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白云禅师:大舍心


   日期:2020/5/29 21: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舍心

  弃舍一切,不着功德,叫做舍心。舍,乃是一切法本性寂静的意思;于文殊问经中说:「称舍字时,是出信勤念定慧声。」属于善心之所,乃菩萨四无量心之一;无求内心平等,意无执着而达Santa的本义,也就是一切法皆「寂」的境界。

  世俗凡夫,在未成就道业以前,最执着难舍的便是一个「我」字,我,在经典中称为罪薮之渊,世间的一切事端,无不发于「我」,小自家庭,中至社会,大至国家,以及整个人类世界;为了一个「我」,不知消耗多少生命财产,以最小的单位的一天中之一小时计算,总合起来,确然,那也只是天文数字才能标得出来;因为,这里所说的是每一众生悉皆拥有的一个「我」,并不是单元的任何一个自己偏狭的小我!

  大乘义章说:「亡怀称舍,心无存着。」这亡怀便是舍我;根据净影维摩经义记所说,其中标出七种舍心,恰好是为处理「我」的对治之法,兹分述于后:

  一、心性平等,亡怀称舍,情无存着,故曰亡怀。

  二、于众生舍离一切怨亲等碍,目之为舍。

  三、舍一切贪瞋等过,名之为舍。

  四、见生得脱,不复忧念,放舍名舍。

  五、证空平等,离相名舍。

  六、自舍己乐,施与他人,说之为舍。

  七、益众生所希望,名之为舍。

  综观七种舍心,如不能行,即是障道因缘;欲达道境,成就道因,证得道果,必须排除阻障。阻障名目繁多,于上述七种心境相是为大体,详究则若恒河沙数,概括则仅「烦恼与所知」二者;前者贪等事惑,相继生死,障涅槃道,后为见等理惑,失正知见,障菩提道。

  唯识论说:「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有身见)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所知愿,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基于烦恼,能发业润生而缚有情,沉纶三福五趣生死之中,因而障碍涅槃寂静之理;基于所知,一切贪瞋痴迷暗,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及实相,因而障碍菩提妙智之境。此二障有广狭,烦恼障所在处必有所知障,而所知障所在处,烦恼障未必相随;因为烦恼障局限于不善与有覆无记,而所知障却通于无覆无记;而且,烦恼障粗显易知,譬如十惑以至二十八根本烦恼等,便是随显即知的事实;但所知障行相难知,却得其左。因此,欲得究竟解脱,入般涅槃,必欲排除烦恼与所知二障,清净菩提道路,才能畅然行去,直达圣境。

  然而,欲排除二障,当以何法为最?那就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舍」字;举凡事理诸相,我法诸执,在在以「大舍」之「心」置四大五蕴假合的「我」于「寂」静之境,不为一切万法所动;于心、于意、于识的诸般作用,概然不执不着;甚而至到最后那真如自性显现之时,连圣智佛境亦属多余,无一不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