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星云大师:忏悔


   日期:2019/10/16 22: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真义】忏悔

  忏悔,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门之一,也是一种反省的功夫。六祖惠能大师说:「忏者,忏其前愆,永不复起;悔者,悔其后过,更不复作,故称忏悔。」意思就是要我们认错、改过,从反省中,使自己的人格、道德向善。

  平时我们的衣服脏了,身体有了污垢,都需要清洗,才会舒服自在;茶杯脏了,也要洗净,才能装水饮用;家里布满灰尘,也需要打扫清洁,住起来才会舒适。忏悔能让人获得重生的力量,如同陈年的污垢,于一朝洗涤清净;如密布的乌云,因阳光出现而消失。身心肮脏了,也须要用忏悔的法水,才可以重获清净。

  忏悔又如一杯水,把整包盐巴放进水杯,就会咸得无法饮用;如果把这杯盐水倒进大水缸里,加满一缸清水,咸味会冲淡,就能饮用。我们犯了错,就如水中加了盐巴,只要我们用忏悔的愿力,就能冲淡罪业。

  人生在世,虽只有数十寒暑,但是为了事业、家庭,难免会与人争执计较,因而造作身、口、意的恶业;若能反省忏悔,则善业增长,恶业消除。

  佛教常讲:「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无明烦恼生起现行,只要及时觉悟忏悔,仍然是一个清净善良的人。就像佛世时,阿阇世王犯下弒父篡位的弥天罪业,后来因为忏悔,终能得救;中国的悟达国师,累劫冤业因一念骄慢而生人面疮,透过忏悔,最终冰释多生仇恨。

  不过,一般人平常时都不会想到要忏悔,一定要等到病苦折磨、做事不如意、遇到困难了,或是到了年老时回想过去年轻的种种非法,或是感到自己没有力量了,甚至于进入牢狱里,才知道自己做错了而懊悔不已,这时才会生起忏悔之心。人有过错,就要懂得忏悔,忏悔要发心,并且要至诚恳切,罪业才能减轻、消除。日常生活中,从行为上来忏悔的法门有很多,譬如︰说好话来忏悔,无论对什么人事,都抱着慈悲喜舍的心,用好话去赞美,这就是忏悔;捐善款来忏悔,多行布施,多做功德,既能降伏贪爱,又可惠施众生,也是一种忏悔;勤服务来忏悔,发心为大众服务,来忏悔自己罪业,这不但是忏悔的方式,更是广植福田的妙法,乃至平时多为别人着想,成就他人的好事,也是一种忏悔法门。

  透过发露忏悔,增长自我改过的力量,藉由这分善美清净的力量,回馈、服务社会,以行动来奉行佛法,这便是忏悔最大的功德。

  总之,藉由礼拜、赞叹、诵经、布施、行善等行为而行忏悔,就如同去除铜器上面的铁锈,用一分力量擦拭,就洁净一分;有一分的忏悔,就减一分的罪业。而最究竟的忏悔,是要能明白一切的罪业,源自于自己的无明妄念,所以说「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一切的是非、得失、好坏、荣辱都放下了,甚至连真妄也都泯灭了,哪里还有什么罪业要忏的呢?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