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科学与佛法


   日期:2019/11/24 15: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现代人往往把科学与宗教对立起来。其实科学与佛法是殊途同归,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

  《金刚经》中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佛宣说八万四千法门,对应不同根基的众生而为说法。科学,也是法之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佛说一滴水含八万四千虫,而现代显微镜下也发现一滴水含有许多微生物。

  《金刚经》/有句有名的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认为和光一样,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根据这一假说,电子也会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这被后来的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其实不仅物质有波粒二象性,意识也有波粒二象性。意识的波性即佛法所说的涅槃。涅槃是抽象的,具有一种弥漫的广延性质。粒子性存在,即非连续性,分立性,是一份份的,并且有最小不可分割的单位,即量子性。非连续性和分立性其实是佛法所说的无常的核心。所有的粒子存在都是在时空范围内,它们都呈现出一份一份,非连续的,分立的,跃迁式的刹那生灭的物性。被观察的物质现象又叫色法,而被感知的意识现象,又叫名法。

  波性存在是阳,粒性存在是阴。

  《金刚经》中说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我们平时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主观现实取决于个人的信念和感受。现实除了客观和主观两种,还有第三种层次:互为主体。这种互为主体的现实,并不是因为个人的信念或感受而存在,而是依靠许多人类的沟通而存在。金钱是个互为主体的现实,帝国,文化价值观也都是一种想象。

  佛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心经》中无“无色声香味触法”,大自然本无所谓颜色,声音,味道,它只有光的波长、振动频率和相关的化学反应、物理效应。为着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才“选择”了16-20000赫兹这段声波作为“可听”的声音,选取400-800纳米的光波作为“可视”的颜色。超出这个频率范围的声波我们都听不到,谓之静,越出这段波长的光再亮也看不到,谓之黑。可见,静并非一定无“声”,黑并非一定无“光”。现代社会收音机,电视等“波”很多,可说是万波穿身。可我们的肉眼能看到“波”吗?一般人是看不见的,但是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再比如,现在图片有ps功能,可见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心经》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与物理学中物质能量守恒定律是一样的意思。

  物理学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具有反作用力”,与基督教的话: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与佛学中所说“纵经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是同一意思。所以儒家的孔子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科学       佛法)(五明学佛网:科学       佛法)  

 黄夏年教授:浅议佛教中的科学知识 

 黄夏年教授:透过“神七”想到的宗教与科学关系 

 黄夏年教授:佛教是反科学的吗:佛法本身最有科学精神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楼宇烈教授:大乘佛法的悲智精神与人间佛教 

 楼宇烈教授:科学时代的佛教定位 

 楼宇烈教授:科学时代的佛教定位 

 楼宇烈教授:面对当今科学时代 佛教定位何在? 

 赖永海教授:佛史略览与佛法概观 

 徐文明教授:单靠科学能够战胜迷信吗 

 方立天教授:佛教:科学之友 

 洪修平教授:从“念佛禅”看弘一法师修习念佛法门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