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了法法师: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6


   日期:2020/6/14 6: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6

第十四、放火焚烧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烧他人家屋宅、城邑、僧坊、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生物,不得故烧。若故烧者,犯轻垢罪。

放火焚烧山林草木,殃及生灵、损害有情众生,罪过很大。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片山林,由一点火种,就可能成为一片火海,损失是非常惨重的,故佛特制此戒。

“若”受过菩萨戒的“佛子,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是不可以的。因为以恶心,故意放大火,是没有慈悲心。虽然放火的动机不同:或以嗔恚、嫉妒他人,或有意玩火,烧山林旷野,伤害的虫蚁和禽兽是很多的。所以制定“四月乃至九月放火”都是不可以的。因为四月至九月,约时间说,多寒的地区,到了这个时候,气候暖和、草木茂盛,禽兽与昆虫都在大量地繁殖。如果在这个季节放火烧山林,必定要伤害很多生命。但是在热带地区,十月至次年三月,气候暖和,一年四季草木常青,昆虫不冬眠,大小动物,各种生命都在活动,也是不能焚烧山林,以免伤害众多的生命。“若烧他人家屋宅、城邑、僧坊、田木及鬼神官物”也是不可以的。若烧他人家屋宅等,是指放火的时候,不小心引起烧掉他人的屋宅,是属于失误引起火灾;如果是有意损害他人财产,而烧人家屋宅,在律中是属于盗戒。如以杀生为动机,故意烧人家屋宅,属杀生戒。烧城邑、僧坊、田木、鬼神、官物,应该也是无心引起火灾;如恶心放火,即是犯重罪。所以佛说:“一切有生物,不得故烧”。如果在寒带地区,需要用地,可以在寒冬月中放火。戒律中制定在腊月中放火,必须要率领僧众持咒,围绕整个山头地界走一圈,然后说:“现在我要用地,放火烧山,令一切有情众生赶快离开这里,持咒以后,就可以放火。“若”不这样做,而“故”意“烧”山林屋宅“者”,是菩萨“犯轻垢罪”。

1、此戒具四缘犯

(1)非时;

(2)非时想;

(3)恶心故意;

(4)正放火烧,犯。

2、开遮

此戒大小乘俱制,僧俗都应遵守。但是在家菩萨为了资生耕种,谨慎放火燃烧不犯;出家菩萨为了消除妨碍,要选择时间,谨慎放火燃烧不犯。

3、果报

以恶心故意燃烧伤害生命,罪同杀盗,果报与杀盗戒相同。

第十五、僻教戒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于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萨以恶心、嗔心,横教二乘声闻经律,外道邪见论等,犯轻垢罪。

此戒又名法化违宗戒。僻教就是偏邪之教,二乘为偏,外道为邪。所谓菩萨如不以大乘圆顿正法教化众生,而以小乘或外道的邪见论等教化众生,使众生迷失了大乘根性,成为佛教中的焦芽败种,过失是非常大的。为了正法久住,赞于大乘不断三宝,故佛特制此戒。

“若”受过菩萨戒的“佛子”,在教化众生的时候,“自佛弟子”以“及外道恶人”,还有内外“六亲一切善知识,”都“应”当“一一教”导他们“受持大乘经”典戒“律”,还“应”该“教”导他们理“解”大乘的“义理,使”他们“发”起“菩提心”。如只为了解大乘教理,不发菩提心,也不修持则是狂慧;如只知发菩提心,不理解大乘教理,虽然发心修行,只能增长无明。所以,菩萨对于一切众生,不论是佛弟子,还是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都要劝导他们受持读诵大乘经律。然后教导他们理解义理,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趣向“十发趣心”,依法修行,入“十长养心”,回向“十金刚心,于”此“三十心中,一一解其”先后“次第”,观行的“法用”。如先修十信心,以信决定,于理相应;次修十住,信解成就,于大乘法决定不生退转。次修十种妙行,回向中道。以信解行三贤位,功德圆满,次修六度万行,即登十地,位证佛果。这样的教诫,自利利他,同证无上菩提,才是菩萨应有的职责。

“而菩萨以恶心”嫉妒或藐视他人,不以大乘佛法教导众生;或以“嗔心”怀恨他人,“横”加干涉大乘“教”理;或以声闻缘觉“二乘”经律,以及“外道邪见论等”教导众生,引导众生入于邪道,是菩萨“犯轻垢罪。”

1、此戒具性遮二业

若以二乘教导众生是遮业;如以外道邪见论等教导众生,即具性遮二业。

2、开遮

(1)如接引初机,先用小乘法,然后以大乘佛法教导众生不犯;

(2)为了破除小乘学者的妄执,以大乘法说小乘过不犯。

3、果报

(1)以外道教,得邪见报;(2)以小乘教,障大菩提道;(3)以大乘教,自他俱利。

第十六、为利倒说戒

若佛子,应好心先学大乘威仪经律,广开解义味。见后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乃至饿虎狼狮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然后一一次第为说正法,使心开意解。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此戒是防止为利说法,如说法者未能满足利养,便吝惜不说,或倒说正法,这是不允许的。佛陀曾经说:“我则不听为利说法,我听清净持戒比丘、高座说法。”凡是大乘法师,对新学菩萨说法,要坚固其志愿,引导他们走上菩提之道。如果是为了利养,倒说经律,过失也是很大的,故特制此戒。

“若”受过菩萨戒的“佛子,应好心先学大乘威仪经律,广开解义味。”好心,是指发心学佛,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具有自利利他之心。首先要学习大乘经律,深入经藏,理解甚深教理,尝到佛法的义味,自己得到了法益,方可以法利生,不辜负佛陀的教诲。

“见后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所谓新学菩萨,是指初发心的菩萨,刚入佛门,对于大乘经律是一无所知,新学菩萨从遥远的百千里之外来求学,目的就是要学习大乘经律。大乘法师见到新学菩萨来求法,要观机逗教,把自己所学的大乘佛法,如法的教导新学菩萨。让他们发起菩提心,趣向解脱道。然后“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若烧身烧臂烧指”,供养诸佛,以消除无始劫以来的罪障。如二祖慧可的断臂求法;六祖惠能的腰石舂米;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燃臂供佛,这些都是苦行的最好证明。目的就是要破除众生的贪爱执著。发心菩萨“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即是著相凡夫,身相不空,人我宛然,“非”是行菩萨道,求解脱的“出家菩萨”。所以,菩萨发心不但要烧身臂指供养诸佛,“乃至”遇到“饿虎狼狮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如近代大德,广钦老和尚在山中修行时,遇到老虎而不惧怕,以此来考验求法之心是否真切。如求法的心真切,就是牺牲身肉手足,供养虎狼狮子,也不感到为难。“然后一一次第,为说正法”以此甚深妙法,“使”新学的菩萨“心开”而无所障,“意解”而无所碍。这样的说法,才不辜负初发心的菩萨。

“而菩萨”假如是“为”了“利养”,或者是为了名闻“故”,达不到目的,便对求法者“应答不答”,或在回答的时候“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这是上违诸佛之慈心,下失众生之悲仰,恶意地毁“谤三宝说者”是菩萨“犯轻垢罪。”

1、此是遮戒

为了利养、谬解、颠倒说法,是染污业,犯轻垢罪。

2、善识开遮

(1)知道学者不是法器,不说苦行,不犯。

(2)为除学者之邪见,不说苦行,而呵斥苦行,不犯。

(3)为破修行者虚妄执著,专谈理行,不谈苦行,不犯。

3、果报

为利养说法,是邪命所摄;颠倒说法,则是谤法之等流。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若佛子,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教他人求,都无慈心,无孝顺心者,犯轻垢罪。

此戒又名依官强乞戒,即依官员的势力,强取乞索他人的财物,是无慈愍心,又无孝顺心,故特制此戒。

“若”受过菩萨戒的“佛子”,不为佛法僧三宝的利益,只是“自”己“为”了“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不持戒、不修行,去“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作为亲密朋友。“恃作形势”,依仗国王大臣的势力,以种种名义,进行“乞索”财物,如不给财物,即以“打拍”相威胁,或以“牵”引“挽”拉等手段,迫使他人,实行强“横”而“取”他人的“钱物”。如此“一切求利”非理而索取,是不善取,“名为恶求”,求索时,心无厌足,多多益善,是为“多求”,这是邪命自活。《遗教经》说:“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所以,发心的菩萨,不但自己不能这样多求,就是“教他人求”,也是不可以。因为教他人依恃王臣官员的势力,索取财物,“都”是“无慈”悲之“心”,亦“无孝顺”之“心”,如有慈悲之心,则会普济贫穷众生,有孝顺之心,则会供养众生父母,自然不会强取横夺。假如依势自求,或教他人求取钱物,是菩萨“犯轻垢罪”。

1、此戒具性遮二业

属盗戒之等流。

2、善识开遮

如为三宝事、为病人、为众生故,如法营求开缘不犯。

3、果报

为己乞求钱财利养,则妨道恼他;不乞求则正命清净,自他俱利。

第十八、无解作师戒

若佛子,应学十二部经。诵戒者,日日六时持菩萨戒,解其义理,佛性之性。而菩萨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缘,诈言能解者,即为自欺诳,亦欺诳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而为他人作师授戒者,犯轻垢罪。

此戒又名无知为师戒。为师者弘扬佛法,必须要有大智慧,了解大小乘权实的教法,彻底明白戒律的开遮持犯。如果没有智慧,不理解佛法,不通达理性事相,诈为人师,传授他人戒法,是自误误人,故佛特制此戒。

“若”受过菩萨戒的“佛子”,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应”当“学”习三藏“十二部经”。十二部经是指:长行、重颂、授记、孤起、无问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共十二部,包括了佛的一代时教,经律论三藏教理。菩萨以弘扬佛法,普渡众生为己任,应当学习三藏圣教,十二部经典,还要读诵大乘菩萨戒。“诵戒者,日日六时持菩萨戒”,修学菩萨行,“解其义理,佛性之性”。受戒之人,虽然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如不明了戒律,是不能证得无上佛果。所以持戒者要了解戒律的义理,明白佛性之性。佛性即是觉性,亦即一切众生本有的自觉体性。此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在圣不净,在凡不垢。因此明白了自性,本无垢净增减,即终日看经,而无经可看;终日持戒,而无戒可持;终日参禅,而无心可参。这样看经、持戒、参禅,方可为人天师范。

“而菩萨不解一句一偈”,是指不学习大乘佛法,不知三藏十二部经中的一句一偈,也不解“戒律因缘”,经义不通、戒义不明,则不能自利,亦不能利益他人。“诈言能解者,即为自欺诳,亦欺诳他人。”自己的无知,却装成很有学问的样子,说自己能理解佛法。这是欺诳自己,也欺诈了他人。内欺自己,外欺他人,自他无益,两利俱失。所谓“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过失是很大的。如“一切”佛“法”都“不知”道,“而为他人作师授戒者”,是菩萨“犯轻垢罪。”

1、此戒属于遮业

受戒后不学戒是一过;妄欲作师授戒又是一过,即随事结罪。

2、善识开遮

如菩萨为白衣授五戒,及六斋日授八关斋戒法,皆悉无犯。但必须要理解五戒、八戒的内容。

3、果报

未证法性,而登高座;无知而教人授戒者,俱堕恶趣。

第十九、两舌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见持戒比丘,手捉香炉,行菩萨行,而斗遘两头,谤欺贤人,无恶不造者,犯轻垢罪。

此戒又名斗谤欺贤戒。以两舌向此说彼,翻复两舌,于僧团中,破坏和合,令众斗乱,是不可以的。两舌是不善法,将来必定会招感拔舌地狱,故佛特制此戒。

“若”受过菩萨戒的“佛子,以恶心故,见持戒比丘,手捉香炉,行菩萨行。”是指未断烦恼,故起恶心。恶心有二种:一是嫉妒心,见持戒菩萨比丘,如法如律,心起嫉妒,欲令斗诤,加以打击;二是障碍心,见持戒菩萨比丘,受人供养,或称扬赞叹。心里不平,就想办法斗勾两头,使彼此间不安宁。持戒菩萨比丘,手捉香炉,行菩萨行,是说明贤圣菩萨僧,修菩萨行。香炉是头陀行者常用的十八种法器之一。其义有二:一是表信根成熟,深入法界,必须以信为首。二是表清净行,发心菩萨,要圆满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必须要修清净行,故以香炉表法修行。行菩萨行是拣别不同于声闻行,而是修行大乘菩萨道,将来决定成佛。

“而斗遘两头,谤欺贤人,无恶不造者”。斗是指交锋相斗,互兴恶意。遘是指在和合的僧团中引生是非,构成互相矛盾。两舌就是说两边的话,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使双方发生诤斗,从中取乐。谤欺贤人,是见菩萨比丘,持戒清净,但由恶心的原故,即用欺诈和两舌、妄语等,作无根据的诽谤,说某某犯了戒。这种无恶不造的行为,使彼此之间不能安宁和乐。是菩萨“犯轻垢罪”。

1、此戒具性遮二业,具六缘犯

(1)是众生;

(2)众生想;

(3)两舌心;

(4)说过失;

(5)所向人;

(6)听者领会,犯。

2、善识开遮

《菩萨戒本》云:“若菩萨见诸有情,为恶友所摄受,亲爱不舍。菩萨见已,起怜悯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随能,说离间语,令离恶友,舍相亲爱,勿令当受长夜无义无利。如是以饶益心,说离间语,乖离他爱,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3、果报

与第六说四众过戒相同。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此戒又名不救生戒。菩萨见危难众生,不能解救,不护生,则失菩萨的慈悲之心。有苦不救,违背了菩萨的孝顺之心,故佛特制此戒。

“若”受过菩萨戒的“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是指菩萨以慈心给予众生快乐,拔除众生痛苦。所以,见到有情识的生命,遇到困苦时,要行方便,以放生护生作为自己的事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怎么会知道一切男子女人是我父母呢?因为“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既然是生生从之受生,那么,一切男子女人当然是我累劫多生的父母。“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也曾经展转互为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是指现在杀其身,食其肉,无非是杀我的父母,食我父母的肉。也等于是杀我过去的身体,食我过去的肉。“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因为我人中阴之身在投胎时,他的比重比气体还要轻,来去自由,即以中阴身的眼睛,观察将来与其有因缘的父母,由于观察有因缘的父母情爱不已,即前往附身,以父母精血(地水)二种凝结和合,妄生贪爱分别,即投胎中。因为在胎中有暖火息风的关系,识居其中逐渐成长六根。所以说,地水火风四者为我本体,一切众生皆具此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一切众生最亲的是父母,己身是最爱的,彼此都是血肉相连。所以要常生慈悲心,行放生业,救死护生,让众生生生受生,安乐自在,离苦得乐,也等于是自己得安乐,这是常住之法。因为众生在生生世世中,都会遇到困苦危难。菩萨如遇到危难的众生,要去救护放生。还要“教人”去“放生”,而且要教人修慈心观:一、生缘观,观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二、法缘观,观地水火风四大是我本体;三、无生观,观众生在生生受生之中,而悟不生不灭常住之法。

“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当以“方便”之法,去“救护”被杀的众生,“解”救“其苦难”,使众生离苦得乐。但这只能救一命之苦,为了救更多的众生,必须要广作宣传,“常教化”众生去救生放生。常“讲说菩萨戒”经,才能“救度”一切“众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或每年父母兄弟的忌辰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前面提到自己讲说菩萨戒,救度多生累劫的父母。现在是救度现生的父母眷属,请法师讲经,以超荐亡者。讲经为什么能超荐亡灵?因为大乘戒法,有生善灭恶、除罪获福的力量。能使亡者闻法之后,障除慧发,以此资粮生人间天上;或往生净土,得见诸佛。这些能见佛闻法,都是讲菩萨戒经的功德。所以,菩萨不但要救护一切众生,还要常请法师讲菩萨戒,“若不尔者”,是菩萨“犯轻垢罪。”

1、此戒具四缘犯

(1)是苦众生;

(2)苦众生想;

(3)无慈心;

(4)坐视不救,随事结罪。

2、开遮

此戒惟遮不开。

3、果报

不救苦厄众生,则失三慈法利;救护放生,则成就三慈法门,自他俱利。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如灭罪品中,广明一一戒相。

“如是”,是指以上的“十戒”,希望学者“应当”如法的修“学”,“敬心奉持”。这十条戒的内容是出于大本《梵网经》,“如”在“灭罪品中”还要“广明一一戒相”。

第二十一、嗔打报仇戒

若佛子,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杀生报生,不顺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骂辱,日日起三业,口罪无量,况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萨,无慈心报仇,乃至六亲中故报者,犯轻垢罪。

嗔打报仇戒,又名无慈酬怨戒。是指有人打我,或杀我父母六亲眷属,是不能以嗔恨心报复。如起嗔恚心,则失去了菩萨的慈悲心,故特制此戒。

“若”受了菩萨戒的“佛子”,对一切众生要有慈悲心。“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因为,嗔心是烦恼的根本,世间很多的仇恨打杀,乃至战争,都是由嗔恨心引起的。所以,菩萨是不得以嗔报怨,要以德报怨。“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菩萨受他人的打骂不报仇,即使有人杀害父母兄弟,也不得加以报复。如一国之主的领袖,被人杀害,也不得加以报复。为什么不能报仇?因为,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在平等空寂的法性中,是没有怨亲的差别。菩萨教导众生,断除烦恼,出离三界轮回,永绝生死,得大解脱,是不能杀生的。“杀生报生,不顺孝道。”菩萨观一切众生都是父母,怎么能杀多生累劫的父母,去报今生父母之仇,这是不顺孝道,与道相违。

“尚不畜奴婢,打拍骂辱。”奴婢即今所谓的佣人。出家的菩萨,是不能畜养奴婢;在家菩萨虽可畜养奴婢,但也不能打拍骂辱。如对奴婢打拍骂辱,则“日日起三业,口罪无量。”因为打拍是身业,骂辱是口业,打拍和骂辱都不离意业。则日日造业,得罪无量。“况故作七逆之罪。”菩萨观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的父母,故不打骂杀害父母,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萨,无慈心报仇,乃至六亲中故报者,犯轻垢罪。”在家菩萨如父母兄弟亲戚被人杀害,他虽不去报仇,但依国法,杀人者必然会绳之以法,如此在家菩萨是不犯轻垢罪。如出家菩萨没有慈悲心,故意去报父母六亲被杀之仇者,冤冤相报,是菩萨犯轻垢罪。

1、此戒具五缘犯

(1)是仇人;

(2)仇人想;

(3)有报仇心;

(4)报复;

(5)被打骂杀、犯。

2、开遮

此戒唯遮不开。

3、果报

杀生报复,则互相仇害,报堕三涂;不报则解怨释结,永无仇对。

第二十二、骄慢不请法戒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聪明有智;或恃高贵年宿;或恃大姓高门,大解大福,大富饶财七宝。以此骄慢,而不咨受先学法师经律。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下贱,诸根不具,而实有德,一切经律尽解。而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骄慢不请法戒,又名慢人轻法戒。这一条戒是为了防止初学者,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骄傲自满,贡高我慢,不尊重法,不尊敬法师,与求法的精神相违背,故特制此戒。

“若”受过菩萨戒的“佛子,初始出家”,是指发心出家,但不懂佛门的规矩,对佛法“未”能“有所”正确的理“解”。“而自恃聪明有智”,不肯听经闻法。佛经说,有七种原因起骄慢:1,“自恃聪明有智”;2,而“恃高贵”;在社会上有地位;3,恃“年宿”;4,恃“大姓高门”;5,恃“大”见“解”;6,恃“大福”德;7,恃“大富饶财”。“以此”因缘而生“骄慢”,所以,轻视先学法师“而不”去“咨受先学”大乘“法师”的“经律”。“其”先学“法师者,或小姓”而非大姓;“年少”而非高龄;“卑门”而非高门;“贫穷”而非富饶;“下贱”而非高贵;“诸根不具”而非聪明、大解大福。但是“而实有德”有修,对“一切经律”的义理“尽解”,并非未有所解者可比。

“而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第一义谛,即是指大乘菩萨经律,最高甚深中道无上之法。如新学菩萨不亲近大乘法师,不咨问第一义谛者,是菩萨犯轻垢罪。

1、此戒具四缘犯

(1)是法师;

(2)法师想;

(3)骄慢心;

(4)不咨受,犯。

2、开遮

惟遮不开。

3、果报

慢人轻法则失正法,顽愚陋劣,不能成就圣果;尊师重道,则智慧开明,菩提增长。

第二十三、骄慢僻说戒

若佛子,佛灭度后,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象前,自誓受戒,当以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象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时,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象前自誓受戒,而要见好相。若法师自倚解经律,大乘学戒,与国王太子百官以为善友。而新学菩萨来问,若经义律义,轻心、恶心、慢心,不一一好答问者,犯轻垢罪。

骄慢僻说戒,又名轻视新学戒。以偏见骄慢之心,轻视后学,有违背佛陀的教诫,故特制此戒。

此戒内容有二:第一节是说明受戒的佛子,心无骄慢,在佛前师前受戒。戒师的心,也没有骄慢僻说。第二节是说明戒师倚恃骄慢僻说,而弟子没有骄慢僻受。

“若”受过菩萨戒的“佛子,佛灭度后,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象前,自誓受戒,当以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受戒法的仪式有三种:一、是佛在世时,亲自从佛前而受戒,得上品戒。二、是佛灭度后,于先受菩萨戒的法师前,如法受戒,得中品戒。三是在佛灭度后,若千里内没有授戒法师,只能在佛菩萨像前,自立誓愿,而禀受佛戒者,必定要见好相,若见好相,得下品戒。所以,佛在世时,是以佛为师,现在佛已灭度,即以戒为师。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正说明弟子无骄慢僻受。于佛菩萨像前,是说佛不在世,现前又没有授戒师,欲以好心禀受菩萨戒时,只得在佛菩萨像之前,发誓愿受戒,发愿与立誓本经第三十五戒、三十六戒都有详细的说明。发誓愿之后,当在佛前七日忏悔,宿业消除,得见好相,即得戒。

“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象前受戒。”如在佛前自誓受戒,一七日不见好相,要再继续努力忏悔,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至诚忏悔,要得见好相已,业障消除即得戒。所以在佛像前自誓受戒,最重要的是忏悔见好相,即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即在忏悔时,未得好相,是说明罪业未消,虽在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仅有受戒之名而已。

“若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时,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佛灭度后,现在还有受菩萨戒的法师,受戒者当在法师前诚心求戒,不须要见好相。原因有二:一是得戒法师,是师师相授而来,即与过去诸佛住世一样,所以在法师前受戒时,即得戒。二是求戒的弟子,在戒师前生至重心,观戒师为诸佛,所以在师前受戒即得戒。

“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象前,自誓受戒,而要见好相。”假如在千里之内,没有授戒的法师,求戒者可在佛菩萨形像前求忏悔,然后自誓受戒。忏悔时见好瑞相,即得戒。如在千里之内有授戒师,而求戒者,不从师前秉受,而在佛菩萨像前受戒,此人不但不得戒,反招骄慢僻受戒之罪。

“若法师,自倚解经律,大乘学戒。与国王、太子、百官、以为善友,而新学菩萨来问,若经义律义,轻心、恶心、慢心,不一一好答问者,犯轻垢罪。”假若授戒的法师,自己认为理解大乘经律的事理性相,开遮持犯。而与国王太子百官做为善友,应酬佛法为儿戏,忽略了新学菩萨,来问经义律义,如以轻心恶心慢心,不一一好答问者,是法师得骄慢僻说之过,犯轻垢罪。

1、此戒具四缘犯

(1)是求法人;

(2)求法想;

(3)起骄慢心;

(4)僻说出口,犯。

2、开遮

此戒惟遮不开,但有以下情况不答问者不犯:

(1)若知前人是恶见、邪见,欲来求觅罪过。

(2)若知不说,令彼调伏。

(3)若知前人不能敬顺。

(4)若知是钝根,闻甚深义生邪见。

(5)若知闻已,向恶人宣说,破坏正法等。

3、果报

吝法则愚痴,骄慢则陋劣。不吝不骄,则功德智慧以自庄严。

第二十四、不习学佛戒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一切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者,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不习学佛戒,又名背大向小戒。所谓舍本求末,不学习大乘法,而反学习二乘外道论等,非大士之正见,昧菩萨之本行,故特制此戒。此戒与前面的第八心背大乘戒、第十五僻教戒、第三十四暂念小乘戒,虽然名义相似,而义理各有差别。

“若”受过菩萨戒的“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佛的经、律、论,三藏大乘法,是超越生死苦海的宝筏,佛弟子是应当时时勤学修习。经即修多罗,律即毗奈耶。佛所说的经律,有菩萨藏、声闻藏。这里所说的经律是菩萨藏,所以叫大乘法。它所诠的理趣,乃是正知“正见、正性、正法身。”不偏不邪名正,正知正见明了不生不灭,不迁不变的正法身果,是菩萨追求的目的。受过戒的菩萨,对于大乘的经律,心地的正因正果,“而不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一切书记。”这是指出家的菩萨,不一心学习佛法,而舍菩提觉道,无上至高的法宝。譬喻世间的七宝,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非常珍贵,而弃舍不要一样,是非常可惜的。这里是指菩萨不学习大乘经律,反而去学邪见、二乘的偏空、外道的谬计执著、世俗的论典、小乘的阿毗昙,对法杂论,一切书写记算等等。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等法,如修学这些,是不能见到诸法实相,皆属于邪知邪见。

“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者。若故作者,犯轻垢罪。”以上所说的外道邪说,是断佛的种姓,也是障碍菩提道的因缘。非行菩萨道者所应学。若菩萨不学大乘经律,故意学习邪见、外道、二乘论等,即犯轻垢罪。

1、性遮重轻

学习小乘是遮业,学习外道典籍具性遮二业。

2、开遮

(1)《菩萨戒本经》说:“菩萨于世典外道邪论爱乐不舍,不作毒想,是名为犯。不犯者,为习小助大,为欲引化二乘,会入大乘,故学二乘之法”。

(2)《菩萨善戒经》云:“为论议故,为破于邪见故,为知外典虚妄,佛法真实故,为知世事故不犯。”

3、果报

学习小乘则障菩提道,学习外道法则堕恶知恶见之中。

第二十五、不善知众戒

若佛子,佛灭度后,为说法主,为行法主,为僧坊主,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诤,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者,犯轻垢罪。

不善知众戒,又名为主失仪戒。此戒是指住持一方,弘扬佛法的菩萨比丘,应如法如律,知己知彼,统理大众,调御大众,是菩萨比丘应有的责任。假如不能统理大众,反而在僧团中斗诤,乃至对三宝的财物,也不善于守护,即非佛子,故佛特制此戒。

“若”受过菩萨戒的“佛子,佛灭度后。”是指佛在世时,僧众以佛为主,亲承法化,虽分化一方,也不敢自恣斗乱。可是,佛灭度后,诸大弟子弘宣正法,各立门庭,有以下几种:一、“为说法主”,即现在的法师,对于佛所说的三藏教法,善能开示演说。如《华严经》说:“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弘宣佛法,使其流通不致断绝,是说法主的责任。二、“为行法主”,即主持清规戒律,以法行持,即今称为律师。以戒为主,行解相应,能领众修行。三、“为僧坊主”,即今监院、住持之类,能善于安排僧众结夏安居及法事活动。四、“教化主”,即教化劝人修福之主。如寺庙的建筑、佛塔的兴建,需要资金,必须由寺中的教化主去募捐化缘。五、“坐禅主”,即教人修习禅定。在十方丛林中,如堂头或首座、堂主、班首之类的执事,领众坐禅修定。六、“行来主”,即今寺中知客。照应十方僧众和宾客的往来,安排房间住宿等事。

“应生慈心,善和斗诤,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是指以上说法主等,对一切大众都应生起慈悲之心,给予一切众生安乐。在僧团中,如有发生争执,要设法善为调和。未起斗诤,即令不起,已起即令息灭。“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是指对于佛法僧三宝常住的物品,作为自己所有,善于守护不能滥用。如寺院库房的对联:“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不使其损坏,这才是出家主人应有的职责。

“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者,犯轻垢罪。”假如不能善和斗诤,反而搅乱大众,引起斗诤,又不能善守三宝物,而反恣心任意用三宝物者,违背因果,是菩萨犯轻垢罪。

1、此戒属遮业

(1)不善灭诤,随事结过;

(2)不善守物,随用结过;

(3)若佛法僧物,擅作自用,即属盗戒。

(4)若发起诤事,分别得性罪,犯。

2、开遮

惟遮不开。

3、果报

不善灭诤,得破僧方便罪。不善守物,招贫穷之苦报。善和善守,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功德无量。

第二十六、独受利养戒

若佛子,先在僧坊中住,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先住僧,应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木床,事事给与。若无物,应卖自身及男女身,割自身肉卖,供给所须,悉以与之。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坊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而先住僧独受请,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无量罪,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犯轻垢罪。

独受利养戒,又名待宾乖式戒。此戒是提倡利和同均,施主请僧供养,不论是常住僧或客僧,皆应有利养分。为了防止僧坊主单独受请,不差客僧受请,故佛特制此戒。

“若”受过菩萨戒的“佛子,先在僧坊中住”,是指原来居住在寺庙中的出家众,或一寺之主。“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坊”,是指从远处来的菩萨比丘来到了僧伽蓝中。“舍宅城邑,若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是指在家菩萨的住处,或在城中闹市处。有些国王发心受菩萨戒,把自己的王宫舍宅,暂作僧众结夏安居的处所,或把舍宅作为说法斋僧的道场。“先住僧应迎来送去”,是指先住僧对新来的菩萨比丘僧,迎接后给予住下。“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木床,事事给予”。新来的菩萨比丘,要给予饮食供养,还要安排房舍和卧具,如绳床木床之类,提供给予休息,要事事给与方便,如法供养。“若无物,应卖自身及男女身,割自身肉卖供给所须,悉以与之。”是指在家菩萨虽然请僧来住,但条件有限,生活困难,为了供养客僧,应卖自己所有的物品,作为供给。或卖自身以为供养,以及卖自己的男女,作为供给。也可割自身肉卖,供给所须,悉以与之。所谓内外布施,三轮体空,超越贫穷,功德无量。

“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坊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檀越即是施主。到僧坊中请众僧,为供养一切僧众。客僧有利养分,应该接受檀越的供养。僧坊主要组织僧众接受施主的供养,按次第差客僧受请。“而先住僧独受请,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无量罪。”假若施主请众僧,而先住僧有私心,单独接受檀越之请,不差客僧去受供养,僧坊主,就要得无量罪。“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犯轻垢罪。”因为先住僧,自私自利,只知自食而不差客僧受请,是愚昧无知,与畜生无异。违反了僧团的规矩名非沙门,同时又丧失了僧人的资格,是违背了佛陀的教导,所以名非释种姓。这样的菩萨僧坊主,犯轻垢罪。

1、此戒具四缘犯

(1)有客僧;

(2)有客僧想;

(3)独受心;

(4)不差客僧,犯。

2、开遮

惟遮不开。

3、果报

如法僧事,获福无量;不如法次第受请,得罪无量。

第二十七、受别请戒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而此利养,属十方僧,而别受请,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己。及八福田中,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轻垢罪。

作为出家的佛子,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如受别请,不请十方僧,施主则失去了平等心的功德,十方僧也失去了利养分,故特制此戒。

“若”受过菩萨戒的“佛子,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而此利养属十方僧。”是指施主为求福,来请僧人到斋主家接受供养。斋主发心供养的财物、饮食是属十方僧,一切僧众皆有份。所以作为一寺之主,应该为僧众着想,凡有信众请僧供养,不得私自受信众请,应与僧众一同受请,同得利养。如僧坊主受别请,把所得的利养归自己所有,这是不可以的。因为信众的财物,是属于十方僧。“而别受请,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己。”现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如泰国的僧人,还是遵守着佛陀的教训,托钵乞食。有信众请僧,寺主即安排僧众,到其家接受饮食财物等供养。

北传佛教如中国汉语系的僧人,已没有托钵乞食的习惯,他们住宿丛林,如有祈福供养,请僧也只能在寺庙里斋僧供众。“而别受请,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己。”如一寺之主别受请,把供养的财物属自己个人所有,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己,过失是很重的,将来所感的苦果,也是非常大的。“及八福田中,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轻垢罪。”“八福田”即是:诸佛、圣人、和尚、阿阇黎、众僧、父、母、病人,前面五位是敬田;父母二位是恩田;病人是悲田。这八类都是众生种福修慧的良田,所以称为福田。凡是八福田中,一切财物,合理使用,即获广大的福德。如以公济私,自己私用,即得无边的罪过。如僧坊主别受请,或取八福田中的财物,作为自己私用,而不给予僧众,是菩萨犯轻垢罪。

1、此戒具三缘犯

(1)是别请;

(2)别请想;

(3)受竟,结罪。

2、开遮

此戒是遮业,制出家五众,兼制在家二众,不得将寺僧利养入己。但有开缘,如《瑜伽菩萨戒本》说:“檀越来请,若至自舍,若至寺内,若至余家。若施衣食种种众具,菩萨以嗔慢心,不受不往,是染污犯。不犯者,若病、若无力、若狂,若远处,若道路恐怖难。若知彼骄慢不受,令彼调伏。若先受请;若修善法不欲暂废;为欲得闻未曾有法,饶益之义及决定论。若知请者为欺恼故;若护多人慊恨心;若护僧制故”。

3、果报

取十方僧物入己,是偷盗行为,结罪与盗戒同,不取不犯。

第二十八、别请僧戒

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坊问知事人,今欲请僧求愿。知事报言,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

此戒与前一戒不同,前-戒是僧坊主,不得接受别请。此戒是请僧供养的菩萨施主,不得别请福田僧。《般若经》说:“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别请僧是违背佛的平等无相布施,故特制此戒。

“若”受过菩萨戒的“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坊问知事人,今欲请僧求愿。”是指求愿种福的人,有出家菩萨,也有在家菩萨。在家菩萨是受六重戒,二十八轻戒。檀越是修福布施的人,梵语檀越译名好施,以好心施行,便得超越世间的贪吝。正信的施主,请僧福田求愿,所求的愿各别不同。有的发愿度众生,有的愿听闻正法,有的愿生天上人间,乃至愿生西方净土。凡是有所求愿,必当在三宝中求。三宝的住世,完全是依赖众僧。所以,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坊问知事人(知客、监院、住持等)。我某甲今欲请僧,求某某愿供僧。“知事报言,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在寺庙里当知事的人,应当回答说:“你要请僧,应依照佛陀的教导,要次第请即得十方贤圣僧。”为什么要次第请?因为,僧团中有凡有圣,很难辨别。凡夫的肉眼,看不出谁是圣僧凡僧。如能次第请僧,即得十方贤圣僧,福德是不可思量的。如佛的弟子阿那律尊者,在过去久远劫以前,曾经因供养过辟支佛,即感得九十一劫天上人间的福报。“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如以分别心,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供养,还不如次笫供养一个凡夫僧的功德。为什么?因为以无分别心,次第请僧,凡夫僧即是贤圣僧;以分别心请贤圣僧即是凡夫僧。十诵戒律因缘经说:“毗舍怯母别请五百罗汉。佛言,毗舍怯母无智不善,不得大福。若于僧中次第请一人者,得大功德,果报利益最胜。”

“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以分别心请僧,是说明心有分别,有执著,有住相,是外道法。不但释迦世尊的戒法,是次第请僧,就是过去的七佛,也没有别请僧法。经中引七佛为证,因为七佛在娑婆世界应化时,近在一百小劫之内,长寿天的天人也都曾经见过。所谓七佛:一、毗婆尸佛,译为胜观。二、尸弃佛,译名为火。三、毗舍浮佛,译名随比佛。这三尊佛是在过去庄严劫出世。四、拘留逊佛,译名所应断。五、拘那含牟尼佛,译为金寂。六、迦叶佛,译为饮光。七、释迦牟尼佛,译为能仁寂默。这四尊佛是在贤劫中出世。以上七佛的教法,都是依次第请僧供养。如不依次第请,有违佛法,不顺孝道。若菩萨故意别请僧,即犯轻垢罪。

1、此戒是遮业

分别是福田非福田,不顺平等普施法门。

2、开遮

(1)如亲友则须善于简择,不犯。

(2)如欲说法,授戒,化导众生,择其才德请之,不犯。

3、果报

别请僧则违平等法门,失广大福德;以平等心请,则获福无量。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毒、蛊毒,都无慈愍心,无孝顺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邪命自活戒,又名恶伎损生戒。邪命,拣别不是正命;自活,拣别不是为他人生活。作为佛子、菩萨比丘,应当乞法乞食。乞法即乞实相一乘之法,珍重守护法身慧命。乞食即乞一餐之供,清净自活,资养色身。若以邪命乞求,即非佛子,故特制此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是指出家的佛子,由于恶心的缘故,不是为了求道,而是为了个人的利养,去做邪命的事。

概括有八种:一、“贩卖男女色”,从事色情活动,贩卖男女色身,离他骨肉,玷人门风,不顾羞耻。

二、“自手作食,自磨自舂。”佛制比丘乞食是接受施主的供养,不需要出家人自做,维持生计。若出家沙门为了生计,设餐饮业,即失威仪,又增长贪心。所以,佛制出家僧人,是不能做这种行业。

三、“占相男女”。占即占卜卦之类,妄判男女祸福寿夭。相即看相,察容观色,妄判男女的穷通得失,这些都不是出家人所做的事业。

四、“解梦吉凶”。即给人解释做梦的事,来判断它的吉凶。梦是如幻如化虚妄不实的,哪里有实在性。

五、“咒术”。咒是咒语,即邪道的邪咒,用来驱神遣鬼,摄人灵魂。术是幻术,即用种种虚幻之事来迷惑人。

六、“工巧”工是精工,巧是巧匠,以其精工巧匠造作出种种精妙的东西,这些都是俗人所做的事,不适宜于出家佛子。

七、“调鹰方法”。鹰是鹰犬,西北打猎的人,善调鹰犬,教其在山中猎取走兽之类。这些伤害动物的鹰犬,不但出家的菩萨不能养,就是在家的菩萨也不能调养。

八、“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毒、蛊毒。”毒药的种类很多,有百千万种。(1)如和合蛇毒,取蛇之毒害人,也可以害其他生命。(2)生金生银,是化学元素,其性最毒。以此和合毒药,即可害人害物。(3)蛊毒,相传是一种由人工培养的毒虫。取百虫入瓮中,互相残杀,最后必有一虫尽食诸虫的叫蛊。以此蛊毒害人,必令人致死。以上种种邪命,是道俗共制。“都无慈愍心,无孝顺心”。以上种种,不但出家的菩萨不应作,就是在家的菩萨也不应作。如做以上事业,都是没有慈悲和怜悯心,也没有孝顺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若道俗二种菩萨,故意为利养去作邪命事业,即犯轻垢罪。

1、此戒具性遮二戒

贩色毒药,调鹰捕猎,是性罪,其余是遮罪。

2、开遮

偶用占相咒术工巧,随机诱物,令入佛道,非为利养,不犯。用咒术治病,救人急难,非恶心图利,不犯。

3、果报

邪命自活,必堕三途;正命乞食乞法,必至菩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