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仁俊法师:学解真空 行契幻有


   日期:2020/6/23 8: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解真空.行契幻有
 
仁俊              
 
演学长追随印公导师五十六年,他对印公所学所行的,心目中领省与触会的,都效摹得深确而淳实。印公之学与行:贯摄着整个佛法,从根本佛教,初期大乘及后期大乘,都体解、总持得直探源流,明择泾渭,史实精准,揭举出中国古德未见及的。解悟之卓与体持之正,堪称希有!综观印公学行中心之所在:真空与幻有,长期亲教于印公座下的演学长,对印公真空幻有之学与行, 语诱默启与心领神会之印持,同学中无出其右者,故其生平所弘演与信受的,莫不以此为圭臬、作光标。诚无愧于印公了。
 
佛法的正观之根——空,学空而能体解、顺应真空,一切以真空作准量,从真空中彻破谬邪,握提正当,身心安顿得净落、熙朗而高远,声闻淡宁的风操与菩萨健毅的德徽,从语默安危中涵豁得萧然而决然,佛法就这么不离眼前的。眼前不离佛法的, 真知见——真空,成为照面镜、透心光,空相应的缘起观贯连着世出世间;从无尽的差别法相,理解到一味实相,清除了葛藤荆棘的缠缠络络,足目则明直得了无遮绊。最纯净的空,彻底的泯绝了「性」与「我」,这,不但不共世法,也与佛法中的有宗不共。想体究而解悟真空的,总是牢牢底把捉着这!博学而扼要的演学长,彻头彻尾地遵循印公的此种卓越解行,从他的许多著述中,都可以提举例证。
 
笔底的空与念头的空相应无间,空,作为修学的开始,也做为生死的开路者,因地的一切,全都以空作鉴,依空而行,从空中净化得面目一新、永新,决定而永恒性的见佛见人之基,就这么扎牢的。佛法的特质之一:生死等观。好生恶死,一般凡外莫不如此;厌生怖死,二乘行者无不如此;这二者的共同点:都不能于生死中积储而陶铸智愿,淬砺而发挥生命大用,前者随生死漂流,后者入涅槃自了;入世与出世怎也不能融为一体。菩萨行者则不然,对生与死视为等同价值、力用,所以,菩萨行者的抱负与施为,心心念念都以救度众生生死大苦为责志,也就因此把救度众生的生死大苦,视为自家于生死中必做的大事,生死大愿就这么样油然而兴、盎然而沛。声闻行者视生死为大事,修学的惟一宗趣:了却此生死大事,即以为「所作已办」,不复上求佛道。唐宋迄今的中国佛教,泰半着意于此,形成了普遍的、实质的生气微弱,活力衰颓。佛法精神的本质——菩萨道;菩萨道内涵的总持:生死大事与生死大愿合而为一;从生死大愿的无齐限中,发挥着救度众生的生死大事;将如此的生死大事,一味地扣紧、落实在生死大愿上;佛法于长时大空中弘传而不墬,所凭赖的即此生死大愿。以故,必须着力于此,才能体持佛陀咐嘱的根本精神: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甚深而极广的菩提心:「不执胜义有,不拨世俗(因缘果报)空」,从世俗谛中认知无自性因果,远离了妄造有漏因果的过患,生生世世于生死中探大头面,豁净眼界,菩萨道的心肝与精粹,就这么显现而为世崇仰的。菩萨行者日常及非常中一切的一切,尽都让人看得光光鲜鲜、新新簇簇,衬涵、警呼在其中的导向、照提者:真空;真空的巨能:无大不透,无微不入,由于透得遍透,消泯了自性隔碍;入得遍入,悟达了法性如实。从法性如实中面对一切,撇脱了身心顾念,迸发出佛陀呼吁,能动能出的智观,必忍必化的慈行,则印决、果毅得绝不疑畏。由此足证:真空乃是世出世力德之根源,觑紧做实了他,才是无尽的真力实德哩!
 
释尊说:「我多行空」,证明了空为成佛之因。释尊因地所行与果地所证的:无一非空,也无一非缘。即缘而行空,即空而悟缘;悟缘而遣除了实性,行空而透达了幻相;凌越了一切的自性自相,这是佛法不共、不偏的决当准则。学佛法、行佛法,如果偏离了这个准则,必然地滑向实有或实无的世俗知见中去。所以,真发心修学佛法的,一开头,就得认清缘起性空为佛法大本。从缘起的幻现上,理解到一切尽是如幻如化,从「如是有」,悟入「如是无所(非自性)有」,降伏根本无明的梗祟,体思根本佛教「识如幻」的开示,知行上这么肯决得绝不动摇,面对现象界的林林总总,察究得悉皆幻变非实,从内而身心外而相物,都了知得幻变不居;学与行,从幻观中获致了力能,内不为身心所困,外不为相物所惑,将身心、相物照顾、施舍得了决快净,则能藉身心相物大作佛事,广显身手。不偏于心物的圆整佛法,一贯地发挥出心幻与物幻的大用,泯除了唯心唯物的相诤(相争)之害,阐发着(呈现出)净心净物的庄严之美;构成此庄严之美的净因——幻有。从空净中深观一切无非幻缘所现,从幻缘中化解了我见、我爱,透脱了唯心唯物的偏蔽、妄执,世间才得远离口水战与血腥战的酷斗哩!
 
知行进入了佛法之路的,念头上的真空观,察照得分明的实;眼面前的幻有行,勘验得了无诳瞒。由此所思所行的一切:看到的透底清楚,做出的打头明切,不昧因果与不乖因缘的修为与印会,就这么昭彰得不离心目的。出家理解了出世真义的,心目中流露的、触照的,无一不的细得扣紧因果,也无一不精严得彻明因缘。一般的「空花论」与「实有论」,就这么对治、斥绝了的。所以,从真空中空绝了实性执的,从幻有中施展出种种的「方便」,处处关顾着众生的需要,时时提操着佛法的「正直」;佛法就这样成为「人天眼目」,化为世间光明的。修学幻有的方法——真空,幻有中将这个方法把定了、用准了、培足了,在任何时空、境相中,就不再有渺茫、迷失和怖屈之感了。真人生的把握、练磨、充实与创进;真佛法的遭遇、正闻、深思与整修,无不以此方法为依准的。所以,凡于幻有中行得自觉、自在,不离佛法,不忘众生的大心之士,莫不将此方法铭志心目,悬系寝馈。
 
幻有与真空配应得一致通贯,长时大空于生死往来中,肆应得净落坚卓、善淳笃温,意志与佛法则融为一体。入世作出世观,出世修入世行的菩萨道,就这么于真实亲和中作佛事、度众生的。佛法网络的结联,网路的铺衔,所凭依的,不外乎如幻的因与缘;从如幻的因缘网络中,体解、化融了「我」与「法」,直下印持着「佛」与「法」;佛法治绝了我法,从幻有、幻现的真空中,旷观复迭无尽的森罗万象,到此,我与法的阴影罩不上念头,胁不了眼前,镇泰得寂寂平平,承稳得安安明明,佛法「大业」与生命「大用」,从此便一直净扩上增得莫可量估。学佛学得从真空中改头换面,做人做得从幻有中披肝沥胆,永恒性的做人学佛,决准性的学佛为人,就不会再模棱或隐约了。
 
一切凭三宝作证,一片为众生作事的志誓,都这么直直坦坦的不诳不负、必尽必致的。演公学长学佛为人的清克与坚持,毕竟做到了学解真空,行契幻有;所以,他的言行莫不消归于真空的融观,幻有的透达,留给佛教界的思慕与影响着实够深广了!他的遗作未收入「全集」的,弟子们集刊流通,约我写一篇序;我对他学佛为人的那番精诚与精神,瞻崇得与时俱增,所以由衷地以学解真空、行契幻有二语,作为遗集的序。 
 
佛元二五四三年五月十六日写于新州惊危室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