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四十八章)


   日期:2019/10/20 10: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四十八章万籁还天观音耳02

  还源去!

  故文殊云: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又云旋汝倒闻机。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这里又引用《楞严经》的原文。众生因为迷失了能听后面的本性,‘循声故流转’,而跟著声音的现象轮回。‘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兴趣广泛什么东西都看叫‘博闻’;真有头脑把看过的东西都能记得住叫‘强记’。但是博闻强记还不是学问,只能说是学识不错,这在中国古文叫做‘记问之学’。在中国文化里‘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充其量不过只是个书柜;其次就是辞章之学,这是文章写得好;还有一种是义理之学,等于哲学,这是真正的理透过修养应用在待人处世上。拿中国文化来讲,义理之学的完成也就是内在修养的成功,还必须辞章也好,又能博闻强记,才有资格称得上是一个知识份子或称为一个儒者。

  阿难虽然强记,学问渊博,文殊菩萨仍把它许为邪思。因此学问越好修道越不容易成功,因为执著名相多,因此妄想多,这在佛法就叫做‘所知障’。‘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不管学密、修禅或念佛,坐在那里总是打妄想。因此第一个困难就是妄想不能去。这是什么道理?就因为不能‘旋流获无妄’,我们的思想习惯就像电风扇开了一样,这个旋动的流转太快了。修道的道理就是把这个流转先缓慢下来;然后再返回来,回到本位上不动了,达到真如不妄想的程度。这个过程就叫做‘旋流获无妄。’

  ‘又云旋汝倒闻机,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这里文殊菩萨下了结论,说明了修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如何悟道成怫。‘旋汝倒闻机’,假如修观音菩萨修行法门把耳朵都塞起来,还是听到心跳及血液流动的声音,仍然在能所对待的境界。要把心静下来听,听到内在及外在的声音都与你毫不相干,等于没有听见一般,就是‘倒闻机’。

  例如,明朝的《憨山大师年谱》记载,当年他在五台山住茅蓬时不能入定。于是他就找到底是什么原因?原来是五台山的积雪融化成水流到溪流嗡嗡作响。他想想没办法,于是他拿起圃团在那桥上一摆,索性坐在最吵闹的地方让它去吵。忽然什么都听不见,等他一出定已经过了七天了。什么都听不见,这是功夫,不能说是他悟了道,这就是‘旋汝倒闻机’。那个能闻的作用不听声音了而回到能的本位上。

  进一步要‘返闻闻自性’,什么都不知道也是一个定的境界,有了这个基础后,能够在入定以前、出定以后或是功力再深在那什么都听不见时,再用灵敏的智慧推究:这个现象是如何变来的,后面是个什么东西?这就叫做‘返闻闻自性’。在这个地方一悟,悟道了就‘性成无上道’,也就是明心见性,证得菩提。因此,随时随地六根六尘要关闭就能关闭才可以谈‘定’,有了定以后,才由定生慧而开悟。所以‘返闻闻自性’的‘闻’不做耳朵听闻的闻来解释,我们勉强把它换个字叫‘返闻追自性’,即一直追究下去看看自性在哪里?见到了自性才是性成无上道,就证到了耳根圆通。‘圆通实如是’,耳根圆通的道理在这个地方。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       宗镜录)(五明学佛网:南怀瑾       宗镜录)  

 南怀瑾居士:驳《楞严》伪造说 

 南怀瑾居士:开悟的十个标准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王雷泉教授:《宗镜录》提要 

 杨维中教授:以《宗镜录》为例论永明延寿对唯识思想的摄取 

 杨笑天教授:举一心为宗 照万法如镜——《宗镜录》“标宗章 

 韩廷杰教授:《宗镜录》与唯识三境 

 刘元春教授:延寿《宗镜录·标宗章》读解 

 肖永明居士:唯心与唯识关系论辩—— 从《宗镜录》说起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