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不为形役


   日期:2019/11/4 5: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世间很多人之所以修行不成功,中途会退转,就是因为让心做了躯体的奴隶。老修行都知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

  没有智慧的人,以为贪图五欲是非常快乐的;但觉悟了的菩萨,就会知道贪恋五欲会生起过失,甚至有流转生死的祸患。

  五欲

  世间说财、色、名、食、睡为五欲。

  财──金银财帛。

  色──男女情爱。

  名──位高名扬。

  食──珍馐美味。

  睡──懈怠昏沉。

  财

  财为我欲,自我的占有欲和自我保有的得失心。

  色

  见少艾则慕少艾,这好像是一般人心理的自然反应,不能说是一种罪恶;不过若是踰东墙而搂处子,则未免行为踰检而有损私德了。不少人既有了贤妻,还想金屋藏娇。对修行人而言,这些都是无明的黑暗想念。

  名

  有了虚假的自我意识,必然就有虚荣心的萌生,而求名、好名、爱面子。

  食

  肚子饿了,除了要吃东西,还要挑精拣肥。

  睡

  是睡眠、作梦、昏沉。

  如果脑子里装的都是财、色、名、食、睡,那心灵就会被这些无明的妄想熏黑,越熏越黑,心垢随著转生轮回一世比一世加厚,熏得连一丝光芒都不能从心里透脱出来,岂不是无明厚重?

  不被肉体所主宰

  要想做为一个解脱者,在基本上,就必须不被肉体支配,而能支配肉体,不被肉体主宰,而能主宰肉体。

  古人为了防止五阴炽盛,使精力不致于过剩,而行日中一食,并且远离荤腥,只吃素食。为了恐怕太安逸了会颓废奋志出尘的节操,所以摒弃安适而行树下一宿——不睡觉只在树底下坐禅。为了不使自己陷于梦魂颠倒,有人行般舟三昧,常行不坐。有人选定水边林下去长养圣胎。像这样精勤修行,都是为了克服肉体的障碍,都是避免心为形役的一种方便,当然并非究竟。所以平常要注意调饮食、调身心、调睡眠,把生活规律起来。

  比如吃素,乃是为了培养慈悲心。所以真正的修行者,连那些取着荤名的“素食”都不会去吃的,因为其中充满了满足口腹之欲的贪心,有贪心在,吃什么都是荤。由此可见,佛教讲的“素”,实际是指“清净”,而不是物质上的“素”那么简单。

  很多修行人心还没有清净,就自欺欺人地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自以为达到了和济公活佛一样的成就。要知道,济公活佛表现出来的一切乃是神通的化现,并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食欲,而是为了能在世间救度众生行的方便罢了。很多人看事情还是停留在“只见表相,不明本质”的无明阶段,心到底是不是清净,只有自己知道。

  在家的佛弟子,要不被五欲的洪流冲没,至少要奉持五戒:不杀而仁慈,不乱取而重义,不邪YIN而有礼,不乱说而诚信,不饮酒而智清。这五戒是做人的根本,“人成即佛成”,人做好了,修道自然成。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不为形役       修行)(五明学佛网:不为形役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