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厚观法师:《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下)


   日期:2020/6/18 21: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下)

六、修定与生天

(一)印顺导师《空之探究》p.32~p.33:

由于修习者的用心不同,而有得定,或依慧得解脱的差别。依佛法的因果法则,修得某种定,如不能依之发慧得解脱,那就命终以后,生在某种定境的天上。……

如修无所有正观,心着而不得解脱,就会招感无所有处报。无所有处定与天报,是在这种情形下成立的。

(二)求人而得人,修天不生天

《成佛之道(增注本)》p.98 ~ p.99:

人乘与天乘,都是善报。依福报来说,天报比人报要胜妙得多。所以应该修人乘法,最好能修天乘法。可是,如上面所说,人有三事,比诸天还强;11佛出人间;诸天命终,也以人间为乐土:在这适宜于修学佛法的立场,人间比天上好,人乘法也就比天乘法更可贵!我们以人身来学佛,切不可羡慕天国的福乐,应该修学人乘正法。为了“求”得“人”身,“而”修行人乘正法,当然依业受报,“得”到了可贵的“人”身。至于天乘法,不是完全不可修,但要不是为了生天,并且不愿生天,这样的“修”行“天”法,由于愿力,“不”致随业力而报“生天”上。愿力是不可思议的!不过,高深的天法(禅定),还是不修为妙。恐怕愿力不敌业力,为业力所牵而上生天国,这就落于八难12之中,成为学佛的大障碍了。

(三)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124:

修禅定当然是殊胜的,但在修行时,厌离五欲,或者隐遁山林,专重自己的定乐,走向独善的途径。等到报生二禅以上,都是独往独来的。这对于实现和乐人间,而趋向化度众生的菩萨行,是不大相应的。13

(四)不生长寿天

1、《大般若经》卷592(大正7,1064 c29-1065 a14):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众安住静虑波罗蜜多?云何方便还从定起?尔时,世尊告舍利子:……勿由定力生色、无色长寿天故,勿色、无色、静虑、等至引起彼地续生之心,为护彼心令不现起,还入欲界非等引心。由起此心还生欲界,亲近供养诸佛世尊,引发无边菩提分法。生色、无色无如是能,上二界生身心钝故。由斯菩萨方便善巧,先习上定令善纯熟,后起下心还生欲界,修集无量菩提资粮,至圆满已, 超过三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2、《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大正8,225b15-18):

有菩萨摩诃萨不以方便入初禅乃至第四禅,亦行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得禅故生长寿天,随彼寿终,来生是间,得人身,值遇诸佛,是菩萨诸根不利。

3、《大智度论》卷38〈4 往生品〉(大正25,338c29-339a11):

无方便者,入初禅时,不念众生;住时、起时,亦不念众生,但着禅味,不能与初禅和合行般若波罗蜜,是菩萨慈悲心薄,故功德薄少;功德薄少故,为初禅果报所牵,生长寿天。

复次,不能以初禅福德与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等无量无方便义。

长寿天者,非有想非无想处,寿八万大劫。

或有人言:一切无色定通名长寿天;以无形不可化故,不任得道,常是凡夫处故。

或说无想天名为长寿,亦不任得道故。

或说从初禅至四禅,除净居天,皆名长寿,以着味邪见,不能受道者。

七、修定的前方便

(一)呵五欲、除五盖、行五法:

1、呵五欲(《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1b11-183c21)

五欲者,名为妙色、声、香、味、触;欲求禅定,皆应弃之。

(1)色

云何弃色?观色之患,若人着色,诸结使火尽皆炽然,烧害人身。如火烧金银,煮沸热蜜,虽有色味,烧身烂口,急应舍之。若人染着妙色、美味,亦复如是。

复次,好恶在人,色无定也。何以知之?如遥见所爱之人,即生喜爱心;若遥见怨家恶人,即生怒害心;若见中人,则无怒无喜。若欲弃此喜怒,当除邪念及色,一时俱舍;譬如洋金14烧身,若欲除之,不得但欲弃火而留金,要当金、火俱弃。……

(2)声

云何呵声?声相不停,暂闻即灭。愚痴之人,不解声相无常变失故,于音声中妄生好乐;于已过之声念而生着。……有智之人,观声念念生灭,前后不俱,无相及者;作如是知,则不生染着。若斯人者,诸天音乐尚不能乱,何况人声?

(3)香

云何呵香?人谓着香少罪,染爱于香,开结使门;虽复百岁持戒,能一时坏之。……

复次,有一比丘在林中莲华池边经行,闻莲华香,其心悦乐,过而心爱。

池神语之言:“汝何以故舍彼林下禅净坐处而偷我香?以着香故,诸结使卧者皆起。”时,更有一人,来入池中,多取其花,掘挽根茎,狼籍而去;池神默无所言。

比丘言:“此人破汝池,取汝花,汝都无言;我但池岸边行,便见呵骂,言偷我香!”池神言:“世间恶人常在罪垢粪中,不净没头,我不共语也。汝是禅行好人而着此香,破汝好事,是故呵汝!譬如白叠鲜净而有黑物点污,众人皆见;彼恶人者,譬如黑衣点墨,人所不见,谁问之者!”15如是等种种因缘,是名呵香欲。

(4)味

云何呵味?当自觉悟:我但以贪着美味故,当受众苦,洋铜灌口,啖烧铁丸;若不观食法,嗜心坚着,堕不净虫中。……

(5)触

云何呵触?此触是生诸结使之大因,系缚心之根本。何以故?余四情16则各当其分,此则遍满身识;生处广故,多生染着,此着难离。何以知之?如人着色,观身不净三十六种则生厌心;若于触中生着,虽知不净,贪其细软,观不净无所益,是故难离。

复次,以其难舍,故为之常作重罪。……

2、除五盖(《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3c21-185a13)

(1)贪欲盖

除五盖者,复次,贪欲之人,去道甚远。所以者何?欲为种种恼乱住处,若心着贪欲,无由17近道。……

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

诸欲患如是,以何当舍之?得诸禅定乐,则不为所欺。

欲乐着无厌,以何能灭除?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18。

诸欲难放舍,何以能远之?若能乐善法,此欲自然息。

诸欲难可解,何以能释之?观身得实相,则不为所缚。

如是诸观法,能灭诸欲火;譬如大澍雨,野火无在者!

(2)瞋恚盖

瞋恚盖者,失诸善法之本,堕诸恶道之因,诸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19藏。如佛教瞋弟子偈言:

汝当知思惟,受身及处胎,秽恶之幽苦,既生之艰难!

既思得此意,而复不灭瞋,则当知此辈,则是无心人!

若无罪报果,亦无诸呵责,犹当应慈忍,何况苦果剧!

当观老病死,一切无免者;当起慈悲心,云何恶加物?

众生相怨贼,斫20刺受苦毒;云何修善人,而复加恼害?

常当行慈悲,定心修诸善;不当怀恶意,侵害于一切!

若勤修道法,恼害则不行,善恶势不并21,如水火相背。

瞋恚来覆心,不知别好丑,亦不识利害,不知畏恶道。

不计22他苦恼,不觉身心疲,先自受苦因,然后及他人。

若欲灭瞋恚,当思惟慈心,独处自清闲,息事灭因缘。

当畏老病死,九种瞋恼23除,如是思惟慈,则得灭瞋毒!

如是等种种因缘,除瞋恚盖。

(3)睡眠盖

睡眠盖者,能破今世三事:欲乐、利乐、福德。能破今世、后世、究竟乐,与死无异,唯有气息。……

(4)掉悔盖

掉、悔24盖者,

A、释“掉”

掉之为法,破出家心。如人摄心,犹不能住,何况掉散?掉散之人,如无钩醉象,决25鼻骆驼,不可禁制。如偈说:

汝已剃头着染衣,执持瓦钵行乞食,云何乐着戏掉法,既无法利失世乐!

B、释“悔”

悔法者,如犯大罪人,常怀畏怖,悔箭入心,坚不可拔。如偈说:

不应作而作,应作而不作;悔恼火所烧,后世堕恶道。

若人罪能悔,已悔则放舍,如是心安乐,不应常念着!

若有二种悔,不作若已作26,以是悔着心,是则愚人相!

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27诸恶事已作,不能令不作。28

如是等种种因缘,呵掉、悔盖。

(5)疑盖

疑盖者,以疑覆心故,于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无故,于佛法中空无所得。譬如人入宝山,若无手者,无所能取。……

3、行五法(《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5a13-b13)

若能呵五欲、除五盖、行五法:欲、精进、念、巧慧、一心。行此五法,得五支29,成就初禅。

“欲”名欲于欲界中出,欲得初禅。

“精进”名离家持戒,初夜后夜,专精不懈,节食,摄心,不令驰散。

“念”名念初禅乐,知欲界不净,狂惑可贱,初禅为尊重可贵。

“巧慧”名观察筹量欲界乐、初禅乐轻重得失。

“一心”名常系心缘中,不令分散。……

如是等种种诸喻,呵五欲,除五盖,行五法,得至初禅。

(二)持戒清净,闲居独处,守摄诸根

《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5c28-186a1):

复次,持戒清净,闲居独处,守摄诸根,初夜后夜,专精思惟,弃舍外乐,以禅自娱。离诸欲不善法,依未到地,得初禅。

(三)《天台小止观》二十五方便30

1、 具五缘:(1)持戒清净、(2)衣食具足、(3)闲居静处、(4)息诸缘务、

(5)得善知识。

2、呵五欲:(1)色、(2)声、(3)香、(4)味、(5)触。

3、弃五盖:(1)贪欲盖、(2)瞋恚盖、(3)睡眠盖、(4)掉悔盖、(5)疑盖。

4、调五事:(1)调节饮食、(2)调节睡眠、(3)调身(4)调气息、(5)调心。

5、行五法:(1)欲、(2)精进、(3)念、(4)巧慧、(5)一心。

(四)印顺法师:《成佛之道》p.192- p.203:

密护于根门,饮食知节量,勤修寤瑜伽,依正知而住。

知足心远离,顺于解脱乘,此能净尸罗,亦是定方便。

八、何谓“禅波罗蜜”31?

(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大正8,250a23-26):

※ 入禅与菩提心、大悲心、方便、无所得般若相应

云何名禅那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应萨婆若心;自以方便入诸禅,不随禅生;亦教他令入诸禅,以无所得故。32

※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219:

“大乘经的种种三昧,或依观慧说,或约定的内容或作用说,也有约譬喻说。”

(二)《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7c19-189c27):

1、自得禅,怜愍众生,令离不净乐而得禅定乐,次令得佛道乐 33(大正25,187c19-25)

禅是波罗蜜之本,得是禅已,怜愍众生,内心中有种种禅定妙乐而不知求,乃在外法不净苦中求乐。如是观已,生大悲心,立弘誓愿:“我当令众生皆得禅定内乐,离不净乐;依此禅乐已,次令得佛道乐。”是时禅定得名波罗蜜。

2、不受禅味,不随报生,为调心入禅,方便还生欲界度生(大正25,187c25-28)

复次,于此禅中不受味,不求报,不随报生,为调心故入禅;以智慧方便,还生欲界,度脱一切众生,34是时禅名为波罗蜜。

3、入定,人天不知所依、所缘,心不动(大正25,187c28-188a3)

复次,菩萨入深禅定,一切天人不能知其心所依、所缘,见闻觉知法中心不动。如《毗摩罗鞊经》35中,为舍利弗说宴坐法:“不依身,不依心,不依三界,于三界中不得身、心,是为宴坐。”36

4、禅中发大悲,心净为众生(大正25,188a3-11)

复次,若人闻禅定乐胜于人天乐,便舍欲乐求禅定,是为自求乐利,不足奇也。菩萨则不然,但为众生,欲令慈悲心净,不舍众生。菩萨禅,禅中皆发大悲心。禅有极妙内乐,而众生舍之而求外乐。譬如大富盲人,多有伏藏,不知不见而行乞求。智者愍之其自有妙物,不能知见而从他乞。众生亦如是,心中自有种种禅定乐而不知发,反求外乐。

5、知法实相,入禅安隐,心不着味(大正25,188a11-188c8)

复次,菩萨知诸法实相故,入禅中心安隐,不着味;诸余外道,虽入禅定,心不安隐,不知诸法实故,着禅味。

※ 菩萨禅与余人禅之别37(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问曰:阿罗汉、辟支佛俱不着味,何以不得禅波罗蜜?

答曰:

(1)外有着味患;小无大悲心,不能尽行;大不着味,悲深能尽行38([A037]p.72)

阿罗汉、辟支佛虽不着味,无大悲心故,不名禅波罗蜜,又复不能尽行诸禅。菩萨尽行诸禅,粗细、大小、深浅、内缘、外缘,一切尽行。39

以是故,菩萨心中名禅波罗蜜,余人但名禅。

(2)外有三患;小悲薄智成独善;大集一切法慈念众生40(A037]p.72)

复次,外道、声闻、菩萨皆得禅定。

而外道禅中有三种患:或味着,或邪见,或憍慢41。

声闻禅中慈悲薄,于诸法中,不以利智贯达诸法实相,独善其身,断诸佛种。

菩萨禅中无此事,欲集一切诸佛法故,于诸禅中不忘众生,乃至昆虫常加慈念。

※ 尚阇乐生禅42(导师《大智度论笔记》[H013]p.402)

如释迦文尼佛,本为螺髻仙人,名尚阇利。常行第四禅,出入息断,在一树下坐,兀43然不动。鸟见如此,谓之为木,即于髻中生卵。是菩萨从禅觉,知头上有鸟卵,即自思惟:“若我起动,鸟母必不复来;鸟母不来,鸟卵必坏。”即还入禅,至鸟子飞去,尔乃起。

(3)余欲心次第不得入禅;菩萨能入(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除菩萨,余人欲界心不得次第入禅。菩萨行禅波罗蜜,于欲界心次第入禅。何以故?菩萨世世修诸功德,结使心薄,心柔软故。

(4)余人得总相智慧离欲;大别相观得离欲(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余人得总相智慧能离欲,如无常观、苦观、不净观;菩萨于一切法中,能别相分别离欲。

※ 五百仙人闻紧陀罗女歌声,心着失神足44

如五百仙人飞行时,闻甄陀罗女歌声,心着狂醉,皆失神足,一时堕地。

※屯仑摩王弹琴迦叶不安其座45(导师《大智度论笔记》[I024]p.435)

如声闻,闻紧陀罗王屯仑摩弹琴歌声,以诸法实相赞佛。是时,须弥山及诸树木皆动;大迦叶等诸大弟子,皆于座上不能自安。

天须菩萨问大迦叶:“汝最耆年,行头陀第一,今何故不能制心自安?”大迦叶答曰:“我于人天诸欲,心不倾动,是菩萨无量功德报声,又复以智慧变化作声,所不能忍。若八方风起,不能令须弥山动;劫尽时毗蓝风至,吹须弥山令如腐草。”

以是故,知菩萨于一切法中,别相观得离诸欲。诸余人等但得禅之名字,不得波罗蜜。

(5)余人知大出入,不知住心所缘所到(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余人知菩萨入出禅心,不能知住禅心所缘、所到、知诸法深浅。阿罗汉、辟支佛尚不能知,何况余人?譬如象王渡水,入时出时,足迹可见;在水中时,不可得知。若得初禅,同得初禅人能知,而不能知菩萨入初禅。有人得二禅,观知得初禅心,了了知,不能知菩萨入初禅心,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亦如是。

(6)小但超一,大能超九(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3)

复次,超越三昧46中,从初禅起入第三禅,第三禅中起入虚空处,虚空处起入无所有处。二乘唯能超一,不能超二;47菩萨自在超,从初禅起,或入三禅如常法,或时入第四禅,或入空处、识处、无所有处,或非有想非无想处,或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或入无所有处,或识处、空处,四禅乃至初禅;或时超一,或时超二,乃至超九。声闻不能超二,何以故?智慧、功德、禅定力薄故。譬如二种师子:一、黄师子,二、白发师子。黄师子虽亦能超,不如白发师子王。如是等种种因缘,分别禅波罗蜜。

6、不生觉观,能为众生说法(大正25,188c9-27)(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尔时菩萨常入禅定,摄心不动,不生觉观,亦能为十方一切众生,以无量音声说法而度脱之,是名禅波罗蜜。

※ 佛菩萨不以觉观说法(导师《大智度论笔记》[D002]p.239)

问曰:如《经》中说:“先有觉观思惟,然后能说法。”48入禅定中,无语、觉观,不应得说法;汝今云何言“常在禅定中,不生觉观而为众生说法”?

答曰:

(1)肉身

生死人法,入禅定,先以语、觉观,然后说法。

(2)法身

法身菩萨离生死身,知一切诸法常住如禅定相,不见有乱;法身菩萨变化无量身为众生说法,而菩萨心无所分别。如阿修罗琴,常自出声,随意而作,无人弹者;此亦无散心、亦无摄心,是福德报生故,随人意出声。法身菩萨亦如是,无所分别,亦无散心,亦无说法相。是无量福德、禅定、智慧因缘故,是法身菩萨,种种法音随应而出。悭贪心多,闻说布施之声;破戒、瞋恚、懈怠、乱心、愚痴之人,各各闻说持戒、忍辱、禅定49、智慧之声。闻是法已,各各思惟,渐以三乘而得度脱。

7、观诸法乱相定相不二(大正25,188c27-189b28)(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菩萨观一切法,若乱、若定,皆是不二相。余人除乱求定,何以故?以乱法中起瞋想;于定法中生着想。……是故知取乱相,能生瞋等烦恼;取定相,能生着。”

※ 观欲实相即禅50

菩萨不取乱相,亦不取禅定相,乱、定相一故,是名禅波罗蜜。如初禅相,离欲除盖,摄心一处。是菩萨利根智慧观故,于五盖无所舍,于禅定相无所取,诸法相空故。51云何于五盖无所舍?

(1)离系

A、非内法有(不应待外生),非外法有(应与我无患),非中间有(则无处所)52

贪欲盖非内非外,亦不两中间。何以故?

若内法有,不应待外生。

若外法有,于我亦无患。

若两中间有,两间则无处。

B、不从先世来(幼年无故),不去至后世

亦不从先世来,何以故?一切法无来故。如童子无有欲,若先世有者,小亦应有。以是故,知先世不来,亦不至后世。

C、不从诸方来,不常自有

不从诸方来,亦不常自有。

D、非一分中有,非遍身中有

不一分中,非遍身中53。

E、不从五尘来,不从五情出

亦不从五尘来,亦不从五情出。无所从生,无所从灭。

F、非先后生、非一时生

是贪欲,若先生,若后生,若一时生,是事不然。何以故?

(A)非先有生后有贪欲(贪欲无故)

若先有生,后有贪欲,是中不应贪欲生,未有贪欲故。54

(B)非先有贪欲而后生(生无所生故)

若后有生,先有贪欲,则生无所生。55

(C)非一时生(生者生处无分别故)

若一时生,则无生者、无生处,生者、生处无分别故。56

G、欲与欲者非异(因缘生法不可离故),亦非是一(人法应无分别)

复次,是贪欲、贪欲者,不一不异。何以故?

离贪欲,贪欲者不可得;离贪欲者,贪欲不可得,是但从和合因缘生。和合因缘生法,即是自性空。如是贪欲、贪欲者异不可得。

若一,贪欲、贪欲者,则无分别。57

(2)定解:贪欲无生无灭,故无定无乱  —— 知欲实相与禅实相无别

如是等种种因缘,贪欲生不可得。若法无生,是法亦无灭;不生、不灭故,则无定、无乱。

如是观贪欲盖,则与禅为一;余盖亦如是。

若得诸法实相,观五盖则无所有,是时便知五盖实相即是禅实相,禅实相即是五盖。菩萨如是能知五欲及五盖,禅定及支一相,无所依入禅定58,是为禅波罗蜜。

8、五度助成(大正25,189b28-c1)(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若菩萨行禅波罗蜜时,五波罗蜜和合助成,是名禅波罗蜜。

9、以禅发通,一念遍供十方佛(大正25,189c1-3)(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菩萨以禅波罗蜜力得神通,一念之顷,不起于定,能供养十方诸佛,华香、珍宝种种供养。

10、遍入五道,变身三乘化生(大正25,189c3-4)(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菩萨以禅波罗蜜力,变身无数,遍入五道,以三乘法教化众生。

11、入禅、行悲、除罪、得实相智(大正25,189c4-9)(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菩萨入禅波罗蜜中,除诸恶不善法入初禅,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定。其心调柔,一一禅中行大慈大悲;以慈悲因缘,拔无量劫中罪;得诸法实相智故,为十方诸佛及大菩萨所念。59

12、发通见众生苦,起大悲心(大正25,189c9-18)(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菩萨入禅波罗蜜中,以天眼观十方五道中众生:

(1)见生色界中者,受禅定乐味,还堕禽兽中受种种苦。

(2)复见欲界诸天,七宝池中华香自娱,后堕咸沸屎地狱中。

(3)见人中多闻、世智辩聪,不得道故,还堕猪羊畜兽中,无所别知。

如是等种种失大乐、得大苦,失大利、得大衰,失尊贵、得卑贱。于此众生生悲心,渐渐增广,得成大悲;不惜身命,为众生故,勤行精进,以求佛道。

13、不乱不味故60(大正25,189c18-27)(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不乱、不味故,名禅波罗蜜。如佛告舍利弗:“菩萨般若波罗蜜中住,具足禅波罗蜜,不乱、不味故。”

(1)释禅乱

问曰:云何名乱?

答曰:乱有二种:一者、微,二者、粗。

“微”者,有三种:一、爱多,二、慢多,三、见多。

云何爱多?得禅定乐,其心乐着爱味。

云何慢多?得禅定时,自谓难事已得,而以自高。

云何见多?以我见等入禅定,分别取相,是实,余妄语。

是三,名为微细乱。

从是因缘,于禅定退,起三毒,是为粗乱。

(2)释禅味

味者,初得禅定,一心爱着,是为味。

九、菩萨于空法中能起禅定

《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208b16-c7):

问曰:是般若波罗蜜论议中,但说诸法相空,菩萨云何于空法中能起禅定?

答曰:

(一)知空?着,以禅相化众生(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3)

菩萨知诸五欲及五盖,从因缘生无自性,空无所有,舍之甚易。众生颠倒因缘故,着此少弊乐,而离禅中深妙乐。

菩萨为是众生故,起大悲心,修行禅定,系心缘中,离五欲,除五盖,入大喜初禅;灭觉观,摄心深入内清净,得微妙喜,入第二禅;以深喜散定故,离一切喜,得遍满乐,入第三禅;离一切苦乐,除一切忧喜,及出入息,以清净微妙舍而自庄严,入第四禅。

是菩萨虽知诸法空无相,以众生不知故,以禅相教化众生。若实有诸法空,是不名为空,亦不应舍五欲而得禅;无舍无得故,今诸法空相亦不可得,不应作是难言:若诸法空,云何能得禅!

(二)慈悲?禅,以细妄治粗妄(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3)

复次,是菩萨不以取相爱着故行禅;如人服药,欲以除病,不以美也。为戒清净、智慧成就故行禅。菩萨于一一禅中,行大慈观空,于禅无所依止;以五欲粗诳颠倒故,以细微妙虚妄法治。譬如有毒,能治诸毒。

十、行禅波罗蜜如何摄余五波罗蜜?

(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4〈15 辩才品(富楼那品)〉(大正8,245c29-246a18):

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应萨婆若心,定心布施,不令心乱,是名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檀那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应萨婆若心持戒,禅定力故,破戒诸法不令得入,是名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尸罗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应萨婆若心,慈悲定故,忍诸恼害,是名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羼提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应萨婆若心,于禅不味不着,常求增进,从一禅至一禅,是名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毗梨耶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应萨婆若心,于一切法无所依止,亦不随禅生,是名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般若波罗蜜。

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摄诸波罗蜜。61

(二)《大智度论》卷81〈68释六度品〉(大正25,632a15-27):

菩萨入禅定,慈悲心力故,施一切众生无畏;或禅定力故,变化宝物如须弥山充满一切,雨众华香等供养诸佛,及施贫穷众生衣服、饮食等;或入禅定中为十方众生说法,是名檀波罗蜜。

此中随禅定行身、口善业,及离声闻、辟支佛心,是名尸罗波罗蜜。

菩萨入禅定得清净柔软乐,能不着禅味;禅定力故能深入诸法空,能忍受是法,心不疑悔,是名羼提波罗蜜。

菩萨忍辱时,欲起诸三昧,超越三昧,师子奋迅三昧等,无量诸菩萨三昧,不休不息,是名精进波罗蜜。

菩萨禅定力故,心清净不动,能入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即是般若波罗蜜。

--------------------------------------------------------------------------------

11(1)人有三事胜诸天:忆念胜,梵行胜,勤勇胜。(《成佛之道(增注本)》p.48)

(2)《大毗婆沙论》卷172:“契经说:人有三事胜于诸天:一、勇猛,二、忆念,三、梵行。勇猛者,谓不见当果而能修诸苦行。忆念者,谓能忆念久时所作,所说等事分明了了。梵行者,谓能初种顺解脱分、顺决择分等殊胜善根,及能受持别解脱戒。由此因缘故名人趣。”(大正27,867c19-25)

(3)《大智度论》卷65:“如经说:阎浮提人以三因缘胜诸天及郁单曰人:一者、能断淫欲,二者、强识念力,三者、能精勤勇猛。”(大正25,516a6-9)

12八难:地狱、畜生、饿鬼,生长寿天,生于佛前佛后,生在边地,六根不具,生邪见家。(《成佛之道(增注本)》p.46-p.47)

13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93 ~ p.94:

色界天,略分为四禅天,细分为十八天。初禅有三天──梵众,梵辅,大梵。这虽没有男女的差别,但还有君臣人民的国家形态。二禅有三天──少光,无量光,光音;三禅有三天──少净,无量净,遍净;四禅有九天──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天。二禅以上,都是离群独居的;世界就是自己的宫殿,不像人间有一共同的器世界。此上是“无色界”:这是连物质(色)的身体与住处都没有,仅有心识,众生就为这心心法而系着。由于没有物质,不占空间,所以不能说在那里。

14洋金:熔化的金属。洋,通“烊”。(《汉语大词典(五)》,p.1181)

15参见《杂阿含经》卷50(1338经)(大正2,369a9-b16):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止一林中。时彼比丘有眼患,受师教,应嗅钵昙摩花。时彼比丘受师教已,往至钵昙摩池侧,于池岸边迎风而坐,随风嗅香。时有天神主此池者,语比丘言:“何以盗华?汝今便是盗香贼也”。尔时、比丘说偈答言:“不坏亦不夺,远住随嗅香,汝今何故言,我是盗香贼”?

尔时、天神复说偈言:“不求而不舍,世间名为贼。汝今人不与,而自一向取,是则名世间,真实盗香贼”。

时有一士夫,取彼藕根,重负而去。尔时,比丘为彼天神而说偈言:“如今彼士夫,断截分陀利,拔根重负去,便是奸狡人,汝何故不遮,而言我盗香”?

时彼天神说偈答言:“狂乱奸狡人,犹如乳母衣,何足加其言,且堪与汝语。袈裟污不现,黑衣墨不污,奸狡凶恶人,世间不与语。蝇脚污素帛,明者小过现;如墨点珂贝,虽小悉皆现。常从彼求净,无结离烦恼,如毛发之恶,人见如泰山。”

时彼比丘复说偈言:“善哉!善哉说!以义安慰我,汝可常为我,数数说斯偈。”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我非汝买奴,亦非人与汝,何为常随汝,数数相告语?汝今自当知,彼彼饶益事。”

时彼天子说是偈已,彼比丘闻其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独一静处,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16四情:四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

17无由:没有门径,没有办法。

18渊(ㄩㄢ):回水,回旋之水。深潭。(《汉语大词典(五)》,p.1484)

19府:聚集之处。(《汉语大词典(三)》,p.1213)

20斫(ㄓㄨㄛˊ):1、斧刃。2、用刀斧等砍或削。(《汉语大词典(六)》,p.1057)

21并:并。同时,兼有。

22计:计虑,考虑。(《汉语大词典(十一)》,p.12)

23《长阿含经》卷9〈十上经〉:“云何九退法?谓九恼法:有人已侵恼我,今侵恼我,当侵恼我;我所爱者,已侵恼,今侵恼,当侵恼;我所憎者,已爱敬,今爱敬,当爱敬。”(大正1,56b11-14)

24《阿毗昙八犍度论》卷3:“云何为掉?答曰:心不息、不休,掉心炽盛,是谓掉。”(大正26,782b15-16)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23:“何谓悔?若可作不可作处,若作不作已,若于彼心燋热、重燋热、究竟燋热,是名悔。”(大正28,673a11-13)

25决=缺【宋】【宫】,=穴【元】【明】。(大正25,184d,n.13)

决(ㄑㄩㄝ):通“ 缺”。破裂。(《汉语大词典(五)》,p.1018)

26二种悔:后悔本来应该作而未作,后悔本来不应该作的却作了。

27“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本来应该作而未作的,也不会因为心生悔的缘故,就能令它变成已作。[原来未及时作的,即使心生悔,现在想作也来不及了]

28“诸恶事已作,不能令不作”:本来不应该作的却作了,也不能因为心生悔的缘故,就能令它不作。

29初禅五禅支:觉、观、喜、乐、一心。参见《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5c)。

30参见天台智者大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46,462c-466c),《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2(大正46,484a-490c)。

31参见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四章〈其他法门〉,第三节〈戒?定?慧〉 第二项〈大乘定学〉,p.1210-p.1227。

32参见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大乘定学〉,p.1212:

“(1)应萨婆若(一切智)心,是菩提心相应。(2)入禅而不为禅力所拘,生于色无色界,是方便力。(3)教他人入禅,是大悲心。(4)无所得,是般若相应。入禅,而与菩提心,大悲心,方便,无所得般若相应,才是菩萨的禅波罗蜜。……。《般若经》所说的禅波罗蜜,除去应有的菩提心、悲心、方便、般若(或更加“回向萨婆若”)外,禅法的内容,如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解脱、九次第定、师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与《阿含经》所传的禅法相同。”

33禅波罗蜜:1、自得禅,悲愿众生得禅,依禅成佛。2、不受禅味,不随报生,为调心入禅,方便还生欲界度生。3、入定,人天不知所依所缘,心不动。4、禅中发大悲,心净为众生。5、知法实相,入禅安隐,心不着味。6、不生觉观能为众生说法。7、观诸法乱相定相不二。8、五度助成。9、以禅发通,一念遍供十方佛。10、遍入五道变身三乘化生。11、发通见众生苦,起大悲心。12、入禅、行悲、除罪、得实相智。13、不乱不味故。(印顺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34(1)参见《大般若经》卷592 (大正7,1064 c29-1065 a14)。

(2)有关“长寿天”,参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 (大正8,225b15-18),《大智度论》卷38〈4 往生品〉(大正25,338c29-339a11)。

35参见《维摩诘所说经》卷上:“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大正14,539c19-21)

36无所依入诸禅,参见:

(1)《杂阿含》卷33(926经)(大正2,235c-236b)。

(2)鸠摩罗什译《善臂菩萨经》(《大宝积经》卷94,26会)(大正11,533c)。

(3)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278~p.285,p.1210~p.1227:

《杂阿含经》……《佛化诜陀迦旃延经》说“真实禅”与“强梁禅”,是以已调伏的良马,没有调伏的劣马,比喻深禅与世俗禅。……现在摘录《杂阿含经》卷33(大正2,236a-b)所说:

“如是丈夫,不念贪欲缠,住于出离,如实知,不以贪欲缠而求正受。亦不(念)瞋恚、睡眠、掉悔、疑缠,……不以疑缠而求正受。”

“如是诜陀!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非)月,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

经中先说明,要离贪欲等五盖,不可以五盖来求正受(三昧)。修禅要先离五盖,是佛法中修禅的一般定律。

次说修禅者应不依一切而修禅;如不依一切而修,那就印度的大神,天主是帝释天,伊湿波罗是自在天(梵天异名),波阇波提是生主,都不能知道“依何而禅定”。原来一般的禅定,必有所依缘的禅境,所以有他心通的诸天,能知禅者的心境。现在一无所依,这就不是诸天世俗心境所能知道了。

接着,佛为跋迦利(诜陀)说明:不依一切而修,是于一切想而伏(“除遣”)一切想。依一切法离一切想,就是无所依的深禅。经中所说不依的一切,也就是一般的禅法。

地、水、火、风,依此四大而修的,如地、水、火、风──四种遍处;如观身四大的不净,如“持息念”的依风而修。空、识,也是遍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是四无色定。

此世、他世、日、月:一般世俗禅定,或依此世界,或依其他世界,或依日轮,或依月轮而修。这都是有依有想的世俗定,与《楞伽经》所说的“愚夫所行禅”相合。

见、闻、觉、识(知),是六根识。在禅法中,有依根识的直观而修的。

得与求,是有所求、有所得,甚深禅是无求无得而修的。

随觉、随观,觉观即新译的寻、伺。依世俗定说,二禅以上,没有寻、伺。约三界虚妄说,三界都是寻、伺所行。

这所说的一切,都不依止,离一切想的深禅,与大乘所说,般若现证时能所双忘,没有所缘缘影像相,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无所依禅,……如《别译杂阿含经》卷8(大正2,431a)说:

“佛告薄迦梨:若有比丘深修禅定,观彼大地悉皆虚伪,都不见有真实地相。水、火、风种,……亦复如是,皆悉虚伪,无有实法。但以假号因缘和合,有种种名。观斯空寂,不见有法及以非法。”

……为什么不依一切?为什么除一切相(在心就是想)?因为这一切都是虚妄无实的,只是因缘和合的假名。“不见有法及以非法”,就是不取有相与无相。从因缘而有的,假名无实;深观一切空寂,所以离有离无。这是以佛为诜陀所说的──离有无的缘起中道观,解说这不依一切,离一切相的深禅。

37 ┌ 一、外道有三患,小乘智薄悲小…………菩萨禅中不忘众生。

│ 二、余人欲界心不得次第入禅……………菩萨欲界心次第入。

菩萨与余人禅之别┤ 三、余人总相慧离欲………………………菩萨能别相分别离欲。

│ 四、余人不知菩萨住禅心所缘所到。

└ 五、小但超二,大自在能超。

(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16]p.30)

外道、小乘、菩萨入禅之别(二说)(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38 ┌ 外道禅:不知实相,着味 ─── 着

外、小、菩萨禅之别┤ 二乘禅:无悲心,不能尽行  ┐

└ 菩萨禅 ┬ 有悲心,能尽行  ├ 不着

└ 知实相,不着    ┘

(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27]p.52)

39《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0〈68摄五品〉:“菩萨住般若波罗蜜,除诸佛三昧,入余一切三昧;若声闻三昧、若辟支佛三昧、若菩萨三昧,皆行皆入。”(大正8,368a12-16)

40 ┌ 外道禅:有味着、邪见、憍慢三患。

又外、小、菩萨入禅之别┤ 二乘禅:悲薄智浅,不贯彻实相,独善,断佛种。

└ 菩萨禅:集诸佛法,不忘众生。

(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27]p.52)

41外道离欲得禅:(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57]p.97)

外禅三种患。(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42参见《大智度论》卷4(大正25,89b)。

43兀(ㄨˋ):静止,使静止。晋陆机《文赋》: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汉语大词典(二)》,p.1569)

44参见《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1b-c)。

45参见《大智度论》卷10(大正25,135c),《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1(大正15,370b22-371b5)。

46超越三昧:小但超一,大能超九。(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8]p.74)

大小差别:小总相慧离欲,大别相慧离欲;小但超一,大能超九。(导师《大智度论笔记》[D009]p.250)

参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0(大正8,368b5-28),《大智度论》卷81(大正25,628a-b)。

47不时解脱阿罗汉超越定:唯能超一,不能超二。参见《俱舍论》卷28〈定品〉(大正29,149a11-14)。

48参见《杂阿含经》卷21(568经):“有觉、有观故则口语,是故有觉、有观是口行。”(大正2,150a28-29)

49《高丽藏》及《大正藏》于“忍辱”与“禅定”之间均缺“精进”。

50    ┌  一、非内法有(不应待外生),非外法有(应与我无患),非中间有(则无处所)

│  二、不从先世来(幼年无故),不去至后世

┌  离系┤  三、不从诸方来,不常自有

│  │  四、非一分中有,非遍身中有

观欲实相即禅┤  │  五、不从五尘来,不从五情出

│  │  六、非先有贪欲而后生(生无所生故),非先有生后有贪欲(贪欲无故),非一

│  │  时生(生者、生处无分别故)

│  └  七、欲与欲者非异(因缘生法不可离故),亦非是一(人法应无分别)

└  定解 ——  贪欲无生无灭,故无定无乱  —— 知欲实相与禅实相无别

(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0]p.56)

51不取不舍:诸法空故,不舍五盖,不取禅定。(导师《大智度论笔记》[D014]p.258)

52参见《大智度论》卷6(大正25,101c-102a)引《德女经》云无明非内非外,亦不两中间。参见《梵志女首意经》(大正14,940a9-27),《有德女所问大乘经》(大正14,941a27-b13),《佛说须摩提菩萨经》(大正12,80c18-81a15)。

53大正藏原作“中二”,今依【宋】【元】【明】【宫】【石】改作“中”。(大正25,189d,n.9)

54参见《大智度论》卷15:“若先有生,则生无所生。”(大正25,171b9)

55(1)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7观三相品〉p.159:

若有未生法,说言有生者,此法先已有,更复何用生。

性空论者说:凡是存在的,必是生起的,没有生就不存在。所以,说“有未生”的“法”,先已存在,一碰到缘就可以“有生”的话,这未生的(所生)“法”既是“先已有”了,“更”要“用”(能生的)“生”做什么呢?因为生是使法从无到有的;既已有了,生就无用,那怎么可说先有而后生呢?

(2)《大智度论》卷15:“若先有心后有生,则心不待生;何以故?先已有心故。”(大正25,171 b8-9)

56参见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观三相品〉p.150。

57参见《中论》〈6观染染者品〉(大正30,8a15-c22),印顺导师《中观论颂讲记》p.133~p.142,《大智度论》卷6(大正25,107c2-8)。

58菩萨无所依入禅。(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无所依入禅,参见《杂阿含经》卷33(926经)〈诜陀迦旃延经〉(大正2,235c-236b),印顺法师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278~p.285,p.1210~p.1227。

59因禅具悲,拔罪发慧(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3)

60  ┌ 爱多 - 乐着于禅 ─┐

┌ 微┤ 慢多 - 自谓已得   │

┌ 乱┤   └ 见多 - 取相执实   │

│   │   ┌ 贪 ├不乱不味名禅波罗蜜

禅障┤   └ 粗┤ 瞋 │

│    └ 痴 │

└ 味 ─────   一心爱乐   ─┘

(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06]p.11)

61另参见《大智度论》卷45(大正25,386c5-2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4〈15辩才品(富楼那品)〉(大正8,246b11-c25),《大智度论》卷45(大正25,388a10-b2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0〈68摄五品(六度相摄品)〉(大正8,367a3-b21),《大智度论》卷81(大正25,627a4-b18)。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厚观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厚观法师)  

 厚观法师:心念与业报 

 厚观法师:自利 利他 

 厚观法师:《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上) 

 厚观法师:心念与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