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仁俊法师:藉场学道‧着场悖道--现代中国僧青年最急需的解与诫!


   日期:2020/6/22 23: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藉场学道‧着场悖道
 
--现代中国僧青年最急需的解与诫!
 
仁俊
 
        现代中国佛教最急需的承续者--僧青年,眼前已急需到迫不急待的窘境和危机了!
 
   面对如此最严重的大关头,业已濒于佛教存亡或兴毁的临界点,有心人掀涌着的焦虑感,犹如焚灼!
 
   凡是真发心、致心学法、践法、为法的僧青年,面对这般情势、境况与局面,血轮中鲜活、旺涨而热沸的血忱与血誓,总是比有心人更有心、更发心、更致心;心致得为法忘身,为人「舍心」;法明持得与身不离,心实验得与人不校(量),这样的僧青年,则成为「人间」佛教「法身」的表征,信佛者慧命的育培与增长,就凭这法身的表征者所引致、所成就的。
 
        僧青年体解、注察、肯决着自己对人际负有如此巨大的责任、义务与使命,则必不肯、不敢为个己营图、构建或占有什么。念头具有这般观行导警、激提着;激提得廓然、净然,了无所图而决有所为,住道场、修福德、展法务,一切都以慧命、慧择、慧业作凭准、为起点,所存的心坦坦直直,所做的事公公平平地能见(能为)众生,念头与眼前,除了三宝与众生,别无他事,这么样学空、验空放得下身心;学有、回(向)有(为功德)了得却利名,出世胸襟敞得透,入世脚步展得开,琐陋与贱下的欲私,敛绝得不见踪影,自己触悟的与人际察验的,则一概不落昧忽,不招「讥嫌」,出家佛弟子修持中的心术与形象,就这样让人体会到佛法的清净与究竟。
 
        着眼、注念于清净与究竟的僧青年,对佛陀所证与所说之「道」,视为无比、无上、无尽、无尽之光力与威德,胸怀中有了如此的光力与威德资持着,充满了健羡与渴求,充实着智能与法兴,发的愿与起的行,都扣紧、落实在所求之道,三业认真得力求道化,道化中的三业日见平实笃淳,真底质与净风格,则奠立表现得内外一致。所住之处--「场」,涵熏与豁露的骨概、印象,于己于人,顺印着的与影响及的,莫不形成了正直自然、善良必然的气貌与理性,这便称为「道」。
 
        这种道的具体学习、体认、显现、证觉,离不开具有道德的道场。因此,就得藉场学道;显出道场的重要与急需了。业感的生命转化为法智觉悟的慧命,非凭有道之场的安顿、修练不成。道场中的真动力、大通德--直通三宝直摄众生,离不开人为的暗修(戒慧相应的「密行」)明现(悲愿兼运的「轨范」);密行与轨范察护、提现得深刻、卓绝,到一处或说一句,都象征着佛法的质朴、平正、宏伟与雄浑,也表征着僧格与佛法的化合、汇融得永恒光耀、荣鲜,令人感到「僧在即佛(法)在」;世尊「依法建僧」的宗趣即在此。道场中的僧青年触会、体行着这,对现居的道场,看作同佛陀住世时的灵鹫、祇园一样,圣洁与恳挚的心情、性格,不仅是「向往」,而是「同在」了。同在得不离念头意底,直觉眼前缘头,大关头修验功候的应对、定向,则不乱方寸了。僧团中出现了这样的青年比丘、比丘尼--「龙象众」,法海波澜与法门气象,则沛溢豪壮得够掀鼓、够献奉得空阔充实了。
 
        僧青年理解到惟有身心空(净爽)阔得了无恋图,始能从佛法充积中丰实得庄严自己及道场,真解脱与大菩提的根机,就这么操培、淬炼得不动、不退的。道场的存在、影响性流续、发挥得善巧正直,佛法成为「区间」及「人间」的清喨声音,全由青年比丘、比丘尼们于和(敬安)乐修学的道场中作为发出此种声音的广播、远播者。道,成为僧青年的立场,立在道上的脚跟健稳了,佛为标徽法为准绳的信愿,忆念中策呼与导提的,则亲切的历得于空净中相见相应。「圣胎」与「佛境」的大体,则由此鞠护、体现得没一念空洞。
 
        身心不堕入空洞、阴郁、躁忿中,透脱了「无记」的茫昧,强韧的善力势扭转了恶根性,所学所行的道,成为场的光志,所住所立的场,竖为道的法幢,道与场、场与道如此的交相衬现、映显,道场便成为清净佛国的缩影。这其中「坐而论道」与行而循道的比丘、比丘尼相续辈出,不急求解脱而能远离过非,能数(数)发菩提(心)而必猛治疲怯,活生生与真实实的一切、恢恢廓廓地与众生(有情)相处,与诸佛相通,理解的与行向的,都不离此相处相通,这样的道场,才能成为人间「问津」的「选佛场」!
 
   僧青年们理解了道的尊贵、高尚、胜妙、希有、净纯,当下就会迸涌出「百千万劫难遭遇」的热烈精诚,掀起「将此身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的绝对志誓,「法智」成为志誓的带头、鉴心者,情执与见取袭不上心头,蒙不着眼前,对世尊开示的:「居家至狭,尘劳之处;出家学道,发露广大」(中阿含絺迦那经):出家,深刻而究极地体会、洞照得发露广大,所见与所入的,则日明日深;明而深广得不偏不局,对「四圣法界」的义脉慧命,(大)路头与(真)津筏,探接而印合得畅通直契,四圣之道(境)则不离身心而现行,身心也就成为道的实验场所;实验、勘核得毕真毕净。对出家的究竟理致、洞烛得彻透决果--绝对的放弃、否定了欲私占有制、无限的开扩、发挥出大愿无私行。释尊的出家学道,觉道济众,就是为着树立这般「标致」,真发心出家跟他修学的弟子们,总是识取着这学模学样,学得彻透决果。
 
        现代(自由)中国佛教,表面看非常兴盛,道场林立,深细地观察,道与场一致的不能说没有,而道与场分离的却太多(甚至有以「奇门遁甲」吸诱信众者),这现象够我们吃惊了!所以,凡已真发心出家有年的青年比丘、比丘尼,亟须鼓振勇猛与精诚,体解而倡扬出家的真义:绝对的放弃、否定了欲私占有制,无限的开扩、发挥出大愿无私行,抱紧着藉场学道的清新观行,激励而诫导那些着场悖道的出家青年比丘、比丘尼,从(等着)接受场所而忽视佛道的贪图中翻转过来,现代中国佛教才有真实的「*轮僧」出现!
 
   结尾,我要特别说明的:释尊晚年的大小道场遍布恒河两岸,从未听说派定某某比丘住持某某道场(释尊「依法摄僧」,励僧践法,相互和敬而共享、共治,堵绝私相授受的家族制);等到他老人家于娑罗双树间临入灭时,上不覆片瓦,下不占寸土,随侍弟子仅阿难、阿那律二人而已。此种净廓廓、寂灭灭的垂范与遗教,现代中国佛教出家的青年比丘、比丘尼,最急需的是这么种的体「解」与「诫」行啊!
 
民国八十六年七月十六日写于新州惊危室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