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中道”​与“言意”——肇论两层方法论探析


   日期:2019/12/27 15: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道”与“言意”——肇论两层方法论探析

  文章信息

  作者:郭文

  收录于:《普陀学刊》第三辑,第155—166页。

  内容简介

  “中道”与“言意之辨”分别作为佛学与玄学中重要的思想,历来颇受思想界及学术界之关注。被誉为“秦人皆空第一”的僧肇大师,在吸收、融合中印两种思想的基础上撰著《肇论》一书,其中即涉及到“中道”与“言意之辨”两层方法论。因此,本文作者即以《肇论》中《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三篇论文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对于僧肇大师的两层方法论进行了探析。

  作者首先对于僧肇的“中道”方法论进行了分析,指出般若中观学在中国的流行是伴随玄学的兴盛而得到了发展,由此产生了玄学化的六家七宗。而作为罗什弟子的僧肇则采取“非有非无”“有无双遣”的中道方法论来论证问题,且其结构形式非常讲究对称性,以此破除常人对于“有无”“动静”“去住”等看似对立现象的执著,准确地阐释了中观正义。

  其次,对于僧肇“言意之辩”的方法论进行了分析,指出僧肇所采用的“言意之辨”是就“得意忘言”这一层面而言。认为僧肇在《般若无知论》中表明了“假言象以得意”的态度及立场,即“言”、“象”并非“无用”,而是藉以达到“得意”的工具和手段。

  最后,作者指出,虽然在僧肇的著作中以“中道”作为主要方法论,对于玄学化的“言意之辨”的方法论的使用相对较少。然而“言意之辨”的方法论对于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且僧肇的“言意之辨”体现了“玄佛合流”的特色。僧肇正是运用这两种方法,巧妙的融合了中印两种思想文化,为佛教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编辑|演修 🙏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