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照法师:净化心灵的妙宝 三、如何净化我们的心灵


   日期:2020/5/11 7: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三、如何净化我们的心灵
 
   (一)净化心灵的三个步骤。
   首先是一定要知道,想要的是什么。不健康的心灵是由于想要的东西是不健康的,所以造成内心的痛苦。比如说,想要赚很多钱,你可以想要,但一定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就是说,你赚这个钱一定是没有伤害社会大众和国家利益的。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主要就是想赚钱,赚了钱以后还想要家庭顺利,想要内心平静,希望生活丰富多彩,身体更加健康,幸福感要强,才觉得活得有意义。可见,能使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的、净土法门告诉我们的安乐妙宝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大家记住,第一点就是“想要”两个字——你想要什么。
   比如说你事业不顺利,或者谈判失败了,你静下来想想,去确定你想要的结果。如果你身体不健康,比如腰痛、背痛,或者是哪里不舒服,或者打坐妄想多,也同样需要非常明确地决定自己想要什么。当然,你想要的东西可以很多。比如说你想要自己身体健康、心安理得,好好修行用功,临终能往生;想要子女身体也健康、生意兴隆、一切顺利;想要你所遇到的道友以及身边的人都是好人,出门在外都很顺利,天时地利人和;你想要国家安定、社会太平等等。甚至你想要的东西也可以是很小的细节,比如说你今天想要到街上办一件事,你就想自己能够很理想地遇到这件事,并且很顺利地办好了。
   你想要的东西可以很多,但是一定要确定你想要的东西一定是对自己、他人不构成任何伤害的。你不要想去侵占别人的便宜,想着“我赚了这些钱让别人倾家荡产”,千万不能有这样负面的“想要”。你想要的东西绝不能伤害他人,不能伤害社会。要让自己幸福快乐,只有社会大众都好,我们才能够都好;如果社会大众都不好,我们又能够好到哪里去呢?那么我们大家修净土想要什么?就是想要往生净土,这就是“愿”,信、愿、行的“愿”,这个愿你一定要确立。

    第二步骤就是要“确信”。“确信”比“想要”还重要。“确信”,在净土法门中是指什么?就是信、愿、行的“信”。也就是说,我们要确信自己一定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生活中,你一定要确信:我一定会遇到善知识,一定会遇到好的修行环境,一定会让自己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一定会让自己的子女平安顺利。如果你的身体不健康或者身边的人有困难,你一定要确信这些困难都会得以如理、如法、如愿地改善,这个“确信”比起你的“想要”更为重要。你确信多少,实践中就能达到多少;你确信的程度不够,你达到目标的程度就不够。比如说,你告诉子女,今年能赚十万,只要你想要,就一定能赚到;但如果你说“这怎么可能”!如果你认为不可能,那就不可能赚到。你说:“我的腰痛了很多年了,让我确信能好,这怎么可能呢?我都疼了几十年了。”你这样想就不可能好。你如果确信腰疼能好,就一定能好。这种心念的效果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我们的自性清净心跟佛是无二无别的。
   有一位居士,他的脊椎骨已经病成“S”型了。从上海到北京的各大医院他都去治疗过,他平时就直直地躺在那里,就像棺材板一样动不了,治了十几年,什么医生都治不好。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他到厕所里大小便时,因为背痛得蹲不下去,四十多岁的人大小便全撒在裤子上,这种痛苦真是不能与外人言啊!但是他接触了佛法以后,对打坐静心非常有信心,每天坚持打坐。从常理看,脊椎痛的人本来是坐不住的,一坐就要痛得不行,但是他对佛法有信心,确信通过打坐一定能治好,坐在那里再痛他也坚持。坐了不到一年时间,有一次我碰到他就问:“你最近腰痛怎么样啊?”他说:“本来是每天都痛的,现在连怎么样痛都忘记了。”后来他去医院检查,医生看了他的X片以后,看看他说:“你手动动看。”他左手动动。“那你右手动动看。”他就右手动动。医生说奇怪了,按照X片显示,他肯定会是一个瘫痪的人。但他就是因为每天打坐,对佛法的信心非常足,居然在他的神经完全被压迫的情况下,身体却完全是好的,什么事都没有。这就是心灵的这份信念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心能够产生业风,业就是风。我们的身心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其中风大是起总体性的作用。我们的心到了,风就到了。所以身、口、意三业中,意业是根本。你信、愿具足了,确信你一定能往生了,你的心就已经到那里了;你只要心到那里了,你的风气、风度、风格就已经在改变了。整个国家社会的风气、民俗的风情、我们每个人的风度、道场的道风、禅修好的人身上透出的禅风等等,这其中的“风”是指什么?就是指我们内在强大的心力,就是信念的力量。它能改变整个人际的关系、人生的格局,包括你的身体。你想怎么死,就一定要确信你会那样死,那么你一定能够那样死。如果你认为你有可能是病死的,那你就是病死的;如果你认为你有可能在哪里被车撞死,那你就有可能会被车撞死。只要你确信你绝对不会那样死,确信你绝对不会活着很难受,你就会很安心地活着。
   这个“确信”,特别是确信我们的内心能够得到净化,这无论是对于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同样重要。如果将净土法门告诉我们的信、愿、行三资粮在现实社会中去运用,我们的事业、情绪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并在这一期的生命当中就可以看到效果。特别在现在社会中,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他只要相信他的事业能百分百成功,他就能百分百成功;如果他确信的程度只到百分之九十,他就只能达到百分之九十;如果他的自信力百分之六十都不到,不及格,他就不会成功。

   第三,比起自信更为重要的是你要“感受”。“感受”两个字就是指信、愿、行的“行”。
“行”是什么?就是念“阿弥陀佛”,大家念“阿弥陀佛”一定是有感受的。因为我们平常把握自己的心的能力太差,心随境转,随烦恼、痛苦、贪嗔痴转走了,所以你一开始念佛,想抓住这句佛号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会觉得很受用。但是当一段时间过去后,你又会发现心还是那么乱,乱得不得了,很难控制自己不打妄想。在这个时候你要知道:你慢慢地能发现自己的妄想了,实际上是比以前进步了。在这个阶段,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安心念佛。无论多少妄想、烦恼来了,你要知道:这是过去埋下的种子,现在开始翻出来了,翻出来得越多,心灵中这些染污种子得到净化的机会就越多,只有通过念佛才能把这些烦恼的种子一个一个地净化掉。就像扫地的时候,你一定是看到了垃圾,才有扫地的机会;如果你没有看到垃圾,黑咕隆咚什么都没看见,即使是扫也是瞎扫,是扫不干净的。那么在这个时候,你看到了这些垃圾,看到了你内心的烦恼,只有念“阿弥陀佛”,这个“大扫把”能够把你所有贪嗔痴的烦恼,一切生老病死的痛苦,一切不如意、不健康的状况扫平、扫干净。
   在社会生活中,大家可以告诉自己的子女、孙子,或者是很小的小孩子:一定要去感受你想要的事情实践了以后,你是什么心态。比如说小孩子考上一所非常好的中学,大家都鼓掌、赞叹他;或者你做的事情大家都非常满意,无论到什么地方大家都欢迎你。这种心态是什么感觉,你要告诉他,让他不停地去感受这种成功的喜悦。成功的喜悦不是看到那个结果,而是你对成功的感受是幸福的。另外,你所获得的幸福是建立在大家都幸福的基础上的,这种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一个人成功了,一大片人倒下了,这不是幸福,这是灾难!就像战争获得的胜利,是让一大片人都死去,这是世间法上的胜利,不是真正的胜利。
   当战胜了自己内心的烦恼时,无论对待哪一位众生,你都能够给予他们慈悲和智慧。好心帮助你的人,你要感谢他们;需要帮助的烦恼众生,你也要感谢他们,因为他们给予你帮助他们的机会。所以好人来,我们要感谢;不好的人来,我们要对他生起慈悲心。正因为有这么多不好的人,所以我们更应该努力,把人间社会创建得更好。这样一来,无论好人还是坏人都是在促使我们进步。正如孔老夫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说,好的人出现了,我跟着他学习,我有了学习的榜样,我要感谢他。不好的人我看到了,对照自己看看有没有他这样的毛病,他的不好为我们作了一个需要改过自新的负面教材,因为大家看到了他那样不好,如果我也是那样的,那得赶紧改,我不能让大家过得不好。所以所有好的或不好的,到我们这里都能给予改善,这样一来,你内心承受环境和接受外物的能力将大大增强。
 
   (二)净土“三资粮”的启示
  
    这就是佛法提供给我们认识生命的一个重要启示,即信、愿、行。从净土宗来说,就是我们的资粮。资粮是什么?“资”就是路资,“粮”就是粮食。就像我们出门要带上路费和粮食那样:如果没有路费,就没办法坐车,没办法到达目的地;我们每天都需要吃饭,如果没有粮食就会饿死。
“三资粮”,是我们要求生净土时使自己不会“饥饿”,不会半途而废的资本。换种说法,“三资粮”就是指“想要”、“确信”、“感受”。值得注意的是,你一定要去感受你想要的那个结果,千万不要去感受你不想要的那个结果。

   佛法中所倡导的所有修行法门都告诉我们要往好的地方想。比如说,我们念的“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无量寿”的意思。无量光会让一个人活得很阳光、很明亮、很有智慧,是智慧的光明;无量寿会让一个人活得很健康、很稳定、很有福报:你的内心去感受“阿弥陀佛”这个词,它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概念。再比如让你念经,无论是《金刚经》也好,《地藏经》也好,《阿弥陀经》也好,它里面总是讲佛菩萨的慈悲、智慧,很感人。即使是《地藏经》讲述的三恶道的恐怖,也是透露出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观念,使我们承认现实中的一切烦恼都是有前因后果的,也仍然是为了让我们往好的地方去感受。我们经常念的《心经》告诉我们:“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甚至是“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的字面意思都是“去吧去吧,快快去吧,快到彼岸去吧,到极乐世界净土去吧”,让我们开大智慧。天台的止观也是通过让我们去感受心灵像虚空一样无所得的空观,以及像佛菩萨的净土一样庄严的缘起世界,从而回归性空不二的中道,圆融自在。禅宗讲“即心即佛”,无论是妄想的心也好,不妄想的心也好,凡夫起心动念的这颗心就是佛的心,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如果你敢于承担,无论是妄想或不妄想,这颗心一定是跟佛一样的;当然我们现在不敢承担、不敢感受,所以我们依旧还在这里烦恼颠倒。
   我们的内心只有通过对佛菩萨的信仰、信念,愿意去改变自己现有的生命品质,改变这种现状,然后才能开发出内心中跟佛菩萨相同的品质,得享生命的无苦之乐。同时我们也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得享生命的无苦之乐。无苦之乐才是真正的幸福,有苦之乐都是会失去的。比如说,有些人办“红白”喜事,自己没有这么多钱,通过借钱来办。表面上他办成了一件喜事是很开心的,容光焕发,也很感谢大家来捧场,但是他自己知道欠了债,需要慢慢还,此时其实他内心并没有真正的快乐。我们人生所追求的五欲,即财、色、名、食、睡,无论你财富有多少,名声有多大,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你始终还是在朝着老病死的方向而变化的,与亲人总有一天要告别的,快乐和痛苦总是无常的,所有的幸福感都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所以说你背后的苦的根并没有被拔掉。这种暂时的快乐叫做有苦之乐,它不是真正的幸福感。
   我们看到一些幸福感很强的国家的民众,背后有一种重要的力量支持着他们,是什么力量呢?就是信仰的力量!不丹国基本上都是佛教徒,它是一个信仰佛教的国家,虽然也有其它宗教,但佛教徒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有一句话说:“金刚妙慧眼扫荡一切妄念执情,定将身心世界一眼看透。”那是因为我们通过佛陀的眼睛来看社会,看人生,你一眼就看透了。大家通过学习佛法以后,也要有这种眼光。生老病死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人本份事;内心的智慧和光明,乃至成佛做祖,同样都是我们的本份事。
 
   (三)净土法门的伟大:以一句“阿弥陀佛”开启心灵的妙用

    净土法门起步低,但是它目标高。起步低是指即使你什么教理都不懂,就只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你确信了,并且知道人生有生老病死,娑婆世界是一个轮回生死的苦海,你想要到极乐世界去,你就发愿去,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这么简单。它起步的门槛实在是太低了!无论是皈依了还是没有皈依,只要把这个话听懂了,相信了,都能做到,没有一个人做不到。但是它的目标高,高在哪里呢?就高在“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含摄了十方诸佛的所有功德,这个厉害!所以我经常会感慨,对净土法门的感恩,只有你懂得了天台宗,乃至大乘佛法的圆教思想——就是最圆满的佛法的思想以后,回过头来你才会知道净土法门真正是了不起啊!因为其它法门的修行,是难以以如此低的起点就能达到与佛圆满功德相应的目标的。
    比如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它是对机于上根利智的人,而且这一指要指到心、佛皆不可得,“佛来斩佛,魔来斩魔”,“即心即佛”。这需要你懂得“即心即佛”这个道理,才能够明白我们的心具足跟佛一样圆满的功德。再比如,南传的禅定法门是先修呼吸,让自己感受身体的触觉,感受愉快,以世间的禅定之法一步步地引导,一步一步地去修定和修慧,这并没有圆满具足佛的功德,这种信号和相应没有达到圆满。只有净土宗的这句“阿弥陀佛”,即使你什么都不懂,你念佛的当下就跟佛相应了。

    我们对自己的心还了解得不多,事实上我们这颗心实在是非常奇妙的。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当你这颗心想花的时候,你的心就跟花相应。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想到什么,我们的心就呈现什么。比如,你现在想到门外的一辆车,你的心里就呈现这辆车;你想到家里某个人,你心里就呈现这个人;当你想到阿弥陀佛,你心里呈现的就是阿弥陀佛。你想想,你的心本来没有形象,你的心不是死的,不是像钢筋、水泥、砖块一样死在那里的,你的心是活的。你现在打一个妄想说“我想柱子了”,等一下又可以打一个妄想说“我想阿弥陀佛了”。心是像虚空一样随时可以张开,随时又可以收拢。张开的时候,你可以想到喜马拉雅山,想到世界,想到月球,想到太空,想到无边无际;收拢的时候,什么都不想,什么样子都没有。
   所以我们的心本来就是圆满具足一切法的,但因为我们常常抓住、执着的只是某一个简单的妄想,比如说因为这件事情某人骂我了,他怎么会这样子,你老想到这一件事情,在心里打结了,然后就被捆住了。
实际上你的心已经包含了宇宙法界,你想什么都可以自在。可是当你想一件使你痛苦的事情时,你就被这个小小的结捆住了。实际上被这个结捆住也是假的,因为你前念被捆住了,后念可以马上放下,你心里所有的结都可以马上放下。所以六祖大师说:“前念迷是众生,后念觉是佛”。
    当你的心执著某个相、某个结时,其实无所谓放还是不放,因为你的心本来就像虚空一样,虚空是不会去锁住任何东西的。你只要承认:你生命中出现了这件事情,这件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它是一个缘起法。该痛苦的他痛苦了,该骂的已经被骂了,该说的已经说了,不该说的也说了;有因有缘有果,就是如此而已。你只要承认“就是这样”,你的心马上就像虚空,虚空能够容纳大地,大地能够承载万物。漂亮的花朵、庄严的佛像,大地都能够承载,人们讨厌的垃圾、粪便,甚至更脏的东西,大地也能够承载;而你这颗心比大地还要圆满,还要空灵!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提到了“地藏王”,为什么叫“地藏王”?“地”就是心地,“藏”就是宝藏;心地的宝藏是统摄一切的,统领一切的叫做“王”,王是统领一个国家的。“地藏王”就是指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具足无量的宝藏,能统摄一切法。所以你不要只执着自己的一家人,其实所有的人都是你的子女,也都是你的父母。九法界中所有的众生,都是你内心中的众生,心外没有佛,也没有众生。所以当你把这颗心展开后,它原本就是这么清净,充满宝藏,这是心地的宝藏。我们的心本来就拥有无量的世界和无量的妙法,但我们却非常可怜地执着一己之私,执着自己的一个妄想的概念,把这颗心的无量妙用完全忘记了。我们的心像宇宙法界那么宽阔,说得具体一点,其实整个宇宙法界都是我们心中的宝藏。你看到和你感受到的这个世界,无论是荣华富贵也好,获得的名利地位也好,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我们内心的仓库里。
    如果你想要到仓库里面拿什么东西,就要具足三个条件。第一是你想要什么,你去拿什么。第二是要确信这是你的仓库,你才会去拿。如果你说这个仓库不确定是你的,你就不会去拿,既使是你的仓库,东西也只能锁在仓库里面,派不上用场。所以你要确信,这个世界你想要的东西一定能得到。第三是你只有去感受了,才说明你拿了这个东西,你拿了就可以用了。会拿东西的人,拿了就能用。但从感受到实现是有一个过程的,正如你要取出仓库的东西也是需要时间的。你说今天我想要赚一百万,明天一百万就会到手,这是不太可能的,是不太符合事实的。但是如果你真有这样的确信,确信的能力真能达到百分百,还真可以实现,所谓“天上掉馅饼”,因为天就在你心中。你想要的东西,一定要百分之百地相信能够得到,百分之百地去感受得到后的感觉,但一般而言,从感受到实现是有一个过程的。

    如果我们现在能够确信自己的心就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我们现在就去感受极乐世界,就去感受净土;当这种感受生起来的时候,其实我们从身体到内心都跟极乐世界莲花台上的众生的感觉是一模一样的。我们不要小看这种感觉。我们如果到极乐世界去会是什么感觉呢?只要你现在去感受极乐世界的清净、没有杂染、智慧光明,你现在就去感受坐在莲花台上的感觉,你到极乐世界后的感觉跟现在这种感觉就是一模一样的,会对上号。现在是因,将来的那个时候是果,因果在内心中又是同时的。可见,净土法门的伟大之处就是:它把“阿弥陀佛”这个词融摄在我们的妄想当中,“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乱心就是你妄想的心,因为加入了清净佛号,妄想心居然也能够转变为跟佛完全一样,如是因感得如是果,同样的因感得同样的果,这个因果关系是完全匹配的。
   用学佛的眼光看,社会大众如果有压力,如果有亚健康,我们就可以把净土的信、愿、行拿过来用。懂得修行的人,可以直接把信、愿、行合理地用起来,就是上文所述的三个步骤,即六个字:“想要”、“确信”、“感受”。你只要不停地去感受你的子女、身边的人一切都是如意的,甚至只要用三天去感受,即使他们正在经历着不如意,也会马上往你感受的方向转变、靠近。如果你身边有身体不好的人,你就用这个方法去感受“他的身体一定是好的”,他的病就一定会减轻,会朝着健康的方向转变。特别是有人在心灵上有烦恼和染污的时候,你要告诉他,一定要通过这三个步骤、六个字来改善自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达照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达照法师)  

 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人生的现象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生命的形成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业风与心力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改变命运的力量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人生三大问题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有福报的生命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人生的意义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明了我们的觉性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生命的内在景象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禅观内省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身心功夫 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