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佛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


   日期:2019/12/16 9: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惟我释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且不仅报答多生之父母,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1]六道中一切父母。不仅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正觉。故曰释氏之孝,晦[2]而难明者也。

  虽然,儒之孝,以奉养父母为先者也。若释氏辞亲出家,岂竟不顾父母之养乎。夫佛制,出家必禀父母。若有兄弟子侄可托,乃得禀请于亲,亲允方可出家,否则不许剃落。其有出家之后,兄弟或故,亲无倚托,亦得减其衣钵[3]之资,以奉二亲。

  所以长芦有养母之芳踪(宋长芦宗颐禅师,襄阳人,少孤,母陈氏鞠养于舅家,及长,博通世典,二十九岁出家,深明宗要,后住长芦寺,迎母于方丈东室,劝令念佛求生净土,历七年,其母念佛而逝。事见净土圣贤录),道丕有葬父之异迹(道丕。唐宗室,长安人,生始周岁,父殁王事,七岁出家,年十九世乱谷贵,负母入华山,自辟谷,乞食奉母,次年往霍山战场,收聚白骨,虔诵经咒,祈得父骨,数日父骨从骨聚中跃出,直诣丕前,乃掩余骨,负其父骨而归葬焉,事见宋高僧传)。

  故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4]菩萨功德等。亲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持斋念佛求生西方。亲殁,则以己读诵修持功德,常时至诚为亲回向。令其永出五浊,长辞六趣。忍证无生[5],地登不退[6]。尽来际以度脱众生,令自他以共成觉道。如是,乃为不与世共之大孝也。[(正)佛教以孝为本论](《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线装书局,2014年版)

  注:[1]四生:一胎生(十二因缘经作腹生),如人类在母胎成体而后出生者。二卵生,如鸟在卵壳成体而后出生者。三湿生(十二因缘经作寒热和合生),如虫依湿而受形者。四化生,无所依托唯依业力而忽起者,如诸天与地狱及劫初众生皆是也。(后略)(《佛学大辞典》)[2]晦:义理深微;隐晦;含蓄。[3]衣钵:三衣与钵也。二者为僧之资物最重大者。(后略)(《佛学大辞典》)[4]一生补处:原为“最后之轮回者”之义。谓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即指菩萨之最高位——等觉菩萨。(后略)(《佛光大辞典》)[5]无生:参见“无生法忍”条。略云无生忍。无生法者,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也,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于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后略)(《佛学大辞典》)[6]不退:参见“不退地”条。不退之位地。不退,音译阿鞞跋致,谓不退堕于恶趣及二乘地,且所得之证法不退失。不退有三种、四种之别,其位次虽依诸宗而异,然一般皆指菩萨初地以上之位,即三不退中之行不退,四不退中之证不退。(《佛光大辞典》)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师       供养父母功德)(五明学佛网:印光大师       供养父母功德)  

 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印光大师说佛号的功能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蔡惠明居士: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法缘 

 蔡惠明居士:至诚恭敬 修习净业——纪念印光大师圆寂五十周 

 正如法师:印光大师的佛学思想 

 陈星桥居士:印光大师与佛教自身建设--纪念印光大师圆寂六 

 张秉全居士: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六 

 张秉全居士:发大菩提,生真信愿。竭诚尽敬,唯佛是念——印 

 张秉全居士:八句名言,往生津梁——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三 

 张秉全居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张秉全居士:印光大师殊胜开示的句解之一 

 大安法师:印光大师由儒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