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超定法师:佛教的政治观──谨以此文纪念幻公


   日期:2020/6/24 8: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的政治观
──谨以此文纪念幻公
超定
 
各位善知识!相信在座的诸位同修,对这一热门话题,一定感到很好奇又兴趣,而在脑海里不免有这样的疑虑:一位讲经法师,为何在清净道谈政治?佛教与政治有什么关系?佛教是出世的,以断烦恼、了生死为目的;政治是世俗的,令人滋长三毒,增多怨敌,坐卧不安。二者明显地相违,一向学佛修行人,对政治问题,如避火坑,唯恐断丧法身与慧命,堕落凡尘,难以自拔。今谈佛教的政治观,不知根据佛说的那一部经?
 
近半年以来,台湾的总统选举,几乎成为华人媒体天天报导的主题。生活在宝岛的人民,乃至海外的侨胞,不论其政治立场是蓝是绿、偏蓝偏绿或属中间选民,无不密切关心此次选情的全部过程及其结果。比起美国的选举,从地方到联邦、小市镇的议员、以至最高的全国总统,所有的选举,都在理性、冷静、和平中进行,从来看不到像台湾这种强滚滚,近于疯狂的现象。
 
我从迢迢数千哩之遥的美国回来,同机的同胞,十之八九都是为投下他的神圣一票,希望所支持的候选人,因这一票而幸运当选。在L.A.国际机场排长龙,耐心地等待办理出境手续。耳边传来这样的声音:好不容易啊!这位老法师爱国不落人后,不畏长途飞行的劳顿,专程赶在选举日之前回台投票。接着有人走近身边,寒喧一阵后,问我要选1号,还是2号?对方发觉我听不懂,才直接地问我:所支持的对象是蓝是绿?
 
真是令我感到一头雾水,我做中华民国公民,大约十年,从来没有去投过票;我改变国籍而成美国公民,已逾二十载。怎么可能在这时候回台湾投票?此行之目的有二:为今年百岁的印顺导师拜寿,因为生性内向,不习惯热闹的大集会,所以提前到台中华雨精舍,向老人礼座。另外是新营妙法寺传戒,应邀赴会任「尊证」,并在「慈悲台」录影弘法。至于选举的结果如何?我唯有抱着虔诚的祝福︰啊!美丽的宝岛,人间的天堂。请大家惜缘惜福,用全部的爱心,疼惜这块土地,珍惜得来不易的福报。不管谁当选总统,尊重岛内人民的选择;胜了不骄傲,败了不灰心,为更美好的明天,大家认真共同来打拼吧!
 
佛教徒是否可参政?
 
过去的台湾,戒严时代,一党专政,佛教徒配合政党政策,支持所提名的候选人;佛教跟政党的关系,只有一面倒,根本没有选择余地。如今,人民组织法开放,政党林立,即为佛弟子,也有他们不同的政治色彩,身为佛教会和各山头的领导人,如公开力挺那一党派,那一位候选人,是否妥当呢?
 
佛教是理智、德行的宗教,政治者乃众人之事,佛教在世间,不可能对政治不闻不问。尤其立足于大乘菩萨道,拥护仁王推行仁政,使人间从和乐善生的基础,以趣向究竟的解脱,乃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但做为佛弟子,如偏离世间的净化,社会的福祉,而一味的为满足一己之私,一党之私,显然与如来正法背道而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菩萨救度众生,示现为国王、辅相、大臣等身份。如维摩诘居士,「若在剎利,剎利中尊,教以忍辱……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护世,护世中尊,护诸众生。」观世音菩萨:「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应以宰官身得度者……而为说法。」
 
学佛修菩萨道,从亲近善知识着手,所谓善知识,不限于出家修行的高僧,念佛、研教、坐禅的行者,而是普及社会各阶层的企业家、哲学家、教育家、艺术家、政治家等。如善财童子所参访的「无厌足王」,以王道推行十善,是一位内圣外王的政治家。还有妙光城的「大光王」,修大慈幢行解脱门,以此大慈与乐的法门治理国家,顺应世间的欲求,使人民喜乐,舍离怖畏心、恼害心、冤敌心。当知菩萨以利他为先,为利济有情,投入政治一途,实不失为度生的一大方便。
 
菩萨道的纲领是:依三心行六度。从初发心,长养菩提心,扩充大悲愿,深入性空见;依此为先导,则一切所为,士农工商,各行各业,无不是菩萨行,也都是迈向成佛的菩提资粮。故此,佛教界的领导人,基于「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的悲愿,培植具政治长才,推出有佛法正见与正行的候选人,以实践菩萨行,自利利他,我认为应是值得鼓励和赞叹的!
 
转轮圣王的政治理想
 
佛教的人间净土,除了转*轮度众生的法王而外,也谈到世间政治理想的转轮王。如长阿含转轮圣王修行经说:「人寿八万岁时,有佛出世,名为弥勒如来……彼当说法,初言亦善,中下亦善,义味具足,净修梵行。……彼时有王,名曰儴伽,剎利水浇头种转轮圣王、典四天下、以正法治、莫不靡伏,七宝具足:一金轮宝、二白象宝、三绀马宝、四神珠宝、五玉女宝、六居士宝、七主兵宝。王有千子,勇猛雄烈,能却外敌。四方敬顺,不加兵仗,自然太平。」关于轮王儴伽和法王弥勒出世之事,弥勒成佛经有详细的记载。又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三,比丘问:「转轮圣王云何成就轮宝(象宝乃至主兵宝)?」世尊随弟子所问,一一解释。轮宝所至,四方臣服,对于归化的小王,告言:「当以法治化,莫以非法,亦莫杀生、窃盗、YIN泆。慎莫非法治化。」也即是以五戒、十善的德行,教化人民,使过安定繁荣福乐的生活。
 
根本圣典的政治思想
 
佛陀在根本圣典长阿含游行经,为阿阇世王的大臣禹舍说国家兴盛七法:「一、国人数相集会,讲议正事,二、人君和顺,上下相敬,三、奉公晓忌,不违礼度,四、孝事父母,敬顺师长,五、恭于宗庙,致敬鬼神,六、闺门真正洁净无秽,至于戏笑,言不及邪,七、宗事沙门,敬持戒者,瞻视护养,未尝懈倦。」一个国家,「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
 
佛陀对国家领导人提出十诫与十德。如增一阿含结禁品说:「若国王成就十法者,不得久存,多诸盗贼。云何为十?(一)国王悭贪,以小轻事,便兴瞋恚,不观义理。(二)贪着财物,不肯庶几(布施)。(三)不受人谏,为人暴虐,无有慈心。(四)枉诸人民,横取系闭,在牢狱中,无有出期。(五)国王非法,相佐不案正行。(六)贪着他色,远离己妻。(七)好喜嗜酒,不理官(国)事。(八)好喜歌舞戏乐,不理官事。(九)恒抱长患,无有强健之日。(十)不信忠孝之臣,翅羽少,无有强佐。」相反地,当修十德以为对治:「(一)不着财物,不兴瞋恚,亦复不以小事起怒害心。(二)受群臣谏,不逆其辞。(三)常好施惠,与民同欢。(四)以法取财,不以非法。(五)不着他色,恒自守护其妻。(六)亦不饮酒,心不荒乱。(七)亦不戏笑,降伏外敌。(八)案法治化,终无阿曲。(九)与群臣和睦,无有竞争。(十)无有病患,气力强盛。」这十德着重在私德的修养,因私德实为公德的根本。儒家的政治思想,也奠基于修身、齐家,而后才得治国、平天下。中阿含本起经开示从政者之要领:「夫为世间将(导),顺正不阿枉,矜导示礼仪,如是为法王。多愍善恕己,仁爱利养人,既利以平均,如是众附亲(法句譬喻经同)。」主政者要公正清,处处以身作则,为人民谋福利,自然受到全国百姓的拥戴。
 
其次,佛陀在法句譬喻经说:「夫为国王当行五事,何谓为五事?一者领理万民,无有枉滥。二者养育将士,随时禀与。三者念修本业,福德无绝。四者当信忠臣正直之谏,无受谗言以伤正直。五者节欲贪乐,心不放逸。行此五事,名闻四海,福禄自来。舍此五事,众纲不举,民穷则思乱,士劳则势不举。」
 
佛陀是国际的非战主义者,他说:「战胜增怨敌,战败卧不安;胜败两俱舍,卧觉寂静乐。」然而,当面临他国侵略时要怎么办呢?一、对内敌与外敌的杀虐暴行,应以武力对付,但心存慈悲,作救众生想。二、若有更适当办法,则不宜动干戈,以平定内外敌人。三、务须不杀敌人,尽量虏获削其武力。这一准则,如瑜伽菩萨戒具文:「若菩萨安住菩萨律仪,善权方便,于诸性罪(杀、盗、YIN、妄),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当知菩萨以饶益有情为本,事事不违慈悲心行,以其智慧衡量得失,如对广大有情有义利,菩萨戒是可以开放的。所谓「应摄受者摄受之,应折伏者折伏之。」折摄二门善巧运用,则「低眉菩萨」与「怒目金刚」,同是大慈大悲的表现。
 
结语:以上根据圣典,略说佛教对政治的看法。由于时间的限制,对经文的微言大义,无法进一步阐释,至感抱歉。现代的佛门弟子参政者不少,谨引佛陀圣教,借作参考,传统的佛教徒最怕造业受报,以隐居山林,谢绝人事,不过问政治为清高。然乎?不然乎?在菩萨道的立场说,「庄严国土,成熟众生」为其任务,如远离群众,与众人之事绝缘,又如何行菩萨道?诚然,菩萨尽可以在其他教育、文化、慈善等各方面,发挥他的专长,以弘扬佛法,利济有情,而非唯有从政一途。本文主旨在证明:佛教不是与政治绝不相干,不论是原始圣典,抑为大乘佛法,在教义上原有一套完善的理论主张。我人如何运用此一原理,以服务社会,增进人类的幸福,实现生命的价值,实为发菩提心的人间菩萨,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佛元二五四八年四月初八日
脱稿于洛城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