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修行者要怎样破除​自己业障呢


   日期:2019/9/26 20: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大意是说假设上天有感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都是尽力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才形成的,说我们自然界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树村。”大意为一切事物在时代的变迁中,都会跟随着变化,新的事物出现,就会慢慢替代了旧的事物。

  佛教“法”的大意,修行者要做到心胸宽广,做一个有大智大慧的人,不可怨天饶人

  净慧禅者以一切“法”来形容这则禅语,佛教中的“法”,梵语是意思是“达磨”。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的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也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如水,它保持著它的湿性,它有水的一定轨则,使人一见便生起水的了解;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东西没有湿性,它的轨则不同于水的轨则,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

  这样一句禅语,概括了万事万物的规律,自然法则。世间万物会跟随着环境与当下自然的规律变化而变化。如果应用到我们生活当中来,就是不要过于执着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不要执念于一些无法找到的理由。很多事情是无法去判断,也没有理由的。就如你天要下雨,你也拿它没办法,在人类的进步推动下,环境的因素有可能人类慢慢的改变,但是一切都是事物规律的变化而产生的因果。

  修行者要有大胸怀、大般若、大智慧

  有句话这样说,“大度能容于天,容于地,而不容于人”。因为我们对天与天无法控制,所以我们偶尔有些抱怨,但是这些是徒劳的,这是消极的观念,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明知道抱怨天地是无用处的,还要抱怨。如此这般人甚少,因为他们明知道改变不了。而不容人呢?也就是说,我们平常生活中有了利益相关,或者接触的事物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不满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这也是一种执念和业障,那我们修行者要怎样破除这种业障呢?

  只有广大的胸怀,大般若,大智慧才不会如此的执念和业障。我们念佛、修行就是为了消除我们的业障,消除我们的妄想,在起心动念之间,都是我们自身的因素才会有这些怨天饶人。我们学佛的人要学会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克服我们动念和哀怨,克服对他人的消极的评价。久而久之,我们的恶习就会在慢慢在修行中消失,习以为常。

  佛教宝典经书《金刚经》上讲:“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南怀瑾说:“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所以,我们修行的人要学会大度包容,不计前嫌,不计过生,不计功德,善业自然而来。了去执念,心中淡然。

  庄园故事,佛家子弟的恩怨

  有则故事:曾有一位和尚在返寺途中,突然下起滂沱大雨,和尚着急之下,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庄园,只好拔起脚步去求宿避雨一宵。守门问明来意便说:“我家老爷向来和僧道无缘,你最好另想办法”“雨这么大,附近又没有其它的小店人家,还是请您给个方便。”和尚恳求。仆人入内请示主人,还是未果,和尚只好请求在屋檐下暂歇一晚,仆人依旧拒绝。和尚无奈,便向仆人问明了庄园主人名号,冒着大雨,回了寺院。三年后,庄园主人纳个小妾,宠爱有加。小妾想到庙里上香祈福,老爷便陪着一起出门。到了庙老爷忽然瞥见自己的名字被写在一块显眼的长生禄位牌上,心中纳闷,找到一个正在打扫的小和尚,向他打听这是怎么回事?小和尚笑说:“这是我们住持三年前写的,有天他淋着大雨回,说有位施主和他没有善缘,所以为他写了块长生禄位。住持天天诵经,回向功德给他,希望能和那位施主解冤结,添善缘。”庄主听了这番话,当下了然,心中既惭愧又不安。而后,庄主便成了这座寺庙虔诚供养的功德主,香火终年不断。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胸襟宽大肚量能容的人,路总是越走越宽,心胸狭窄之人,执念不断的人只会业障越积越多,烦恼随处而来,我们不可执念某件于某件事物,也不可有心中怨绕他人,怨人即怨己。在记怨别人的同时,自己的内心也起了波澜。胸襟宽大肚量能容的人,就能破除一切障碍,得善还得利。

  南无阿弥陀佛 !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业障呢)(五明学佛网:修行       业障呢)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