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18


   日期:2019/9/2 10: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四、心法(八种)

  论: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心法」:即是八识,也称为心王,或八识心王。其义有三:一、这八个识合起来称为心王,二、这八个识各个都是心王,三、单指第八识为心王。之所以称这八识为「心王」,其涵义为:

  一、统领义,如世间之国王,统领其国土;心王亦如是,统领一切心心所法。

  二、主宰义,这八识心王,在一切法中,最尊最上,主宰一切,而得自在,为一切法之所依:一切有为、无为法,皆从心王发起:心发起后,一切法即随之而起,如臣随王、如仆随主,故经云:即指此而舌,故称此八识心为王。

  「心生故一切法生:心灭故一切法灭。」此八识之前六识为「随根立名」,意即:前六识皆从所依之根而立其名,如「眼识」之立名,表示此识为依于「眼根」而有,故称为「眼识」,此为六离合释中之依主释。

  「眼识」:此识系依于眼根,而了别色尘,故名为眼识。「识」者,了别之义,西洋哲学称为「认知」,一般俗学称为「识别」。

  「耳识」:此识系依于耳根,而了别声尘,故名为耳识。

  「鼻识」:此识系依于鼻根,而了别香尘,故名为鼻识。

  「舌识」:此识系依于舌根,而了别味尘,故名为舌识。

  「身识」:此识系依于身根,而了别触尘,故名为身识。

  所谓「身根」,即现代所说的身体上的皮肤,或皮肤上以及身内的触觉神经,而身识即是这些触觉神经在与外物接触时,所得到的触觉之认知,即称此认知为「身识」。这身识所了别的境界很多,例如痛、痒、冷、热、软、硬、干、湿、粗、细、滑、涩等,这些是属于对来自身根外表(外身)的触觉之认知(了别);但亦有属于对内身之触的了别,如饥、渴等。而这些身根所了别之境(触尘),又可总分为违与顺两种:若顺于心的,即是「顺尘」:若逆于心的,即称「逆触」。又从顺逆二触,生出苦乐二种觉受:顺于心者即得「乐受」,逆于心的即生「苦受」,例如YIN欲之乐受,即是身识攫取并了别身根磨擦所得之一种觉受。故知身识在凡夫生死流转中所扮演的角色,极其重要,因为凡夫的生死根本——贪求YIN欲之乐——是从身根与触尘和合的身识中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