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四月初七日佛七解七


   日期:2020/5/28 12: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O一二年四月初七日佛七解七

主讲:悟演法师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门门方便,门门权巧,伟大佛陀哀悯末法众生根基不足而慈悲宣说,开佛知见、入佛知见、悟佛知见。中国隋唐时期佛教形成宗派。伟大的世尊在菩提树下参禅而坐,夜睹明星,得悟“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大地有情皆有佛性。”从此,世尊开始游化众生、度化众生。因此而说,佛法是在定中所悟,定功是所有佛教徒必须掌握的必修课。伟大的世尊在古印度创建佛教,几百年后又消亡于古印度。佛教由中国传遍世界。中国的佛教文化兼容并包,融合儒学、道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佛教文化包括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我们要在这五明之中辩证实修。当代出家人应让自己具足五明,才能接引众生,实现出家愿望。

佛教涵盖广,有人认为它唯心,有人说它是哲学,有人认为它是迷信,偏执的人认为佛教和其他宗教是邪教。如何理解佛教?佛教就是教育。对佛法产生种种偏见,是自己种种阻碍,也亵渎了这颗历史长河中璀璨明星的魅力。

佛法难闻今已闻。今生得闻佛法要好好珍惜。现在学佛存在种种问题,如不能把佛教和生活联系,消极避世等,最可怕的是借佛之事行私人之事。

让我们生活充满智慧快乐,只有严守戒律,戒为无上菩提本。佛说任何居士僧人都毁灭不了佛教,佛教毁灭于没有戒律。我们赖以生存的佛教需佛教徒用心把持,以心戒入世。只有戒才是我们真正的指南,规范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浮躁的心等等不完美趋于安静。最终达到觉悟,这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因此,修行应严守三无漏学,把持戒律,参禅修学,提升心灵和智慧,走上觉悟大道。

开经偈是女皇武则天所作。作此开经偈的缘起之一是隋唐时期禅宗十分兴盛,武则天十分奉养大乘《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缘起之二是因为武则天借用佛家种种方便,走上朝政,为走上皇位奠定宗教政治基础。

佛法从汉哀帝元寿二年传入中国,借用儒学、道学名相解释佛教形成格义佛教,具有一定的神秘、迷信色彩。当代佛教徒要觉醒,不能迷信。时代不同了,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创造自己,佛化人生。从此,得到人生快乐,壮大自己心量。

今日解七偈一首:

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

慈悲喜舍的根本意义是什么?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是中性的魅力,用佛教语言则是中道实相。我们只有要具足慈悲喜舍遍法界的能量,还要做到惜福结缘利人天,才能成就自己福德因缘。《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西方净土。

禅宗在隋唐时期十分兴盛,有南顿北渐之说。南方以慧能为主的顿悟,北方以神秀为主的渐悟。一则公案说是神秀大师常常听人说起慧能法师的禅法快捷便利,便派遣弟子至诚前往学习了解,并告诫不可说明来处。至诚到了惠能法师座下,很快开悟,并将自己的来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说明。至诚认为自己主动说出来处不能称为奸细,慧能法师对其开示,曰:“烦恼即菩提。”烦恼和菩提只在一念之间,凡夫与佛也只在一念之间。只要一念灵光,就可以顿悟,解脱成佛。通过此公案,希望弟子明白忏悔法门无比殊胜。面对佛陀世尊忏悔,永不再犯,你就觉悟了,就放下了,觉悟的人就是放下的人,自在的人。不要纠结、指责、消极。

东单法师,身为主持三宝当得实修实证,储备福德资粮,普利一切有情。怎样才能达到禅那境界?

把持心戒,关注业处。这是修行者进入初禅的必须之路,这是次第。

初禅禅法,如何解释“禅”?

专注所缘即为禅那,烧毁敌对法,心紧密地专注对象,即为禅那。来自《清静道论》

通过呼吸,专注鼻尖,不让烦难分别来干扰我们的禅心。最终,禅也是无相为宗,无念为宗。

修行的最终目的是证悟圣道,证悟圣道必须具足的是什么?

证悟圣道拯救自己必须具足八正道。八正道即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进入生灭禅是因缘和合而起,初禅因何升起?

初禅依处,色而生起。

面对世间一切,口诀如下:

诸法皆无自性,我执就无法产生。

缘生实不生,无自性生故,缘生法即空,见空者即灭。

如何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不异色,色不异空。”

色即是空:万法本空,即以破除有执常见。空即是色,空性是无生的,是以破除无边断灭见。空不异色:色空双运,或空性与缘起相应,破除有无边地。色不异空:色法与空性并非难以两立,是一体无二。

与龙树菩萨《中论》因缘深得弟子,牢记八不中道偈,伴随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

龙树菩萨《观因缘品》: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诸位弟子步入佛门,参禅礼佛,一个目的就是解脱。佛门有三解脱门。

《三解脱门》空解脱门  :以事物本身角度来观察空性,一切现象无自性无相。无相解脱门:在因地角度审视空性,空性是无生无灭,无诟无离诟。无愿解脱门:在果地角度上看待空性,即不增不减。

解七是解决大家困惑。佛法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解七达到思所成慧。通过思考形成智慧,是智慧的思考,不是用世间的思维去分辨,钻牛角尖。做到思所成慧,要明白以下几点:

    第一,事事皆有则会迷,样样皆无则会断。言有则执常则执断。

第二,不信与迷信二者,宁愿不信也不要迷信。信必须智信,切不可捕风捉影。

第三,变动的道非真道。只是修行工具而已。当下必须具足能取能舍,能善用而不执迷。

第四,正信的佛法是不说感应,不说神通。是唯心唯佛,唯心是佛。

第五,真正的禅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烦恼、妄想。能集中精神,一心不乱。行兹,在兹,念兹。

解七解七何为七?

解七偈一:

七珍谛上金莲见,道在心中莫外求。

解七偈二:

出世因缘不可量,广修供养遍传扬,一日受持圆万德,身心清净证金刚。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丹阳宝林禅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悟演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悟演法师)  

 悟演法师:如何考证修行是否有进步? 

 悟演法师:大家应如何学法? 

 悟演法师:大家修行上不去的几大原因 

 悟演法师:坐禅的重要性 

 悟演法师:如何觉悟 

 悟演法师:如何参禅--“念佛是谁”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一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二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四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五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解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