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禅门助力净土指归


   日期:2019/10/16 9: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众生根基千差万别,释迦佛在世广开方便,随机安立八万四千法门,令众生返妄归真。正像《法华经》云:“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三千年后的今天,佛法历尽沧桑演变,只剩下禅、净、密这三个法门了,专修大乘观修者应属于禅宗一脉。故禅、净、密就成了现代版的万四千法门了。

  禅是什么?禅即心,禅即密,禅即净,禅即佛,禅即道。

  密是什么?密即心,密即禅,密即净,密即佛,密即道。

  净是什么?净即心,净即禅,净即密,净即佛,净即道。

  由上看出,禅、净、密都离不开心、佛、道。为了讲说方便,我们权且将心、佛、道用“心”来做代表。

  文殊菩萨说:“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由此可见,禅净密也好,八万四千法门也罢,无量法门也可,都离不开一“心”。故“心”是佛法的本质,“心”是修行的根本。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禅和净,也就是禅宗和净土,我们只就禅宗与净土来展开讨论。

  禅宗法脉是从灵山会上“拈花微笑”开始的,从此禅宗秉持“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十六字心印。

  从修行上来看,禅是禅定的简称。那么什么是禅定呢?《六祖坛经》云:“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云:“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

  《六祖坛经》把禅和定分为内和外,是为了讲说的方便善巧安立的内外,内和外是一不是二,内外皆离不开我们的一念清净自性。大珠和尚把禅定拔高升级,明心见性才算禅定。

  那么,净土法门的简单内涵是什么呢?此法门又称念佛法门,是八万四千法门之外的特别法门,也是普度众生的大总持法门。此门是指修持往生佛国净土的法门。其宗旨是信愿持名,或者说“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乘佛愿力和威德,往生极乐世界净土的易行大道。

  在永明延寿大师的时代,大兴尊禅贬净之风,禅宗盛行,净土衰微,把净土法门看成为“老太婆”教。而永明延寿大师堪称是当时禅门的泰斗,得道的高僧,极力推崇净土法门。由于永明延寿大师的影响力和其主张,小看净土法门的风气逐渐扭转过来。

  禅净双修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永明延寿大师的《四料简》中。先总说:“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又说:“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再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这里的关键字眼是“有”字,“有禅”至少要明心见性以上,“有净”至少要功夫成片以上。

  禅门要究竟圆满,需要破“三关”:一是破初关,二是闯重关,三是踏牢关。破初关就是破本参,明心见性;闯重关就是绵密保护,念念在道;踏牢关就是放任,就是也不着保护的相,放开而任运自在。

  通过禅门,小有成就的还可以;大成就的很难。因为完全是靠自力。上根的人破初关和闯重关没问题,但踏牢关很难实现,很难破尽阿赖耶识的微细流注,很难消除阿赖耶识里面潜伏的暗流,因而生死轮回难以破解。因此,靠自力修行达到究竟圆满是生生世世的事。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十个人有九个人是白白浪费了光阴。而且“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十个人有九个人(这是个大致的说法,实质比这个比例要多得多)难以成就,生死不了,绝大部分趣向偏空而堕落。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这两句是整个偈颂中的主题句,是整个《四料简》的灵魂和精髓,整体十六句就是为了发明这两句而创作的。这两句偈启示我们:①净土的门槛超低,往生极乐世界没有开悟的前提条件,净宗的主要关注点是信愿持名。正像印祖所示:“宗门以开悟为事,净宗以往生为事。开悟而不能往生,百有九十;往生而不能开悟,万无有一。”②虽然没有禅,但只要有净土,一万个人修行一万个人往生。而且,只要往生见佛,就会明心见性,悟证无生。

  永明延寿大师的《四料简》,可以说是指导末法时期修行的指路明灯。

  时至今日,比永明延寿大师的唐五代时期向后又推移了一千多年。随着时代的变迁,行门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我们作为净土行人,不能全盘接收禅净双修,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借助禅,不着相,不动心,放下身心世界,是为了彰显自心功德。

  另一方面,把着力点和主攻方向放在佛力上,深信切愿,至诚恳切,老实念佛,愿佛加被,加速提升自己的功力和道力。

  净土法门要取其禅门之长,避其禅门之短。例如,禅宗主张“魔来魔斩,佛来佛斩”就不完全适用净土法门。净业行人要做的是“魔来魔斩,佛不全斩”。这是由于净土法门的特点决定的。所有的魔相不着了,其他的佛相也不着了,但阿弥陀佛是净业行人终生期待的无上本尊,这一尊佛之相(或西方三圣像)我们一定要仰慕亲近。放下身心不着有,求生极乐不住空。着西方极乐这一相,它蕴含的深意是摆脱了偏空的倾向,巧妙进入性相一如、理事圆融、空有不二之境界。

  在一般情况下,根据每个人念佛工夫的不同,预知时至的时间也不同。念佛工夫最好的提前一到两年就知道,次一点的几个月不等之前就知道,最差的三、七日之前才知道。所以,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是活着走的,是活着去的。直至断气没见佛前来接引的念佛人,往生的成功率不是很高,这要看是否有经验丰富的助念团前来助念,需要具足善根福德因缘。

  佛接引时,净业行人需要注意的事项是:

  1、不是本尊或者西方三圣,无论什么天人,什么菩萨,或其他什么佛,都不要跟着去,因为因果不符,容易落入魔道。

  2、如果是本尊佛,即阿弥陀佛,你一定认识和熟悉,现相的一定是你一生供奉的或自己认定的阿弥陀佛像或西方三圣像。

  3、佛接引时放光烛照念佛人。佛眉间白毫放光,佛身放光。佛光与日光、灯光等完全不同,佛光柔和,具有超强的穿透力,障碍物的下方没有阴影。

  4、佛胸前有卍字。假佛或冒充佛,胸前没有卍字。

  总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净宗行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用禅而意不在禅,把禅功当做火箭的助推器,目标是西方极乐世界,目的一是确保往生,二是上品上生。

  禅力就是自力,佛号就是法力,声声佛号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就是感召佛力。这就是净土法门的殊胜之处,是自力、法力和佛力三法的合力。

  末法时期之今日,众生烦恼厚重,光靠一句佛号很难降服其心,净土修行的方法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需要借助禅门看破放下,以禅门助力、净土指归的巧妙融合之修学,是上选之上选,是大乘之大乘,是智慧之智慧,是究竟之究竟,是圆满之圆满。

  非常感恩家人们的聆听,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净土)(五明学佛网:       净土)  

 黄夏年教授:从禅宗热中来看安祥禅 

 黄夏年教授:宝峰禅师的境界 

 黄夏年教授:真禅法师的佛教文化观 

 黄夏年教授:朱谦之先生与日本净土教研究 

 黄夏年教授: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黄念祖居士的净土思 

 楼宇烈教授:禅悟的认识论意义 

 楼宇烈教授:禅学的文本阐释与诗意接受——评吴言生《禅学三 

 净界法师:福报越大修学净土的障碍越大 

 楼宇烈教授:胡适禅宗史研究平议 

 楼宇烈教授:敦煌本《坛经》、《曹溪大师传》以及初期禅宗思 

 楼宇烈教授:禅宗“自性清净”说之意趣 

 净界法师:禅净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