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色法(3)


   日期:2019/12/6 10: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宇宙间之万有,其数无量无边,

  佛典名之万法,或称诸法。

  法是总该一切事物之称,

  也即万事万物。

  梵语达磨之本义为轨持,

  持即任持自性,轨是轨生物解。

  即是任载摄持自家之特性,

  能为轨范令他生解。

  宇宙间所有万事万物,

  无论大小、无形有形,

  无不各自任持自家一定之特性,

  常不改变,而又令他生解等。

  关于法界诸法有种种施设,

  《百法明门论》将其括为百法。

  《百法明门论》又将此百法分为五位:

  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

  色法是什么意思?

  色法,是指物质现象,即是众生的身体及身体所赖以生存活动的环境。泛指有质碍性之物,即占有一定空间,具有自他互相障碍,及会变坏之性质者。即是众生的身体及身体所赖以生存活动的环境。如果以“五位百法”为一切万法分类,则可分为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等五位。其中色法,在五蕴分类中称为色蕴,心法称为识蕴。唯识宗的五位百法中,将色法分为三类十一种:即一、眼、耳、鼻、舌、身五根。二、色、声、香、味、触五境。三、无表色。在五位百法中,色法在心法、心所法之后,乃因其不能独立生起,而仅为前二者的变现之故。

  01

  眼耳鼻舌身五根

  眼、耳、鼻、舌、身、是五根,但怎样成其为眼等五根呢?亦由坚等、色等、能所八法而构成。而其与普通所接触所见闻的境物不同。即是动物有生命的有机体,有特殊的功用,如眼能见,就与普通物质不同,以能发见用,故见虽由于心识,而眼能有发见的功用。如是耳有闻声功用,鼻有嗅香功用,舌有尝味功用,身有觉触功用。所以五根虽属色法,而与平常所指物质有异;以其各能发功用,故为有生命的有机体,而无生命的无机体,便无功用。

  但眼等亦由坚等质力所构成,为眼根等所依处的,则有表面的形相可见;但是真正的五根,在佛学说,非常眼所能见,就是“净色根”。平常眼见物,是眼识依眼根作用,如瞎子无眼根,即不能见物。而真正的眼根──净色眼──非常眼所见,修证到天眼方见。这五根,颇同科学所谓神经系统,遍于全身,因此而能发各部的感官作用,如眼能发见,耳能发闻等。而身根、一方面又同心理学所谓全身总机开的脑;脑、在佛学亦属身根,身根有两种作用:一、接触所触,二、为五根共同所依,如眼等发用,皆依其功能。所以身能为全体的总依,同时、亦发生特别作用,故相似神经与脑。

  法处所摄色是同前长、短、方、圆等由比量而知的色不同,非眼所见,是由意根辨别而知者,为法处所摄色。这有五种:一、极略色,即极微色,微是细小的意义,正显这色是色法中最小的一粒微点,虽有质而不可分析,如化学中分析到原子、电子等无可分析,非以眼见,但可意度,即是极微色。二、极迥色,就如把光、影、明、暗、空一显色等分析到极远,名极迥色,也是由意识构画而成,如天文学家推测到星云星海,而不可捉摸者是。三、受所引色,是指受戒等所引的色。四、遍计所执色,即如通常一般人说有造物者主宰宇宙的神等,本无实体,计执而认为实有,在佛学中皆谓之遍计妄执色。五、定自在所生色,即是定中所行境界现起种种影像的色法。

  02

  色声香味触五境

  1.色

  色,即眼根所见者为色,又可分三种:甲、显色,即光中所显现的色,如青、黄、赤、白等皆是显色,如现在科学中说明太阳光分七色等。乙、形色,眼所见者,如长、短、方、圆等色是。丙、表色,即动作,如风撼树木等色是。

  2.声

  声,就是耳根所闻的粗、细、响、微等声,皆包括其中。

  3.香

  香,是鼻根所嗅的香、臭等境界,皆包括其中。

  4.味

  味,就是舌根所尝到甜、酸、苦、辛等味,皆包括其中。

  5.触

  触,触有能触和所触,如身体是能触;冷、暖、饥、饿等被动的境界是所触;此中所明,即所触的境界。

  以上五种,皆由五官所感觉到的境界,是色法中的前五种。但是其中所触包含甚广,平常所说的物质,多可属于所触。如所见的色法,能任人执持、抛弃,或以身手所触,知其硬软,或以分量相称,知其轻重,故色法是质碍的,如墙壁等所障,即难通达。然其质碍之性质虽多,而根本者不外坚、湿、热、轻。这四种,若以具体地表显,即地、水、火、风的四大。但四大亦是指所触的性质,如坚是地性,湿是水性,或地是坚质,水是湿质;如中国所谓金、木、土等。

  凡坚硬性质,皆可包括地大中,凡流湿性质,皆可包括水大中;这二种分析,可说是物的体质。热、用具体表现,即火大的性质;轻、轻到极轻而动,即佛学中所谓四大中之风大,而从其性质名为轻。故与上可说力与质。其所接触的性质,可分坚和湿,而力中则可分热和轻。但是这四大种是能造──主动──的色法,前所说的色、香等是所造──被动──的色法,以凡具体存在的色、香等,皆藉坚等众缘而依住,故色等为地等所造的色法。

  所谓能造,非有能造作其他的意义,不过、凡所造法皆依能造法为根本而生起罢了。如所见所闻的境物,其性质中皆具有坚等体性。故以坚等为能造,所接触的所造色,皆赖其为根本而生起,此为色等五法大略分析。

  南无阿弥陀佛 🙏🙏🙏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色法       五根)(五明学佛网:色法       五根)  

 圣严法师:五根五力讲记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六、色法(十一种) 

 黄忏华居士:色法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9 十一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廿五章 五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廿五章 五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五章 五根、五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的修行方法 ~ 培植五根 

 圣开法师:五根断三结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一 4 五根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C 654~659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B 646经叙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