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宽运法师:冬至天之半 天心无改移──冬日随笔


   日期:2020/4/27 14: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冬至天之半.天心无改移 

──冬日随笔

  今天是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也就是阴历十一月二十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在《尚书.尧典》中称之为「日短」,因为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过了冬至后,日光照射北移,白天愈来愈长,黑夜愈来愈短。古人说:「冬至一阳生。」指的就是阴气到冬至时盛极而衰。相反地,阳气则从此开始萌芽,所以冬至也是一年中寒暑交替的转折点,古代也曾把冬至所在的月份定为正月。

  自周朝起,冬至就是个公定节日,百官皆可放假一天。天子就选在冬至日举行郊祀的典礼。尽管冬至后,日光照射逐渐北移,但酷寒的气候仍会持续一段日子。所以为保养身体,须安息静养,忌出游。

  汉朝人为了为年老的长辈御冬,有在冬至献履袜与美酒给尊长的习俗。汉人还在冬至日以糕点祭水神玄冥及祖先,并在冬至这天准备「谒剌」。谒剌的作法是将竹木削薄后,再于其上书写姓名及「贺君、师、耆老如正日」等文字,这可以看到上古以冬至为岁首的隆重礼节。

  晋朝魏国宫中用红线测日影:「冬至后,日影添长一线。」魏帝于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因其场面只是稍微亚于岁朝,人们亦称其为「亚岁」,有庆祝新年的意味。

  南北朝时融合了逐疫的传说,民间喜做赤豆粥。相传共工氏有不才之子,死于冬至日,为疫鬼,畏赤豆,故此日煮赤豆粥以求福禳灾。

唐朝李绰的《秦中岁时记》也记载:「冬至,赐百官辛盘,谓之借春。」皇帝除了在冬至日赏赐臣下外,也于此日在宫中接受外邦进贡。《开元天宝遗事》卷上就记有开元二年(公元七三○年)冬至,交址国进贡了一株「避寒犀」,甚受唐玄宗的喜爱。

  宋人注重冬至的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的岁时节庆。《东京梦华录》上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宋人冬至的应节食品,北方多吃水饺或馄饨,南方多吃汤圆。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日。馄饨也用来祭祖。富贵人家讲究新奇,还有在一碗馄饨中作出十几种口味的,称之为「百味馄饨」。冬至为什么要吃馄饨呢?据《燕京岁时记》说:「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南宋时甚至在冬至前后三天出现商店罢市,人民垂帘饮酒赌博的情景,称为「做节」。南方有句俗语叫做「肥冬瘦年」也可略见一斑。

  元朝的冬至,由太史院向宫中进献次年的历书,宰相率百官入宫朝贺。士庶人家则往来贺节,互赠礼物。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一三八四年)起,冬至开始放假三天。宫眷内臣都换穿阳生补子蟒衣,房中则贴挂绵羊太子画。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诗图。一般认为,冬至后,要过九九八十一天才能寒尽春来,有人便发明了「数九九」的歌谣及「九九消寒图」来打发漫长的冬日:可以取九个九划的字组成一句,以描红的方式,每日描上一笔,描完九个字就寒尽春回了,比较常见的诗句有「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幸保幽姿珍重春风面」、「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另有一种九九消寒图是以梅花为图案,《帝京景物略》曰:「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第三种消寒图是在一张纸上印上九九八十一个圆卷,按照日期,每天在圆圈里记下天气的状况,其口诀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这种九九消寒图可以作为分析气候的珍贵数据。

  清朝民间在冬至前一天,人们提筐担盒以食物相馈赠,称为「冬至盘」;节前一夜,称为「冬至夜」;家中设席饮宴,称为「节物」;还有归宁娘家的女儿,在节前一天一定要回到婆家,否则两家都将发生不吉利的事。

  冬至日,北方绅耆庶士,奔走往来,家置一簿,题名满褔,这种习俗称为「拜冬」,此时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穿上新衣来互相拜揖;南方人则拜墓、祭祖、祭灶,所用的食物有汤圆等,汤圆分大小,有馅而大者称为粉团,是晚上祭祖的供品;无馅较小的是粉圆,是早上拜神的供品。

  大清皇室则要在冬至这一日祭天,次日接受百官上表朝贺,这些都是一年中相当重要的典礼。

  今年的冬至朋友们你是怎么过呢?窗外一片天寒地冻,坐在家中除了吃吃馄饨和汤圆之外,也许自然会有点怀古的诗意,这不禁令人想起了北宋邵雍的《冬至吟》:「冬至天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际此岁末寒冬,气候转动,万物待发,我们应该内敛自省,检讨过去,计划未来,为即将来临的新的一年做好准备,信心充足,工作求学,待人处事,自然无往而不利。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