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弥陀疏钞新白话版29


   日期:2019/11/13 10: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 声闻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

  主必定有伴。先是声闻,然后是菩萨,说明都是贤圣的伴侣啊。这里先说声闻,所谓声闻,就是听了四谛声教而得到证果。所谓阿罗汉,就是不同于前三个声闻果位啊。不说缘觉,因为包括在声闻中了。所谓非算数,就是说很多啊。

  所谓听闻四谛,就是世尊为憍陈如等五人,转苦集灭道法轮。初是示转,二是劝转,三是证转,烦恼已尽,成就阿罗汉。因为听佛的声教得到开明,所以名叫声闻。声闻名号,包括前三果,现在是四果啊。所谓缘觉摄,就是缘觉观十二因缘得到开悟,虽然有十二支,但归纳起来不超出四谛。虽有利益众生的心,但也不广大,所以包括在声闻中啊。所谓算数,就是世间的算数,尽在九章中。佛说的算数,如阿僧祇品,就不是世间人的心力能计算的。这里说算数,是通世出世间而说啊。因为多到无尽,超出算数之外,虽然洛闳(汉代人精于算数)、一行(唐代僧人精于算数),也没办法算出来啊。前面说无量无边,十大数中的二三,是有算数。而这里说“非是算数所知”,所以知道是无量。是赞叹极多的话,不可以拘泥常数啊。如大本《无量寿经》说:“假使比丘满亿那由他百千数量,都如目犍连有神通,要共同计算阿弥陀佛初会声闻弟子,用尽神力,也是百分中不能知一,甚至百千万分,也不能知一。”又说:“佛告诉阿难:‘假使有人,出一身毛,粉碎为微尘,把每一微尘,投入海中再出水,是毛尘的水多,还是海中水多?’阿难回答:‘毛尘出水,不到半合。海水无量。’佛说:‘那佛剎中的声闻弟子,有知数的,如毛尘水。数不尽的,如海中水。’”

  《往生论》说二乘不能往生净土,这里说声闻,是因为习惯修小乘,不久证大乘,终究没有小乘。如《观经疏》说的,如果根据变化,小乘也没有妨碍。

  所谓终究没有小乘,《观经疏》认为修习小乘的人,本来不能往生。但由于他临终时,发起了大乘心,也就能往生了。因为习惯修小乘,才听苦空无常等法,顺他先前的习惯,于是证小果。而向大乘的心已成,何况能靠亲近佛,自然不久证大乘,怎么安心在声闻上呢?所以经里举声闻,是暂时有。《往生论》说明二乘不往生,因为终究没有小乘。所谓小乘亦没有妨碍,净土尚且容有众鸟,声闻难道不如鸟?鸟既然是变化成的,声闻难道是实有?纵然使极乐国长久有声闻,又有什么妨碍?

  2 菩萨

  【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承接前面不只是小乘,诸大乘菩萨没有不往生的。所谓亦复,也是无量无边不可算数啊。又具有无量无边功德,如大本《无量寿经》中说的。

  所谓菩萨,从初发心到十地菩萨,前面如教起中辩析的,后面如一生补处文中引用的,很多无量,怎么可以计算?所谓功德,大本《无量寿经》佛赞极乐国菩萨种种功德,有二十三喻。一坚固不动,如须弥山。二,智慧明了,如日月一样。三广大如海,出功德宝。四,炽盛如火,烧烦恼薪。五忍辱如地,一切平等。六清净如水,洗去尘垢。直到二十三,如慈氏弥勒菩萨唯心识观,法界平等。最后总结说:“现今为你们略举简要的说,如果广说,一劫也说不尽。”可知菩萨的数,无量无边。菩萨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啊。

  如《华严经》说:“如来住的地方,清净大众,也在其中住。”正好相同这个意义。

  《华严经•二十五》说:“一切诸佛国土的庄严,如来的住所,不可思议。共同修行有宿缘的清净大众,在其中住,未来世中,当成正觉。”如来的住所,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清净大众,就是菩萨众。未来成佛,就是下文的一生补处。

  按理说,那么自性即空即假,是佛有声闻菩萨的意义。

  性空,就是一真凝寂。性假,就是万用恒沙。凝寂,就是遥远没有边涯。恒沙,就是广阔没有界限。哪里是算数可以评量的呢?所以贤圣三乘,共同归宗一佛,真俗二谛,共同出自一心。一心了然清楚,就是福足慧足了。

  3 总结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总结前面声闻菩萨弟子的庄严,都是阿弥陀佛过去的因、愿行功德成就的啊。《往生论》说:“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就是啊。

  所谓愿,大本《无量寿经》的法藏愿说:“我作佛时,剎土中的菩萨,神通智慧辩才,相好威神,全都如佛一样。”如今已成佛,达到了愿望啊。所谓行,大本《无量寿经》说那时法藏教化众生,修行六度,广行教化,使无量众生,发菩提心,修行今天的成就,有这些庄严啊。所谓净华众,如《净名经》,有七种净华。一是戒净,三业清净。二是心净,烦恼结漏尽。三是见净,见法真性,不起妄想。四是度疑净,知见深厚疑惑断尽。五是分别道净,是正道应行,不是正道应舍弃。六是行断知见净,所行所断通达无碍。七是涅槃净,已达到阿罗汉无学的果位。海东的论颂声闻,这里也可以兼通菩萨,如三十七道品也通大小乘。从栏网行树到这里,依报正报共五番庄严,把极乐的意义,都概括了。下文“众生生者”,以及“一生补处”等,也在正报中包括了。



  1 大众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承接前面,不只是见在极乐国的,无非是贤圣,只要有往生的,都是不退啊。所谓众生,统摄一切往生的。所谓阿鞞跋致,意思是不退转地。如大本《无量寿经》以及《往生论》说明的,又有多种因缘,能够不退。如《净土十疑论》说有五种,《阿弥陀佛通赞》说有十胜,《净土群疑论》有三十益等。

  所谓往生都不退,就是恐有疑惑极乐国固然很多贤圣,但那是久修的上士,那新往生的,未必不退。所以说不论圣凡,只要往生的,就不退转,这样坚定求往生的意志啊。所谓大本《无量寿经》说明的,如:“往生到极乐国的,处在仁义中,不妄动作,始终没有YIN怒的心,愚痴的态。”又说:“往生到极乐国的,全都具足三十二相,五根明利,直到成佛,不受恶道。”又《往生论》的颂说:“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不动就是不退啊。因为念佛的力量,能依如来智海含润而化生,有进无退。所谓五种,《净土十疑论》说:“有五种因缘,所以能不退。”一是弥陀大悲愿力加持,所以不退。这里解释,如大本《无量寿经》的法藏愿说:“我作佛时,听到我的名号,皈依精进,就得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对于诸佛法,永不退转。譬如航海,乘上大船,不会沉溺。”二是佛光常照,所以菩提心增进不退。这里解释,如大本《无量寿经》说:“见佛光明,而生慈心。”又念佛的人,佛放光明,加持这个人。譬如日月,照亮暗途,不会堕落坑里。三是水鸟树林,风声乐响,都是说苦空。听到的人常起念佛法僧的心,所以不退。这里解释,如这部《阿弥陀经》,以及《无量寿经》《观经》二部经中说的。譬如亡者,听到钟磬声,增加他的正念。四是纯诸菩萨,因为有胜友,外无魔邪,内无烦恼,所以不退。这里解释,如这部《阿弥陀经》说的:“诸上善人,同会一处。”譬如“置子庄岳,不复楚语”(孟子)。五是寿命永劫,与佛等齐,所以不退。这里解释,如经上说的:“佛及人民,寿命无边。”譬如跋涉万里路途,用一段时日,终将到达目的地。十胜、三十益,大约相同,恐怕繁琐不多说了。

  又不退有三个意义,大乘不退,已得不退,未得不退。例如《弥勒菩萨所问经》说的。

  所谓大乘不退,就是往生极乐国,进入了大乘,就不会退转,再作二乘。所谓已得不退,就是只要往生到极乐国,凡是已得到的,更不会退转,丧失本有的功德。所谓未得不退,就是只要往生到极乐国,凡是没有得到的,更不会退转,阻碍前进。又《弥勒菩萨所问经》说:“自分坚固名不退,胜进不坏名不转。”如今对大乘不退、已得不退、未得不退三个意义分析,那前二个等同自有的本分,后一个等同胜进啊。

  又同名的不退,有浅深的不同。如《大乘起信论》、《观经妙宗钞》、以及慈照大师的说法等。

  《大乘起信论》说:“往生极乐国的,因为常见佛,始终不退。”《观经疏》说明不退有三位。一是信行没有具备,未得不退。困为极乐世界没有退缘,所以名叫不退。二是信位圆满,入十住位,得少部分法身,名叫不退。三是贤位圆满,入初地以上,证遍满法身,名叫不退。又《妙宗钞》说:“不退有三种,如果破了见思惑,名叫位不退,就永不失超凡的地位。伏断尘沙惑,名叫行不退,就永不失菩萨的行列。如果破无明,名叫念不退,就永不失中道正念。”又慈照宗主,有四土图说。认为未断烦恼,往生凡圣同居土,是愿不退。破了见思惑,往生方便有余土,是行不退。破了尘沙惑,分破无明,往生实报庄严土,是智不退。三惑都破尽,往生常寂光土,是位不退。那么不退的名字相同,而浅深有差别。如九品的意义。

  又天台四教的不退,不是这部《阿弥陀经》的意义。

  天台四教各有说明不退。认为藏教别相念位是不退,通教第二地性地是不退,别教七住位是不退,圆教七信位是不退。可知在这些阶位以前,进退未定。现今念佛的,只要往生极乐国,虽然是恶人畜生,都能不退,岂不是胜妙直捷,不同于其他教门吗?

  按理说,那么自性常住,是不退转的意义。

  譬如虚空,从古到今,不曾退转。纵然要退转,退到哪里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弥陀疏钞新白话版29       一心念佛)(五明学佛网:弥陀疏钞新白话版29       一心念佛)  

 慧净法师: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一心念佛──净嵩法师往生周年 

 妙祥法师:一心念佛破五阴——二〇〇四年夏安居佛七开示 

 贤崇·贤宗法师:无诤三昧,一心念佛 

 净土法门法师:对于我们念佛人,一心念佛就是忏悔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万缘放下,一心念佛 

 一心念佛的力量,能够抵得全部“大藏经”,全部“忏悔法” 

 净土法门法师:对于我们念佛人,一心念佛就是忏悔 

 道证法师:只要有一个人一心念佛,阿弥陀佛本人就会来助念 

 宏圆法师:不求安享与富贵,一心念佛生极乐 

 宏圆法师:不求安享与富贵,一心念佛生极乐 

 一心念佛 安住空性 

 道证法师:凡夫散乱妄想心作决定,未必明智,不如谦卑恭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