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幸福人生 -->为人处事

 格局越大的人,越不纠缠


   日期:2019/12/24 7: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点心理学

  每个人都有本人生账簿,记载着美好与不美好的事情。随着年纪的增长,那些不美好的东西会被慢慢划去,留下美好的东西。

  我们经常会被自己的思绪、情绪所羁绊,不敢做出选择,不敢去做挑战,不敢去逃离。

  只能自怨自艾,抱怨生活为什么那么苦?别人为什么可以这样对待自己?为什么受挫的是我?

  丰子恺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与其斤斤计较,不如学会淡然处之。

  格局越大的人,越不纠缠

  看轻尘事,才会轻松

  在生活中,很多人经常觉得很苦闷、很烦躁,世界将所有难题都摆在自己面前,明明都是一些小事,却怎么也想不通、过不去。

  最近有个小伙,因为逆行被交警教育,还未开始教育,小伙就崩溃了把身份证留给警察,并下跪认错。

  其奔溃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加班凌晨 12 点,女友又忘了带钥匙,上司在催他,女友在催他,最后导致情绪奔溃。

  生活中,很多事情常常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让人感到烦躁,可是越烦躁郁闷,反而越容易将事情搞砸。

  经常纠结于此,并将它在脑海中无限放大,营造出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件事,就会出现很严重后果的氛围,去恐吓自己,最后因小失大。

  相反我们冷静下来去思考,其实很多事情没有那么复杂,把事情分轻重缓急,先将主要的事情解决好,再去解决其他事情,我们压力也不会那么大了。

  格局越大的人,越不纠缠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只骆驼行走在大漠中,被一块小玻璃硌到了脚,骆驼很生气地将那块玻璃踢开,可被踢飞的玻璃回弹不小心将它腿划破了,骆驼的腿鲜血直流。

  流出鲜血滴在了沙漠中,血的味道引来了秃鹫和狼的注意,于是骆驼为了逃命狂奔起来,却不小心走到食人蚁巢穴附近,最后被一团黑黑的食人蚁吃掉。

  骆驼临死前都没有想到,就是因为一块小小的玻璃,最后让它丢失了自己的性命。

  我们不也一样吗?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执着于一些烂事之中,对过去的错误耿耿于怀,对被骗的小钱愤懑不平,对毫无意义的争论怀恨在心,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

  这些事情并不重要,与其纠缠不清,不如及时放手。很多事情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坏,过不去的坎就搁置在一旁,让往事随风而去。

  有句话说:“纷纷扰扰,尘事绕身,逃不脱也躲不开,人应多一点淡然。”

  看轻尘事,善待自己。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经历过很多事情,也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因此要学会看开一些过去的悲伤以及现在的烦恼,不要总把一些事情往坏处想,这样的人生才会更轻松。

  格局越大的人,越不纠缠

  看浅人际,才会愉悦

  古言道:“为人处事,交朋待友,对势利纷华,似乎不必太过于苛求,当以淡字开头。”

  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处理好人际关系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和朋友相处过程中,经常会去计较谁付出的更多,去纠结我们的付出是否得到回报。这样想法在彼此的相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猜忌,互相不信任。

  无论在何种关系中,都不能过于在意和纠结,如果一方的过于在意,就会导致另一方的肆意妄为,最后受伤害的还是自己。

  有一个朋友,她最近很不开心,原因是她和的好朋友出现了矛盾,还大吵一架。

  她生性敏感,而她的好朋友大大咧咧,经常说话口无遮拦。每次朋友说她的时候,她都自我安慰说朋友的性子就是这样,因为不想失去这个朋友,只好委屈自己去承受。

  有次外出吃饭,朋友不顾旁人的眼光,大声用嘲笑的语气说她胖得像头猪,还说了很多她其他的糗事。

  她实在忍受不了了,觉得朋友太过分了,就和朋友大吵了一架。

  可是吵完架,她并没有觉得很舒坦,还在纠结到底是不是自己做得太过分了,害怕以后会失去这个朋友,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因为在意人际关系,有时候委屈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咽,有误会可能也不会解释,很多气自己去承受。

  格局越大的人,越不纠缠

  可能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可又觉得对不起自己,这样的纠结让自己活得很痛苦。

  很多时候我们也避开不了别人的闲言碎语,甚至会格外去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因此怀疑、否定自己。

  这样很难去建立一个和谐的交际圈,就算真正建立起来了,不敢去做,不敢交心,也会有沟通的问题,会顾虑太多,出现不愉快的结局。

  看轻人际,不是人际关系不重要,而是没有必要去维持一段让你感到不舒服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前提是两者有吸引力,相互尊重,与其去纠结别人为什么没有回报你,还不如把时间留给自己。

  看淡得失,才会豁然

  《易经》中有一句话叫“动则得咎”,只要你选择做事情,就会有得失。

  人生就是在得与失之间做出选择,就像猎人面对同时出现的两只兔子,只能选择去追其中的一只兔子。

  古话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有人问全欧马拉松长跑冠军菲力斯一个问题,谁是他人生最想感谢的人,大家都在猜测他会回答,家人、朋友或教练。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最想感谢的是小偷,当年偷走他自行车的那个小偷。

  菲力斯解释说,他13岁的时候,学校离家里特别远,家里穷住不起校,只好每天骑着破旧不堪的自行车上学。

  但有一天,他忘了给自行车上锁,导致自行车被偷了,家里没钱给他买新的自行车,无奈只好选择提前起床跑 5 公里去上学,就这样每天往返 10 公里的路程。

  上学三年下来,不仅帮助他拿到全校长跑冠军,全市亚军……然后开启了他的运动生涯,让他成为马拉松冠军。

  过分计较得失,只会让自己畏手畏脚,做事情更加有压力。就像握在手中的沙一样,你越是用力去握紧,它就越是快流失掉,反而你不动它,留在手里的沙会更多。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

  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也是他收官之作,但不幸失足身亡。

  他的妻子事后说,她觉得这次肯定会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

  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想着的是走钢丝这件事,而不去想事情的结果完不完美。

  后来,人们就把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格局越大的人,越不纠缠

  在意一件事的得失,并不让结果更好,只会让你背负更多的压力,不敢向前迈进。

  很多失去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糟糕,该你的就是你的,失去了只能说明现在不能拥有而已。

  看淡得失后,只管以豁然的态度去生活,前方说不定还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等着你呢!

  我们经常会因为小事、人际关系和得失,而感到苦闷,就像挡住我们前行的一道墙,对这些事情想不开,无法去跨越那道墙,那不如调头去寻找其他路。

  叶千华说:“人生想开点,身心自当随遇而安”。

  凡事不必苛求,来了就来了;凡事不必计较,过了就过了;遇事不要皱眉,笑了就笑了;结果不要强求,做了就对了。

  其实哪有过不去的坎,给自己留点痊愈的时间,比起火急火燎的打败自己,不如洒脱点的说无所谓。

  过段时间,就会发现之前纠结、想不通的事情,并没有那么苦闷,这时你就可以在人生账簿上划掉这些债务。

  人的成熟,也体现在我们学会了接受人生的不完美和不美好的事情,留下美好的事情,实现人生账簿上的盈利。

  不浪费自己的人生去斤斤计较,用自己时间去发现生活当中的美好,抓住幸福的小尾巴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淡然处之       随遇而安)(五明学佛网:淡然处之       随遇而安)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怎样做到凡事随缘,随遇而安? 

 南怀瑾:人如何做到“随遇而安”? 

 净土法门法师:随遇而安,富贵有富贵的快乐,贫贱有贫贱的快 

 净土法门法师:无论处什么环境,随遇而安,不怨天、不尤人 

 南怀瑾:人如何才能做到“随遇而安”? 

 南怀瑾:人如何做到“随遇而安”? 

 大安法师:怎样做到凡事随缘,随遇而安? 

 呷绒多吉上师:一切随遇而安才是正道 

 呷绒多吉上师:生活本就是苦多乐少,变幻莫测,一切随遇而安 

 大安法师:怎样做到随遇而安? 

 印光大师:随遇而安最妙法门 

 星云大师:如何才能随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