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如果没有出离心,修一切善法,也都是跟生死相应


   日期:2020/1/10 18: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但是我们还很难生起出离心,厌离心出不来。

  尤其末法的众生,他对于五欲六尘的贪恋执著越深重,就越没有般若智慧;对苦、空、无常、无我,不了解,他就颠倒了。凡夫众生有四种颠倒:无常即常吗,苦即乐吗,不净即净吗,无我即我吗。

  虽然这个世间苦不堪言,他也会自我安慰,叫堪忍;这个世间的众生叫做堪忍,再苦他也能够忍得下来,好死不如歹活呀!他是这样的。所以就沉迷,无量劫以来很难发起一念的出离心。

  净土一法有一个方便,你看净土经典,首先就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讲依正庄严固然是个介绍,实际上在我们的心性当中,会产生什么呢?一种对比。

  我们为什么很难生起出离心?是没有比较,没有鉴别;如果忽然我们有一个新的参照系出来了,一对比我们现在的生存状态,我们的种种情况,他就觉得苦了。

  所以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也是要给他一个比较的参照系。噢,原来我们这里天天为点住房,把自己卖给银行;你看西方极乐世界念头一动,七宝宫殿就出来了;这个世界天天要辛苦的上班,西方极乐世界资生用具,念头一动就出来了;这个世间想闻点法非常不容易,说不准碰着个邪知邪见;而西方极乐世界,天天听阿弥陀佛说法,而且分身到他方世界去听佛说法。等等这些一比较,你看我们这个世间真是太不如意了,太糟糕了、太苦难了、太牢狱了、太茅坑了、这时候他的厌离心才会激发出来啊!

  厌离心是需要激发的。众生对这个娑婆世界很贪恋,所以《无量寿经》就讲,娑婆世界五恶五痛五烧的情景,来折服他。一看那几卷经文,我们都是惊心动魄呀!那实在太苦了!这个世间你还能待在这个地方吗?

  所以净土一法就是用折摄的方式:折服和摄受。折服就是要激发众生对我们生存的苦空无常无我的状态,有一个深刻的认知,起厌离心。

  但厌离之后,一定要摄受他。如果只有厌离,这个世间不行,是很苦很苦;但是很苦又怎么办?如果你不给他指个方向,那怎么办啊?要么精神分裂,要么自杀了,所以一定要给他指个方向。哦,原来我们的家乡、故园是在极乐世界呀!我们的大慈悲父阿弥陀佛望眼欲穿啊!每天等待着我们哪!

  就好像战国时期有个王孙贾,一个大臣,他的国君被人追杀,他也没有采取行动,就回到家里。他的母亲跟他说,这个母亲了不起!说你朝出而暮归的时候,我是倚门相望啊!当你暮出朝归的时候,我是倚闾相望啊!就是我在外面的巷子口等待你啊!是这样的母子情深啊!但是现在你的国王被人追杀,也不知道他的去处,你还回来干嘛啊!有何面目立于天下呀!哎,这个大臣一听,就激发了他忠君之心,马上号召国人攻击那个弑害国君的人。

  你看这个倚门相望,倚闾相望,这种情景,阿弥陀佛就是这样子。倚门相望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望眼欲穿哪!倚闾相望是还亲自过来啊!

  所以这个摄受,就能够把我们这一念想往之心,欣慕之心,把它激发出来。

  我们去那个地方,就好像牢狱的囚犯奔向自由一样,所以这正好就迎合了众生趋乐避苦之心。

  我们每个人都有趋乐避苦的生命本能,但问题我们不知道哪个是乐?哪个是苦?我们是以苦为乐,以乐为苦的,所以颠倒啊!现在这个净土法门要把颠倒的再重新颠倒过来就正了。

  我们一切众生的本具的佛性,那种涅槃的常乐我净,才是我们快乐的源泉,无有众苦,但受极乐的境界。

  我们在这个世间,用一种能所的对待,以无明的妄心,受贪瞋痴三毒烦恼的鼓动,造作种种的恶业的三界,才是苦不堪言的。

  所以这个世间是火宅,我们在这里倍受燃烧;西方极乐世界是清凉池,能够以八功德水滋育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我们看净土经典一定是鲜明的对比来展示给我们,那是惊心动魄!

  所以唯有鲜明的对比,才能把我们在无明颠倒当中的那一念善的种子激活出来,我们埋得太深了,一定要有很强的穿透力,才能把这个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种子显出来。

  所以我们说什么叫智慧?你能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就是你甚深的智慧。出离心就是我们这个世间众生的最高的道心,如果他没有出离心,他修一切善法,也都是跟生死相应哪!出不去的。

  所以净土法门的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你一定要这个愿,这个愿一定要建立在甚深般若智慧的基础上,而这一点,正好就是净土法门以折服和摄受两门来让我们成就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出离心)(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出离心)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 

 梦参法师:出离心--菩提心的第一步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