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今天的缘比过去历代都要殊胜


   日期:2019/10/22 9: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上辈往生,唯是菩萨。】

  古大德有这么一个说法,「上辈往生」(本经里面讲「三辈往生」),这个上辈是菩萨。我们不是菩萨,我们就没分了。

  【唐善导大师以前之古德。】

  善导大师以前古来的大德。

  【多认为上品上生者,是四地至七地。】

  这个位次太高太高了。

  【上中品是初地至四地。...,从上上至中上四品,凡夫绝分。】

  为什么?都是大菩萨,初地就明心见性。这是一种说法,这种说法是唐朝古德们所说的。善导大师的说法跟他们不一样。

  【本为凡夫,兼为圣人。】

  这两句是个小标题,这是善导大师给我们说的。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到我们中国来的,那么善导大师所说的,就是阿弥陀佛自己宣说的。

  【善导大师四帖疏。】

  这个《四帖疏》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注疏,这个注疏是善导大师说的。因为他把这一部经分成四个部分,所以叫《四帖疏》,就是《观无量寿经》的注解。

  【破前说曰:】

  这个「破」,要拿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批判;批判从前人所说的,从前人说的不对,不是佛的意思。

  【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

  这是善导大师告诉我们的。善导大师所讲的是《观无量寿佛经》,用在《无量寿经》上,或者用在《阿弥陀经》上,都非常适当。为什么?因为这三部经都是专讲西方极乐世界,实在是一而三,三而一,可以通用的。换句话说,佛说净土法门,这个净土三经里面,它的理论、方法、境界,全是为六道轮回众生所说的。

  这个「常没」,就是指的六道。「没」是什么?「没」是佛经里面用的比喻,叫「头出头没」,比喻三界;三界三善道,生到三善道,这个人好像在水里面冒出一个头出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说明这个时间很短;再一个筋斗栽下去,就到水底里面去了,不晓得到什么时候再能够冒出来一下。说明六道众生,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所以叫「常没众生」,特别是指六道里面,三恶道极苦的众生,佛为这些人说的。

  「不干大小圣也」。干就是干涉。大圣是菩萨,小圣是声闻、缘觉。前面古人讲上辈往生、中辈上品,都是大乘小乘的菩萨、阿罗汉,善导大师反驳,与他们不相干,三辈九品统统是为度凡夫的。

  【又云: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

  话说得非常非常之好,非常的明确。为什么会有九品差别?我们将来往生,到底能够得什么样的品位?善导大师说这个的确不一定,看你遇缘;正是《弥陀经》上所说的善根、福德、因缘。换句话说,得生净土与否,是你的善根、福德;品位高下,那要看你所遇的缘分,关系在此地。缘分,实在讲,你所遇到的老师、你所遇到的同学,在佛门叫同参道友,也就是你修学的环境。如果你所遇的缘殊胜,遇的这个老师对净宗的理论、方法、境界,真正通达明了,你跟他学,决定断疑生信,你走的是一条最直捷的道路,不会走弯曲的路程,不会耽误你的时间,你的成就就快,成就就高。如果遇缘差一点,对於净宗的理论不能够明了,方法也没有真正彻底理解,这一句佛号也能成就、也能成功,品位可能会低一点。这个九品差别,原因在此地。

  【又云:其机者,则一切善恶大小凡愚也。】

  这是把净宗摄受的根机圆圆满满统统包括尽了,上到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只要具足「信愿行」这三个条件,没有一个不能修学,没有一个不能成功。

  【大师之说,上契圣心。】

  善导大师这个话才真正是佛的本意,是佛度众生的本怀。

  【下洽群机。】

  对於我们业习烦恼深重的凡夫来说是很大的鼓励。我们晓得,如果遇到的缘殊胜,上辈往生我们也有指望,也不是没有希望。我们今天的缘,可以说比过去历代,任何一个时代的缘都要殊胜,真的是愈是在苦难的时代,佛菩萨对於众生怜悯心更切。我们在受苦!

  殊胜在什么地方?唐朝以后,一直到民国初年,这一千多年,《无量寿经》没有人读,没有人流通,也没有人讲解,大家所能够依据的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里面所说的,没有《无量寿经》这么样的详细,这么样的明白。换句话说,信愿果然坚定,那实在是他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深厚。

  所以,自古以来许多大德们常常警惕我们,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为什么念佛而不能往生?还是遇缘有差别,遇到的缘不一样。我们今天读的这一部《无量寿经》,夏莲居老居士,这也是大菩萨再来,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用了十年的时间,将五种原译本会集成一本;这个本子,实在就是集五本原译之大成,我们读这一本,等於五种原译本统统都读到了。这个缘就殊胜,过去人没有见过这个本子。换句话说,十年前,诸位想见这个本子都见不到,大概你也没听说过,因为在台湾流通量很少很少。

  民国三十九年,李老师第一次在台湾讲这一部经的时候,大概只印了一千本。三十九年第一次印,以后就再没有印过了。到民国五十八年,我到台北发心想讲这一部经,印了两千本。李老师认为时机没有成熟,不让我讲这一部经,这个本子也就跟大家结缘了。一直到李老师往生之后,也就是六年前,为了纪念李老师,我们将他眉注这个本子,印了一万本流通,这个数量才比较多一点,大家才真正能够看到。如果单看这个本子,它的好处不见得能看出来;李老师的注解,虽然注得很简单、很扼要,经的重点,确实他统统给我们指出来了,所以你看这个本子能生欢喜心。

  一直到三年前,北京黄念祖老居士有一部非常详细的注解,在我们台湾开始流通,对这一部《无量寿经》深入研究,才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参考资料。

  所以,诸位接触这个经之后,都能够生欢喜心,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缘比十年前修学净土的那些人殊胜太多了,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一桩事情。换句话说,我们不成功则已;如果成功,我相信品位都相当之高。

  无量寿经  (第十二集)  1992/6  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  档名:02-012-001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结缘)(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结缘)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