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仁俊法师:世界佛教青年们显得更年青(轻)吧!


   日期:2020/6/22 22: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世界佛教青年们显得更年青(轻)吧!
 
仁俊
 
        释迦世尊所觉证的圆净真理,显示了世出世间(「出世间上上」)的一味「如实」(智)相。无所不在的如实相,普遍于一切时空,也超越了一切时空。这样的如实相,都是从释尊圆净的觉证中诠阐、流演出来的。因此,如实相乃是无古无今,而又是「万古常新」--不变的。释尊的「法(界)身」常住不灭,不灭而常住的法身,正表征着他那弘誓大行的无极、无尽,也昭示了他是一位永恒的、健全的年青者。
 
        根据佛经记载的,大弟子中已出现了肯留心、瞻效、步趋释尊的青年精神者,如阿难、富楼那等。发心悍御外道的诽谤、摧破,如目犍连等;发愿欲将正法推展、散播四远,甚至(展传)久远者,也大有人在。由于释尊的平实、亲切、积极、热烈与旺充,也启发、感动着阿罗汉们的「留寿」住世,永不入灭而护持正法(如宾头罗等,即上面说的发愿将正法散播久远者)。凡此,都是释尊及门弟子中的利根者,从日常的耳闻目见中,深深地领会、观摩、认同、激昂着释尊般的青年精神所使然。这么凭(经律)史实看:凡是听闻到释尊说法的利根弟子,都肯得从热烈勤恳中策激、迸发出青年精神来,根本毋需乎形成大小乘的对立。
 
        佛法从无尽时空中传递、展布:灿现着净光、正力及大用,其主因与助缘,概略地说:端凭明决与健极的青(少)年。释尊因地与果地中的「大雄大力大慈悲」,无不凭此青年精神,足实得浩浩荡荡地无尽、无遗、无休止的。「佛后普贤」,「无极大行」,正象征着这般无等、无上、莫可摧毁的「气势」--大威德与弘誓愿。现代学佛的青(少)年们!心发得坚而重,扩得遍而真,用得决(绝)而(果)健,尽以(净)智心导身、警身而择语、运语;这么练久了,则能逐渐扎实得从言行(慈智)一致中发挥、豁露出净光、正力及大用。到此田地,则深深地从惊喜、奋兴中感到难以形容的真受用、大效用、妙作用:降伏自我见诸佛。就这样,烦恼总根(之我)被震撼得快断了;也就这样,上求与下化的观行、步骤,成为做人做事、见佛见人坚而恒的骨概,快而重的鞭策,不再模棱两可,粘染昧随,沦为诸佛菩萨的最极可怜者!
 
        青年们修学佛法,一开始,就得亲近善知识,陶铸成正闻、正信、正解、正行的看照,对治、改进、提升三业中,从一般因循、泛俗的窠臼中直下跳脱出来,护持着(正法)去。凡是沉沉耐耐得声色不动,显显矫矫得念(与)慧不失的青年群,三业中维护、勘印与体现的:身业振卓得不腐不倒,语业明正得必精(粹)必畅(达),意业高尚得极久极真。青年们的心从智慧极久极真的察觉、警醒中,运持得定决、毅锐、准当,「发趣」中的一切身业与语业,受到心业的激励,心业也感到身业与语业的昂勉,三业这么样的交错、贯联、配应得无懈可击,青年们展豁在人际中的形象与气质,便显得够生动鲜活,尽让人们羡赏,叹敬得这是一群最可信赖、最极牢强、最肯为人类牺牲一切的青年!「法界光辉」就是从这般青年群三业中辐射得灼破人间黑暗,开拓出康庄大道。这般青年群才发得足七种大心:
 
        大惭愧心。「惭愧」,依照「根本佛法」说,乃是人类与禽兽的分界线。能招感、获致人身的基本条件--惭愧(原始人知道贯着树叶(皮)遮羞,便是惭愧心的觉持、流露),禽兽中具有经常而强烈的惭愧心的则太少。惭愧心的根本对治:贪(粗显)爱(细微)与愚痴。惭心学得、验得、用得相续;相续得细注、坚持、深确,则能抉择世间伦理与出世真理,对于「功德」及具有「功德者」,必然崇敬而亲切奉事之,清净自在的心行种因于此:愧心继续着惭心的增强、扩大、提高,一切功德心行,则越发贞固、真实,突破、超越了外道的边邪见,惊觉得直伏、猛伏错杂粗细的罪愆,甚深极广的无漏智慧,凭此奠基。
 
        一切烦恼中的总根--贪与痴--调伏或伏断了此总根,清正之见与雅善之行成为习性,佛教青年则成为「人伦」与「佛种」的交融体。世出世间的真光(不昧惑)大力(不惊怯),不是靠着诸佛菩萨的加被或给与我们的,乃是青年们从的的真真的严防、深治、净化三业所获致的。现在以及未来世界的真进化、大净化,青年们久已被人际视为最不可少的主力与前锋。培发、焕发、沛发着(相似的、增强的)真光与大力;青年们在真光大力的导示中,才能成为推动世界迈向真进化、大净化的主力与前锋。大惭愧心是培发、焕发、沛发真光大力的「因缘」、「增上缘」。学佛菩萨的青年们:若见若行都抱紧着惭愧作证、发心,明里暗里都活在真光大力中,才能为人际催生,引发出有真眼光、有大力德的人来。
 
        佛教青年们尽快、直下发大惭愧心吧!
 
        二、大奋发心。发动、引起一切功德的带头者:惭愧。惭愧成为存心、用心、作事、积德的内依外持的指南,整个三业的大警性、猛觉性贯彻得紧切、明决,念头明决得直斥、直遣恶与无记,善念渐现渐明得不昧不失,能发能用,用之不已、不隔,生死中的「欲恶」从此断起,生死中(三乘圣者因地中决定性)的法善(根)也从此奠固着。据大乘经说,二乘圣者的回小向大,发愿学佛、成佛,也是由于久远的、深潜的惭愧心的骤警与猛觉所使然。由此就知道,惭愧成为引起成就声闻道、菩萨道、佛道中一切德慧的主体、本源。因此,能发、肯发大心修佛道者,没一个不将大惭愧心掀动、激提、振练、策运得旺充、热炽、诚挚得永增、永强而永勤。生死悲愿中艰贞的禁耐性,当前(二种)五欲中坚毅的透脱力;透脱得有为有守,不怖不恋。直直了了的大奋发心,经久地系联、串贯得浑身浑心,透顶彻足,成佛与度生之心之行,若僧若俗,便个个争着顶、抢着做,不忍「袖手旁观」,不肯互相推诿、推宕了。
 
        能发、能用、能现菩提心的青年们,最显著而挺特的标帜:佛法及世法中自觉觉他之事,总是争着顶、抢着做,哪有什么僧俗(男女)之别!这类例证,大乘经中记载的太多了!发菩提心(绝大)的总汇标的:心能总持一切正法,身能平(等实)践一切(难行)大行,口能广(大)诠一切(无上、无等)的胜义。尽管这是八地以上大菩萨的无碍境界,然而,初发心的青年菩萨们,必须首先坚决地肯认,这是唯一能把握、体解、深入佛法的整全观行,无视于此,便谈不上发菩提心哦!写到这里,我深深地感到:肯发、永发菩提心的青年太伟大了!真能保持而发挥菩提心最够力的鞭淬者:热沸的血性与热绝的佛性相互交融、交感、交加。以热绝的佛性激提着热沸的血性,从热沸的血性中来不及的争着顶、抢着做,做得有声有色,光辉满面,直向发菩提心的总汇标的把捉、体解深入、深发;深发得奉献身心,完成佛道。伟大的青年菩萨们,奋发大心吧!
 
        三、大忍健心。凡是真肯得练磨成、昂发出争着顶、抢着做的志性、精神与义勇,就得体认、印决、运持着善巧肆应的功候--忍(与)健。青年菩萨在修为中所面对的一切事(理境)相,往往逆多于顺,甚或尽是艰(险)逆(挫),对这些处(置)得当,看得穿、透得过,回得来,就必得具有一番特殊的、超常的、消受的忍化与健通,心量与眼光。众生--尤其是一般人,大都活在彼此对峙、利害、冲突、行(为)思(想)、矛盾中积累着、郁酿着一触便爆发出交相诤斗与争夺的火恼与气忿,其结果,没有一个吃到甜头!由此丛丛惑业所招感的「器世界」--「依报」,就到处充满了秽浊、艰苦、奇寒、酷暑的现实。在如此的现实中产育、培教出来的一切众生,虽有「生得善、生得慧」,如未受善知识调教及加持,净正的慧解与真实的善行都很有限。青年菩萨们面临如此的世界、众生及根性,真能修为得有成绩、获效果,就非具有特殊的、超常的、消受的忍化与健通,心量与眼光不可。
 
        摄意、注念于「谛察法忍」的正思、实践,从「诸法无我」的胜解、体悟中,消融了「命根威胁」,「自我气魄」(中国族群居上位者,因逞纵自我气魄,构成、潜蓄的毒祸太深远、惨重了!)对自然界的种种困迫险恶,对人事界的一切恼刺苦击,则镇韧得从深忍大健中化得尽、做得开,不藏一念怨,不说一声苦,化怨拯苦没择弃。人际中的一切族群见到这样的青年,就满心渴慕、崇敬人间竟有了同「阳春」般的活菩萨出现!
 
        四、大策进心。忍化、健化得极其沉着、定决而果敢,念头上思(持)的,缘头上触(明)的,则能跃越出一般情态、心境中的重重关卡的遮障、困吸。跃越了这些关卡,便能开始踏实地直趣佛法坦途:从佛法坦途中直趣、直入佛法之门的青年,应具有的正大方针与严明态度,择取着:人情之常与佛法之正相互校量,宁取正,勿蹈常,把准着:「不近人情难结缘,大近(专搞)人情(花巧)损人性」,一贯地执持着正直心术、心行,决不利用「宗教情绪」诱发世俗情态、心境,决定以佛法之正纠治世俗情态、心境中的杂染,这是自觉觉他中进化、净化的惟一要诀,也是我们最应吃紧的、看重的要着,忽视或昧弃了这,漫谈进化、净化,那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佛法中所说的深观大行,一应无不以勤进为前驱、作主力者。所以,青年菩萨们:亟应从精进中贯练「四弘誓愿」;于弘誓的历劫修学(「习应」)的长程中,最应重视的一个字:「生」!生:三生。一‧生活。生活的正面涵义,意识中的一切思惟、体察、审决,成为身体的活动,化为语言的表达,莫不与五戒、十善配连、通接得的实、重稳、亲切而不虚诳。以戒化为人格之导(师)与(轨)范,严廉得成志永不犯;以善展开人(佛)性之责(任)与(道)德(律),慈护得成行尽绝恶,能如此,青年菩萨于一切时处,脚下就有一片净土,眼前便成为一柱(焕发无尽)的光标,活透了自己,也能将许多人带领得直入活活透透的灿阔前程,扬眉吐气光无极。青年菩萨活得这么正常、平易而扎固,意象中的净廓性与形象上的健卓相,则决决彻彻地不再向诸佛(菩萨)乞怜,只尽为众生致身。二‧生命。青年菩萨们具有不乞怜、尽致身的超特作略,凭智观的体解力突破了我见而获致的进一步,进之无已趣无极、向无上,猛猛决决地消脱了我爱,坚坚果果的悲德不为内情所动,外魔所诱,直济众生浊恼,直效诸佛(无量)光健,便莫(之)能抗堵了。青年菩萨们上见诸佛的巨眼,下拔众生的挺臂,便从此怎也不闭不敛,旷观、旷展、旷无差(别级限)。这般青年生命的心头与意底:心头念念众(生剧)苦现,意底数数大悲涌。三‧生死。于「旷劫」、「永劫」中缘苦、救苦、耐苦而代(众生受)苦的菩萨行,总是恳恳恻恻地系念,痛痛沉沉地激发、激淬出全天候的性能,第一线的精神,发挥着迅疾的即感即应的「金诺」与「血盟」。菩萨行能直透直吸众生心眼,透吸得个个倾心倾眼,佛法中无尽的后续、无数的前卫者的簇拥、辐辏,全都因菩萨如此的感召而来。发大乘心学菩萨行的青年们,必发得、练得内脱自我虑恋,外拔众生苦楚,则必能成为(接受)诸佛(嘱累)的「接班人」,作为一切众生的大救星者。
 
        五、大振荷心。发得透旷远心高瞻佛、深持法,瞻持得不离佛法;修练出一片真实心,普为人、恒济世,为济得不厌、不避人世(「孤调自了」),这本是菩萨的独特心量与行谊。菩萨的一切正表征着青年的热烈、昂扬、勇毅而豪壮的一切,因此,青年们最乐于、也肯得学习菩萨;当然更极其推崇而瞻效佛陀了。
 
        诸佛与诸大菩萨,于因净果圆中不可思议的心量与行德的总根源:大振荷心。青年菩萨们窥探、体肯着构成此种心量与行德的总根源,以此为鉴、为策、为加持(与一般加被不同)、为资粮,息息念念地展开、扩充、落实学习诸佛菩萨的步骤,学习得够兴够味,忘我而深入诸法性空,空净得了却「我」与「法」,则能辟出新天地,创造(生命)新纪元。不离世间,不求出世间,以出世的无染襟抱,练就入世不(混)滥、不(昧)倒的神光与胆色,将佛法传播,普及于世间,佛法则成为纠导、提转、汰涤世法的澄清剂,尽将(苦恼)众生汰涤得抖脱尘秽,发菩提心,直趣佛道。青年菩萨们具有、发挥出这般尽让的广大心。显现在众生(前)中(后)的一切,便都凭三宝作证:力头无限的足--气不泄,尾劲无尽的大--心不怖;彻始彻终地发挥着如此的足与大,发挥得永无底极,超越了始与终的概念。也就不再计着什么始、中、终了。诸佛、诸阿罗汉,诸菩萨泯绝得尽,化导得圆,都永不落于这般计量中。
 
        我我所绝得绝对的绝,悲智德才足得绝对的足,大菩提与大涅槃,都是凭此绝待观行而圆证而毕(竟)寂(灭)的。从无始、无中、无终的法性(真)理中正闻,善熏、净持着「习应」成的坚而久的青年利根菩萨现行的:直将一般凡俗的轻滑、昧滞、倒乱心斥脱了。对诸佛、诸阿罗汉、诸菩萨的泯绝与化导,的实地有了番会意、注目、致力处,一切都凭泯得绝、导得决的空净心勘验、出发、不着(内在身心)、不畏(外在苦恼)、不了(广大行愿),三业中直观、直说、直行的不(杂)邪、不(伪)诳、不(逞)纵。绝大的振荷心,便从此不离(正)念头、(净)缘头、(大起大落、生死安危的)关头,把持着、透得过这三头,探举得出决定性的大头(面)目(光),做人学佛永不茍,学佛做人决不屈,青年菩萨们便成为佛法与世法中的宝中之宝,因为成为人际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光源,慈悲德本故。发大振荷心的菩萨青年们,放下一切,争先、抢前做成这么种宝中之宝吧!
 
        六、大超强心。菩萨青年们能成人际中宝中之宝的亲因、特质--菩提心。发足了菩提心,佛法中的一切深功德,正力势,积持、运作得更深、更正,(施)舍得了,体(会)得彻,能了能彻得莫可惑、莫可夺、莫可坏、莫可抗拒,则毕竟印决着菩提心极真、极净、不变不减,所以经中称敬菩提心为「宝」。菩萨青年获得、用得、提得这么种菩提心宝,智财填平了内在「欲壑」,智光灼破了外在魔网,触受到的一切不着不动,必透必通,安明穆雍得不旁骛、不偏爱--侧倡(或专阐)某一法门成「法爱」,障「无生」,菩萨的广学与佛陀的圆证,一发心,即便觑紧、把牢着这般宗趣。利根的菩萨青年:如善财童子、月上童女等,莫不凭此「法界门」,广发「法界愿」,导提众生游智慧海,发悲愿德。现代的菩萨青年们,当您们一接触到佛法,即时蓦起渴羡挚敬之念,这便是宿植的深厚善根显现,已多少含有利根的因素了,积极而切实地引发、育护、续增而扩充之,则发皇、光大得莫可限量。提得高、辟得广、透得深,这般超越限量的巨力:大超强心;弘誓与空智中的超强心,成为破惑障、荡险恶的克星与强光,菩萨青年们便到处让人喜奋得脑豁神畅,引人入胜--引发出人际间的无比胜用。
 
        此无比胜用的效验:遣除惑业的妄想、妄作,尽从智与慈的察济中而展施一切,展施得平实不动而真实彻通。被人天共相仰推为「大雄大力大慈悲」的释迦世尊,从历劫修为而趣证圆觉,一切都依此不动而彻通中完成的。能为此不动与彻通所遵循、所印悟、所成就的不共净因:「涅槃寂静」。种种根性与种种发心者的究极趣向,无一不体握、彻悟此而获致成就。修究中一切心行的趣向--智光(力)洞照得(从「胜解」中透脱了五(「取」)蕴法的缠困,切入甚深般若的净观、净行中,平正地察觉「诸法无我」,从无常无贪中治绝「常」执,从寂静无生中消融「二边」,世俗情见中永(恒)常(长生)及断灭的邪恶(想),则通统被断绝了。大超强的观行,成为心眼中的(大)通光与(正)活力,菩萨青年们就凭此体见与策发中的一切,便能从大超强中一念念、一步步地接(践)洽(润)着大雄释尊的「道迹」与「法分」。
 
        七、大摄达心。大超强心中的大通光、真活力,化为菩萨青年的眼与胆、德与能,看得透也当得足,依持、活跃、试炼于这样的透与足中,生命的气(凛不可犯)势(锐莫能当)与血汗,则鼓振得壮而旺,昂发得热而炽,求法与为人之心、之行,则坚韧、固贞得成为常恒的、唯一的义命、宗趣。甚深极甚深的无量法门,甚杂极甚劣的无数众生,一般学佛之士,总是望之起畏而却步;菩萨青年们却偏能对之奋迅得猛而毅,慷慨得卓而豪;豪昂得不在乎自己,不忘记佛法与众生,掀涌出为佛法、为众生的一片丹心,一切挚愿,心发得、勘得、决得:从今日起直至无尽的未来,决不敢辜负十方诸佛,不忍虚诳一切众生,发开了的悲量,跨出去的脚步,便荡绝怯缩、退没的念头了。菩萨青年们情操的(空明性)法化,见地的(广净性)人化;依此二化的思持,而体现出(「一极」毕真)的佛化;佛化中佛格的一切,明里暗里则亲近、顺应得化为心头呼声,日常提力。由此,更确凿地体肯着:菩萨于长时大空中修行的开展与觉证的归摄,一切的一切,无不从身(语)心出发,复又归入于身心,圆圆遍遍地显发出无遮的三业大用--「三不护」。
 
      菩萨青年们,从这里肯认、精诚地激提自己,恳劝同学,佛根、佛德、佛光,就这么扎得深、修得广、照得遍的;也就这么久久真真得成为利根中之利根的。
        凡是真能、永能作为诸佛的佛子者,非淬砺、练磨成利根中的利根不可,因为一般利根--提婆达多,反倒成为僧团的破坏者;果真学成利根中的利根(了了决决地上求下化,无得、无量、无所受(执取「戏论」),就会做成决定「绍隆佛种」的真佛子。真佛子的内觉与外展,一切无不从净信、净愿、净行中察核得的的「真实」不虚、不扣,从真实中发广大心,「摄取」一切诸佛菩萨的无尽功德,从功德中化为无尽能耐、力效,从大耐大效的神光中上瞻(菩萨不共愿)、上进,下悯、下拔得绝不倦止、疲厌,彻达佛道与普渡众生的心念、身行,从三业中便会体现、兑现、尽现得(「和盘托出」)都凭三宝作证;惟有都凭三宝作证,始能导摄种种修为无不归趣于究极真实。
 
        利根中之利根的菩萨青年们,所触会、所迸发的一切,无不从此三现中考练、勘策自己,决决足足地透过此三现;从三现中把准、践实得着大摄达必具的总体要诀:「明验三学治倒逸,深入三门离偏滞,直见三宝超魔(转)外,久积智悲化三界」,从明心而深心、而直心、而(不计长时大空绝待的坚)久心贯通、配应着上来所列举的七种大心,利根中之利根的菩萨青年们,才有资历成为诸佛世尊的真佛子,才能毕毕真真地向(对)「大雄大力大慈悲」的无上行愿灿溢(辐射)着出世的净光巨力,壮豁开入世的健胆睿眼。具有这般光、力、胆、眼的青年,其象征的:明炽温煦如日光--平发(热能)普照(一切)无界划;赅容遍通如天空--虚豁开展无(爱恶)亲疏;畅流壮沛如大海--蕴充(能量)盛产无尽供(没厚薄),菩萨青年们看的、验的、做的与发的一切,都不离此三无,就会直从青春气象中昂溢出轻轻(不着自我)的器(量)力(誓),空空(健健)将佛法与众生一起提上肩头,置诸脑顶。这等青年便到处布散出春光般的气温。最有为、能为的青年群:普为人间世发愿造春光般的温馨气温。菩萨青年们!努力造啊!努力造啊!真肯得这么造的青年:永远忘却年龄学菩萨!
 
        菩萨青年们,我们的任务太伟大、太艰苦、太长久,念念于此三太中诚求三宝加持、作证,艰苦与长久一起汇入于伟大中:廓清了「侥幸」与「快妙」的邪风怪气,我们才真能罄力从事理与悲慧的圆通中,彻达无上佛道,普渡无量众生,活得光力灿溢,(导)做得胆健眼睿。
 
        本人谨将拙见奉呈于世界诸位菩萨青年前,致以满衷最诚恳的祝愿:我们共相面对「大雄大力大慈悲」的诸佛世尊,顿发、振发、续发无尽的弘誓大愿,一起淬炼成利根中之利根,敞豁出究极真佛子的面目与器量!
 
佛历二五四一年三月一○日写于新州惊危室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