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修持一定要依从师长吗


   日期:2008/7/2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持一定要依从师长吗?不可以自学吗?释迦牟尼不就是无师而自证吗?

  从师而修学是唯一成就之道。单单自己看看书、打坐一下,当然也有一定的利益,但绝对不足以得到真正的成就。修持佛法的人,不但需要佛学上的智慧,还需要传承历代祖师不断之加持,才能生出如法的证悟。由入门皈依三宝起,乃至受戒等都需要有师长之传授才能得到清净之传承。即使佛学上的智慧,也要有足够福德资粮才能得证,而师长正是一个有力量的福田,我们藉著供养师长、承事师长及奉行师长的教法,可以积累无量功德。佛陀曾说:‘对诸佛供养可生功德,但不一定令诸佛生喜。在一位众生对其师长恭敬承事时,则又能生供养之功德,亦同时能生令三世十方诸佛欢喜之功德。在一位众生对师长承事供养时,十方三世诸佛皆欢喜垂视!’。再者,佛学上的智慧,亦非可单靠自己揣摩就能正确地理解,还需师长依历代祖师之传承开示去释义,方能得见佛语之密义真髓。师长的口诀及心要就似是开启佛法成就宝库的钥匙,不用钥匙而盲目地自己乱摸的话,是不可能开启宝库的。释迦牟尼本师并非没有师长。如果你读《佛陀本生经》,就会知道佛陀在过去生曾遍访明师修学,甚至牺牲身命为求一偈佛法。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单靠买一本书自己读一读就成佛的先例!以上所说的并不限于藏传佛教,在原始佛教中,从师而学是一向的学修方法。在今天,各派佛教中不乏明师,你不要只因为不愿谦虚拜师而断送慧命。即使世间的学问,也必须从善师而学,何况出世间的妙法真义?

  凡师长或者上师的话都要无条件地服从吗?

  在学佛的道路上拜师是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称拜师是修道的根本,作了详细的论述。尊师重教是文明社会的美德,对学佛的人来说,对上师的尊敬和一般意义上的尊师还有所不同,应将合格的上师视为代佛传道的佛的化身和三宝合一的皈依对象。因此,对上师尊敬与否,忠诚与否,就会成为学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不能不重视师道,在拜师之前要十分慎重,要从品德、学问、教派传承各方面对投拜物件进行了解,慎重决定取舍。上师的品德、学问必须按佛教的标准衡量,不能靠商品社会的虚假广告,要经过可靠的途径了解。经过慎重选择而决定投拜的上师,就应该看作入道之本,加持之源,尊敬供奉,不能有三心二意。只要上师所做所为,合乎教义,就应服从支持。如果有些上师的行为不合教义法规,弟子应该像子女对待父母的错误那样,善言奉劝改正制止。这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指示的对待上师错误言行的态度。这有以下经典根据:《律》中说‘所说背离教义,应制止。’ 《宝云经》中说,‘对善法行,应随从奉行,对恶行为应当背弃’,这就是说,对上师的服从并不是无条件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持       师长)(五明学佛网:修持       师长)  

 洪启嵩居士:如何修持心经 

 黄念祖居士:根本修持心要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杨佛兴居士:禅宗精要与修持 

 智海法师:人间佛教的修持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行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三、禅的修持方法与体究 风来波浪起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三、禅的修持方法与体究 画龙点睛小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三、禅的修持方法与体究 安心法要浅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三、禅的修持方法与体究 金刚禅修持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三、禅的修持方法与体究 禅悟与工夫 

 蔡惠明居士:移风易俗的修持自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