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心律法师:佛法在人间


   日期:2020/5/5 23: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在人间
 
心律法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职场这个江湖,有多少故事不断上演?上下级的倾轧,同事的嫉妒,什么潜规则,什么性骚扰,什么《杜拉拉升职记》的畅销,职场生存指导的流行,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副闹哄哄的职场乱相,职场到底怎么了?
  说到这里,恐怕每个人都有一大堆感慨。人生在世,生存是第一要务,所以我们不得不去工作,为自己和家人赚取衣食,求得温饱。从刚参加工作的愣头青到两鬓苍苍的老人,一个正常人大概要工作35年,人一生大部分的时光都在职场拼杀。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争名夺利之举,根本和佛家的观点背道而驰,要是用佛家的态度,恐怕得远离职场。
  从表面上看,佛教是一种宗教,最终指向出世的彼岸世界,必然要强调超越世间与克服世俗的欲念,而财富经常被理解为欲望的象征,这强化了财富与佛法的对立。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佛教看来,佛教徒在完成出离的任务之前,首先应该履行世间的责任。《善生经》中提到,修行者首先应该尊重父母、师长、妻妇、亲族,“此四多负荷,任重如车轮;世间无此四,则无有孝养。此法在世间,智者所撰择;行则获大果,名称远流布。”而完成这种任务,“先当习伎艺,然后获财业;财业既已具,宜当自守护。”这是修行者必须履行的职责。也就是说,从事世间的经济活动,以保证自己完成世俗的义务,这是佛教徒必须去做的事情。
  再者,经济生活从实质上来说,也是不离实相的。《华严经》说:“一切治生产实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生产经商,佛法就在其中。至于现在所提倡的“人间佛教”,主张佛法不在世外,就在世间、生活中,那么,经济生活当中自然也有佛法。

  总之,在佛教看来,财富本身并没有罪过。问题取决于:(一)取得财富的方法。只要“如法”——符合佛教以及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要求——去取得财富,从事经济生活,都是允许的。佛经对于如理如法取得、使用的财富,称为“净财”,也就是“清净的财富”。净财不但是维持生计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能利益社会、造福人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