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母洞:朝圣五台山必去的能脱胎换骨之古洞


   日期:2019/12/6 18: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相传,佛母洞所在的山峦是座空寂的山峰,山下有个叫黑龙池的山村,村里有个农户的儿子十二岁便开始到外村去上学,每天都由母亲接送。

  这年盛夏的一天,天下起了瓢泼大雨,母亲拿着雨具到村口去接儿子,但当她刚走到村口,就见远处突然出现了一片灯火。她正在纳闷间,儿子却已站在她身边了,而且浑身干爽没丁点淋湿的痕迹。

  他便奇怪地问儿子怎么回事?一问才知,原来儿子每天上学都要经过一个石洞,一旦他放学晚了,就会有位老妇人从洞内走出,送他回来。今天又是那位白发老妇护佑儿子未受暴雨之苦。

  听了儿子的话,母亲次日一早就上山,果然看见有一石洞,而且那洞口酷似母体。这时,那母亲恍然大悟:那位白发老妇莫非是位神仙?

  很快,这事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人们纷纷上山朝拜并有人钻进洞里发现,这洞口小肚大,犹如一个仙葫芦,而且大洞里边套着的小洞内,由外向里呈弯曲管状,恰似人体胸腔。两侧岩石呈红色,肝、肺、心等五脏一应俱全……

  久而久之,人们就给这洞取名“佛母洞”,常常有人钻洞礼拜,祈求消灾免难,脱离疾苦。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向何生渡此身!

  在佛教圣地五台山,有一处圣境灵迹,它就是佛母洞。佛母洞声名远播,佛教徒到五台山朝拜,游人到五台山览胜,都把登临佛母洞作为一件幸事、快事。这正是:名山有圣迹,石洞天然生。佛母洗世尘,重生新乾坤。

  唐代,五台山佛教达到极盛。有佛寺360所,其中规模宏丽者70余所。宋、元、明、清以来,五台山屡有重建和新建寺宇。在源远流长的五台山佛教历史上,到明代,佛母洞作为一处佛教灵迹和佛寺,示现于世。

  据《清凉山志》载:“嘉靖末,道方者,夜游至此,见神灯万点,既出旋入。方随入,见玉佛像,森列其中,穹隆深迥,进里许,黯然闻波涛,悚怖不能出。念观音名,愿造像,忽见一灯,寻光得出,乃造石佛于洞口。”后来又在洞外建寺,取名千佛洞,又名佛母洞。

  佛母洞被列为五峰灵迹之一,起于明朝嘉靖年间道方法师夜游至此,见神灯万点。阅览《清凉山志》,可知五台山显神灯并非一时一地。《杨准见神灯传》曰:明万历丙午四月,太监杨准奉使五顶进香,至南台,“於时夜景寥寥,群峰黯黑,涧下一灯,飞来悬空”,“所对一灯,分成十灯,俄尔之间,分十为百,有顷分百为千。众礼佛、念佛,忽见千山草树,万灯交照,成光明网”“须叟渐收为百为十,乃至为一,化为大圆光”。凡此奇遇,实为居士虔诚朝礼所感。至于道方法师入得洞内,“见玉佛像”,“进里许,黯然闻波涛”,则是诚心正念而有感应。这样的事例,在《清凉山志》中有多处记载。如《道义入金阁寺传》曰:唐朝时江东道义法师,在衢州的龙兴寺出家,开元24年,与杭州僧人普守一同到五台山朝礼。“二人同至南台西北岭畔,见一老僧,神采严峻,须发皓然,乘白象循岭而来。第二天复寻岭上,见乘象老僧拄杖而来。老僧告诉道义继续前行,他返回后相邀。二人经行林中,“忽见童子,黄衫麻履,自东林出”,“义欲呼伴,望之不见,遂随童子,东北宛转百余步,忽见金桥,义即随登举首望之,大寺一区,三门,堂殿僧舍垣墙,普皆金色。中有飞阁三层,金焰腾辉,眩神夺目,唯地乃碧琉璃成。......后人于此地建金阁寺焉。”道义入金阁寺与道方入佛母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为至诚朝圣而有感通。道方“见玉佛像,森列其中”进入圣人示现圣境,见玉佛容,威仪穆穆,望之俨然。而“进里许,黯然闻波涛,悚怖不能出。念观音名,愿造像,忽见一灯,寻光得出”,乃是一心正念,物我兼忘,精诚所至,才有此奇缘,感菩萨显应。

  道方“乃造石佛于洞口”,便是佛母洞建寺之始,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了。佛母洞现存的四尊明代石雕佛像,成为该寺珍贵的历史遗迹,同时也是该寺起源和延续的佐证。

  佛母洞分为外洞和内洞,大洞套着小洞,外洞阔大,洞口敞开,高约3米,宽1米多,进深幽暗,由外而里渐渐收缩,在尽头的洞壁有一小口通入内洞。内洞的构造非常奇特,洞口距地面半米左右,扁圆狭窄,呈弯曲管状,斜向上延伸1米左右,即进人葫芦形状的洞腔。这个扁圆石孔刚好能容一人爬钻而入,洞腔里可容纳五六人。内洞有乳石及石笋,洞壁石色斑驳,形状凸凹,犹如人体五脏六腑形样。特别是洞腔右侧乳白色条纹,和人体脊椎骨、肋骨一样形象逼真。

  正因为内洞天工巧成,示化为人体内形,所以称为“佛母洞”。钻洞意为“投胎佛母”,出洞意为“佛母重生”。

  佛母洞灵迹,与佛教经典所载释迦牟尼诞生情形十分吻合,洞腔显示为人体内形,右侧乳白色脊椎骨、肋骨形样石色,说明洞口恰好处于右胁区域。这与佛传故事中的菩萨乘白象从右胁下入胎,太子右胁下诞生完全巧合,故而佛母洞成为示现佛母摩耶夫人诞生释迦太子的灵迹,也使众生有缘,能够像太子那样接受佛母的恩育,体验新生过程,感受一种独特的佛缘。如此“造化钟灵秀”,实为世所罕见。可以说,这在中外佛教灵迹中是独一无二的,是佛法应化的奇妙的“神来之笔”。

  佛教经典认为,佛母不仅是指生育释迦牟尼佛的摩耶夫人,还指文殊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原本久已成佛,且为诸佛之母,但为方便教化,普度众生,乃倒驾慈航,化作菩萨,协助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与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并称为四大菩萨。

  佛传故事载,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成佛以前,多世示现轮回天上人间。度化众生。

  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度化道场,“大千世界自然万物造化自然大佛,佛法无边有情众生清净有情世界,五台山佛母洞的又一层含义就是: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三世佛母随缘教化显应之处。佛弟子把入洞出洞视为大因缘,得到像佛母文殊菩萨辅助释迦牟尼佛那样的护念。

  佛母,还有一层含义,即佛法也。《大方便佛报恩经》曰:“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又指出:“般若波罗蜜为生诸佛之母,故称佛母。”《智度论》亦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之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般若”者,“智慧”也;“波罗蜜”是“到彼岸”的意思。即:依凭般若智慧到达彼岸,获得无上正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体现了甚深大义。《心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说一切法“缘起性空”。“色”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色,是指物质。任何物质现象都是缘起,它有相状,有功用,但是它的相状和功用里面没有常恒不变的主宰,所以说是空。然而空,不是指色外空,即物体之外的空,也不是指色后空,即物体灭了之后的空,并不是离开色而另外有一个空,故“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是缘起所起,不能有个不变的实性,所以说“色即是空”,唯其没有实性,所以能遇缘即起,故“空即是色”。

  如此说来,以法为佛母,以般若波罗蜜为佛母,五台山佛母洞,意为佛法领悟之地。佛弟子登临五台山佛母洞,不仅仅是祈求佛母加持,获得一种佛教体验,更能生发一种悟性,开启智慧。这里借用《五灯会元》的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末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乃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仍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获得最高最深的人生真谛,不离日常意识,而达真实佛性。

  出洞方法

  乍看起来,佛母洞洞口十分狭小,成年人是无法钻进去或钻出来的。实际上,无论大小胖瘦都能钻进钻出。这里介绍一下钻洞的方法:

  钻洞时,脱去宽松的外上衣,取下随身携带的硬物,左手在头下方,右手在头上方,双臂举直,紧贴头部两侧,身体半侧,头、手先进,随后蹬地的双腿发力,右腿略微提起时,左腿继续使劲给身体以反推力,同时腰部竭力蠕动前伸,当伸直的双手够着入口边沿时,胳膊肘抵着洞壁往开撑,拉着身躯蠕动前伸。这样只靠自身努力就能挤身而入。如果有他人相助,钻洞时身体下面给以推力,加上自己腰腹部蠕动前伸,更能顺利地钻入洞内。出洞时,右臂在头下方,左臂在头上方,身体半侧,头、手先出,由于洞口是斜下的,仅靠自身腰腹部的蠕动爬行,就能头、手先着地,出得洞外。

  按此方法进出,人的面部正好都是朝向东方。东方乃消灾延寿药师佛教化众生的国土,也是旭日升起紫气东来的方向,喻示着新生、朝气和光明,是最为吉祥的姿势。 

  入佛母洞,即为投胎佛母,受其恩育;出佛母洞,即为佛母重生,脱胎换骨。凡来此者,诚如文殊菩萨所言:“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故而五台山佛母洞灵迹妙境,享誉海内外,朝拜五台山的佛教徒、善知识者和游人,络绎不绝登临佛母洞,虔诚发心,把入洞出洞视为大因缘,恳请佛母加持,消除业障,福慧双增,获大吉祥。

  入洞之时,双手合十,口称“南无大觉佛母菩萨”名号,恭敬礼拜,皆如所愿。

  佛弟子、游客前来佛母洞,领受佛母的恩育,沐浴在佛母的甚深大愿下,定当有圆满的果报。

  新年、生日或选一个吉祥的日子,来佛母洞投胎重生,祈求佛母慈悲加持和护念,则一改以往诸多不利时运,流年转泰,诸事顺心。富贵顺达者,可锦上添花,寿禄绵长。如能一年一次,连续几年多次重生,能够得到更多的体悟感应,种大福田,获殊胜果。

  以父母所生的凡夫身,来接受佛母的圣体恩育,成佛母的佛子、佛女。植成佛因,生时吉祥,死归佛国,免堕恶道,往生净土。

  成年人来钻佛母洞,在祈求佛母加持护念的同时,体验到母亲生育自己的艰辛和亲情,更加生起对父母的孝养之心。《心地观经》云:“世间一切善男女,恩重父母如丘山,应当孝敬恒在心,知恩报恩是圣道。”

  兄弟朋友,在一个吉祥的日子,前来佛母洞,按照世俗的出生年月大小,顺序入洞出洞,于是就有了共同的生日。佛母洞前,再现《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情境。

  有情男女,来此进、出洞,礼拜佛母,胜过海誓山盟,有情人终成眷属。置身于此,便想到《诗经》中那历经数千年而不朽的咏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佛母洞情结,就是这般永结情缘,地久天长。

  经商创业者,投胎佛母,佛母重生,更能深解佛教“自利利他”的含义,经营有方,财源广开。《中阿含?善生经》云:“先当学技艺,然后获财业。财业既已具,宜当自守护。积财从小起,如蜂采众花。”“六损财业者:一者耽溺于酒,二者博戏,三者放荡,四者迷于妓乐,五者恶友相得,六者懈惰。”

  为社会服务者,在佛母的加持护念下,智慧有加,精进不懈,才德双备,利益大众,而得到地位尊贵的果报。《法句经》云:“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章,修仁安众生,是为最吉祥。”

  求学人士,来此礼拜佛母,佛母恩育和加持护念,当增长智慧,勤奋努力,进入升学深造的向往之地。佛教启迪世人以研学的方法,《出曜经》云:“虽诵千章,不义何益?宁解一句,闻可得道。”

  佛母恩育和加持,种种利益,不可尽言。如果在钻佛母洞的时刻,许个心愿,只要切合实际,加上自身的积极实践,以配合佛母之加持,其愿望定会实现。每年很多的还愿者就是实证。 此文转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母洞       五台山)(五明学佛网:佛母洞       五台山)  

 黄夏年教授: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 

 温金玉教授:佛教五台山 

 温金玉教授:五台山藏传佛教与民族团结 

 如瑞法师:普陀山佛学院与五台山普寿寺尼众联谊会开示 

 麻天祥教授:五台山佛教与《五台山佛教史》 

 王孺童居士:五台山与中日文化交流 

 周齐教授:五台山佛教文化之“场效应”──关于“佛教名山文 

 圣凯法师:区域佛教史研究的典范——读崔正森先生的《五台山 

 药师山·紫雲居士:五台山参访记 

 业露华:唐代五台山普通院 

 体慧法师:五台山朝圣 佛七开示 

 体慧法师:体慧长老五台山宝华寺佛七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