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法师:如何忠于自己的理想


   日期:2020/5/1 11: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何忠于自己的理想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如何做才算忠于自己的理想。在座的谁能把我今天微博上的内容背出来啊?

答:扪心自问,你是否已做好了被打磨的准备?你能否为自己的理想放弃一切?……

答: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到底能做什么?你扪心自问,你是否已做好被他人打磨的准备?你能否为自己的理想去死?能否死去自己的欲望?……

答:你确定了你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吗?你为你的理想付出了多少?你能否放下一切?你用什么方法能达到你的目标和理想?

师:出家人是靠嘴巴吃饭的,如果嘴皮子耍得好,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也不失为一个大方的人。但是,一个真正优秀的出家人,不仅要会说,更要会做。我曾经说过,上等人立德,中等人立功,下等人立言。立德就是做人天师表。立功就是做一番惠泽千秋、利国利民的大业。立言就是总结自己的思想,留下教化、启发、利益后人的文字。在座的学佛人想为世间留下点什么呢?是身为师范留下德行呢,还是留下一番功业,或是留下你的思想?能以德示范的人,必须是已经降服自我的人。留下一番功业的人是有实干精神的人。立言的人,他的思想对后来人是有启发和指导意义的。不像有些人的思想、观点,你听了觉得言之灼灼,很有道理,很深刻,但没办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人纯粹是玩理论,玩文字游戏,文词很优美,令人陶醉,但只能欣赏玩味,并不具备实践性,如果以他的思想为指导去做事,一定会一蹋糊涂,成不了事。真正的理论是可以实践的,否则不能称之为理论。

大家问问自己: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能实现我的理想?我有什么特长?我已经做到了哪些?目前我能做到的是什么?我准备好了吗?比如你想求法,或者求升官,求发财,为了你的理想和欲望,你准备好了吗?你准备了什么?为了实现理想和抱负,你需要一个环境,但是,真到了那个环境,你能适应吗?你能接受环境的考验和磨练吗?为了你的理想,你能去死吗?这里的“死”是指牺牲其他的欲望和抱负。人的理想或者说欲望往往不止一个,但是,当你选择了其一,其余的就必须全部放弃,不可能样样兼顾,样样兼得。比如你的理想是成佛,为了成佛,你要放下很多,失去很多;或者你的理想是得到真挚的爱情和家庭的温暖,你也要放弃很多;同样,如果你追求的是虚无飘渺的自由或事业,在生活和情感方面你也要放弃很多。所以我才问大家:你能为你的理想而死,为你的理想而活,为了你的理想受尽屈辱,忍辱负重吗?你现在是不是为了你的理想而活着?扪心自问,你究竟能为你的理想牺牲多少?能为你的理想放下多少?为了实现理想,你放下了什么?如果你不能为你的理想而生而死,为你的理想承受一切,你并没有忠于你的理想。如果你忠于你的理想,无论遭受多少困难、挫折、打击,受尽多少屈辱、委屈,你都不会动摇,因为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了实现理想和抱负,你必须放弃一切,牺牲一切。如果至今你什么都没有放下,你肯定什么都没有得到。你忠于你的信仰几分,为你的信仰活几分,为你的信仰死几分,你的信仰或者你的理想、欲望就会回馈你几分,满足你几分。如果你完全为你的理想和欲望活着,你的理想和欲望一定会全方位地回馈你。

想成佛也是一种欲望。说得好听点是理想、抱负、志向。实际上从某个层面讲,理想、志向和欲望、愿望是分不开的。但是,当人的思想境界升华以后,欲望、愿望和理想、抱负就有区别了。一个人如果连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都不清楚,他怎么努力呢?能做什么呢?谁帮得了他呢?就是佛菩萨、真主、上帝也帮不了他啊!一个人首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尽管你可能不了解通过什么途径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你必须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只有这样,外缘才会渐渐达成。如果你完全为了理想、欲望活着,你的理想、欲望是不会亏待你的。

今天早上写的那段话,是我半夜二点多醒来,披着棉被打坐二十分钟后写的。我一般都是十一点睡觉,三点左右醒来,打坐十到二十分钟后,脑子里形成了一段文字,然后就用手机编辑好,发送到微博上,然后继续打坐。不知坐了多久开始昏沉瞌睡了,我就盘着腿睡。听到打板声后,我就起床。我一直把睡眠控制在五个小时以内,因为身体有一种神经记忆功能,你给他五个小时,他就五个小时睡好;你长期给他八个小时,他就八个小时睡好。接受某种暗示或指令的时间长了,他就养成了习惯。这种习惯不是一二年可以养成的,少则十年。一件事你能做十年不放弃,不转移目标,怎么可能没有收获呢?

刚开始在腾讯微博上写东西是觉得好玩。后来看的人多了,就退不出来,不写不行了。不写就会有人打电话发短信来问,所以就放不下了。再后来就变成了一种责任,每天都得写,而且还不能草草地写,要对得起观众。因为观众不只关注你一个人,他们会关注很多法师,并在心里作比较:谁的思想让我受益了,谁的思想更能解决我的问题,谁的思想更贴近现实,更实用……一段时间后,该放弃你的自然会放弃你,该跟你的会继续跟随你。本来我是不愿意每天这样写的,但现在我把它当作每天的功课。这样也好,借这个机会每天在手机上写,一二年下来,无意中可能把我的写作能力也锻炼出来了。

今天早上写这段话,让我想起二十年前在佛学院读书的情景:当时快毕业了,学院的学生很流行出国留学,同学们每天都花五六个小时学英语。而我尽管也想过出国留学,但我整个心都用在打坐和研究佛学上,虽然也学了点英语,但不会讲。经过内心一番争斗后,我放下了出国的想法,决定去闭关。为了闭关,放下了很多东西,很多机会。

一晃七年过去了,出关后,很多人请我到他们的庙里去做知客。实际上在寺庙里做官没什么好处,都是在受气、赔本。但是,对于一个年轻的出家人来说,可以满足一下虚荣心。实际上虚荣心每满足一次,我执就增长一次,离道就更远一步。就像在日常生活中你跟人吵架,每赢一次,你的我执就增长了一次。如果输了,对你来说反而是一次超越。实际上输的是什么呢?无非是我执、面子、虚荣心。所以佛教说:失去就是得到,得到就是失去;赢了就是输,输了就是赢。

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能找到理由,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对的。为什么呢?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很少能换位思考。比如,作为东华寺的知客,你就代表了东华寺,你是没有自我的,你的自我已经死了,你不能考虑个人的感受和利益,要考虑东华寺的利益。你说你很难受,说明你有自我,如果没有自我,怎么会难受呢?同样,作为东华寺的住持,做任何事都要把自己放在一边,先考虑这件事对东华寺是否有用有利,是否符合东华寺的需求。

在座的既然出了家,每天也要问自己:我今天的所言所行所想像个学佛人吗?像个出家人吗?我真的想成佛吗?如果不想成佛,想成什么呢?无论你想成什么,这是你的权力,你都应该为它而努力。接下来再问自己:我要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法让我的理想实现?为了我的理想,目前我能做什么?我有什么能力和特长可以施展和发挥?如果连你自己都不明白,都没有想好准备好,外缘肯定不会具足。只有当你的方向明确了,内在的力量具足了,心态稳定了,外缘才会随之而来。

人的一生当中机会很多,可以说每一次机会都是一次诱惑,一次挑战。本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可是在人生道路上突然来了一个新机会,看上去唾手可得,如果这时候你一伸手,就分散了你的精力,也许这个机会你根本就得不到,也许你伸手后得到了,但这并不是你的初衷,你的理想,只是你意外得到的,你以为它不会消耗你的心力,实际上做任何事都是要付出成本的,每放下一次机会,内心都会经历一番挣扎,都需要很大的胆识和魄力。为了你的理想,即便遇到再好的事,再多的好事,都要放弃。但是,就你的理想而言,这些好事都不是好事,而是坏事。因为这些好事会让你丢掉你的初衷和理想。如果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你所遇到的机会只要不利于实现你的目标,你都必须放弃。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笨人,不敢有多的理想。为了证明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我另起炉灶,自己开山。一晃十年过去了,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能力也得到了证明。建一座庙和建十座庙有什么区别呢?它的程序、手法、技巧或者说玩法是一样的,再建就比建第一座容易多了,建一座就等于建十座。如果一个人一直重复地做一件事,失去了挑战,就会变得麻木,像个机器人,也就无法进步了。但是很多人会想:我做得很熟练,很轻松,已经上路了,再改变又得重新开始,又要付出很多,太累了。没错,从这个角度讲是这样。但修行人每天都要进步,要想进步,每天都必须经历新鲜的人与事。每一天对我们的生命而言都是新的一天,每一个夜晚对我们的生命而言都是一次死亡。所以我们每天都在脱胎换骨,每天都有一次新生。昨天无论好坏对错,都已经过去了,我们晚上静坐就应该回忆和总结一天的所言所行,得失与收获,第二天醒来就把昨天彻底放下,忘得干干净净,以一颗欢喜的心、空杯子的心面对新的一天。如果你不是用这种方式、这种心态对待自己的每一天,对待自己的人生,你永远都活在过去。

一个人要想不断地进步、提升,真的很难。前十年学习、闭关,我觉得自己学了很多东西。建庙十年,才感到自己是真的学了很多东西,真的脱胎换骨了。随着东华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来见万行的人越来越多,来的高人也多了。过去我是和身边有限的几个人比,后来是和整个东华寺的人比,再后来是和见到的所有的人比,我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我们是学佛的,就必须和佛比。如果和身边的人比,我们觉得自己还可以,甚至很优秀,很能干。如果身边都是真学佛、真想成佛的人,你可以跟他比。但又有几个是真学佛,真想成佛呢?看看他们的行为,哪一点像想成佛的人,哪一点能证明他会成佛呢?再回头问问自己:我这样下去有可能成佛吗?一问二问三问,觉得自己好渺小,好自卑,内在好贫穷,好空虚。

你说:“我想成佛!”为什么你有这么伟大、高远的理想?你成佛的资本是什么?你想当官,要有当官的资本;你想发财,要有发财的资本。你想什么都可以,你都有这个权利,但你必须有本钱。你什么都没有,你所想的只能是妄想和忘想,你的理想只是一句空话。妄想和忘想,我把它们理解成一个意思。“忘”字是怎么写的?心亡为忘。心是空的,什么都没有,可是还有这个念头,就叫妄想。当你有了资本,你的内在充实了,你的理想就不再是妄想,就能实现,就不会忘掉了。为什么我们这个也忘,那个也忘?今天早上微薄上那短短的七句话,只有一个居士答对了。好可怜,好可悲,好可恶啊!我每天凌晨二点多起床,为你们写一句话,竟然没有一个背得出来。我的心里不衡了,但我很快找到了平衡点:我不是为你们而写,是为了我自己,为了锻炼我的写作能力,满足我的虚荣心。这样写上二三年,我会出一本经典的作品。如果我抱着为你们写的心态,那我就惨了,就伤心,活不下去了。所以如果我没有学会调整心态,明天我就不会再写了。不过明天我还会继续写,会用更精练的语言写,但不是留给你们的,而是留给知音的。即便现在没有知音,当它成为历史时,肯定会有知音。

为什么你们背不出来呢?你们没有共鸣。为什么没有共鸣呢?你我不是臭味相投。为什么不是臭味相投呢?你我不是同一个级别,一个层次。如果在同一个层次上,我们听到、看到、感受到的,肯定是一样的,肯定会产生共鸣。有时候我们听到一句话,看到一件事,一下就记住了,尤其是有些女同志一听到是非的话,一下就记住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我们见到异性会不由自主地多看一眼呢?因为我们内在有这种力量,当我们听到看到外在同类的信息后,内在的那股力量马上就与它相应了。如果内在没有这种力量、信息、嗜好,就是听到见到了,我们的内在也不会产生反应。就如同刚才让你们背那七个问题,为什么你们背不出来呢?因为你里面没有这个东西,所以无法与外在同类的信息相应。为什么你们读到《普贤十大愿王》时,身体不会有过电的感觉?因为你们身上没有十大愿王的力量,没有这种信息存在,你们没有把这个信息储存进去,所以每天早上念十大愿王时,你们都没有感觉。但是每天早上背楞严咒时,我浑身都在触电,眼前都在放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与佛感应了,我内在有这种力量,所以一触景就生情。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与佛相应呢?提前把佛的力量、佛的信息、佛的思想储存起来,输入到灵魂里面,当我们再听到佛的故事、佛的思想、佛所说的话时,才会相应,我们的身体才会有感应。佛教有一种上师相应法,上师讲到哪里,你就相应到哪里,那是因为你内在早就有这种力量。比如你想知道自己是否有佛的根器,能否与佛相应,很简单,当我提到“释伽牟尼佛”时,你脑袋里是否有释伽牟尼佛的形象?我提到“观音菩萨”,你脑袋里是否有观音菩萨的形象?如果你还要经过一秒钟的思考,你离道已经很远了。这个道理就如同我们提到自己的母亲,刹那间母亲的形象就在我们脑海里出现一样,一秒钟都不需要,这就是相应。就如同万行说到自己的几个师父,刹那间几个师父的影子都在他脑海中出现一样。所以他根本不需要修上师相应法,他永远都和他的上师相应,不需要观想,不需要时间,刹那间就相应!什么是刹那间?古人讲,九百九十九张纸叠在一起,一刀扎下去,一秒之中,刀已穿透了九百九十九张纸,这就叫刹那间,每张纸被穿透是没有时间差的,有时间差就脱离了道。

这个社会的诱惑的确太大了,经济越发达,物质越丰富,凡夫修道的障碍越大。过去物质条件那么匮乏,成就道业的那么多;现在物质条件这么好,按理说,成就道业的应该更多才是,可事实恰恰相反。如果你只为了道,你的心里只有道,外在的条件再差也不会影响你。问题是你的心根本没有入道,所以外在条件对你来说就变得很重要,对你的影响就很大。

每个人都必须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理想要一个一个地实现,不能同时兼顾。在一个理想没有实现之前,不要树立新的理想,否则先前的理想永远都不会实现。为了实现当下的理想,你必须放弃未来虚无飘渺的理想。很多时候看似机会,看似好事,实际上都是坏事,都是魔考。如果你坚定不移地追求一个理想,十年二十年不变,你愿意为它而生,为它而死,无论有多么好的机会、机缘,你都心无旁骛,视若无堵,这说明你完全忠于自己的理想,完全属于自己的理想,这时候你的理想也会100%地忠于你,回馈你,你必然会获得成功。

释万行2012.04.10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