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声闻行果,八正道与三​学


   日期:2019/11/1 5: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虽然有众多宗派,但对苦的认知和产生苦的原因,观点基本一致。而在各自的解决途径中,核心都是围绕八正道展开,分别为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其中,又包含戒定慧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正见,属于慧的内容。

  即如实地认识世界。佛教认为,正确认识可导向智慧,而错误认识将引发烦恼。惟有通过智慧的文化确立正见,才能铲除烦恼,抵达真理。所以在各宗派的修行中,都是以正见为首。比如佛教说缘起,说无常无我,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属于不同宗派的正见。依照这些正见,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契入修行,成就菩提。

  第二部分为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的内容。

  即正确的语言、如法的行为和正当的职业,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什么现在的人心如此混乱?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和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有莫大关系。佛教认为,简单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建立良好心态、营造和谐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

  第三部分为正念、正定,属于定的内容。

  具备正见之后,需要通过禅修,将此转化为心行的认识。生活中,有不少人研究宗教或哲学后,也掌握了很多知识,说起来滔滔不绝,满腹经纶,但做人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把这些道理融入内心,不是以解决人生问题为出发点,更不会以生命去实践,去求证。这样的话,哪怕学得再多,也只是增加了一点文化的包装而已,内在的心态、品质依然故我。而把闻思正见转化为心灵力量的关键,就在于禅修。

  持戒

  持戒律,清净身口意三业为戒学。广义讲,包含一切正行;狭义说,重在不杀、不盗、不YIN、不妄语。以戒之力,而生四无量心;无杀心则无怨憎,心生慈善;不偷盗、不YIN欲则生悲愍心;舍于妄语则心诚实。故此,戒业清净,同情众生苦迫,引发慈悲喜舍之心。在八正道中,正语、正业、正命是戒学。

  戒生定

  依戒生定,三业清净,可修得清净之禅定。习定在于调和心之平静,但必须离欲为先,即呵五欲(色、声、香、味、触)之过患。八正道中,正念、正定是属定学。

  定发慧

  因定而发慧,无漏慧之实证,以闻思修为方便。不闻、不思、则不能引发修慧,即不能得无漏慧。闻思修即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是也。八正道中,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是慧学。或以正精进故,勤策三学之完成。

  以此三学,为证涅槃之正道。此理真实,故名道谛。

  道谛亦有四种行相,道相、如相、行相、出相。

  道相:

  以正见之道,摧破邪道,此为证涅槃游覆之迹路。

  如相:

  如者理也,以正见之理,破非理。

  行相:

  以正见所行,正向涅槃。

  出相:

  由此圣道,永离烦恼业苦,出生死网。

  八正道第一是正见

  正确的知见,由闻四谛理,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苦、空、无常,是无一法能独立存在,也无一法是永恒不变的。因此而明了这短促人生,要保持纯洁善良,不纵我役物,随流恶染,速把偏执的思想,改正过来,步入正见。

  印顺法师的佛学概论说:“正见,最先是闻慧,即对因果、事理、四谛、三法印等,从听闻正法,而得正确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为自己的见地。”可知正见是要多闻佛法,根据佛法的真理,分别邪正,信善恶因果,三世业报等法理。不论任何佛教徒,都要靠自己努力去修慧断邪,培养正确的知见,这是进德修善的根本。

  八正道第二是正思惟

  正思惟是化正见为自己的理想。由理想而实现行动,是要深密思考,所谓三思而后行。为什么又名正欲?因欲有善不善,不善欲是私心,有贪嗔痴慢疑恶见等烦恼;善欲是大公无私(离六根本烦恼)的欲,即是正欲。换句话说,正欲是正当欲望的理想,凡人应该有此正欲理想,依著目标去做。唯事先须正确思考,精密计划,立定意向,才能实践理想,做到成功。至于正思惟又名正志,如经所云:“正志是分别、自决、意解、数计、立意。”这是说明正志的意思。也即正思惟、正欲、正志是异名而同一义为纯正的思想。凡能实践正思惟的,就不致造出身口意三恶业,免陷于烦恼苦缚。

  八正道第三是正语

  言语要端正。言语是心声,由内心而表现于外。内心不正,则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便如刀剑刺入心胸,令人难堪,弄出祸患。要实践正语,便须戒止口四恶业,说话真诚,纯洁有礼,言辞合于事理。

  八正道第四是正业

  即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生、邪YIN、偷盗等一切邪妄,梵行清净。

  八正道第五是正命:

  即是保持圣洁的生命,要以正当的工作、事业来养活此生命。不可经营非道德性的工作或获取不如法之利益来维持生活,使生命被染污不净。这也是说要有合理的经济生活。

  八正道第六是正精进

  即是离恶向善,勇猛精进的努力,叫做正精进。不论修哪一正道,都是要精进,如果不精进,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反退。故必须具有勇往直前的大精进毅力,制止一切恶行,进修一切善行。

  八正道第七是正念

  即不生邪念,忆念正道。遗教经说:“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就是说正念要坚固,才能抵抗外境物欲的诱惑,倘然在五欲混浊的环境中,仍不为它所染污。正念是要精进修持,方不使思想上有不正念头。

  八正道第八是正定

  即一心专注,不向外驰散,到达入无漏定,便可解脱自在。故小乘人摄心为戒,由戒生定,从定发慧,以达到证悟无生果位,是要在八正道最后的正定上用功。

  八正道为圣者解脱的正轨,要求解脱,必须循著此八正道实践力行。至于在家弟子,如能实践八正道,可以净化自己,推进而净化社会,使大众行正道,成为善的、安乐的、幸福的人生社会!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禅修       戒定慧)(五明学佛网:禅修       戒定慧)  

 大寂尼师:禅修、禅学、禅观、禅定 (禅定波罗蜜)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双溪圣南寺禅修开示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6.外延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5.观念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4.观参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3.气脉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2.逆障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1.数息的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禅修对现代的意义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7.禅修者的心路历程 

 郑振煌居士:二○○二年大圆满禅修营讲词 十 

 郑振煌居士:二○○二年大圆满禅修营讲词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