导我们的引业是五戒十善,这是引导你到哪一道;满业是你过去生中,对於富贵贫贱,你所修学的不相同。佛经上讲得很清楚,你的福报,你这一生有多少财富,是你过去生中修的,你修的大福报,你这一生就享大福报。福从哪来的?中国人讲福是讲五种,你的财是过去生中修财布施得来的,你的布施修得愈多,你这一生财富愈多,你的心愈清净,你这一生得来的很容易。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所谓财源滚滚而来,那是什么?过去生中修布施,欢喜布施,欢喜心。我们也有看到人发财,财是发了,可是经营得很辛苦,那是什么原因?他也肯布施,他不布施没有财。布施呢?布施之后又后悔,布施之后心里很难过,他得来的财是可以得来,很辛苦得来。还有一种布施是勉强的,看到别人布施自己不好意思,不是自己甘心情愿的。所以那个心态不一样,那个发财也不相同。果决定跟因相应,聪明智慧是法布施,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

无量寿经菁华  (第十二集)  2009/12/30  华严讲堂  档名:02-038-1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轮回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轮回       净土法门)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三、在一座中经历轮回生死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演培法师:部派时代的轮回观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