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现在的孩子整天都在电视、电脑中,用什么方法能救?


   日期:2019/12/5 12: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由於过去的无知,只为事业,把孩子宝贵的成长期白白浪费。现在他已经是中三学生,回想起来真是后悔莫及,伤心欲绝,一整天他都在打杀魔鬼恐怖的电视及电脑中。」

  答:这个事情在现代社会非常普遍,也能够给作父母的人带来警觉心,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家庭问题。一个家庭能不能兴旺,要看他有没有后继的人才;如果后继无人,这个家庭就衰亡了,你这一代能够飞黄腾达,你底下一代就完了,你是失败,不是成功。真正成功兴旺的家庭,气象一代比一代兴旺,这是世间人所赞叹的;如果一代不如一代,问题就来了,这很值得我们去思考。所以,整个社会的安危、世界的和平、众生的幸福,说实在话,都是系在家庭教育。

  我们也很感叹说,现代家庭跟古圣先贤的教学脱节了,脱节的时间很长。现代人处事待人接物,连自己日常生活规矩、礼节都不懂,表现出来的叫人家看了讨厌,厌弃你,你在社会上立足就难。古时候儒家讲威仪,佛法重视威仪,威仪就是现在人讲的风度,一举一动如理如法,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但现在没人教了。

  古时候从开始认字、读书,就教《弟子规》,《弟子规》教导小朋友懂得生活、待人接物的礼节,是基本做人的规矩。这本书试问你们同学当中哪个人从小学过?佛在《无量寿经》感叹的说:「先人不善(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先人无知,是不知道圣贤教诲,因为不认识,所以没有教你。我们现在一举一动面目可憎,无论做什么事情,得到别人帮助很困难,人家看到你远远就离开了,因此,这些小礼节不能不重视。

  我们过去在台中,请求李老师为我们讲《礼记》,这个事情可难。请他讲经往往一口就答应,我请他讲《礼记》,好像请过四次才勉强答应。开讲的第一天,第一句话就问,「你们学这个干什么?」现在社会上都不要了,你们还想学这个?最后说,也好。不管社会要不要,总而言之,你懂得礼貌,社会上不懂礼的人看到你也欢喜;你是不懂礼的人,不懂礼的人看到你也讨厌。所以,他给我们讲《礼记》,就是本著这个原则,也就是在社会上处事待人接物不叫别人讨厌。他是这个原则来给我们讲古礼,这是李老师苦口婆心,慈悲教诲。

  现在居士林「耕心园」,小朋友念《弟子规》,有一次,我拿了不少本到净宗学会分发给每一位同学。为什么?我们要认真学,我们若不学,将来连「耕心园」小朋友都瞧不起你,那就很难为情!如果想弘法利生接引大众,这些基本的规矩确实不能不懂,不能不养成,要在自己日常生活习惯中养成,这一点相当重要。

  她说,家庭里面电视和电脑是害死人,这是真的。这是今天世间的大魔王,把这两大魔王请在家里,家里面想要太平可不容易。真正有智慧的人,家里面虽然有小朋友,他不买电视也不买电脑。当然这个做得也过分,最好是电视和电脑要监视,小朋友看的时候跟著他看,看他看些什么节目,这样比较适中。

  问:「做为妈妈的我,《了凡四训》、《阴骘文》以及世出世间法,能作所作,我都尽一切最大的努力,现在不知还有什么方法能救这个孩子?」

  答:很困难,小孩「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古圣先贤教给我们,「教子婴孩」。你要教小孩,从什么时候教起?婴儿,刚出生就要教他。到他已经养成这种坏习惯,你再要叫他改,他会反抗,他会瞋恨、叛逆,事情的麻烦就大了,相当不容易!

  在这种环境之下,只能做潜移默化,自己做一个最好的榜样给儿女看。儿女现在虽然不懂,现在虽然叛逆,等他到了四十、五十、六十岁的时候,他会觉悟,他会想起从前父母做的榜样。恐怕要用二、三十年的功夫,才能帮助他回头,他在少壮的时候是回不了头的。诸位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你就要留意,小朋友从什么时候教起?生下来时候教起,这样就好教。

  出生的婴儿,就会看、会听,母亲要保护婴儿,避免让其接触到任何负面的东西。首先,是母亲祥和的心态,安静平和、宽宏大量、遇事不慌、受辱不惊,母亲的磁场对孩子最为紧要。其次是母亲的衣著保守,行为端正,即便是夫妻之间,也都应该循规蹈矩。再次是家人之间,依止伦常、和睦慈孝。穿衣吃饭,行住坐卧都要遵循礼仪。母亲一定要为孩子把关,务必让婴儿接触到的都要符合圣贤的教导,都是祥和的正能量磁场。

  尽量减少婴儿接触外界的机会

  现在的社会,五欲的诱惑尤其大,就连婴儿也不能幸免。从小衣服到纸尿布,林林总总的婴儿用品上,总免不了花花绿绿的卡通图案。这种打一出生就开始的无孔不入的薰染,慢慢的会让孩子远离圣贤的教育。所以母亲要懂得为孩子拣择,要尽量避免卡通图案、鲜艳花哨的衣物用品,平时要远离游乐场、集市等渲染五欲的热闹之地,特别是避免带著婴儿逛商场。

  现在的商场可以说是光彩夺目、动感十足,之所以光彩就为了夺目。而最能引起婴儿的注意力,恰恰是那些夸张而鲜艳的图案色彩。这些东西见多了,孩子心散了,不能专注了。

  在婴儿头一千天里,母亲的视线都不能离开婴儿。母亲要时时刻刻不离孩子,观察孩子,及时引导孩子化解问题。生活的环境愈单纯、愈朴素,孩子的清净心就能保持的愈久,这对孩子接受圣贤的教育是很大的助力。

  远离媒体的污染

  今天的社会,媒体发达,宣扬的是科学物质文明,背后的动力,是人的贪欲。因此真想要孩子成圣成贤,家人要远离电视媒体、报纸网路、电脑游戏等等,给孩子一个自然的清净环境。从小培养孩子安於寂静,乐於寂静的心境,尤为重要,这对孩子将来学习经典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

  母亲怀孩子时,心地清净慈悲,所怀的孩子一定有健康的身体。但是要在染污严重的现在社会保持清净心,没有一定的修为是不可能做得到的。这种状况下,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天天不离圣训。

  最好就是选一部经读到底,这样母亲的心是定的,而且还福慧双修。居家的环境也很重要,若家中昼夜佛号不断,其磁场一定祥和,人处其中,心安神宁,这样状态下出生的孩子,岂有不好的道理!

  持素的必要

  佛说无畏布施得健康果报。仁者无敌。戒杀吃素,一定是身体健康的人。现在的动物水产都是在异常狭窄的空间,喂化学药物催大的。它们百病丛生,怨毒深重,这样的肉食充满了危机。吃肉还与这动物结了冤仇,生生世世要冤冤相报,实在太可怕了。所以要生圣贤的孩子,应当远离这些可怕的肉食,不因食肉而和众生结冤仇。现在的科学证明,素食的能量,素食的营养,足以提供任何人的身体需要。

  母乳喂养的重要

  今天社会上绝大多数的母亲,因为怕辛苦、怕麻烦,甚至怕身材走样等等,出於私心的理由,而给婴儿喂奶粉。感叹母心不古,母恩不复,此心如何生孝子,况圣贤乎?难怪世风日下,忤逆不孝之人比比皆是。

  与婴儿最好的沟通方式:哺乳。

  母乳是母恩的体现之一,是母亲的慈悲心化现的。母亲的心念亦会通过乳汁传给婴儿。曾经听老人说过,婴儿吃谁的奶,就同谁像。相由心生,可见蒙薰的力量非常的大。古时候,有「李善乳主」的故事。家奴李善,於主人遭灭门惨祸之时,救出主人尚在襁褓中的孤脉逃亡。其忠义之心感天动地,使其堂堂丈夫之躯流出乳汁,哺育无人喂养的婴儿。这每一滴乳汁都包含了忠孝仁义。恩德深重,婴儿怎能不知?这孩子长大后,果真成了国家栋梁。

  婴儿唯一的健康食品:母乳。

  母乳对三岁之前的孩子非常的重要。专家说母乳哺育的孩子,身体免疫力特强,骨骼结实,身体健康。所以要做圣贤的母亲,当然要尽可能的给圣贤的接班人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三年的母乳哺育,无论如何的辛苦,都要尽心尽力的坚持,不能轻易放弃。

  圣贤始於母亲

  怀孩子、生孩子、养孩子、教孩子,就是母亲的生活、母亲的学习、母亲的工作、母亲的事业,是一个母亲的全部,是母亲独有的修行法门。母亲不为自己生孩子,母亲的一切只为成就圣贤的接班人。母亲在辛苦中品尝乐趣,在辛苦中提升灵性,在辛苦中成就道业,其乐无穷。大概只有真正发愿做圣贤母亲的,才能品尝到这样美好的滋味吧。  在今天的社会,真发心做圣贤的母亲,要成就圣贤的孩子,必定有诸多的磨难和考试。一路上都要抱紧圣训,天天听师父上人的讲经教导,天天读经,总之一天都不能离开经典和圣训。

  成功与否,取决於对圣贤文化的信愿行。只要抱著与古人一样的心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定会得各方圣贤的加持,祖宗的庇佑。祝愿天下的母亲,都立愿做圣贤的母亲;天下的孩子,都接受圣贤的教育;天下的人民,都回归圣贤的大道。天下太平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传统文化       圣贤教育)(五明学佛网:传统文化       圣贤教育)  

 赖永海教授: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传统文化——佛教现代化略论 

 洪修平教授:论惠能禅与中国传统文化 

 潘桂明教授:中国居士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洪修平教授: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特殊意义 

 道坚法师: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趋吉避凶:学习传统文化 

 如孝法师:关于“大连传统文化同道会议“的开示 

 其它法师: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慧静法师) 

 传喜法师:感悟传统文化 传承千古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