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白云禅师:牵业


   日期:2020/5/29 17: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牵业

  谈因缘法则,因果报应,似乎人人都能理会;但,提到「牵业」二字,则不容易为人所接受。即以山僧广结法缘,遇人不止千万,论及牵业一词,也得费一番口舌;因此,想了想,藉此篇幅,要略述之。

  牵,如昆虫陷身蛛网,为之不能摆脱,欲挣扎而更困扰;业,梵语羯磨,为身口意入善恶无记之所作,其善恶无记之性,皆必感受不同之果报;于过去者谓之宿业,于现前者谓之现业,是以,俱舍光记说:「造作名业」。可见业就是一种造作之结果。

  这里所说造作之义,专指相外之境,于理所当然而不可忽视之究竟谛义!众所周知,布施乃六波罗蜜法之首,而「无相」布施复以为最;但,无相布施之真谛何在?乍闻之,似乎谁都理会,深思之,则另有一骤境界!

  前面提到「无记」之作,所谓无记,即是事物之性体中,其间所蕴育之内容;俱舍论说:「无记者,不可记为善不善性。」有谓不能记异熟者。无论如何,可以发现一个问题,所云造作,不离「体、用、相、境」四大原则,因而生起「三性」之结果;倘使离此四者,必定入于湛然清净。因此,了然确知,牵业之感报,是为「造作之性」而影响所及!

  了解此理,欲解无相之究竟,仅舍「我」执,仍不离造作四原则;唯有行于「洒脱」而达究竟舍,才能离因缘,远感堋,不为业牵!然,毕竟如何是行于洒脱而达究竟舍?设吾人有所造作之举,无论行于「资生、法、无畏」任何一者,唯有不欲人知,不让人知,始能圆成无相;否则,纵然自舍,而人却不舍,依旧为他人所牵,不能入于湛然清净!

  大德!欲得无上正等觉,此理是为助道因缘,谨祈共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