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学佛人要了解人间八个“不”


   日期:2019/10/11 19: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人要了解人间八个“不”,一定会看破放下:

  一、不贡高我慢。这个世界天外有天,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别人把你当圣人的时候,你自己千万不能把自己当成圣人;当别人不把你当圣人的时候,你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当成圣人。地位是有时间的,钱财是身外的,身体是自己的,智慧是长久的,名誉和学历代表你曾经拥有过,智力代表你正在拥有当中。

  二、不要随便承诺,要言而有信。种下行为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会收获命运,一个人的习惯造就了一个人的命运。

  三、不轻易求人。把自己当成别人,会减少痛苦,理解包容;把别人当成自己,会同情不幸,柔性人生;把别人当成别人,你会尊重别人,不伤害他人;把自己当成自己,你会珍惜自己、珍惜生活。能够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是一种幸福,能够认识自己的人是圣者贤人。

  四、不要难为自己。人本是人,不要刻意地做人,世界本是世界,不必精心处世,这样会很累。人一生有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当人之初的时候就是真实的显化;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人到中年,觉得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虚假缥缈的;当你回归自然、返本归元的时候,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五、不要随便讲话,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倾听别人讲话,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一种心灵的沟通。平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成熟。

  六、不要不尊重别人,播撒慈爱,收获幸福。尊重是一种心情,尊重会使你拥有力量。尊重别人的同时,会得到别人对你的尊重,在修心努力之后就会超越自我。

  七、不辜负今生为人。尊重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月圆是诗,月缺是花,昂首是春,俯首是秋。

  八、不要欺负弱者。同情弱者是一种品德、一种境界、一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才能拥有智慧。人有一分器量,就多一分气质;人多一分气质,就多一分人缘;人多一分人缘,便多一分功德,积善成德,善德成性,善性成圣,慈悲成佛。

  心态好,人缘就好,因为我们懂得宽容;心态好,做事就顺利,因为我们不斤斤计较;心态好,生活愉快,因为我们懂得了放下。学佛人别让脾气跟你的本事一样大,越有本事的人越没有脾气。心态好的人处处圆融处处圆满,好的心态能激发善良的潜能,是你最大的财富。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而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人有希望,才不会失望。中华传统有句谚语“能解决的事,你不必去担心;不能解决的事,你担心了也没用”。学佛人一切随缘,尽力而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把握当下才是最最重要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人       人间)(五明学佛网:学佛人       人间)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圣轮法师:闻声救苦靡不应 人间处处有观音── 做个闻声救 

 其它:二谛与三性——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与人间佛教(于晓非 

 王雷泉教授:台湾学术界对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之研究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少欲能安身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养生治病谈汤药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合理的生活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内在心思的涵养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知足惜福谈衣着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慈悲心喜舍行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中元节的故事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