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见忍法师:浅谈佛教网络的发展与运用


   日期:2020/6/12 19: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浅谈佛教网络的发展与运用

黄梅五祖寺 见忍

( 二OO八年十二月)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快步走进全球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佛教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佛教”时代也悄然来临,并成为普及和传播佛法最有效的新方法,实现了“于一毫端现宝王刹,住微尘里转大*轮”的华严境界。因此,我们佛教界也应及时把握时机,结合时代弘法之需,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为新时代弘法利生开辟最有效的途径,这里,我将以“佛教网络发展与运用”为主题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敬请各位慈悲指正!

一、互联网络的诞生、发展及其影响

短短的近十年时间,网络时代已从预言变成现实,从可以不闻不问变成须臾不离,网络化进一步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成为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物质力量,也是当代社会文化传播的最重要载体。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各个阶层不可缺少的社会基础,并通过他们成为大众的社会基础。可以说,这个世界已然“天罗地网”了,离开网络,任何人和事都会成为孤立的,都不可能在大范围内形成影响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网络必然会成为新世纪文化竞争的主阵地,谁掌握了网络上的主导权,谁就能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引导大众,赢得文化发展上的优势。

二、佛教网络的诞生与发展

诸法因缘生。佛教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时代的来临,催生了网络佛教,为佛法的传播提供了最为殊胜的机缘和法门。寺院网站、网上朝圣、佛法论坛、网络教室、网络管理等等形式,使“于一毫端现宝王刹,住微尘里转大*轮”的境界真实地显现出来,赵朴老生前闻此佛教网络描绘时曾欣喜叹言“千灯互照,光光交彻”,今日网络佛教已经初具规模,众生幸甚,佛门幸甚!

互联网络的问世和普及,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习惯与社会文化,而且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不仅仅是传播模式的一场革命,而且是全球化浪潮中影响人类从思想到生活的一场全面革命。当这个世界进入了网络化时代,就真正进入了一体化时代,才真正把佛陀所言的“一多互摄、重重无尽之因陀罗网”华严境界开显出来。

毫无疑问,网络不仅为佛法的普及和资料的传播,提供了最为有效的新途径,而且,由于网络的互动特征,人们和佛法之间的距离从没有这样接近,也正是由于网络的平等特征,为佛法的学习、思辨提供了最为殊胜的手段和环境。

1996年,以《法音》杂志(中国佛教协会会刊)开始建立网络版、紧接着,1998年五祖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重点开放寺院网站为标志,大陆网络佛教至今已经走过十二个年头。这十二年,对于佛法东传2000多年而言,是短短的一瞬间;可是,对于佛法的传播和复兴,确是极具历史意义的一段历程;不仅对当代佛教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为中华佛教,特别是大陆佛教的复兴,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近年来,厦门南普陀寺、陕西法门寺、河南少林寺及我省四组寺、五祖寺、玉泉寺、弘化寺等一批重点寺院网站和海内外一批佛教综合性网站的建立,并通过网站与海内外诸山长老,高僧大德及善知识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结下了深厚佛缘,并吸引了电视台、报刊等多方媒体对佛教的广泛关注和宣传,为推动佛教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传统佛教界对于网络化的逐步认同和接受,并展现了积极态度。这标志着佛教网络开始向网络佛教逐步发展。

三、佛教网络发展的意义及其运用

道在人弘,非道弘人。网络佛教的兴起,既是佛法吸引大批社会精英进入佛门的结果,更是有志于佛法复兴的精英阶层全力以赴的结果。传播手段的改变,不仅加大了对象的接受面,而且,由于网络系统的互动性,必然引起佛教传播的质的变化,网络,已更多地成为人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并促进网下交流的最佳选择。通过这种及时有效的互动行为,不仅在社会知识层和精英层有效地传播佛法,而且为佛教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培养和协作机制,促进了佛教四众弟子和合共修,共同荷担如来家业。

佛法现世,皆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如何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为佛法复兴、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努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谨就佛教网络的意义及运用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以供大家参考。

首先,一定要上网。也就是说,要通过网络了解当代社会,了解当代大众,了解当代佛教现状。没有了解,就没有发言权,不了解当代社会真实现状,不理解社会大众的喜怒哀乐,就不可能契机说法,随缘引导,只能成为教条的佛教。也许有人会说,不上网也可以了解社会,了解大众。这也没有错,可这不上网的“社会”和“大众”,恐怕既不是社会和大众的全部,更不是主流,要想“应遍知”,恐怕最好还是通过当代的“因陀罗网”吧。

其次,要建立网站。无论大小和形式,一定要在网络中建立根据地,只有这样,才能和网络社会形成互动,才能广结善缘、聚合人才、弘教传法。

毫无疑问,网络不仅为佛法的普及和传播提供了最为有效的新途径,而且,由于网络的互动特征,使大众的参与性极为突出,为佛法的学习、思辨提供了最为殊胜的手段和环境。因此,在佛教文化的网络传播过程中,要特别加强互动功能的设计和实施,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开启智慧、解除烦恼为根本目标。

网络宣传,能加强对佛教新闻资讯的传播力度。透过佛教新闻资讯,不仅让海内外关心佛教事业的各界人士了解到佛教界的各种情况,为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及慈善弘法铺设道路,而且,通过及时、翔实的报道,能充分展现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绩,真实体现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下,健康发展的佛教事业,以事实破斥海外一小部分别有用心者捏造的谎言。我们希望未来能有关于佛教界更加全面、更加翔实的报道,不仅为当代社会、也为未来留下佛教界发展过程中的真实路程,哪怕是点点滴滴,也能折射出这个时代、这些人的风貌和成就。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往声誉与日俱增,佛教的弘扬和发展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在这样一个具有无限拓展潜力的大环境里,我们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空前的挑战,为了抓住这个大好机遇,积极广泛地做好佛教文化宣传和慈善工作,为切实有效的发挥佛教网络作用,结合佛教慈善弘法的实际情况,这些年来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果;

1998年五祖寺开通了佛教寺院网站,并建立网络管理办公室,聘任四名大学生做编辑和网络管理工作,成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首家网站;2004年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与信息扶贫”的号召,全面启动“科技与信息扶贫工程”,向全省1200个乡镇捐赠网站,并创建了“中国乡镇门户网”,开展慈善扶贫工作,受到众多国内外机构和知名人士的关注,被誉为“中国乡镇的发展平台”,在利用网络开展佛教慈善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年又启动了佛教热线——寺院上网工程(我省唯一政府部门下函支持的佛教门户网站),专门成立了乡镇网站管理中心和佛教热线寺院网站管理中心,吸纳管理技术人才二十多人,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已有近五十所寺院旗下佛教网站加盟,在佛教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2008年又对五祖寺网站进行全新改版,利用互联网最新技术,开设寺院弘法、网络慈善、网上投稿系统及戒子身份认证系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网络弘法的作用,同时,也正加紧对佛教热线及中国乡镇门户网进行全新改版,正是由于佛教网络的建立和运用,日综合访问量20多万人次,几万条相关信息得以快速发布,佛教信息及文化得以广泛快速传播,僧人身份得以权威认证,佛教旅游、慈善、弘法及寺院建设等各方面都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全面发展。

四、当前佛教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根据这些年佛教网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网络佛教的发展主要面临如下问题和困难:

(一)滥建佛教网站现象严重:一些以个人网站和未经登记开放的寺院利用网络平台化缘或宣传不如法信息情况存在。

(二)佛教界认识不够:开放寺院住持及法师和护法居士等对佛教网络的常识和作用认识不够。

(三)佛教网络人才稀缺:各寺院普遍存在了解佛教并且具备网络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奇缺。

根据以上问题,为促进我省佛教网络健康快速发展,真正为促进我省佛教事业发挥重要作用,结合这些年佛教网络的运用实践和探讨,特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一)希望有关部门立法规范佛教网络建设和管理,并给予政策支持。

(二)开展学习和交流,提高佛教界认识对于佛教网络的认识和支持。

(三)成立佛教信息管理办公室,制定佛教网站建设及信息发布制度,由专人负责佛教信息审核发布管理工作。

(四)开设“佛教网站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由各个寺院派送学习人员,在家居士及自愿学习的法师,培养具备佛教知识和网络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