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昭慧法师:从佛法观点看「情」与「欲」


   日期:2020/5/25 22: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从佛法观点看「情」与「欲」

释昭慧

一、前言:淫欲非罪,但能障道

谈到情欲,大多数人对佛教的印象就是:佛教对情欲极端排斥,态度极端保守,甚至以「罪恶」视之。从佛教文献以观,世人会有这样的印象,并不意外。禁绝任何形式的性行为(非梵行),这是比丘戒法的第一条。如律中说:「世尊无数方便说淫欲是障道法,若犯淫欲即是障道法。」

《杂阿含经》用生动而强烈的对比方式,提醒比丘们要远离五欲:

「愚痴无闻凡夫,比丘,宁以火烧热铜筹,以烧其目,令其炽然,不以眼识取于色相,取随形好。所以者何?取于色相,取随形好故,堕恶趣中,如沈铁丸。愚痴无闻凡夫,宁烧铁锥以钻其耳,不以耳识取其声相,取随声好,所以者何?耳识取声相,取随声好者,身坏命终,堕恶趣中,如沈铁丸。愚痴无闻凡夫,宁以利刀断截其鼻,不以鼻识取于香相,取随香好。所以者何?以取香相,取随香好故,身坏命终,堕恶趣中,如沈铁丸。愚痴无闻凡夫,宁以利刀断截其舌,不以舌识取于味相,取随味好。所以者何?以取味相,随味好故,身坏命终,堕恶趣中,如沈铁丸。愚痴无闻凡夫,宁以刚铁利枪,以刺其身,不以身识取于触相及随触好。所以者何?以取触相及随触好故,身坏命终,堕恶趣中,如沈铁丸。」

广受中国佛教重视与喜爱的《楞严经》也把「淫欲是障道法」的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既然「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显然在尘与出尘(流转与还灭),关键就在淫欲。于是「淫欲是生死根本」的观念,在中国佛教界长久以来深植人心,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

然而《杂阿含经》的五欲,并非专指情欲,而是泛指所有妙色、声、香、味、触;站在修道的立场,对于感官耽着于任何一种享受,都要生大警惕心,这是佛陀对比丘们的殷殷叮嘱。而《楞严经》是否真从印度传出,学界已有争议; 即使抛开这些争议,前述《楞严经》文的主旨依然与广律所说有其一致性,即指向「行淫欲是障道法」的要旨。「障道法」,即障碍修道的事物。淫欲不出,则无法出离三界,既流转于三界之内,等于依然为「魔」所执。

依前述《杂阿含经》的「热铜筹」喻以观,对任何一种五欲(而不祇是情欲)的耽着,其实都会构成严重的障道法。「障道法」是否就等同于「罪恶」?即可再作斟酌。严格而言,如果情欲即是罪恶,为何佛陀并未主张所有人都行独身主义,反而为在家信众作了情欲尺度的规范(不邪淫)?

当代佛学泰斗印顺导师在其《佛法概论》中,就作出了颠覆传统佛教见地的一番分析:

「人类生而有男女根,淫欲不是生死根本。」

「有人说:人类的一切爱,都是以男女间的性爱为根本。爱儿女、父母,爱朋友等,不过是性爱的另一姿态。然以佛法说,这是不尽然的。有情是可以没有性欲的,如欲界以上;即如一类下等动物,也仅依自体的分裂而繁殖。所以论到情爱的根本,应为『自体爱』。自体爱,是对于色心和合的有情自体,自觉或不自觉的爱着他,即深潜的生存意欲。」

此中的「有人说」,应是指精神分析学派鼻祖佛洛伊德的「力比多」(Libido)理论。佛洛伊德观察到性欲深层的本能力量。他早期认为人类有两大基本本能:一、性(欲)本能。二、自体生存本能,包括饮食本能、避险求安本能等,但后者仍是为了繁殖后代而存在的。所以从生物学种族生存的长链来看,性本能始终居于核心环节。这不免失之「泛性论」,忽略了诸多无性欲却依然具足自体生存本能的众生(如单性生殖动物,如色、无色界的禅境)。但佛洛伊德也觉察到:性欲的后面有一种更为潜在的力量,促使人去寻求一种不受约束的快乐或快感,他称之为「力比多」,这是一种不受理智指挥的动物本能。

就佛法以观,佛洛伊德所称「力比多」,正是一种强烈的我爱,由此而展现出强烈的「自体爱」;性欲其实是「自体爱」的一种展现。因此,自体生存本能的我爱较诸性本能,才是更为核心的环节。

显见「修道必须远离情欲」,以免产生障道因缘,这是佛家情欲观的其中一种向度。但要明了佛家完整的情欲观,除了作多方的文献搜集与诠释之外,还要从佛教的基础理论,涵盖全体有情与全体人类的广度,多面向地加以探讨。故本文运用于文献解读与理论分析之方法,以「缘起、护生、中道」的佛教伦理学观点,论究「情」与「欲」之定义与内涵;并循此一思考脉络,以回应当前极端保守及极端激进的两极情欲观点。

在此要特别表达对恩师印顺导师的无限感恩!民国七十二年间,笔者对于导师在《佛法概论》中所述「淫欲不是生死根本」,颇感惊讶而难以理解,因此曾致函请益,并抒己见。导师不弃后学,于长达十二页的回函之中,作了非常详细而精辟绝伦的回答。

他在覆函中针对「淫欲不是生死根本」,进一步作了仔细的说明:

「淫欲不是生死根本,但在现实人间,淫欲『是障道法』,这是我从佛法得来的见解。」

「生在人间,维持个体生命的,是饮食;延续种族生命的,是淫欲。古人说:『食色性也』,性是出于本能的。一般人的饮食或行淫,是不离烦恼的。如恰当——适合个体的正常需要,适合当时社会的正常制度,这不能说是罪恶,不会因此而升天、堕地狱,也不会因此而流转生死(不感总报)。」

「凡属本能的,不能说是善是恶。如食草的牛、羊等,不能说有『不杀生』的美德;蜘蛛结网捕虫而食等,也不能说是专造『杀生』的恶业。如烦恼依本能而起,率性而动,无记所摄。所以在世间法中,饮食男女是正常的,否则人类都要下地狱了。」

准上所说,情欲是率性而动的动物本能,属于「有覆无记」,而非不善法。所谓「无记」就是不善不恶的中性,「有覆」是指此中性法,会形成修道的覆障。

「淫欲不是生死根本」,这并非指情欲完全不构成问题,而是说:让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源并非情欲,情欲只是从更根源的「我爱」、「自体爱」所浮现的表象而已。这封信函的内容,让笔者完全摆脱了「淫欲为罪」的传统观念,确立了「淫欲障道」与「我爱为生死根本」的正见。

本文可说是在导师既有的论述基础上,所作的进一步研究,而且一并解答世人所好奇的相关问题:就生理本能而言,独身主义是否可行?僧侣是否必须采用「压抑本能」的方式,来解决情欲的生理本能?如何看待异性恋机制下非主流的种种情欲形态?凡此率依「缘起、护生、中道」的主轴论述,给予适切的回应。

至于以「欲」与「情」为题,取代「性」与「爱」的现代语汇,是想以更精准的语汇来陈述其中内涵。原来,「欲」与「性」,「情」与「爱」,看似是同义词,其实内涵有其差异:
「情」更精准地反应着两种形式:一、「爱」——从自我胶着而到对他者的胶着。二、「慈悲」——由「爱」而转向与升华的情感。

「欲」,涵盖了性欲在内的一切渴求(五欲),「性」只是各种五欲中较为剧烈的一种身心反应。「欲」与「情」可涵盖「性」与「爱」,宏观地探索「情」与「欲」的本质与内容,让人得以更为周延地了解「性」与「爱」的来龙去脉与问题症结。

二、「情」与「欲」的佛法观点

(一)「情」与「欲」的分别

一般对男女(乃至男男、女女等)之间的「情」与「欲」,往往不加以区分,有人认为因为「情不自禁」,因此情爱必然会转化而成性欲。可是恒诸现实状况,吾人会发现:某些「情爱」当然可能发展成为「性欲」的需求与满足,但是「性欲」的需求与满足,却不一定会产生「情爱」;有许多人(如嫖客与娼妓)确乎能够在性的满足方式上不带情感。另一方面,人与人间的其它许多种「情」确乎存在,例如友情、亲情、民胞物与之情,这些情感并不等同于性欲,也未必转化成为性欲。由此可见,「情」与「欲」的属性,确实可作某种程度的切割。

然则究竟「情」为何物?原来,众生亦名「有情」(sattva),这是依每个生命都有情感而立名的。情感是怎么形成的?原来每个生命都有一股强烈的爱己之心(我爱),本能地希望自己安全、舒适、喜乐,希望自己免于受伤,这种爱己之心,一方面让生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为重心,但另一方面,也让生命得以外射而生出「爱他之心」,这又可区分为将爱己之心予以扩大的「我所爱」,以及推己及人而将爱己之心予以转向、升华的「慈」(与众生乐)与「悲」(拔众生苦)。男女之情,是基于「我爱」与「我所爱」而呈现的其中一个情感面向。
至于「欲」,则是在「我爱」与「我所爱」的基础上,为了满足追求舒适的感官需求,而执取可爱境界的心理状态,亦即:由自体爱所呈现出来的境界爱。而男女之欲,则属于其中一种追求感官舒适乃至亢奋的「自体爱」与「境界爱」。

因此男女情欲,只是在「我爱」与「我所爱」基础之上,为了满足「自体爱」与「境界爱」而生起;「前言」所述,「情欲非生死根本」,道理即在于此。

(二)「情」的根源——我爱与我所爱

我爱与我所爱,就是「情」的根源。

不经反思的「爱己之心」会本能地牢牢抓住自我,这是根源于理性错乱之「无明」(梵avidyā,Lack of Wisdom)、情感胶着之「我爱」(梵ātma-sneha,Ego Desire),不能体会一切现象随着因缘生灭而无恒常性、无独立性的缘起(pratītya-samupāda) 法则,由此而烦恼(梵klesa,Vexation)、业行(梵karma,Deed)、苦果(梵duhkha,Suffering)、层层相生,流转无已。

以自我为中心的「我爱」,又将「我所属」或「我所有」的一切,都纳为关切乃至执取的对象,是为「我所爱」(梵mama-kāra-sneha,Love What Belong to Me or What I Belong to)。产生「我所爱」之后,情的外射就局限在自我所认定的「我所」上。这不但是对「我所拥有」的身体、眷属、资财之爱,即使扩大了我所爱的范围,对「我所归属」的团体、族群、国家、宗教,形成了「大我」之爱,甚至不惜为大我而殒命、殉国(此即所谓「牺牲小我以完成大我」),这已非常难能可贵。但这份情感的外射光芒,终将仅及于所画限的「大我」范围,而无法对「非我所」——非属「大我」范围之内——的其它生命,产生同情共感,有时甚至为了「完成大我」,而不惜牺牲大我之外的其它生命,因此这种由我爱扩而为我所爱的「情」,终究是有局限的。

然而我爱不但可以外射,也可以转向、升华。因为一个懂得如何爱「己」的人,才有爱「彼」的能力;必然是先知道什么是「我」的需要,才有可能感知到他人也有这种需要。是为「推己及人」的同理心,佛家则名为「自通之法」。木石等非有情类无有情识,没有能力用同理心来感知他人的处境与需要,有情(特别是知情意发达的人)却具足此一能力。将这份关怀自己需求的心,转向乃至升华而为关怀他者的需求,对众生施与快乐、拔除痛苦的「慈悲」。「慈悲」与「我所爱」不同,它并非来自「我爱」的扩大,而是来自以「我爱」为基础的转向与升华。

(三)「欲」的根源——自体爱与境界爱

如前所述,欲,是在「我爱」与「我所爱」的基础上,为了满足追求舒适的感官需求,而执取可爱境界的心理状态,亦即:由自体爱所呈现出来的境界爱。依五种感官之类别(眼、耳、鼻、舌、身),而区分感官所接触的境界为五尘(色、声、香、味、触),于此五种境界生起欲贪,是为「五欲」。本文所谈「欲」的重点,则在「性欲」。性欲是综合五欲而追求感官舒适乃至亢奋的其中一种「自体爱」与「境界爱」。针对性欲,本文将在两方面分析其特质:一、习以成性;二、心理牵动生理。

1、性——习以成性的特质,而非无可改变的天性

「性欲」表现为强烈的生理渴求,这是大多数欲界众生(但并非所有众生)的生命特质。以佛法的「缘起」观点,「特质」(Characteristic)不等同于「本质」 (Essence),「特质」是指异于其它众物的性质,心理学上亦可指个人任何持久性的特殊行为方式或心理特征。「本质」则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若将任何身心状态或性格视为「本质」,即表示无法作任何人为改变,进德修业亦属徒劳无功,但这并不符合「因缘和合而生,因缘离散而灭」的「缘起」(pratītya-samupāda)法则。以佛法的观点而言,每一生命呈现出来性格、脾气,或是对某件事情的惯性反应等,只能将其视为「不易改变」的「习性」——特质,而非「完全不可改变」的「天性」——本质。
印顺导师于《成佛之道》偈颂云:「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 非常精准地表达了这个要旨。一般所谓的「本质」、「天性」,以佛法的角度,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熏习,仍不离「因缘生法」。第一次发生不必然会成为惯性,但若缺少转变的因缘,以致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终将积重难返,至制约反应地一再发生时,便可名之为「性」——「特质」。何以世人会将其误作「本质」?乃因「以习成性」之后,接着还会「依性成习」——依于此诸稳定的特质,不断强化、深化,卒形成顽固而难以撼动的惯性。因此整个过程就是:从惯性反应形成某种生命特质,再从此一生命特质,不由自主地重复出现惯性反应,如此循环不已,终致不知「何者为鸡?何者为蛋?」

性欲是欲界众生习以成性的特质,但绝非无可改变的天性,此即本文看待「性欲」的基本观点。依此可以理解:何以修道者竟可超越性欲的束缚?二来这也可说明:何以同为欲界众生,但是对性欲的需求依然有重、轻不等的差异。

2、性欲——心理需求所引发的生理变化

世间对「性欲」的见解,大都以为先有生理需求,这才牵动心理而产生心理需求;生理的感觉愈强烈,心理就愈是无法遏止它。欲求的感觉系由生理所支配,因此「情」与「欲」是不可分割的。如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老子《道德经》「宠辱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都是以为:人没有能力支配自己的身体,欲求也不是心理单方面能够掌控的。

但若细微分析下去,会发现「情」与「欲」其实是可以拆解但又互为影响的两个范畴。如《法句经》「爱欲品」:

「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则汝而不有。」

依此经义可知:「欲」的来源是「思」与「想」。在佛教的术语中,「思」(abhyūhita)即意志的推动,「想」(sam!jñā)即心理的构象。接触境界之后,立即会有「受」(vedana)——相应于境界而产生的苦、乐、不可不乐等觉受,并由构象以认知境界(想),依意志而对境界产生欲求(思)。受、想、思三者,即是有情心理的情感、理智与意志作用。
常人每将性欲的问题症结指向生理或是外境。指向生理者,则形成「生物决定论」,有的修道者甚至因此而自残性根以杜绝性欲。指向外境者,则倾向「唯物论」或「文化决定论」,有的男性修道人因此而将其性欲的困扰,归咎于女性的诱惑,而形成极端憎恶女性的心理现象。

实则依「缘起」论,性欲是感官(根)会遇境界(尘)时,加以识别(识),感官、境界、心识三者和合而形成接触(触),由接触而产生苦、乐觉受(受),觉受又激发了心理的构象(想)与意志的推动(思)。故此性欲是根、境、识接触过程中,受、想、思综合作用下的欲贪,欲贪这种心理需求,会相应于男女色诱的境界而产生生理上的变化。

相应于「眼、耳、鼻、舌、身」等五根的生理特质,五根所缘对的境界,名为「色、声、香、味、触」,是为五尘。依于欲贪的心理渴求,而将五根与五境牢牢系缚,是为「五欲」;而「性欲」即是综合五欲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渴求。当禅者能依深厚的专注力,对生、心理的变化作如实观照之时,即能察觉到「欲」的实相:那是一种心理上对于生理满足感的渴求,亦即一种对于生理处于舒服或亢奋状态的心理期待。例如:想听到美好的音乐,想观赏美丽的景色,想品尝甜美的食物等等。

若心理能将生理状态置之度外(亦即:欲贪不生),虽然无法阻绝来自身体或外境所发出的讯号(如饥饿感,如冷热、痛痒),但相对而言,由于身心交感互动,因此倘若欲贪不生,则心理不会激荡生理而作相应变化,这时连生理状态的变化,也都会趋于平缓。是以佛说:「我不思想汝,则汝而不有」。

性欲这种格外强烈的欲求亦复如是。乍看好似「身的需求支配着心」,实则与「心的欲求」有关。心对男女性欲之欲求一旦生起,便能「贪欲炽燃」,此即所谓「欲火焚身」,这会影响生理而产生变化;性生理的变化,又使心的欲求更加强烈。这就又形成如同「初以习成性,后依性成习」,让人不知是鸡先出现还是蛋先出现的循环现象。这种现象会依其不断循环而持续强化,卒致难以寻索问题的根源。而心理的念头迅速飘忽,生理的讯号则较为稳定清晰。由于世人未有禅观训练,心念过于粗糙,无法觉察念头的起落,只能发现生理的强烈变化,因此会错觉性欲是一种「生理牵动着心理」的现象。

生理需求之于色等境界,到底是哪个在牵动着哪个?在《杂阿含经》中,有一段摩诃拘絺罗与舍利弗之间的精彩对话。摩诃拘絺罗问舍利弗:五根的感官面对五尘的境界,到底是哪个在绑住哪个?是「眼系色」还是「色系眼」?是「耳系声」还是「声系耳」?乃至鼻、香,舌、味,身、触,意、法,到底是「意系法」还时「法系意」?舍利弗的回答是:「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尊者摩诃拘絺罗,于其中间,若彼欲贪,是其系也。」

他并作了一个生动的譬喻:「尊者摩诃拘絺罗,譬如二牛,一黑一白。共一轭、鞅缚系。人问言:『为黑牛系白牛,为白牛系黑牛?』为等问不?」

摩诃拘絺罗答道:「非黑牛系白牛,亦非白牛系黑牛,然于中间,若轭、若系鞅者,是彼系缚。」

于是舍利弗「以喻合法」而作解析:

「如是尊者摩诃拘絺罗,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中间欲贪,是其系也。尊者摩诃拘絺罗,若眼系色,若色系眼,乃至若意系法,若法系意,世尊不教人建立梵行,得尽苦边。以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故世尊教人建立梵行,得尽苦边。尊者摩诃拘絺罗。世尊眼见色,若好,若恶,不起欲贪。其余众生眼若见色,若好,若恶,则起欲贪。是故世尊说:『当断欲贪,则心解脱。』」

「若眼系色,若色系眼,乃至若意系法,若法系意,世尊不教人建立梵行,得尽苦边。以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故世尊教人建立梵行,得尽苦边。」

这就是本文何以要特别强调,性欲是「心理需求引发生理变化」的原因。原来,「若眼系色」,即是「生物决定论」,那么性欲显然会完全受制于生理,人生就只能随着大自然的规律循环,直到生理需求消失的老迈之年,才有可能停止性欲。「若色系眼」,即是「唯物论」或「文化决定论」,那么性欲将完全受制于美色当前或其它类声色诱惑,只要境界现前,人就必然要被诱惑套牢,完全无法自主。而境界是否现前,这又非吾人之主观意愿所可决定,因此欲寻求解脱之道,较诸「若眼系色」的「生物决定论」更为悲观。

无论是「生物决定论」还是「唯物论」或「文化决定论」(若眼系色,若色系眼,乃至若意系法,若法系意),佛法都将没有着力的空间,佛陀也就无从教人修行解脱。

正因为性欲是「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而以「中间欲贪」为其系缚力量,亦即:是欲贪的心理,让生理随境界而被牵动,这才有修行解脱的下手处:「当断欲贪,则心解脱」。

但是心理的念头是如此隐微,而且心识与内身、外境已经打成一片,心识如何可能不随内身、外境而转?一旦心随境转,又如何可能避免生理需求的渴切呢?这是功夫论的范畴,下文将说明「当断欲贪,则心解脱」的修道原理。

(四)「恋情」与「性欲」皆为障道法

「欲」较诸「情」,有更多自体爱的成分,希望满足自体舒服的感觉;而「情」则无论是由我爱而扩大为我所爱,还是转化与升华而为慈悲,都会以希求自我满足的心,转向而为希求满足对方的心。

但男女(或男男、女女)之恋情(以下简称「恋情」)则较为特殊,它所投射出来的爱,有一个专注的对象,因此无法扩大,也无法转化与升华;这种专注使令系着更深,无论是异性恋或同XING恋都是如此。许多人若心心念念都在所系着的情爱对象,常会坐不稳、站不牢,「求之不得,辗转反侧」,严重的甚至哭泣、沮丧,完全无法自拔,情感系着的强烈程度近乎病态。看似情有所钟而忘却自己(殉情者乃至可以毁灭自己),但源头依然是由「我爱」转向的「我所爱」。这种情爱由于胶着过深,多半在付出情感的同时,也希望掌控对方的情感,因而容易产生强烈的占有欲。倘若独占不成,亦往往转化成强烈的恨意或妒意。这种情感的互动,犹如一根绳子把两个人牢牢拴住,其牵扯力量之强大,非一般情感所可比拟。

恋情」的产生过程中,心理上有了套牢对方的欲贪,生理上也有满足自体爱与境界爱的性欲,这是双重的强烈系着,让生命不得解脱,因此会构成障道法。如果性欲如同其它五欲(如食欲),仅祇是心理需求所引起生理变化(饥饿),那么性欲所产生的心理困扰,就像饥饿所产生的心理困扰一样,让它满足即可,问题还是较为容易解决的。然而人的性欲与恋情是很难切割的,即使主观意愿是「只要性欲,不要恋情」,但由于涉及的对象是有情众生,而非无情事物,因此必须照顾对方的心情,而不能诉诸单方面的主观意愿,这使得问题经常变得非常棘手。

在清华大学女研究生命案发生时, 何春蕤教授为文表达看法,主张「不但需要性解放,也需要爱的解放」,要积极的松动爱情的强制,松动投注太多但是回报不足时的怨忿。以更宽广的情欲空间和交往机会来克服妒恨,推动更明确的爱情分众管道,来培养一套「来去自如的爱情分合技巧」与「更自在的进出分合哲学」。

问题就在于,爱情分合很难「来去自如」,这不仅是社会上的婚姻与爱情文化出现了问题,而是恋情本身胶着、系缚的特质。恋情发生的两造,只要有其中一人(如洪晓慧),不能对爱情分合「来去自如」,就很难做到单方面的「爱解放」。肚子饿了,个人可以单方面决定要忍耐饥饿还是要多吃两碗,然而性欲的互动却涉及双方,不可能任由单方面宣称「只要性欲而不带情感」,即使透过某种爱情分众管道,两造最初有其「只要性欲而不带情感」的共识与承诺,也无法保证尔后的发展过程中,会不会有一方面「假戏真做」。只要是双方的任何一方,从性欲开始转化为恋情,而生命境界又不够无私、超越,就必然会产生无法「来去自如」的问题。

这也就是为什么佛陀会特别强调「淫欲」是障道法,而要求僧侣全面摒绝「行淫欲」的原因。佛说一切「欲贪」所系的眼、色乃至意、法,只要「取于色相,取随形好」,皆能妨碍解脱,并且容易导致烦恼丛生,堕于恶趣,但最麻烦的欲贪所系,还是伴随恋情而来的性欲,或是伴随性欲而起的恋情。因此其它滋生物,僧侣只要少欲知足以取用之,唯独禁行淫欲,却是列为一点都不打折扣的首要戒法。

即使真能抽开恋情而纯粹满足性欲,性欲依然还是障道法。原因是:由于「心理需求引起生理变化」,但欲贪是无止尽的,为了寻求生理变化的满足,自体爱会使人不断寻求让身体满足的亢奋与刺激;但是毫无节制的感官追逐,将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这将会加深个人对性的依赖习性。

再者,性解放运动者认为,情欲只要不伴随情感的羁绊,就会在性欲满足的过程中获得生理的解放。然而生理的满足不但会形成惯性,而且久了还会麻木。事实上,所有五欲追求都有这样的倾向,如前言所引经云:「宁以火烧热铜筹,以烧其目,令其炽然,不以眼识取于色相,取随形好。所以者何?取于色相,取随形好故,堕恶趣中,如沈铁丸。……」 老子也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五欲,令人心发狂。」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省能力,当生理的满足感麻痹时,为了重新得到刺激亢奋的感觉,心理将会不断探索新的花样,不是加重刺激,就是转变对象。表象上看,似因放任感官的满足,而获得了渴求的纾解,实则已使自己逐步形成身体的奴隶,完全无法自拔。由于欲贪转增,生、心理上对性的依赖惯性亦已养成,这时不但不得自在,反而系缚转增深重。

既然带着独占特质的恋情是障道法,带着恋情的性欲是障道法,不带恋情的性欲也是障道法,那么应当如何加以分别对治,以获取身心的自在解脱?本文将于下一节作进一步的解析

(五)对治障道法的关键

1、情的转化与升华——慈悲

如前所说,「情」与「欲」两者应切割来处理。解决「情」的问题,关键在于「转化、升华」。既然「情」的原理是「将爱己之心外射」,表示「情」是有可能转化的;菩萨名为「觉有情」(Bodhisattva),即菩萨也是有情,只是菩萨不会任由情感专注到紧黏着某个对象不放,而是对自己情感的发展,有一种清明的觉知,因而得以提升生命境界。若能在意识型态上跳脱「我所爱」的框架,那么便可透过理性的省视,把从我爱自然外射出来的情感,转化成为对他者的同情共感,乃至升华而为对众生的大慈大悲,而不致将情感局限在特定对象,形成「要求对方必须作对等回馈」、「必须有忠贞关系之相互承诺」的恋情。

所谓的「慈」与「悲」,分别是「自己喜爱舒服,也乐意让对方感觉舒服;自己害怕受伤,也不忍心别人受到伤害。」亦即是「与乐、拔苦」之意。情感并非可任由理性支配的心理状态,但情感依然有它导引理性的正面功效。例如:见到众生正处于某种痛苦情境时,若无法感知该情境之「痛苦」,即使理性如何想要对众生「与乐拔苦」,但在情感上对众生仍然是会无动于衷的。「自通之法」是从「爱我」之心转向而为「不忍他人痛苦」之情。持戒若只是为了害怕感得恶报,虽依然有持戒功德,但却无法转凡成圣。转凡成圣的关键在于持「圣戒」,亦即持守的每一条戒律,都来自于情感上对他人的不忍之心。因此「情」若能将之转化、提升,则「发乎情,止乎礼」的持戒,正是转凡成圣的资粮。

2、欲的节制与超越——戒行与止观

「欲」不像「情」可以转化,而必须要以戒行来加以节制,以止观来加以超越。首先要在理性上认知到「心为形役,身是苦本」,倘若不加节制,终究会成为性欲的奴隶,求解脱不啻是缘木求鱼,因此对于「欲」的第一个处理方式,就是「节制」。

性欲不像饮食、衣服、卧具等无情物,后者固然也会牵动人们对于微妙五欲的恋着,总还是较为单纯;而对饮食资具之不知节制,通常也还只是自我伤害。性欲的满足则大都牵涉到他者,唯有自我节制,才能让他者(如配偶、子女、第三者)免于受到伤害,这是一种「因为我不喜欢自己被伤害,所以也不去伤害他人」的道德感,亦即依「自通之法」(同情共感)的持戒态度。

性欲的节制要从两个面向来思考:一者、欲望不加节制的危险,即所谓「驰骋五欲,令人心发狂」。二者、「性欲」的满足关涉他者,基于对他者的尊重与疼惜,必须加以节制。或许是基于这两个理由,因此,「性欲必须加以节制」,这在人类社会大都有着高度的共识,也因此而建立了性伴侣稳定的婚姻制度。节制性欲,接受婚姻的形式规范,能达成维系家庭、抚育幼儿等良好的社会功能。

性行为之自我节制,已可解决部分问题,但还是会面临身、心、环境等诸种挑战。而心理需求所引发的生理变化,也有落差极大的个别差异。欲贪炽盛者,很难透过理性的自我要求,就顺服于性伴侣稳定的社会规范。此所以情色图像、戏曲、小说、影视等声色诱惑,或网络上的种种色情信息,永远无法断绝,娼妓是历久弥新的古老行业,而婚外情的纠纷也层出不穷。因此循着制度来加以管理,固然能够使人在行为上对性欲加以节制,却无法杜绝受到诱惑的一切外缘,也更无法禁制人在想象空间里驰骋其心。

随着避孕术的普及,「性」不再必然与「生儿、抚幼」的义务作一连结,因此将「性」与婚姻、家庭共构的需求锐减,性观念日趋开放。又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临,多元的性欲满足方式,提供了多元的分众管道,当事人可各取所需,他人无从置喙。因此「节制性欲」之言,宛若呶呶不休的卫道陈腐之论。

有人或许会认为:既然声色诱惑在所不免,驰心情色之想象未尝不是纾解之道,只要形式上忠于配偶,或是根本不接受婚姻的系缚,就无所谓伤害配偶的问题。然而即令只是其心驰骋于情色之想象,则由于身心交感的因缘牵动,生理上亦会因心之欲贪而增其热恼,生理的欲望增强之后,对自心的控制力就会益形削弱,卒至无法有效地节制行为。

因此对「欲」不只是节制而已,还必须要学习超越。超越之道有止、观二途:

一、修习禅定:奢摩他(śamatha),中译为「止」,是一种专注其心的有效训练,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止成就时,即可达于三摩地(samādhi),即平等持心,专注一境。由此而有浅深不等的禅定阶次,这时会引发身心的重大变化,让人身心轻安,自然离欲。但禅定有进有退,久不习定,将会退失定力;而耽着在禅定中的清凉喜乐,依然是一种微妙牢轫的系着。因此禅定在佛家而言,只是当作进一步修习慧观的准备工夫:住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解脱。

二、修习慧观:毘钵舍那(vipaśyana),中译为「观」,依于禅定的基础,让人得以用强大的专注与透视力,对身与心的状况作微细、清明的观照,清楚觉知它的生灭变化,也清楚的看到「身体的变化牵动心、心念又牵动生理变化」的因缘。由此智慧的洞观力,也能让人自然离欲,而且无有退失。

总之,「欲」能障道,但对治此一障道法,与对治「情」的方式不同,它不是靠转化与升华,而是靠节制与超越。欲的节制依于戒学,欲的超越则依于定、慧二学。

(六)对「情」与「欲」的自处之道

前面依研究对象——「情」与「欲」,分别解析其为障道法的原因,并分别说明两者的对治之道。此下则依行为主体——在家与出家——来说明面对「恋情」与「性欲」的自处之道。

1、在家众:忠于配偶并节制欲望的「不邪淫戒」

由于「情」与「欲」难以切割,一旦双方缔结婚约,互为配偶之后,两造间就不祇于「欲」的满足,而包括了「情」的牵系。因此无论是自我期许,或是配偶相互间的期许,都必须具足「忠诚」的要件。这带有强烈的相互系属特质,与手足或好友间的交情不同。而且「忠诚」不仅是一种默契,甚至要填具于婚姻契约中,形成白纸黑字的证据。这在后现代,似乎已是一种过时的道德观,但人性的需求不会过时,倘若不坚持要「对配偶忠诚」,除了伤害对方,自己也会因为不知节制欲念而陷入险境之中,甚至伤及其它第三者。因此婚姻关系中,情的忠诚与欲的节制是必须贯彻的。佛陀要求在家众必须持守「不邪淫戒」,原因在此。

可是坚持「忠诚」并不容易,或许在欲求不得满足时,专注力容易系着在对方身上,因此情有独锺。然而一旦欲求已得满足,与配偶长期共处,就不容易生起「得来不易」的珍惜之情。

其次,宿世因缘的深浅不同,很有可能因为与某位第三者的情缘深厚,而出现无法自拔的婚外情。情爱牵系的力量如此强大,身处其中,宛如生了一场大病。这时不妨顺着因缘生法的无常性,先不在行为方面助长情爱牵系的力量(例如:与对方频繁见面,甚至发乎情而行诸欲地产生性关系),那么顺乎「无常」法则,心理的翻腾搅动,势将从最高峰逐渐往下平息。原因是:心理搅动也是因缘生法,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密切接触作为助缘,加上时间、空间的距离,心念还是会由翻腾而逐渐止息。但倘若跨越而为身体的亲密接触,则势将助长情爱的牵系,要止息就更不容易了。

这时,婚姻关系中相互「忠诚」的承诺,是一种重要的自我提醒,如此便不至于有意勾牵其它情缘。即使婚外情缘在无意间到来,依因待缘而生者,还是可以依因待缘而灭。依于以上这三道防线的因缘:不与对方做生理的接触、不在同一空间共处、分离的时间拉长,将可让婚外情缘渐形淡化。这是指婚外「恋情」的自处之道。至于性欲,则依然是要循着如前所述的节制与超越之途,否则纵欲而使欲贪炽盛,终将热恼自苦,也在婚姻关系中损恼他人。这也是自利而利他的修行,防止自己在性欲的满足中,逐渐「习以成性」,过度依赖感官满足与感官亢奋,卒至不得自在解脱。

2、出家者超越情欲的三种力量

(1)别解脱律仪:言语与行为「防非止恶」的机能

别解脱律仪(梵 prātimoks)a-sam!vara),即是对于言行诸恶分别弃舍所奉持的规范,亦即「戒律」。规范的力量来自何处?除了自尊自重与悯念他人的道德感情之外,佛家的因缘论中,也不排除透过外在力量以加强制约的可行性。因此,在家众以一纸婚姻契约,或是教堂、法院中的郑重宣告,来保证对配偶的忠诚;同理,出家众也需要透过庄严的仪式与他人的认证,慎重地自我承诺:「我将要持守某种戒法。」这种庄严隆重的外在情境,会加深个人持守戒法的殷重心,于是便形成所谓的「戒体」——一道防非止恶的坚固堤防。

世人无此殷切的自我承诺,因此心理上并不设防,甚至还期待出现白马王子、俊美情人,即使没有这种对象出现在真实生活之中,在心不设防的情况下,也可驰骋想象,以致因于心理需求而加深生理欲贪。但是对出家者而言,有了「别解脱律仪」,心念不系乎情缘的追逐,眉宇之间也不会散发出情欲的暗示,这就宛如架设了一道防止病毒入侵的防火墙,比较不致在有意无意间招惹情缘,这即是「戒德庄严」。  当然,即使出家,也有可能遇到强烈牵系其心的情缘,例如过去世亲爱的夫妻于此世会面,心理很有可能会像磁石吸铁一般作不得主。虽然「天雷勾动地火」之类的形容词,不免让人感觉隐晦,但却乎形容了这种情缘的猛烈炽盛,难以招架。这种彼此之间自然产生的情爱牵动,是无关乎「罪」的因缘生法,但依然会因心有所系而形成障道法。

因此如防火墙般的「别解脱律仪」,同样形成了如上所述的三道防线:个人不愿为障道法所系的道心,是第一道防线;空间上有僧团生活的隔绝,是第二道防线;时间上拉长以后,随着无常法则,翻腾的心理将逐渐归于平息,则是第三道防线。在遵循戒律的僧团生活中,有大众威德的助缘,让眼、耳、鼻、舌、身、意所缘对的都是清净的色、声、香、味、触、法,这也就减少了欲贪涌动的助缘。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将逐渐平息。这是透过僧团生活而持守别解脱律仪,对障道法的防护功能。

(2)禅定:透过心念专注的定学训练而自然离欲

禅定本身的特质,就是离欲,而且是自然离欲,毋须勉为防范。一般而言,到达「离(欲)生喜乐」的初禅境界时,身心轻安就已使得生理欲念自然消减,禅定渐深时,不但不再出现性欲的热恼,连呼吸都渐形微细,身、心的轻安更为殊胜。至第四禅,甚至能超越身心的所有轻安觉受,呼吸也完全中止。因此,出家者倘若修习禅定,将不会有生理之「欲」的困扰。
至于让人难以自拔的「情」,在修习禅定中,由于心念强力地专注于所缘境上,因此透过持续的禅定修学,专注一境的心念,就不会为情所系。

所以无论是「性欲」还是「恋情」,都可依禅定而得到阶段性的对治。何以说是「阶段性对治」?原来,禅定成就时,专注力很强,身心体质都有重大变化,但这依然是因缘生法,久不修习禅定,难免还是会退失定力。因此即使有了禅定成就的经验,倘若不能持续修习定法,并不保证尔后完全杜绝情与欲的困扰。

曾有人在深山中修习禅定,受到信徒的崇拜、供养,后来竟然犯了淫戒,甚至有性侵犯或性骚扰的破格行为,令信众或道友难以理解。其实原理很简单,由于供养丰厚,人容易迷失其中,放逸于感官满足的生活方式,而且崇拜群众围绕,人事因缘繁重,也会让人无法专念禅修,于是定力退失,身心麤重,面对恋情的系着与性欲的渴求,自与寻常凡夫无异。

生命毕竟是无限长远的,修习禅定的片刻清静,相对于无限的生命,「曾不能以一瞬」,那么修习禅定又有什么意义呢?仍然有其意义。曾经修习过禅定,要再得禅定成就,较诸一般未习定者来得容易。就像会骑脚踏车的人,虽然长时未骑,但只要再度骑车,一开始或许会晃动,但却不会像完全不曾骑车的人那般频频摔跤,因为他可以很快就抓到平衡感。

禅定修学亦复如是:曾有禅定经验者,即使久未习定,重新习定时,又容易回复到平稳的状态,纵使离欲清净是一小段一小段的禅定时段与定后余势(出定后依然残留的力量),但相对而言,生命中的情欲波澜还是可以有效减少,因此离欲清净也就不仅是无限生命中的一小时段,而会在无限小段的连结中,形成一种清心寡欲的生、心理惯性。

(3)智慧:透过四念处的身心观照而以智化情

以现在出家者忙碌的生活状况而言,许多人并没有太多时间修习禅定,但原本修习禅定所产生的身心轻安,也不会在出定之后剎那终止,仍然会有定后余势。更重要的是,要透过修习禅定所得的专注力,来开发觉照身心情境的深度智慧。专注力不够的智慧,就是一般所说的「理智」,它很难驾驭非理性的情欲本能,因为心念的力道不强,所以常常会向顽强的情欲习性、生心理惯性投降。以禅定为基础,依「四念处」——身、受、心、法的次第来观照身心情境,这时便能清楚觉知身心快速的生灭变化,而对情之所牵或欲之所系的对象,因觉知其瞬息变化而生灭无已,也就无从牵系,自然获致心解脱与慧解脱。

纵使因为忙碌,对自己身心的变化状况,没有那么清楚的觉知,但是由于别解脱律仪的殷重持守,因此不为遇境逢缘而就想入非非,至少在面对情欲诱惑时,比较容易生警惕心。这种警惕除了来自「别解脱律仪」的心理防火墙,还可来自因缘生法的觉察与观照:从现在的身心状况,就能预知它发展下去的后果,因此不容情欲束缚而让未来生大苦恼,从而于情转化、升华,于欲则止息想象而不助长。这是出家者虽不见得终年累月都在禅定之中,却依然可以过着离欲生活而身心平稳的原因。

三、汉传佛教与僧侣独身主义

如前所述,情欲既然障道,那么僧侣必须独身,就是理所当然的基本规范。然而历史演变的过程中,也有些僧侣徒具剃发染衣的身形,而将「不得非梵行」的根本戒律搁置一边,如藏传佛教的部分教派,以及日本佛教因政治力介入,而产生的「寺子制度」——寺院住持的承袭者来自婚生子嗣。于是,坚持佛教僧侣的独身主义,就成了汉传佛教(除了日本以外的中、越、韩等佛教化区)以及南传佛教的特色。

除了「『性』与『欲』是障道法」的基本佛法观点外,对情欲严加戒绝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来自儒家文化的礼教观念。在儒家主流的礼教文化中,「发乎情而止乎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即可,因此原本只是要求节制情欲,并没有全面禁止情欲。但是「嫂溺而援之以手」是否可行?竟也会被纳入讨论。 由此可知:对于情欲的萌动力量,儒者也是有所觉察,所以处理相关问题,也就显得小心翼翼。

宋明以后,儒者从佛家得到启发,重视内心的观照,于是益发感受到「情欲」的隐微与危险。正因为其过于隐微,因此鲜见有人能有孟子的能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于是便从原本着重内在观照的心性之学,配合原本戒慎恐惧的礼教观念,发展而成外相森严的礼教约束。一旦礼教森严以后,只要跨越礼数,就是「不伦」,形同「罪孽」。因此,虽然藏传佛教的「双身修习」之法,很早就传来中国,甚至用巧妙的语言来说明其为修行法门,但中国人深受「礼教」影响,总觉得双身修习逾乎僧侣本份,即使在家修学,也难逃「不伦」之咎。因此密教虽大传于西藏,却无法在汉土普遍宏扬。

礼教森严的氛围,使得汉传佛教在独身禁欲方面,更加强化了「万恶淫为首」的观念,于是逐渐将它从「障道法」而提升到「生死根本」的地位,甚至视同「罪孽」。但在汉传佛教的现实社会中,并非所有僧侣都能严持净戒,许多职业经忏僧,早已公然婚配而无所避忌(如广东客庄的所谓「香花和尚」),有些行非梵行的僧侣,只要不将问题曝光,佛教界大都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姑息态度。于是社会对那些纵情恣欲之僧侣的鄙视,往往见诸戏曲小说,笔法往往戏谑猥亵,满足意淫的想象。

又因为儒家的宗脉观念强固,认为「人死为鬼」,必须受到后代的供奉祭飨,因此断绝子嗣就是断绝祖宗香火,所以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这又使得汉传佛教的僧侣在社会中饱受「不孝」的污名。

这礼教与宗嗣的两重观念交织,于是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氛围:既对出家看不顺眼,又对还俗极其鄙视。社会氛围如此,教内同样以「卑鄙可耻」的态度来看待还俗,无法如同南传佛教,坦然面对他人的还俗。例如泰国,任何男子都曾在青少年时出过家,「还俗」就像服完兵役退伍一般的自然。

在汉传佛教社会中,一个出家人选择还俗,往往要面临很大的压力。因为习惯了僧团中修道人互动的生活,久而退失了与社会人士互动的能力,除了要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与陌生感,还要面对还俗的羞耻感,以及他人质疑、歧视的眼光。于是汉传佛教就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由于将还俗看得太过严重,因此有些早已行非梵行的僧侣,竟还穿着僧服,让僧团不得清净,并承受着社会的异样眼光。

然而,出家倘若无心超越情欲,又何妨转换为在家身份,坦然过着有节制却非全面禁绝的情欲生活呢?因为情欲若不能循着前述戒、定、慧三学的正常管道来超越它,又不能依于戒学而划地自限地加以节制,那么往往会让人在「高标准不能,低标准不得」情况下的自我放弃,一旦自我放弃,就失去了自我节制的动机,这使得某些破戒僧侣,较诸一般在家众更加情欲炽盛。

因此汉传佛教虽已有良好的「僧侣独身」共识,但还是要回归到「欲为本能,情欲非罪」但「情欲系着,情欲障道」的佛法正见,才不会过犹不及。离欲,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中自然产生的过程,而不是在极度罪恶感的身心张力之中,勉强压制的结果。

(未完待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昭慧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昭慧法师)  

 昭慧法师:佛教生命伦理学之研究方法论 

 昭慧法师:佛教与女性 -- 解构佛门男性沙文主义 

 昭慧法师:如何看待女性在台湾佛教的崛起 

 昭慧法师:有关受具前阶规制之种种──沙弥(尼)、式叉摩那 

 昭慧法师:「护生」精神的实践举隅——台湾动物现有的处境与 

 昭慧法师:从佛教伦理学看器官移植问题 

 昭慧法师:佛教与社会运动 

 昭慧法师:禅观教学的“传统”与“现代”禅观教学的“传统” 

 昭慧法师:宗教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层原则──以基督宗教与 

 昭慧法师:“生死根本”解惑──记一封印公导师的手谕 

 昭慧法师:介绍印顺导师 

 昭慧法师:印顺导师对本生谈与西方净土思想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