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感悟人生 第二讲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示 三、名相无自性 善法是良药


   日期:2020/5/30 11: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三、名相无自性 善法是良药
  1.虚妄的名相
  佛法一方面既要借助语言文字,一方面又要不被语言文字所拘泥,超越语言文字。这就关系到我们如何来理解语言文字的问题,“名”和“相”的问题。比如说大家看到我的手,你可以说它是一只手,也可以说这一只是左手,这一只是右手。为什么说这是右手、这是左手?这是对我的这个身体来讲,这只手在我身体的右边,就是右手;这只手在我身体的左边,那么它就名为左手。但是它同时又可以叫做手,每个人的身体上都有两只手。
  我举这个比喻的目的在哪里?左跟右的名言,是对自己的身体来讲,反过来讲,如果不对自己的身体来讲,那么左跟右的名言就没办法安立。我们对世间上的一切事物,都会给它安立一个名言。安立一个名言以后,我们才有办法听到这个名言,内心浮现出这个物体的相状、形象。我们听到某某人的名字,我们内心里面即刻就能够显示出某某人的形象;我们听到某一个建筑物的名字,如人民大会堂、故宫,内心里面即刻就能够显示出它的相状。这就是名跟相的一种关系。反过来说,名里面包括了一定的内容,或者说是包含了特定的内容。那么相呢?相状,每一个法,世间法也好,出世间法也好,也包括了自己所特有的一些状态和内涵。
  世间所有的名、相都是变化的,是假名假相的安立。假名假相的安立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从小到大,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所以这个相是假的,它是能够变化的。我们的名字也是一样的,你可以改名字,你今天可以这么叫,明天你换一个叫法。你说我现在要改成什么名,到派出所一改就可以了。事实上,我们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这些假名、假相当成真的,执著于我们自己的假名、假相,由此引发一切的问题。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五蕴皆空,名相也都是空的,都是无自性的。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我们心意识所感觉到的,所有这一切都是不真实的,都是虚妄的。佛陀告诉我们世间上一切法的虚妄分别,种种的名跟相,目的不是要来否定这个世间,而是告诉我们,不要执著于这个世间,不要迷恋于这个世间,要超越于这个世间,要解脱于这个世间一切的名跟相。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对治法,用佛法来对治自己对假名、假相的执著。我们要慢慢去培养这种力量。这种力量的培养需要靠佛法、靠修行、靠用功,只有这样才有办法对治。
  我们认识烦恼的时候就是修行的开始。我们怎样下手,怎样去对治呢?刚才谈到了对名相的认识,接下来怎么办呢?
  2.善心生智慧
  现在的人都非常聪明,智力很好。我们常常会听到“聪明过人”这句话,但是我们没有听说过“善良过人”。很聪明的人不一定很善良,很善良的人不一定很聪明。我们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让自己越来越善良,变得越来越好,对所有的人都善良。一个人的本性、本心、身语意三业清净无染,无私无我,并且具足悲心、愿力,他自然而然就会善良。我们学佛法,与其说是培养我们的能力,培养我们的文化知识、智慧,倒不如说是培养善心、良心,培养我们的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启发我们的佛性。
  反过来说,我们有这种心理,我们内心有这样一种极其强大的力量,这就是佛法的种子在我们内心扎根、发芽的一种体现。如果我们内心具足善良,自然而然我们的智慧就会显发,因为他对人事物的看法、认识和判断是不同于世间人的。我们要从有漏的善法,逐步转变到无漏的善法、无为的善法,所以佛法要解决的是善跟恶的问题,也就是烦恼与智慧的问题。智慧就是善,烦恼就是恶。善、恶的特点就是从智慧、烦恼来区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