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清净法师:大乘攻略:再学 一、大乘道次第


   日期:2020/4/29 0: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乘攻略:再学

一、大乘道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宗喀巴大师依据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按“三士道”次第进行组织的。菩提,是觉、解脱、成佛之义;道,是道路、真理、方法;次第,是步骤、阶梯。】

  我们之所以修行,无非就是想解脱,证得和佛陀一样的觉悟。因为我们在生命的轮回中,承受了太多的压力、苦难,我们深知如此走下去,必然是最苦难的未来,为此我们必须要谋求改变。

  古人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的人生往往就是执著于靠自己,摸索着蹒跚前行。无论是做事业,做学问,还是自我的修学,总依赖闭门造车,盲修瞎练。这样或许也有人能成功,但往往付出的生命成本很高,走的弯路很多,所以我们要遵循古训,听听老人的教言。在所有的老人中,佛陀是老人中的圣人,所以我们来听听佛陀的圣言,听听历代祖师的窍诀,对我们的生命价值的提升,具有最大的帮助。

  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就是解脱。就是从我们现有的混乱、烦恼、痛苦、无助中解脱出来,变得像佛陀一样的慈悲、智慧、庄严。

  大家自己摸索着修学,可能走错路的机会就多,因此要遵循祖师的教导,遵循佛陀的教导,按部就班地学习比较好。就像树苗成长一样,按部就班,该浇水浇水,该施肥施肥,遵循规律。修行也是如此,该学的时候学,该进的时候进,该修的时候修。我们才会顺理成章,有条不紊,稳步前行,水到渠成。

  《菩提道次第广论》是藏传佛教宗喀巴大师,根据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所造的一部伟大圣论。宗喀巴大师是格鲁派的祖师,他创建了格鲁派,对当时的佛教进行了深度的整合。当时西藏佛教也是遭遇法难之后,祖师们纷纷离世,造成后期相当的混乱。宗喀巴大师就在这种混乱中力挽狂澜,把佛教重新振兴,重新规划,把教法恢复到前弘期的辉煌和正统。

  《菩提道次第广论》就是他老人家造的。里面讲的是我们凡夫从初发心,一直到修行正见,用功办道,直至解脱,建立了一个有序的,可以临摹、效仿和复制的修行次第和步骤。

  【菩提就是觉悟,我们所说的成佛、涅槃的意思;道是指真理、道路,也是指方法;次第就是步骤。谓在入道之前,应以亲近善知识,思维人身难得作为基础,然后循序渐进,入“三士道”的修行法门。】

  【“下士道”指脱离三恶趣、升入天善趣的法门。】

  分为四大阶段:

  (一)思维人身无常

  (二)思维三恶趣苦

  (三)皈依三宝

  (四)深信因果

  【“中士道”指解脱三有轮回、断烦恼证涅槃的法门。】

  亦分四大段:

  (一)思维苦谛(三有生死过患)

  (二)思维集谛(烦恼及业流转次第)

  (三)思维十二有支(流转还灭道理)

  (四)思维解脱生死正道(戒定慧三学)

  【“上士道”指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证大菩提果的法门。】

  此分两大段:

  (一)发大菩提心

  (二)修菩萨行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入菩萨行论》中云:“生死狱系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

  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成如来果,是佛法的真义,世尊的本怀。每一个学佛者,都应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菩萨,梵语“菩提萨埵”,汉译“觉有情”。凡是修大乘道的人,都可称为菩萨。菩萨的品位,从初发心到最后身,深浅差别不大。如一个初发菩提心的人,能称为菩萨;文殊、观音等大菩萨,也称为菩萨。初发心的菩萨,虽然还谈不上具有什么大功德,经中却把他们赞为“众生之上首”,为一切人天和二乘圣贤所尊敬。譬喻狮子初生,就为百兽所畏敬;迦陵频伽鸟在壳中,音声已胜过一切鸟类;新月的微明,就为人类所敬爱。为什么一个初发心的菩萨,即能享有这样高的评价?因为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皆依菩萨行而有。菩萨不仅具有人天的善法,声闻、缘觉的善法,一切诸佛的善法,皆依菩萨而有。三世诸佛,皆从菩萨中生。菩萨道为一切善法的根源。菩萨的信愿、悲行、深慧,受到佛弟子的崇敬。

  怎样修学菩萨道呢?《大日经》说:“大菩提为因,慈悲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此处所说“慈悲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指法空慧,是成佛的方便。许多经论都把菩提心、慈悲心、法空慧,当作菩萨修学的三大法门。菩提心是伟大的志愿,慈悲心是纯正的动机,法空慧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指导思想。大乘菩萨在行菩萨道时,对此三者,不可偏废。例如布施:第一、要以菩提心为根本,为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行布施。第二、要以慈悲心为第一,布施的动机,是为了众生离苦得乐。第三、要以法空慧为指导思想,布施时做到三轮体空,不著施者、受者、所施之物三相。这样的布施,目的性明确,动机端正,指导思想正确,所修菩萨道才能如法进行,圆满成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清净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清净法师)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八 往生品位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七 净土资粮:信、愿、行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六 西方极乐世界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五 弥陀本愿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四 净土宗判教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三 净土宗经论:五经一论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二 中国净土宗祖师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一 净土宗的起源 

 清净法师:本尊阿弥陀佛 第九章 往生品位 

 清净法师:本尊阿弥陀佛 第八章 净土资粮 

 清净法师:本尊阿弥陀佛 第七章 现代启示 

 清净法师:本尊阿弥陀佛 第六章 正报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