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演法师:二0一二年九月十八日观音佛七解七


   日期:2020/5/28 7: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0 一二年九月十八日观音佛七解七

主讲:悟演法师

今天「解七」我们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考坐禅,时间是一个半小时,下一个部分是考佛学理论,时间是一个小时,合共是两个半小时。佛七的七天都已经过去了,在这七天中你们大伙的进步都很大,但是能否考核过关,今天就是要给佛菩萨一个交代。待会大家要用心,在我们考核的时候要用心去听我的题目,听我答辩,然后保持禅的姿势。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伟大的佛陀世尊悲悯娑婆众生之苦,开演三藏十二部法典,接引我们娑婆的苦难众生走上觉悟之道,法无高下、众生平等。在这末法年代,我们佛门存在着种种的问题,僧俗两众邪见很多,没有正确的信仰,以至佛法的精髓没有真正在人间大放光彩。所以很多学佛的佛教徒都在迷中又迷,没有出离迷,永远在浪费自己人生劳力。

诸位弟子,今日解七之日,当下一句要做么生:「佛心凡心都是心,心心相印当下明,明明明明明明明,雷电风云震山呜。」法不孤起,仗境而生。所有佛教徒,从凡间一粟子,证入觉悟的大海,仰仗佛菩萨的威力,给自己带来无穷的力量和智慧。但是,反观自心,诸位弟子,汝等是真佛子吗?真佛子必须具足十六个字,哪十六个字呢?「开佛之见,示佛之见,悟佛之见,入佛之见。」绝大部分的佛教徒仍然在求人天福报,在种种迷信的宗教信仰中颠倒流离,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诸位弟子,作为一个当今的佛教徒,需要正信,不要迷信。今日解七因此开来进行解七活动。解七解七又解七,心寂心净自心宁。伟大的佛陀世尊在两千五百多年之前,在菩提树下参禅打坐,夜睹明星,证无上正等正觉,大转*轮。由此而说,作为当今的一个佛教徒,应该有禅修的功夫。事实证明,只有禅心才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无穷的力量,无穷的智慧,让我们尽快的觉悟在当下,尽快的成就我们当下的极乐世界。作为当今的佛教徒,禅修的心应该始终都是一颗初心,不受各种习性的羁绊影响,随时准备好去接受,去怀疑,并且对所有的可能性放开,这就是禅修的心。请问诸位弟子你们是否具足?什么叫初心?请大家大胆作答吧,答错了只是拜拜佛而已,没事的,放胆回答吧!初心就是初学者的心。作为一个初学者,他的疑问是很直白,也很无知的,就是“我究竟是谁?”,“念佛人是谁?”因此,初心才能够在佛法大海中不断去探寻,找回自己的心,安住自己的心,只有把心安住了,你才能够得到人天的福报,你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平安。

坐禅,什么是真正的坐禅?真正的坐禅是“当你是你的时候,不管你做什么,都是坐禅。”现在我们坐禅,都是在断灭、摸索之中,还没有真正做到坐禅。因为我们还在迷,不懂得用佛法的智慧真正找回自己。我们是一只迷途的羔羊。

请诸位弟子同声回答“学佛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请大家用你这个初心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学佛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是禅七,我传递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告诉大家学佛的最终目的是“忘掉自己”。因为我们无明、烦恼、惑业太多了,所以我们想走上学佛的道路,我们人生太多不平安、不如意,所以我们要解决这个烦恼。请问如何解决烦恼?(请东单第一排至第五排出来作答,掌声鼓励。)

我们是娑婆世界苦难众生,我们学佛的人遇到无明、烦恼、惑业的时候,可能会去寻求世间一些XX大师,请求神明的护佑,忽视了佛的解脱的教育。作为我们一个烦恼众生,要解决烦恼,它的方法是什么?请作答。

你要解决烦恼就是要成为烦恼的一部分,与烦恼合而为一,这就是解决烦恼的方法,而不是对立,不是把烦恼立在这个地方,应该是和合为一让它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部分。用自己无穷的智慧和自己心灵的正能量与烦恼和合为一,溶化它,解决它,才能够真正的放下。因此真正的答案是:「要解决烦恼就是要成为烦恼的一部分,与烦恼合而为一。」人生就是烦恼快乐并成,哪有独立?哪有公鸡没有母鸡?没有夫妻,哪有我们?世间生死都是相续的,龙树菩萨所说:「即中、即假、即空。」为什么我们都在烦恼大海中间找不到答案?是因为我们把烦恼太对立了。你们都认为这个烦恼的人和事都是客观存在,真实的东西,成为对立的东西,因此你的自心就会排斥,当你排斥的时候就会有立马的东西,这个立马的东西就会改变我们身上的磁场,我们在这不完善的磁场当中得到恶缘、烦恼、逆缘的加庇。请跟我读此答案:「要解决烦恼就是要成为烦恼的一部分,与烦恼合而为一,转心,转念,没有对立。」(你们这一组的每一位弟子抄此题目一百零八篇,在弥陀佛诞的时候,献给阿弥陀佛让你们增长智慧,减少你们自做的烦恼。掌声鼓励,请回。)

佛法是觉悟的大法,佛法的宗旨是什么?佛法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所有的出家众请出列,掌声有请。在佛前的所有弟子,佛法的中心思想是“缘起性空”。就是这个空性使这个宇宙的万事万物能够达到理解。也是说,空性使我们理解一切。请诸位弟子给我解释:如何理解空性使我们理解一切?请作答。

空性能够让我们理解一切,因为了解空性的人他总是能从事物的本来面目接受它们,会欣赏一切,不管做什么,他们总是能够坚定不移来化解烦恼。刚才你们其中的一些答案比较贴近,加加减减后是四百三十二拜。记住:空性之所以能够让我们理解一切,是因为了解空性,就能够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它,去欣赏它,最终做到化解它。我们对空性要根深蒂固,不要贪图空性的妙有,要珍惜妙有,最终走上缘起性空的真实义。掌声欢送。

西单第一排至第五排请出来作答。掌声有请。今天解七的气氛好像特别沉重,大家不要紧张,答不对就拜拜佛,没事。今天我们第一节解七是告诉我们“禅”,请问我们为什么要修禅?请作答。为什么要修禅?刚才第一階段,你们坐禅都坐得挺好,那么,我现在反问你们为什么要修禅?这一组有很多新面孔,我们送一些掌声鼓励一下。东西单各出五位啦啦队,是自发的。记住答题只可以答一次,错一次一百零八。

禅宗是以我们的真实本性为依归处,以我们的“真心”在修行时的表现和体现为依归处。“参禅即参悟”是达摩祖师的教法。修禅是为了表现真实本性,不是为了得到开悟。现在很多禅修的人就错误理解,所以参禅者多,觉悟者少,颠理的人多,歪曲佛理的人不少。坐禅坐得自己可以观因缘就觉得自己禅开悟了,这都是错误。修禅是为了表现真实本性,不是为了得到开悟。一定要记住。你们这一组因为很多都没有听过课,尤其这几位居士是特别从省外刚刚才赶到寺的,那就给你们拜四十九拜,然后把这个题目抄一百零八篇。你们在农历十一月初一或是十五日的时候,把一百零八篇答案写在红纸上,放在你们自己家里面的佛桌上,跟菩萨说:「弟子某某今日为求找回本心,增长智慧,唯求菩萨慈悲随护。」就是请菩萨给我们力量,磕四十九个头,然后把它(答案纸)化掉。听懂了吗?师傅我已经很慈悲了,你们磕的头是最少的,现在磕头最多的第一名是五百四十拜。掌声欢送。(东单的第六、七、八、九排和剩余的一部分请出列,掌声有请。)

诸位弟子,刚才我们说到修禅就是为了表现真实的本性,不是为了开悟。那么,禅,到底什么是禅?请作答。

什么是禅?很简单,你们要抛开这些文字的东西,我在晚上共修都已经说过了。禅就是自然而然,是自悟,是自证,是非常无念自在的。所以因为刚才大伙达到了自然而然的状态,没有修过禅的人也能坐一个半小时,这就是禅的魅力,因此,我们大家一定要明白:禅是自悟,是自证,是自然而然。你们明白了吗?你们这一组拜四十九拜,把答案抄二百一十六篇。掌声鼓励,请回。

接下来是西单最后一组,第六排以后剩下的人全部出列。掌声欢迎。不能跪下来的就不用跪了,不要勉强。现在我们放松一点吧,可能今日太高要求了,很高一个境界了。所有题目都是考我们怎样做人,我们都是观音菩萨。“我是观音,慈悲是我。”记住,不是用你的脑袋去想,用你的心去想。你们只懂得读我这个偈颂:「我是观音无上供养,观音是我慈悲空性。」其实就是让大家学会四种善巧方便。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菩萨,作为一个弟子,应该具足的四种善巧方便。那四种善巧方便?请作答。菩萨的四种善巧方便是什么?

其实我已经把答案给你们了,你们把偈颂归纳一下,就是八个字。第一个善巧方便就是懂得供养。供养有三种:财供养、法供养、无畏供养。你们要懂得并且具足这三种供养。但是,大家都缺乏智慧,在供养方面不僅是一种有相的供养,更多的是分别、攀缘、攀比。无上供养,什么叫无上?清净无染浊就是无上。因此我们要具足智慧,智慧供养就是无上供养,这是第一。慈悲是给人家欢喜,拔除人家的痛苦。所以作为一个菩萨的弟子,具足的第二个善巧方便就是修习慈言爱语,慈悲的眼神,正念的语言。第三就是利益他人的行动。力行,要采取利益他人的行动。因此,为什么人际关系这么复杂?为什么面子撕破了就永远都拉得这么紧?我们就是没有力行,缺乏这个善巧方便了。在这个社会上,欠钱好还,欠情不好还。第四个是,菩萨跟我们有区别吗?因为菩萨做的言行也就是我们的言行,因此我们应该是同事,做同一样的事。因此,菩萨的这四种行为也是我们宝林弟子应该具足的,你们要好好去揣摩、思考。一定要记住四个善巧方便:第一是供养,第二是爱语,第三是利行,第四是同事。这就是师傅我给你们的八个字,我们必须要传承这八个字的文化。明白了吗?你们这一组二百一十六拜,掌声欢送。

知道答案了吗?我是观音无上供养,观音是我慈悲空性。真正人生的方法论就是这八个字。今天都全部解开了神秘的面纱,让大家都懂得就是要供养,爱语,利行和同事。因为我们经常说到“解结解结解冤结,解了多生冤和业,洗心涤虑发虔诚,今对佛前求解结。”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就要明白这个里面的真实利益,智慧供养、慈言爱语、利益他人、做同样事。人已内蛀污浊重生,大家不爱听闲话,不爱听批评的话,你没有做他同样的事情,他就会生烦恼。而做同样的事情是一个智慧,不是他骂人,你也去骂人;他去偷东西,你也去偷东西,不是,而是把不好的东西如何用你的智慧,用你的人格魅力去圆融它,让他在这个人和事,在这个世间不要留下半点遗憾。这就是善巧方便,这就是修行一个很和谐的方法。因为我们毕竟是个凡夫,学佛就是学做人,参禅念佛也是打开心扉,积极面对人生,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开创自己隨顺因缘的人天福报,走上觉悟大道。这是我们学佛人从做人到成佛的一个过程。其实不难,也不易;难中有易,易中有难。把它了,用一个“了”字。人生很多因缘是随顺因缘,我们更要懂得因缘的方法,应该懂得怎样处理,不要给自己的孩子太大压力,让他自己去承担人生,让他自己去走自己的路。我们作为父母长辈就在旁边提醒他,因为我们不能保他一辈子,最重要是要他自己走上人生的道路。现在的孩子跟我们生活的时代不一样,因此我们不要把我们自己故有本有的传统、封建、面子有关的一些理念强加给孩子,因为每个人的因缘是不一样的。因此,我相信宝林禅寺的弟子面对自己孩子的成长一定会充满智慧,我们相信宝林禅寺的弟子的生活会建设得越来越好。

诸位弟子,古训云:「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就珍惜当下,用一颗“了心”去面对人生的一切,这就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今日解七说法一句,要做么生:「安住道场息妄想,潜心修行勿浮谈。」安住道场就是要平息自己的妄念,潜心的修行就不能够浮躁并且哇哇之谈。这就是今日送给诸位弟子的解七偈颂:「安住道场息妄想,潜心修行勿浮谈。」

今日解七功德完满,诸位弟子们增福增慧,祈愿弟子们菩提精进,早证菩提。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丹阳宝林禅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悟演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悟演法师)  

 悟演法师:如何考证修行是否有进步? 

 悟演法师:大家应如何学法? 

 悟演法师:大家修行上不去的几大原因 

 悟演法师:坐禅的重要性 

 悟演法师:如何觉悟 

 悟演法师:如何参禅--“念佛是谁”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一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二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四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五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解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