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真空不空,妙有非有


   日期:2011/3/17 22: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这才真正是事实真相,我们说它无、说它有都错了。但是在教学必须要建立这些名相术语,以便利介绍,便利学的人去体悟。这些名词术语是假设的,这个诸位要知道,决定不是事实,因此你就不可以执着。你可以用它,自己用它去体会到真实,这是自受用。帮助别人,用这些术语来介绍事实真相帮助他开悟,自己不能执着,也不能教别人执着,佛法修学最困难的地方就在此地。因为世间人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最大的毛病就是执着,只要一执着,你就决定得不到真实义。佛在《金刚经》最后是无可奈何的说了一句话,把他所说的一切统统否定掉,告诉大家:“佛没有说一句法,谁要说佛说法,那叫谤佛。”佛说法四十九年,怎么一句话没说?我们要从这个意思去体会,他确实一句话也没有说,他所说的都不能够执着,一执着就错了,执着就迷了。佛在《华严经.出现品》说得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换句话说,一切众生跟佛是一样,没有差别,本来就是佛,为什么你会变成这个样子?“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句话把我们的病根说出来了,我们的病根就是分别执着。诸位要知道,离开一切分别执着,你就得大自在,你就契入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在哪里?就是我们眼前的生活。纵然你到西方极乐世界,纵然你到华藏世界,如果起一念执着,你还是凡夫。由此可知,佛法没有别的,自始至终是破除执着而已,这个话是真的。我执破除,证小乘阿罗汉的果位,大乘法执破除就圆满成佛,成佛是破二执而已。“二执”就是二障的根源,我执是烦恼障的根源,你有我执,你决定有烦恼,你烦恼怎么能离得开?你有法执,你决定就有无明。法执没有了,无明就断掉,我执没有了,见思烦恼就破了,破见思烦恼就出六道轮回。大小乘经都这样讲的。学佛没有其它,就是破妄想执着。大乘,许多宗派,无量法门,那些方法、理论都是帮助人破除执着,都是帮助人明心见性。

  我们今天选择的是念佛法门,这个方法简单、容易,就念一句阿弥陀佛。你自己真实的功夫,再加上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协助。根性利的,什么叫根性利?什么叫根性钝?利钝不是在别的地方分,利钝就是肯不肯把分别执着放下,肯放下分别执着的,这个人根性就利,不肯放下的,这个人根性就钝,就这么回事情。你肯放下,容易开悟,容易契入;你不肯放下就很难开悟。为什么?那个悟门有个大障碍,就是执着。

  这一段说的是体、是心性。心性,‘觅之了不可得’。禅宗有个公案,达摩祖师到中国来,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找不到一个可以传法的人,等了九年,等到一个慧可,这是禅宗二祖。慧可知道达摩是很了不起的人,对他真诚的恭敬。师资之道没有别的,就是诚敬,要以真诚之心,要真实的恭敬,你才能得到法益,正是印光大师所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慧可对于达摩是十分的诚敬,所以他得的是圆满的利益。他在那里等九年,等不到一个诚敬的人,真难!慧可去求法,达摩在那里打坐,理都不理他,喊他也不答应,慧可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拿刀将自己的手臂砍断,拿这个断的手去供养达摩祖师。达摩看到这个样子,这才说话,你何苦来?你到底为什么?慧可说:“我的心不安,求大师帮我安心。”达摩祖师听了这句话,把手伸出来说,“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我们现在看到很多造达摩祖师的像,那就是度慧可的姿势: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慧可从这句话立刻回光返照,找心,心在哪里?最后他说了一句:觅心了不可得,我找不到,不知道心在哪里。达摩祖师说:“与汝安心竟。”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找不到,不就没事情了吗?他从这句话大彻大悟,这就见了性。我们今天读这个公案,这几句话翻来覆去,我们还是见不了性。要问问,我们到底障碍在哪里?他们两个人当时对话,达摩是“说而无说”,慧可是“听而无听”,他就入了境界。我们今天是有说有听,都落在分别执着上,怎么能开得了悟?这个话重复一千遍也开不了悟。所以觅心了不可得,不能说它没有,它有,尽虚空遍法界它确实有。

  ‘具造百界千如’,百界千如就是今天讲的宇宙万法。宇宙万法是心变的,虽然是心变的,你不能说宇宙万法是真有,我们看到宇宙万法是真有,实在讲我们看错了,我们用分别心看,我们用执着心看,好像是有,其实有没有?决定没有。“真相”是什么?真相是当体即空。中国古人常说开智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对这两部经如此的赞叹!确实《楞严经》讲这个问题,是再三的探讨、辩论,说的真是详细,真的叫我们开智慧。《楞严经》为我们讲事实真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还说了一个生灭,不说生灭,我们就没有办法体会,生跟灭是一不是二。为什么?它太快了,简直没有办法辨别。这个相是幻相、假相,经上讲有叫妙有,说空叫真空;真空不空,妙有非有,这才是事实的真相。这是很难体会的,心要清净到相当深度,这个境界你才完全见到,我们今天心太粗,所以事实的真相虽然在我们眼前,我们见不到。

  我们从一个比喻可以体会到,像我们看电影,放映的电影底片是一张一张的,但是它在放映的时候速度太快,于是一张一张我们看不出来,我们所看到的是个连续的相,看不出是一张一张的差别相,它的速度太快了。快到什么程度?一秒钟它的镜头开关二十四次。一秒钟镜头开关二十四次,我们就不能够辨别一张一张的,这是心粗;心细的,每一张开关都看清楚了。我们没这个本事,心很粗,定功不够。佛举比喻,宇宙万有这个假相的生灭,速度不只一秒钟二十四张。佛在《楞严经》讲一弹指,一弹指时间很短,我们弹得快的,一秒钟可以弹四次,这一秒钟的四分之一。一弹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灭,就好像那个镜头开关一样,一剎那开关多少次?九百次。一弹指有六十剎那,六十乘九百,如果像我弹四次,再乘四,一秒钟它开关多少次?两个十万八千次。一秒钟二十四次就把我们骗住了,两个十万八千次,你怎么会觉得它是假的?决定觉察不到。看到这个真相,佛经上讲大乘八地菩萨,八地菩萨定功深!一剎那九百生灭,他都看得清清楚楚;人家看到的是底片,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是相续的画面。

  佛说的这些事实真相,佛教我们修定,教我们修清净心,我们念佛用念佛的方法,念到“功夫成片”是第一个阶段,再进一步念到“事一心不乱”,再进一步念到“理一心不乱”,这个境界就见到了。所以佛所讲的,都可以叫我们去证实,我们自己可以亲自证明它,然后才知道佛讲的话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佛没有欺骗我们。所有的相都是幻相,《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百法明门论》是唯识法相宗入门的一个课程,它将所有一切法归纳成一百法;百法是归纳,展开来就是宇宙万有,把它归纳成一百大类。这一百大类里面,又分为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这五大类。除无为法六个之外,其它九十四法都叫做有为法。所有一切有为法,佛说都是“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事实真相。你要是真懂、相信了,《金刚经》这几句经文,就把你所有的忧虑、烦恼、牵挂统统消除掉了。为什么?都是虚妄不实,都不是真的,你怎么会不得清凉自在?这是大乘佛法真实的受用。

  “百界”就是十法界展开,十法界每一个法界里面又具足十法界,这就是一百界,这一百法界里面,每一界又具足一百界,往这上面去推展,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法界不可思议!“千如”是说每一界都有“十如是”,这是出在《法华经》,佛讲的。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缘、果、报,如是本末究竟。每一个法界有十如是,一百个法界就有一千如是,叫百界千如。天台大师从这里悟入的。这是给我们说明事实真相,我们心地清楚明了,才真正不落在两边,不执着有,亦不执着空,这就是大乘菩萨。大乘菩萨以下,二乘人执着空,六道凡夫执着有。六道凡夫像我们,认为什么都是真的有;阿罗汉、辟支佛,认为这一切都是空的。执着空跟执着有都偏在一边,都错了。执着有的,很苦,搞六道轮回;执着空的,虽然摆脱六道,他不能明心见性,因此他也相当苦闷。唯独大乘菩萨对于事实真相了解,所以他两边都不执着。

  在这里我们做一个结论:心性觅之了不可得。心性不可得,境界也不可得,我们眼前所有一切境界不可得是真的,你以为得到是假的,是你一个错误的观念。今天,这个也是我有的,那个也是我有的,说老实话,连这个身体都保不住,何况身外之物?身体怎么保不住?你从家里到学校来,你以为还是同样一个身体?错了,不同了,这里面细胞新陈代谢不晓得换了多少。所以在家里那个你跟现在的你是两个,不是一个,千万不要误会。我们这个身体剎那剎那在生灭,保不住,都不可得,何况身外之物。身不可得、万事万法统统都是剎那剎那在变迁的,哪有一样可得?没有一法可得。如果真的明白这个事实,那个得失的念头打掉了,原来不可得,我何必想这些?世间人忧虑、烦恼,百分之八十都在得失上,得失的念头打掉了,他的烦恼忧虑就少百分之八十,那个人就真正幸福、快乐、自在了。这是说境不可得,事也不可得。《心经》说“无智亦无得”,我们以《心经》来说,不仅五阴、六入、十八界不可得,连能证的智、所证的菩提涅盘也不可得。你要问为什么?心性本空故,就这个道理。能变的觅之了不可得,所变的那些境界怎么会可得?慧可的开悟、契入就是入这个境界,入这个境界就是把事实真相统统明白、统统了解,真相大白,这就是悟入实相。所以我们在一切现象界里面就得大自在,游戏神通。可以受用,可以享受,不能占有,你说这是有,那就错了,你可以尽情去享受,你决定不能动一个念头,这是有,这是真的,那就错了。诸佛菩萨在九法界里游戏神通,他的日子过得多么自在、多么潇洒,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佛菩萨那样自在潇洒?我们处处执着有,念念想占有,坏就坏在这里,不知道一切法本空,不知道一切法了不可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学佛       净土法门)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