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济群法师:我的修学经历——与闽院毕业生谈谈心


   日期:2020/5/25 16: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的修学经历——与闽院毕业生谈谈心

编辑:释济群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本文是我受学院之请,与即将毕业的同学作个交流。所以,今天在这里主要是和同学们谈谈心。同时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近年都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包括这些想法的产生基础和发展过程。这是属于“教外别传”的部分,在以往的文章中是看不到的。
  关键词:人生佛教一个根本三大要领
  作者简介:释济群,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闽南佛学》学报主编,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

  一、从求学到教学

  我和大家一样,也是从佛学院出来的。我1980年上学,1984年毕业,是中国佛学院恢复招生后的第一届。上学时不过18岁,加上从小出家,思想非常单纯。论文化程度,肯定不如在座的各位。我不过读了一年初中就出家了,如果按现在的招生标准,恐怕连上佛学院的机会都没有。但在当时,宗教政策刚刚落实,年轻的出家人很少,所以不太在意学历程度问题。在那种生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才有了读书的因缘。说这些什么意思呢?在座的许多同学,文化基础都比我当年要高,不少还是大学毕业的。从世俗教育的起点来说,比我更有优势。如果能安心学修几年,必定可以大有作为。这并不是说,我们也要像在家人那样干点事业来证明自己,而是佛教有这个需要,大众有这个需要,社会有这个需要。面对这些需要,每个佛子都应该发愿担当,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所在,使命所在。

  佛学院毕业后,我留在中国佛协一段时间,不久就到了莆田广化寺。当时,圆拙老法师成就我们几个在小南山学律,同时在佛学院担任教学。当时的讲课方式,也和多数法师们一样,每天需要备课,通过查字典、看注解和反复思考,把经论阐述的种种理路搞清楚。然后,再把自己理解的道理告诉学生。我觉得在备课过程中,对教理的认识比求学时更为深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教学相长吧。
  从我自己来说,开始讲课时说的也是戒定慧,是缘起、轮回、解脱、涅槃,20多年过去,说的仍是这些名相,这些道理,但认识和以往是截然不同的。当时所说的佛法,更像是摆在店里的水果,是批发来的。而现在,更多是长在自家果园里,需要时就可以现摘。

  二、对学院式教学的感想

  我觉得,目前佛学院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所学既不成体系,也难以为日后学修奠定基础。因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灌输,一会儿这个老师,一会儿那个老师,一会儿这门课程,一会儿那门课程,每天要接受这样的轮番轰炸。其实,佛教的很多重要经论,学好一部已非易事。如《俱舍》、《中论》、《成唯识论》等,不下几年苦功,是很难真正通透的。但现在只用少量课时来介绍,如果老师没有特别的善巧方便,学生最多只能得到一些浮光掠影式的印象。所以学不好是正常现象,学好了反而超常。在格鲁派的学修传统中,仅五部大论就要学上十年,甚至更久。而我们现在一学期都不止五部大论,如果有能力学好,那真是超人了。

  这样几年学下来,虽然知道一些中观的知识,知道一些唯识的观点,但涉及面太广,信息量太大,知识点太多,势必无法深入。一方面,所学都是孤立而零碎的,没有贯穿始终的理路;另一方面,所学都是从书本到书本,不曾落实于心行。于是乎,尽管学了很多,却无法转化成自己的认识,甚至越学越没感觉。每天都在听六度四摄,听缘起性空,但什么都用不起来。不仅如此,还会因为听的道理多了,形成习惯性的麻木。就像滥用抗生素产生抗体那样,使药物不再有效。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学佛几年之后,无论听什么都很难生起法喜,觉得这些道理都已听过,都不新鲜,都效果平平,甚至毫无作用。这是特别需要反省,需要时时检查的。如果已经出现这种法不入心的现象,必须立即加以对治,否则,未来就只能退步而不会有任何进展了。

  佛教的每部经论,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获得某种见地。而每种见地的获得,又会涉及很多方面。作为法师,必须将这些问题逐一吃透,进而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把修学原理介绍给学生,使他们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也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完整地接受法义。接受之后,才谈得上运用。否则,佛法再好,也是在经典中,在殿堂中,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但确实有些老师,甚至连书本上的道理还不曾理顺。如果连这点都没做到,能给学生什么?只能是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就像没煮熟的菜一样。学生吃了,自然会消化不良,甚至因此厌食也未可知。学了中观,学了唯识,但只知道些名相,对于其中的修行原理,不甚了了;对于法义和人生的关系,更是一无所知。这样的情况,在佛学院中可谓比比皆是。

  除了我们自己修学不力之外,很多时候和老师没把道理讲透也有关系。事实上,不管多深的道理,如果理解透彻一样可以讲得简单,讲得直接,讲得明了。很多道理之所以难懂,主要在于表现方式复杂,而不是法义本身有多难懂。当然,这也涉及文化背景的问题,不论是印度的论典,还是中国古德的注解,都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特征和表现方式。我们今天接受起来,自然会有一些隔阂。所以,佛法也面临现代化的问题。所谓现代化,就是把佛法用此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诠释,用此地最容易扎根的方式来继承。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很多时候可能是鸡同鸭讲,台上的那个说得天花乱坠,台下的那些却听得昏昏欲睡,彼此根本无法接轨。

  我们还要检讨的是,学了这么多佛法,究竟在自己的相续中产生作用了没有?对生命存在的迷惑和烦恼能否解决?如果做不到的话,佛法对你有什么用?有不少学佛者,包括佛学院的学生,学归学,但所有问题依然故我,迷惑还是迷惑,烦恼还是烦恼。所学的这些,似乎只是为了得个文凭,为了写写文章,为了满足某种精神需求,甚至只是为了多一些玄谈素材,这和学佛是完全不相应的。因为我们只是在现有的心灵系统中增加了一点佛法知识,生命本质并未因此有任何改变。如果自己在学佛过程中没有受用,却要给别人讲这些道理,可能产生共鸣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你只是在转述一些概念,而不是亲身体证的经验,不是心田中流露出来的。

  三、弘扬人生佛教的心得

  我是1988年到的厦门,不经意间在五老峰已经住了20余年。因为妙老的成就,我从1992年就开始面向高校和社会弘法,举办研修班及系列佛法讲座等,这也是大陆教界开始弘法的起步阶段。当时,民众对佛教的误解还很深,多数都是将之视为迷信,甚至封建糟粕。另一方面,那些有心一窥佛法门径的善信,也多半没有任何教理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我就选择人生佛教作为起点。一是因为它的教化面比较广,以人生和现实问题为载体,更容易使人接受;二是因为它的起点比较低,不需要太多信仰基础,只要有心接受并付诸实践,多少是可以从中受益的。

  人生佛教的弘扬,对我自身的成长也大有裨益。在此之前,我和其他法师一样,只是想着如何把深奥的法义理顺,再尽可能清晰地传达给学生,从未想过以佛法解决人生问题,解决社会大众的现实问题。正是在弘法过程中,使我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多了解,更多关注,更多思考。也正因为这些思考,我才发现佛法还蕴含着以往所忽略的实用价值,不仅能将我们导向解脱,还能为现实人生的所有问题提供智慧引导和解决途径。这就促使我从书本中走出,把学佛重点从经典转向现实。因为我开始认识到,佛法的重点不是在书本,也不是在寺院,那都是禅宗所说的标月指。真正的重点是在于我们的心,以及心所制造的各种问题,这才是指头指向的月亮,是我们需要找寻的真正目标。

  人生佛教的理念由太虚大师率先提出,其后广为流传。从时代背景来说,这一思想的出现具有积极意义。佛教自明清以来,出现了严重的鬼神化、出世化等倾向,使人以为佛教只是为亡者服务的法术,只是遁隐山林者的寄托。所以,非但不会主动接触佛教,甚至避之唯恐不及,似乎其中沾满了亡者的不祥之气。人生佛教的提出,正是为了把佛教从这些误区中拉回现实,关注此人、此时、此地的问题。

  那么,究竟怎样来定义人生佛教?这个问题似乎人人皆知。事实上,很少有人可以完整表达它的内涵。我觉得,现在的人生佛教就像一个箩筐,很多东西都可以往里装,都可以与之拉上关系。随便说几句生活感悟,再从经典找句相应的内容,就可冠以“人生佛教”之名。果然如此吗?须知,如果没有相当的教理素养,这种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就会逐渐失去佛法应有的内涵,偏离出世解脱的核心。久而久之,使人生佛教等同于人生哲理,等同于人乘佛教,这是对人生佛教的矮化、肤浅化和世俗化,是我们在弘扬人生佛教时尤其要注意的。

  太虚大师所提出的人生佛教思想,是以“人成即佛成”为目标,而不仅仅是要使人获得一些心灵慰藉,解决一些现实困扰。前些年,我在《人生佛教的思考》一文中谈到,人生佛教应该增加菩提心和空性见两大内涵。具有这样的高度,我们才能积极入世而不被世俗所染,才能广泛利他而不被执著所缚,才能以人生佛教为起点,而以解脱和无上菩提为终点。

  道宣律师在《行事钞·沙弥别行篇》中说到,出家人有三种行为:一是凡罪行,即凡夫的不善行为,比如为名闻利养而不惜破戒等;二是凡福行,属于积集福报的行为,包括布施、建寺、讲经等;三是圣道行,即成为圣贤必须具备的行为,那就是依佛法正见修习止观,成就解脱,这才是修行的根本所在。事实上,人生佛教同样需要具备这些内涵。如果不是以解脱为目标,单纯将佛法作为哲学义理在谈,作为人生指南来用,虽然也能使人获得平静安详,但终究是短暂而不究竟的利益,不是佛陀设教的本怀。

  四、对汉传佛教的思考

  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至隋唐时期发展到巅峰。宋元之后日渐式微,走向衰落。那么,其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对治的方法是什么?还是说,这种衰落根本就是无可挽回的既定事实?还会在未来不可阻挡地衰落下去?2004年初春,我发表了《汉传佛教的反思》一文,引起较大反响。文中,对传统宗派的衰落之因作了探讨。我发现,这些宗派或是有着先天不足,或是在传承过程中缺失了重要内容,所以才导致今天这样的局面。

  比如,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所在,是简别大小乘的唯一标准。但在修习大乘的汉传学人中,这个特征并不明显,自古便给民众留下消极避世的印象,似乎对社会毫无作用。我出家时接触到的一些老和尚,最关心的就是念佛、了生死、往生西方。当然,这些都是出家人的本分,也是今天很多出家人需要学习的。但作为大乘佛子来说,既要解决个人生死,更要关心大众疾苦,关心佛教命脉,并发起“我要利益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解脱”的大愿。否则,算什么大乘佛子?就这点来说,不少佛子显然不具备作为菩萨道行者的基本特征。

  此外,有些宗派在教理部分非常丰富,但实修传承有所中断。比如天台、华严等宗,本是教和观都很完整的宗派。祖师设立这些宗派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后人在浩瀚的佛法海洋中找到一条解脱捷径,这就需要通过教理获得正见,然后将这一见地转化为观照般若,并由此进入实相般若。但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即使掌握了见的部分,也不懂得怎样将知见转化成止观。因为我们缺乏用心的指导,也没有过来人把手相携,学来学去都是在纸上打转,在嘴上热闹。

  再如禅宗,这是汉传佛教的重要宗派,其特色就在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帮助学人契入空性上有着特殊手段。但经历唐朝一花开五叶的鼎盛之后,虽然法脉一直在传,但更多只是一种形式或象征而已,内涵已所剩无几。曾经高僧辈出、气象万千的禅宗,为什么也会一路衰败下来?我觉得,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不太重视基础引导,如果不是上根利智就很难契入,这就使它的受众始终局限在小范围内。其实,利根并不是天生的,同样可以培养。那些根机较钝者,无非是尘垢太厚,使智慧光明难以显现。若能设立一些基础阶段的修行,而不是把起点定得太高,就可以接引更多众生,奠定更为深厚的群众基础;二是不太重视知见的作用,虽然禅宗提倡不立文字,但这绝不等于不立知见。修禅到底要修什么?见性到底要见什么?需要明明白白。如果根本不知道要见什么,不知道什么是什么不是,只能在那里枯坐蒲团,盲修瞎练;三是缺乏明眼人的指点。因为心行是微妙而瞬息万变的,有缘依止在证道者身边,时时请益,才能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否则,学人很可能在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时不知所措,功亏一篑。

  这就使我开始思考,作为一个完整的修学体系,究竟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在多年修学过程中,我发现,法门虽多,宗派虽多,但都离不开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大要素。其中,前三项是各宗修学的共同基础。目前存在的修学问题,很多就是因为基础不够,或是信心不足,或是发心不正,或是戒律废弛,这又会直接影响到正见和止观的修行,这是各宗修学的特有内容。换言之,之所以会出现种种宗派,正是依不同正见而建立。如阿含以苦、空、无常、无我为正见;中观以缘起性空为正见。此外,还有根据这一见地建立的修学方法。具备这些要素,修学才不会产生偏差,同时也能避免得少为足的弊病。

  在弘法过程中,经常有人问到:基督教不过一本《圣经》,而佛法则是三藏十二部经典,八万四千法门,为什么影响反而不如他们?原因在哪里?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佛教的传播还停留在传统表现方式上,未能建构起令现代人耳目一新并乐于接受的模式。

  不少人学佛多年,依然不得要领。那么,怎样让大家在短时间内掌握佛法要领?学法又该遵循什么次第?每一步应该怎样操作?验证标准是什么?这都需要一个可以具体执行的规范。我们在弘法过程中,往往强调对机设教,这当然没错。问题是,如果师长不具备观察学人根机的能力,又怎么对机?怎么知道给予对方什么样的教化?所以在很多时候,这个对机并不是契合对方的根机进行指导,而是根据自己对佛法的理解,根据自己的修行经验在谈。自己是念佛的,就告诉对方念佛最稳;自己是诵经的,就告诉对方诵经最好;自己是参禅的,就告诉对方参禅最快。信众只要多请教几个师父,往往就无所适从,莫衷一是了。所以,这种方式弹性太大,且没有一定之规,难以对教化效果有所保障。

  当今社会,很注重各种标准,如企业管理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等。我觉得,学佛也需要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尤其在当下这个善知识难遇的时代,特别需要一些能保证基本教化质量的规范。在这个规范的统摄下,才有能力进一步学习各种法门。基于这种认知,我在《汉传佛教的反思》之后,又发表了《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主要从解脱道和菩萨道的高度来看整个佛教。

  佛法虽有众多的宗派、法门和经论,但不外乎解脱道和菩萨道。其中,都是以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大要素为核心。首先从皈依开始起步,然后是正确发心和受持戒律。奠定基础之后,再掌握一宗正见,并通过止观将之落实到心行。这是一个适用于任何宗派的次第,就像电脑的操作平台那样,有了这个系统,所有软件都可以顺利运行。

  很多人以念佛为日常功课,觉得只要保定一句阿弥陀佛即可,不必再管其他。其实,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内涵极其丰富,如果没有皈依、发心、正见为基础,我们对这句佛号的理解会非常肤浅。如果理解不到位,佛号对我们来说就只是一个空洞的符号,这样的念,和念桌子板凳没有多少本质区别。所以说,这句佛号能念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我们对它的理解达到什么程度。是单纯当做一句佛号,还是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如果没有见的基础,是不容易把一句佛号念好,念得有深度的。

  所以,我们在选择具体法门之前,应该对修学体系具有总体认识。这种认识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掌握它的要素,知道哪些项目对修学是必不可少的;二是掌握它的次第,知道修学的先后顺序和彼此关系;三是掌握它的操作方式,知道怎样将书本中的法义落到实处;四是掌握考核标准,知道每个阶段的学习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

  五、一个根本、三大要领的提出

  目前的教界,为什么会出现表面繁荣而实际无序的状况?甚至于,开始出现庸俗化的倾向?我觉得,根本就在于修学体系的缺失。在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时,我提交了《一个根本,三大要领》,这篇文章代表着我对佛教更大范围的思考。一个根本,就是佛教修学体系的建设;三大要领,包括佛教教育制度、僧团管理制度和弘法布教制度。这是佛教存在于世的保障,就像三足鼎立那样,共同支撑了佛教在世间的传承和弘扬。

  教界的问题虽然形形色色,但根源只有一个,就是出家人的修行上不去。一旦修行上路,哪里还有兴趣追名逐利?哪里还有精力说是道非?就像我们坐拥金矿之后,还会对石头念念不忘吗?说起来,今天的出家人确实很难,因为我们面对的诱惑比任何一个时代更多,更密集。在如此浮躁的环境中,我们靠什么来坚守道心,靠什么来抵挡诱惑?仅仅靠意志是不够的。这只能作为修行之初的第一推动力,是难以持久的。惟有修行上路之后,才能从中源源不断地获取力量。

  而现在的教界,既没有很好的求道环境,也缺乏明晰的修学引导。不少人虽然好心出家,也曾发愿解脱,但因为修行不力,觉得解脱永远都像天边的云彩,遥不可及。因为缺乏法的支撑,凡夫心自然会卷土重来。于是乎,就把目标重又转向世俗需求,就开始把出家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只想着把日子过舒服一点。更有甚者,将寺院当做一展身手、捞取个人资本的名利场。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解脱和轮回是两条非此即彼的路线,如果我们不能进入解脱的轨道,必然会落入轮回的轨道,落入凡夫心的运作系统。所以,佛教的根本就在于修学,修学上去了,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不药而愈。但这种引导必须是简明有序的,这样才具有可操作性、可推广性。如果过于繁琐的话,就不具有普遍性了。有了这个基础,还要从佛教教育、僧团建设和弘法布教三方面进行强化。

  首先是佛教教育制度的建设。教界自1980年办学以来,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问题也在逐步浮出水面。近年来,教界也在不断反思,希望找到问题所在和解决方式。我从求学至今,基本上没有离开过佛学院,前后差不多有三十年,应该比较有发言权。我觉得,今天的佛教教育在思路上就有问题,因为它是参照社会办学的模式而来,这和佛教教育的目的并不一致,在某些方面,还存在根本性的分歧。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得明确佛教教育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迈向解脱,是成佛作祖。

  所以,一是要重视僧格的养成,使学生成为像出家人的出家人。这个要求似乎不高,但做到的有多少呢?看看我们自己,再看看整个教界,僧不僧、俗不俗的大有人在。如果学生在佛学院学了几年之后,信心道念不增反退,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而且是彻底的失败;二是令学生对解脱具有信心。出家,无非是为了解脱,可通过佛学院几年学下来,我们对解脱有多少认识?是不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是不是具备一定的正见或解脱能力?这都是我们考察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三是弘法布教能力的培养。

  对照现有的佛教教育,完成这几项任务了吗?佛学院办了这么多年,毕业的学生也有很多,也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着作用,但真正以弘法为使命并能化导一方的,却寥寥无几。我们在各地参加活动,碰到的总是那么几个法师。不少出家人觉得,弘法这件事似乎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或者觉得,没人给自己搭台,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我们当年有谁来搭台呢?关键在于有没有弘法的意识,有没有弘法的责任感。我们要相信,只有真正有法,真正想要弘法,自然就会有护法。

  其次是僧团管理制度的建设。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工商管理学习班,一些寺院的执事也去参加培训。听起来似乎是与时俱进,是引进社会的先进管理,其实不然。因为佛教和企业管理的目的完全不同,前者是为解脱服务的,而后者是为利益服务的。对于这样一些服务于利益的管理模式,我们能吸收多少呢?能有多少可以为我所用呢?如果也像他们那样把利益放在首位,那就本末倒置了。其实,戒律就是一套非常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自行和共行两部分,对个人修学和僧团和合共住有着极其详细的规范。问题在于,今天的出家人对戒律知之甚少,除了在那里诵一诵,根本就没有能力用起来。久而久之,使人以为戒律本来就是用来念诵,而不是用来受持,用来管理僧团所有事务的。所以,这几年我也开始重视对戒律的弘扬,并出版了“以戒为师系列丛书”,目前已有一辑五本,下半年还会出版相关视频近百讲。希望用尽可能简明的方式,将戒律和戒律所蕴含的修学原理介绍给大众。我们只有认识到持戒的意义,感受到持戒的利益,这样的持戒,才会成为主动而非被动的选择。

  在目前这个戒律废弛的大环境中,另一个极端则是以持戒为一切,以为这是最究竟的修行。事实上,戒律只是修行的基础而非目的。所以,我们要在追求解脱的层面来认识戒律。真正要把戒持好,是离不开皈依、发心、正见和止观的。在《佛法修学次第》一文中,我曾对五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了详细说明。因为戒律并不仅仅是一些戒条,而是要放在整个佛法修学体系中来认识,来修学。否则,就会持得很机械,很著相,就会背离解脱的根本。

  第三是弘法布教制度的建设。基督教虽然教义简单,但有一套结构缜密而操作性极强的教牧学。依托于这个基础,基督教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传播。即使在以儒释道为传统的中国,其发展速度也可称得上是势如破竹。反观佛教界,寺院盖了那么多,但真正有多少在弘法?即使在弘法,又有多少是有系统、有次第地在弘法?没有一套规范化的制度,弘法效果将大打折扣。这就需要在修学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合当代的弘法布教制度。

  我们现在推广的“皈依共修”,就是特别为现代人量身定制的常规宗教生活。通过每周的集体共修,不仅能使大众对三宝的信心得到强化,在皈依后找到归属感。还能加强信众之间的交流,使道场形成一定的凝聚力。传统的宗教活动,或者一念就是一整天,或者一坐就是几个钟头,这些方式都不太适合不同修学程度的人在一起共修。所以,我们在共修仪轨中安排了开示、念诵、安住、发愿、回向等多项内容,参与性很强,不会因一时无法进入状态而心生厌倦。

  “皈依共修”在南普陀已实施了4年,每周日上午8点半开始,先有半小时教唱佛教歌曲,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增加共修的亲和力。然后是敬献香、花、灯的仪式,为共修营造庄严的氛围,并使大众收摄身心,进入共修状态。然后法师有半小时左右的开示,接着是忏悔、修七支供和唱念三皈依,这是整个仪轨的高潮部分。之后有十分钟的止静,最后以念诵五戒和四无量心结束。整个活动大约在1小时左右,参与者多半会有意犹未尽之感,也因此对下周的共修有了期待。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适合现代人的弘法模式。开始推广时,正好是上一届毕业前夕,我给他们带过一次,后来有些同学就把这套共修模式带到各地开展了。

  现在整个社会对佛法的需求日趋强烈,从学界到政界、商界,都纷纷向教界发出邀请。近年来,心理学界也开始对佛法予以特别关注,我曾先后参加了多次心理学界的活动。今年4月,就在杭州参加了由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支持的催眠培训项目,和一些心理学专家进行对话。这是心理学界规格较高的一次培训,很多资深心理咨询师都曾参加培训。然后又到复旦大学,参加“第四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论坛主题是“心理分析中的意象:积极想象在文化和心理治疗中的转化作用”,这是继荣格之后首次以“积极想象”专业技术为主题的国际高峰论坛。月末又在北京参加“首届华人应用心理学发展论坛”,并作了题为“生命的觉醒”的讲座。这是心理学与传统文化的一个高峰论坛,由北京大学儒商文化研究中心、世界华人心理学家协会、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学系等联合举办,数百位心理学从业人士参加了这次论坛,并对佛法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在一般人感觉中,觉得佛法是一种迷信,而心理学则是从西方传来的科学,是主流文化。所以,心理学界对佛法的渴求,正是弘法的一个重要契机。去年,我还在苏州西园寺主持过主题为“佛法与心理治疗”的论坛,邀请了一批对心理学有所涉猎的法师和心理学界的权威人士,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这是首次由佛教界发起的,和心理学界的正式对话,效果很好。

  总体上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内心问题,关注心性层面,这也为弘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往往将幸福寄托于条件改善。但在逐步富起来之后,却发现烦恼有增无减,自然就开始从另外的方面寻找原因。目前,社会上已经开始出现佛学热,而且有着越来越热的趋势。政府也意识到,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佛教,这就为弘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大环境。面对这样的需求,教界呈现出一个什么面貌?我们能给予社会什么?有没有能力去承担这一责任?现在很多人都面临竞争和失业的问题,但只要做好一个法师,根本就是供不应求,根本就不存在失业的危机。

  今天,以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大家分享,希望对你们有所启发。我们在与人分享佛法的过程中,心胸会越来越开放。佛法强调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悟而利他的心,多想着别人,多做利益他人的事,心也会随之改变。如果只是想着自己,心胸会越来越狭隘,烦恼会越来越多:生存还有问题,年纪大了怎么办?如果出家后还是老在这些问题中打转,于人、于己、于这个身份都是有亏欠的。你们已学佛多年,在修学上多少打下了一些基础,进一步努力的话是有可能成为法门龙象的。不论从我们自身成长,还是社会需要来说,都应该加倍努力,应该具备这样的责任感。我自己,就是在弘法过程中逐步锻炼出来的。我开始的佛学基础也未必比你们好,但因为教学和弘法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必须把学到的佛法用起来。你们现在正是最好的年龄,希望大家好好努力,天天向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济群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济群法师)  

 济群法师:佛法要领及修行次第 

 济群法师:佛法如何解决心理的问题 

 济群法师:迈出沟通的第一步 

 济群法师:真的信因果了吗 

 济群法师:在山水中放松自己 

 济群法师:修学佛法的正常途径 

 济群法师:修学菩提心 

 济群法师:佛法修学要领 

 济群法师:在生活中实践佛法——于“西园夜话”时答疑 

 济群法师:千手千眼,大慈大悲——授菩提心戒时的开示 

 济群法师:三宝是生命的归宿——在皈依法会上的开示 

 济群法师:三好营员——在开营典礼上的讲话(菩提静修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