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佛陀为什么那么的自在呢?


   日期:2011/3/14 8: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陀为什么那么的自在呢?

                                         净界法师

 

    乙三、功德超胜

    迷故成障

   【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悟则功超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结示劝修

    【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这里把凡夫众生的整个惑、业、苦,跟诸佛的法身、般若、解脱,这两者的缘起说出来:

    其实我们众生的心,从本质上来说,跟佛是一样的。同样是一念心性;但是为什么我们就出现六道轮回呢?因为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我们用迷惑颠倒的心,来面对我们一念心性,我们违背了真如的觉性而向外攀缘,就引生了尘劳烦恼,由尘劳烦恼就招感了生老病死,是我们选择用攀缘的心,来面对我们一念心性。

    佛陀为什么那么的自在呢?因为:佛陀他用觉悟的心,我以妙明─就是以观照的智慧,来回光返照、正念真如,所以能随顺于真如本性;而真如本性,它本来就是充满了觉性、充满了光明…圆照法界!所以佛陀能够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

    比方说,佛陀一念的清净心安住真如道场,但是他的法身同时能够遍十方界,他能够含受十方虚空;他能够在一个微小的毫端当中,现出广大的诸佛国土;他能够在一个微尘当中,现广大身,转大法轮。

    佛陀为什么有这么多自在力呢?这个力量是谁给他的呢?

    因为:佛陀是灭尘合觉─佛陀远离了向外攀缘,他选择了向内安住,所以把真如的功德表现出来。

    真如有无量的功德,当然它也可能造成无量的过失,看你怎么面对。

    所以智者大师说:性具,我们这一念心本具善恶的潜能:你用迷惑颠倒的心来面对你的本来面目,你启动的是流转门;你用觉悟的心来面对你的心性,你启动的是还灭门。

    这是很公平的─这一心二门:你要向外攀缘,你打开了生死流转之门,是你自己打开的;你回光返照,你打开了涅槃安乐之门,同样是一念心性。

    所以说:向外攀缘的结果,是产生尘劳、产生世间的苦恼相;回光返照,就产生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的功德庄严;同样是一念心性,你用不同的心态来面对,它的结果就不一样,这是最后的总结。

    总而言之:我们听经闻法就是你要保持自觉——自己觉悟!一个人,你要跳火坑、你要迷惑颠倒,谁都救不了你的。

    所以我们听闻佛法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产生觉悟─自觉、自审、自调,懂得自我调整、自我反省,那你就会不断进步!

   《楞严经》简单讲:就是让你修行上路;你找到了一个方法,哦!原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一念心性当中,你要怎么去面对它:你是打开它的痛苦之门?还是打开它的安乐之门?关键就看你一念的迷或悟而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