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雪域“放生”习俗—和谐人与自然


   日期:2011/3/17 20: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放生”是藏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民间习俗,属于民俗宗教活动范畴,各地表现形式大致相同——生灵放归大自然,任其自生自灭。

    放生的由来

    在藏族地区,很多习俗都是与宗教联系在一起的,放生也是如此。

    据藏族历史记载,西藏古代盛行的原始宗教是本教(也作“苯教”),也称黑教。“最初流行于后藏阿里一带,后自西向东传布到西藏各地。崇奉天地、山林、水泽的神鬼精灵和自然物,重祭祀、跳神、占卜、禳解等”(《宗教词典》)。由于对各种神鬼精灵和自然物的敬畏,本教徒常用牺牲祭祀并伴之破坏大自然的行为,史书记载曾出现过“血流成河,肉堆成山”之说。可见,当时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

    由于历史的前进时代的更替,高原上佛教替代了原始本教。藏传佛教与本教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提倡不杀生,随之又有了“放生”之俗,并延续至今。如今的西藏和广大藏区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家家都有余粮余钱,放生之俗也更广泛更普遍,有放生之举的家庭也更多了。

    放生行善求平安
 
    放生作为一种藏族民间文化,在广大藏族地区因富裕程度不同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仅表现手法多样,心理、目的也各异。

    感激、疼爱——农区家家有耕牛,地里的活它出力最多,农民对耕牛爱护备至,农活累的时候,每天都要给耕牛开小灶;对耕牛从来不乱打更不会随意杀掉,直养到它老死为止。有些人家还将自家老死的耕牛头埋在地里,待其皮肉腐烂后,把骨头取回家,并在头骨的正方刻上六字真言,挂在自家的屋檐下,表示对它的怀念、对它的感激和尊重。

    无论农区牧区,藏族人家家养奶牛,喝的牛奶、用的酥油都是它的恩赐,所以在家畜中奶牛也最受宠。许多山村都有将奶牛尤其是老奶牛放生的习惯。有些奶牛从小就生活在主人家,跟随主人十多二十年,和主人家庭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为主人家做出了不少贡献,“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所以当它老了后,主人对它就更加关心、更加疼爱,不打不杀任其自由地生活。

    求家人平安——为了求家人平安而专门放生,这种做法在藏区最为普遍。有的人为了求全家人的幸福和吉祥,就将自家某一特定的牛或羊作为放生对象,任其自由生长,不耕、不驮、不杀、不售,死后其皮肉也都不用。也有的人家在自家的羊群中选出一只或几只公羊放生,在它的耳朵上穿个孔,系上不同颜色的布条以示区别。在康巴藏区山里草坝子上常年散落着几只、几十只一群的放生羊,其主人已经完全放弃了对它们的所有权。

    在康巴藏区,最常见的、为数最多的是放生公鸡。当家里有人生病时,就请活佛或道士打卦,然后将一只或几只公鸡放生,把它送到神山或寺庙里,不管不杀,即使它回到家中也不杀,任其自生自灭。在那些地方的神山或寺庙周围,四季都有成百上千只公鸡,都是当地人放生的。

    保护生态——放生对象不仅是牛羊,还有鱼类及野生动物,所以其结果达到了保护生态的目的。如大多数座落在水边的村寨藏家,从来不打渔,也不吃鱼肉。有些上年纪的阿爸阿妈还经常守在河边,劝说外来渔人不要打渔,甚至将他人打来的鱼买下再放回到水里将其放生;有的人在山上见到受伤的动物,不但不杀它,还给它食物、帮它疗伤,直至伤好再放归山中。

    更严厉的是,很多地方将本村四周的山和水列为禁山禁水,并且有专人守护,不准任何人上山打猎、下河捕鱼,不准伐木打草甚至放牧等,如果违犯,打猎的枪、捕鱼的网等劳动工具,则会被没收,还要按村规民约予以经济上的处罚。

    放生和谐了人与自然

    放生之俗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自这一习俗在民间普遍为人们接受后,使原来在本教影响下的那种无节制地宰杀家畜、捕杀野生动物,毁坏森林等现象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它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生态平衡的作用。禁止乱杀乱伐、积极保护牲畜和野生动物、保护大自然在藏族民间逐渐成了一种自觉行动。久而久之使藏族地区很多地方的人和自然距离很近很近,人和自然相处得也非常和谐。康巴藏区人称中国西部太阳谷的得荣县一带,只要有人在河边行走,河里的鱼儿们就游到河边来,并且不停地跳出水面,若有人手拿食物伸进水里,鱼儿会毫不畏惧地从人手里抢食吃。得荣境内还有一座人称是“打开藏区108座神山的金钥匙”的翁甲神山,山里藏马鸡、松鼠、山鸡、兔子等各种小动物到人家里作客的事屡见不鲜,如果不给它食物吃,它们是不会轻易离去的。这一切都和长期生活在那里的藏族人民对它们的保护、爱怜是分不开的。

    过去藏民族赋山水予灵魂,将其当作神山圣湖而崇拜、敬畏,所以使许多藏区的山山水水能得以完好地保护,如今这些山水又被列为自然保护区,就更为人们备加爱护。人称香格里拉的康巴藏区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得荣县境内的下拥自然保护区内,动物、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之多、保持原始状态之完好,这在许多地方都是无法与之相比较的,而这些地方正是当年被人称为神山而一直保护的禁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放生       藏族地区)(五明学佛网:放生       藏族地区)  

 惟觉法师:吃素与放生 

 道坚法师:放生是什么意思 

 道坚法师:无节制的放生行为全导致更严重的杀生吗 

 明一居士:放生改运 

 妙祥法师:放生·护生——上妙下祥法师在秦皇岛放生文化交流 

 妙祥法师:放生·护生——东林寺心开法师向大悲寺妙祥法师请 

 印广法师:放生特别开示 

 仁焕法师:放生仪轨 

 陈坚教授:论智顗的“生态放生”及其对当代佛教“放生”的启 

 仁焕法师:为什么要护生放生 

 衍慈法师:放生的意义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放生的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