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超定法师:活着就有希望──讲于佛教卫星电视台


   日期:2020/6/24 9: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活着就有希望
──讲于佛教卫星电视台
 
超定
 
回顾九一一
 
美国九一一惨案已过了一周年,而恐怖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世界各角落。缘起的世间,凡是活在地球村里的生命,彼此之间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譬如同坐在一只大船上,不幸遭受飓风的袭击而沉没,则大家同归于尽,无一人能幸免。世间乃是众生共业所感,天国与地狱,不是神力的赏罚,而是随各人业力的牵引,决定上升与下堕的前途。邪恶的知见,造成害人害己的罪行,终于逃不出重重的业网,承受其应得的果报。
 
千百亿造成的两座摩天大厦和数不清的财物损失,当然令人十分惋惜。俗语说:「眼见他起高楼,眼见楼塌了。」这也应验佛陀的启示:「财富为五家所共」。千方百计得来的财富,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大火、大水,或者盗贼、恶王,以及自己的不肖儿女,再多的金钱,转瞬间付之东流,不再属于我有。在资本主义的美国社会,金钱像流水一般,流进来又流出去(如功德天与黑女,姊妹相随。),资本家似乎也看开了。拥有大企业的老板,如遭逢世界经济不景,百业萧条,周转不灵,而宣告破产,也都能坦然面对,接受残酷的事实。诚然,「留得青山在,那怕没柴烧?」失败为成功之母,再接再厉,终于有一天会东山再起。然而,宝贵的生命结束了,人死不可复活,眼看七千多条的生命,而且这些人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造福社会的难得人才;每个人都是花费可观的资本而培养成功,他们正如丽日中天,光芒万丈,正是学以致用,发挥所长,贡献人类的黄金年华。这场美国历史上空前的浩劫,给全世界具有血性的人们,留下刻骨铭心,难以抚平的创痕,和永远难忘的惨痛教训--「世间无常,国士危脆」。
 
生命第一宝
 
在人生的旅途上,从童年开始,经少年、壮年时代,步入桑榆晚景,乃至衰老死亡之前、人人凭着生存的意欲,为满足其愿望,无不勇往直前,百折不回,非达到目的,誓不休止。试问:大家究竟在追求什么?从世俗的观点看,尽管人各有志,对人生的价值观各有不同的取向,但总体而言不出:学业成功,知识渊博;事业顺利,财源无尽;地位崇高,权力自在;家庭幸福,亲情融洽;健康无病,身心愉悦。很明显的例子,一个人从小入学: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重点在学业,追求知识,拥有学位。接着走出校门,随各人志趣,投入社会各级行业,如经济、政治、医学、文化、教育等事业。因缘际会,时来运到,得心应手,步步高升,功名成就。另一方面,在此有情世界,需要亲情、友情、爱情的慰藉。男女结合,成立家室,夫妇、儿女、父母的感情满足,还有社会人际的关系良好,情投意合,互助互勉,礼敬谦让。更难得的是四大假合的色身,调摄适宜,营养充足,健康无病(少病少恼,医药治疗,恢复活力)。这些条件完备,不就是世人所共同追求的理想人生吗?
 
或从更高层次来衡量,以上所列的财富、地位、眷属、健康等,只不过是世俗平凡的价值。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例如西洋学者所说的真、善、美、圣;中国儒家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从佛法出世思想评判世间的价值观,世人所追求的一切只不过是暂时、有限、相对的意义;人天福报,如影随形,有而非实;惟有胜义、实相、真如,以及所修学的中道德行,所证得的无漏净善的功德,才是绝对、永恒、无限的价值。
 
无论如何,世间有漏的善果也好,出世究竟的圆满功德也好,站在现实世间而言,一切问题不能忽略这一活泼的具体生命。换言之,一个健康正常,具寿、暖、识的命根,才会有如上的种种欲求,现实的或理想的追寻;也惟有色身健在,世间福乐的拥有,才具实质的意义。经中一则故事:商主出海采宝,满载珍宝,兴奋无比地踏上归程。无奈途中遇到大风,为保住生命,不得不放弃所有宝物。迨平安回家,家人问他:何故空手而回?商人据实以告,自庆大宝未失。试想:一个人如生命已消失,或病入膏肓,药药罔效,或变成植物人,如上所述的财富、地位、眷属等等,对他又有何意义?至于出世善法,此身不净,革囊众秽,但为成就清净法身,务必藉假修真,倘若假体不存,又如何实践高尚德行,趋向解脱,完成正觉?
 
希望的人生
 
前两天忽然接到一通越洋电话,原来是一位学佛多年的佛友,从宝岛故乡来电报喜讯。听他滔滔不绝地说出近来学佛的心得。我的家乡,与佛有缘,常有法师莅临布教,所以归依三宝的佛教徒不少。但所听到的佛教,几乎是异口同音:常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取代了释迦牟尼佛;修行,就是念佛;归宿,在西方。一些学佛的同修,个性都表现得孤癖,厌世悲观。五浊恶世好苦啊!做人真是业障深重,早死早超升,来世不要做人了。但近些年来,自从「人间佛教」传播开了,经过一番理性的思惟,承受「正觉之音」的洗礼,开始肯定人生,深信「人身难得」,「诸佛世尊皆出人间」。做人真有意义,唯有人才能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达到成佛的地位。难怪当今佛教泰斗--印顺导师劝人乘愿来此人间,以身作则自己发愿:「生生世世在这苦难的人间,为人间的正觉之音而献身。」
 
长途电话,一讲就过了半小时,意犹未尽,我告诉他下次再谈吧!得闲请务必熟读、精读『妙云集』,保证你受用不尽,法喜无量!
 
常人都是先入为主的,尤其是宗教的信仰,感情成份多,理智的抉择力弱,真能如实学佛,具足正见者,诚属难得。「人间佛教」经半世纪的宏阐,能信受的渐渐多起来,这是值得向人间的正觉者--释迦世尊,奉告的佳音,也是历代「人间佛教」的传播高僧大德,殊堪告慰的喜讯。
 
了生死已成佛教徒的口头禅,其原意应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真能了生死的利器在于无我智,通达缘起,勘破无明,断除我执,证入涅槃。今人脑海里浮现的,不是落于常见,就是断见。自性实有的生与死,一刀两断,不复生也不复死,此岸彼岸,打成两截;寿命无量,福乐无穷,爱尽情空,永别娑婆。如此知见,求取正觉,了不可得,又如何得了生死?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但佛法的正信,乃透过理智的洗炼而建立;不以智慧为导,一味地盲目信从,与神教何异?
 
我常听佛教徒说:做人太苦,下一辈子不来了。我反问他:来世要去那里?答言:往生净土。我说,诸佛净土中,也是在做人呀!往生净土是换个修行做人的环境,论因说果都是以人为本位。意思是:不好好做人,如何往生净土?到了西方,见佛闻法,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佛是人,同修者也都是人,怎能胡言:不想做人了?
 
从世间法说:人生才有希望,人死了希望何在?正如前面所说,求财富、地位、眷属等等,人活着才会去追求这些乐果;也因为人活着,才享用到美满的生活。古人说「壮志未酬身先死」,不论为谋取个人的功名,或为造福社会,乃至佛教的解脱道、菩提道的进修,先决的条件是:活着的人,身心正常。未达成的目标,世间的出世间的,继续努力,终于有成功的一天。如果不幸失败了,可以从头再来,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
 
从佛法的进修而言,死被列入四魔之一(合天魔、烦恼魔、五蕴魔为四),除非已证得阿罗汉果,立脱坐亡,自在舍寿,生与死对他实无差别,生命的结束,即是究竟解脱(入无余涅槃)。对一般在学的人,死亡之神突然光顾,半途而废,道业未成,何等的遗憾!虽然,因果不爽,生前所修的道业、慧业、事业,福不唐捐,不会因为此生的一期生灭,而致前功尽弃,但由于无常的来临,障碍了更进一层楼,达成目标的机会。所以这一不受欢迎的不速之客,被列为障害道行成就的四魔之一,不是没有理由的。
 
中国佛教徒强调礼忏消业的忏悔法门;消业障,增福慧,确也是学佛修行的基本信念。通常佛教共修法会后,唱回向偈:「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以此诵经、礼佛功德因缘,渐渐消除烦恼障、业障、苦报障。法偈涵意相当周延,惑、业、苦,循环不息故,生死常相续;三障永尽,当下解脱。在此兼带谈及业力的问题,不论黑业白业,定业不定业,引业满业,共业不共业,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无自性,幻生幻灭,了无实体可得。从这一深义来论断「定业与不定业」,其实,既是因缘法,即无「定业不可转」之理由。对于修行者而言,「定业不可转」岂非等于判死刑?我人发心修身、修戒、修定、修慧,于三宝门中,所种诸善根,所修一切善法,即肯定往昔因无明所起的种种罪业,皆属无自性的不定业;故于今日猛然省悟,孳孳行善,精进修道,必能忏除过去的恶业、有漏业。佛说中阿含盐喻经,颇值得我人深思。如何化海水为淡水,化腐朽为神奇,转迷情成正觉,最重要的是:忏悔修行的时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寿命够长,身心勇锐,勤修圣道,毕竟能扭转罪业,消灭烦恼,圆满功德。
 
各位观众!活着就有希望,世间法如此,佛法也不例外。珍惜生命,把握现在,身安道隆,学业、事业、慧业、道业,都需要我们活着的时候去完成。祝福大家法喜无量。
 
西元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补述于山仔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