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仁清法师:佛性本来无二无别


   日期:2019/8/19 8: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关于回向的内容,不要怕,我把这个功德回向给十法界一切众生了,诵了一部弥陀经,把我的功德回向给西方极乐世界了。想起来了我妈又有病了。把我的功德回向给我妈了,又想起姨来了,马上把我这个功德回向给我姨了,不行我姑还有病呢,害怕了,我这样回向我还有啥?我这样回向自己还剩下什么?这是不正确的理解。所以尽量地去回向,大力地去回向,大胆地去回向,努力地去回向。这是菩提心的一种体现。你的目的是把你修行的法,这种功德回向给十法界一切众生,回向给苦难的众生。这也是一种法布  施懂不懂。这个法布施的功德是非常之大,比你拿几万元建寺院都大。懂不懂?要学会修行。真会修行的人,悄悄地就成了。他不用拍胸脯说我怎么样怎么样。没说,悄悄地成了。

  青海的一个石匠,这个石匠受雇于人,牧民嘛,放牧的,青海的。他非常贫穷。简单的温饱能保证,这才不几年的时间,他常年给人家,石匠嘛!就是雕刻佛像,雕刻塔,刻佛经啊。是人家化了缘以后,发心刻佛经,发心造塔,叫他帮忙,他领点工资而已。但是呢他又修法,这一生当中呢,他都没露,谁都不知道。雕刻的时候,就是中午了吃完饭了。“哎,你们忙吧!拜拜了!”闪着光走了。大修行者。谁都不知道他在修法。普通一个石匠而已。所以了不起,了不起。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知道,谁也不要小瞧谁,谁也不要看不起谁。

  原来在普照寺门口有一个乞丐。这个乞丐可能大家都记的他,下雪的时候,他推个小车,上面有一床被子。下雪的时候,他就在这个买票的门口,就在雪地里住着。我那时候在普照寺的时候,那时候普照寺的供养大一些,我们僧人又少一些。法会完了,分很多好吃的,哈哈……。水果啊,花生啊,糖块啊……。但是呢,我们平时不喜欢吃这些零嘴。后来我让我们另外的一个居士,我说你拿点这个果子,给门口那个乞丐。冬天了嘛!这个人就说了:“你看他那个样儿的!傻乎乎的”。我说:“你错了,傻乎乎地是他这一生的业报。先别说他是不是示现。假如要是示现的话,那咱们就看不明白了是吧。他里边到底是个谁啊,不知道了。假如他真就是傻乎乎地,也是他这一生的业报而已,是不是?当他这个恶报报完了的时候,他这个善因成熟的时候,说不定他能够给咱讲法啊”。他一听,对,马上给他,哈哈。是不是这个含义,一定要正确认识。

  在兴隆寺的时候,我跟他们开了个玩笑,我说我们不仅能拜佛像,我们还能给人礼拜。这里给人礼拜,说的是僧人和僧人互相顶礼。在家受菩萨戒的居士也能互相顶礼,这是仪轨上的要求,当然你不顶礼也无所谓。要心存善意,一定要恭敬,一定要明确知道这个含义,这个原理。后来跟他们开玩笑,我们兴隆寺进老鼠了,很多老鼠啊。逮住老鼠,我说给它顶个礼,吓他们一跳。 “师父您能给老鼠顶礼”?我说:“错了,顶礼老鼠的佛性和顶礼这张纸的阿弥陀佛的佛性有什么两样呢?佛性本来无二无别嘛!是咱们这个凡夫,用咱们这个障碍之眼看这个老鼠的身形,说不定它蹦起来跑了呢”。哈哈……是不是这个意思。我们一定要正确的认识。修行要明理,要掌握正确的修行方法。等一会儿再给大家解释,供养和布施。好不好。你知道怎么回向的吧?如何增加回向的力度,就是大大的修行。多念阿弥陀佛。本来我念了一万遍阿弥陀佛回向了,想让它有力度,一天诵十万。天天诵,那么十天就是一百万了。知道了吧。你拿着十天念一百万的功德去回向,去成就一个事情将会很快相应的。很快地就会有收获的。

  ——摘自仁清法师弘法视频《印光法师文钞 净土法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性       仁清法师)(五明学佛网:佛性       仁清法师)  

 惟觉法师:佛性与法性 

 周贵华博士:印度佛性思想特质简论 

 赖永海教授:佛性·本心·良知——陆王心学与佛学 

 赖永海教授: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性具与性起——天台、华严二宗佛性思想比较研究 

 洪修平教授:人心,佛性与解脱——中国禅宗心性论探源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一、禅的基本原理舆性质 佛性与修行 

 程恭让教授:略析《佛性与般若》在牟宗三哲学思想进展中的位 

 胡晓光教授:从唯识学角度看佛教心性义--兼论无漏种子、佛 

 蔡惠明居士:佛性与顿悟 

 仁清法师:金刚经的简单开示 

 仁清法师:为什么要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