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超定法师:人从爱欲生忧怖


   日期:2020/6/24 19: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从爱欲生忧怖
 
超定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又言:「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出家沙门,断欲去爱。」「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诸如此类的词句,不胜枚举,佛门弟子耳熟能详,大家纵使不尽信受奉行,也都不敢公开唱反调。但对于徘徊于三宝门外的世俗人,如何接受「断欲去爱」的佛语?爱欲为何义?爱欲如何断?对持异见者应怎样去消解?
 
爱与欲二者,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爱的涵义广泛,遍及三界有情;有欲即有爱,而欲唯限欲界。爱,包括自体爱、境界爱、后有爱;欲爱、有爱、无有爱。或以爱与欲同义,爱即是欲。如云:「能离欲界欲,及离色界欲;入真谛现观,能离一切欲。」这是把三界修所断的烦恼叫做欲,断绝一切修惑,爱尽涅槃,究竟解脱。如从狭义说,欲是五根所对的五种欲境--色声香味触,经论里分为三类:「一、资产圆满,二、自体圆满,三、广大殊胜有情供养圆满。」如世人欲求青春永驻,体力勇健,色相端严,寿命长久,乃至未来生命的永续,即是「自体圆满」的事欲。「资产圆满」是以自体为本,希求外物资产,成为身心的受用,以满足自我的享受欲、支配欲。如土地不动产、饮食、钱财、衣服、车乘等资产的拥有。其他,父母、夫妻、儿女、亲友眷属爱的欲求,是为「广大殊胜有情供养圆满。」欲界有情世间与器世间的存在,由个人身心,延伸到身心相关的家庭、社会以及自然界的物质,对这些产生爱欲,采取种种手段以遂所愿,这是欲界有情之事欲。上二界有情,从初禅起,离欲恶不善法,即无诸欲--物欲、情欲存在。但离欲不即是断爱,爱生则苦生,色无色界有情,仍未跳出生死轮回。所以说:欲只是障道法,爱才是生死根本;离欲而越欲界,尚未超出三界。
 
阿含经说:「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父子、兄弟、亲族展转共诤。以欲为本故,王王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彼因共诤故,以种种器仗转向加害,或以手杈、石掷,或杖打、刀斫。」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作为欲界人类,为了五欲的喜乐贪取,造成家庭、社会、国家的纷诤。人类的一切忧患、恐怖的问题,层出不穷,乃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依唯识法相说,欲为五十一心所五别境之一,定义是:「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当面对所欣乐之境,未得而欲得,已得而患失;于违逆可厌之境,已来者求其速离,未至者求其永不来。这种厌苦欣乐的心理,为一切有情所共有。基于趋乐避苦之欲,当然要勤奋努力,以求欲望的实现。「五趣杂居地」的欲界有情如此,上二界有情,从「离生喜乐地」的初禅,乃至四空处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地」有情也不例外。如厌下粗苦障,欣上净妙离的禅法进升,即出发于「欲」的业用。
 
约有情生命延续的四食说,「意思食」即生存的意欲,很明显地,人是活在希望中;有希望才能使生命延续不断。如果一个人已经绝望,他也就活不下去了。欲的心所法是通于善、不善、无记的三性。贪无厌足,欲壑难填,固然令人造业堕落,但佛法的善法欲,却是修证的重要因素。如人天乘人的胜进心,二乘人的出离心,菩萨行人的菩提心,也即是向上向光明、向解脱、向菩提的信愿,凭此意欲而修行而证果。
 
不过,佛教经论的「呵欲」、「离欲」、「断欲」,应该是基于解脱的思想,而把欲当做障碍解脱的不善法。如男女的淫欲,社会的情欲,外境的物欲,这些都是趋向正觉的行者所要远离、厌弃、断绝的染污烦恼。虽然,佛法进修的层次不同,对欲的态度并不一致,如人天乘法主张节欲,在家居士受持五戒,允许受欲而禁止邪淫,即其一例;二乘法坚持离欲,如出家割爱辞亲,舍离情欲与物欲;大乘法则强调化欲,如净名居士示有妻子而常修梵行,也就是于欲离欲,在尘不染尘,「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业」的菩萨精神。
 
本来,「五欲妙境非真欲,真欲为人分别贪。」如俗语说,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色声香味触的事欲,如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干卿何事?为何给芸芸众生惹来这么多的麻烦?真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可叹的是:世间尽多是庸人,凡夫俗子能做到不自扰者几希?学佛是对人生世间的觉醒,出世的声闻道与菩萨道,固然立志要做圣人,以证得阿罗汉果、无上佛果为终极理想,即使世间的人天道也不例外。例如世间正见,深信善恶、业果与三世的相续而外,还得正见有凡夫有圣人的差异。由于现前出世种子未成熟,暂以人天乐果为短程目标,事实上在五乘共法的修学中,已播下菩提种子,成为未来得度成佛的因缘。发心学佛,简言之,即是不甘于凡愚,不愿抱残守缺,而以希贤希圣,转染污成清净,离迷情成正觉为目的。
 
以上是对欲之内涵,作不同层面的分析。修学佛法的人,确信欲之不可纵,面对物欲、淫欲、情欲的欲境,如何实践其节欲、断欲、化欲的工夫?佛陀开示的对治法门,不出三学八正道,先以戒学克制欲境,净化身口,次以定力化解尘欲,后以智慧证悟空性,悲智双运,圆满功德。唯识学上有五净行的对治办法,所谓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愚痴众生因缘观,散乱众生数息观,我慢众生界分别观。釜底抽薪的办法是定动智拔,唯有成就定慧,照见五蕴皆空,才能究竟度一切苦厄。五蕴既空,附属于色蕴之一的五尘境界,那有不空之理?通达心理、物理、生理现象皆是缘起性空,则于诸欲境染情,无碍无着,不但离欲去爱,且化凡情染欲为无尽的慈悲;菩萨道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愿行,便是从此而展开。
 
六祖慧能大师答复「在家如何修行」的问题,开头即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不明真意者误解为:不必修戒定,持戒修定是小乘人所为,不是最上乘禅行者所应修。其实,戒的重要,如自由民主所必备的法治;离法治而谈民主与自由,则国家秩序大乱;没有戒行,放纵情欲,奢望解脱,绝无实现的可能。有人套用济公传的「酒肉穿肠过,如来心中坐」的台词,宣扬「情欲中的佛心」,无疑是龙树菩萨所说:「信戒无基,忆想取一空,是为邪空」,真是我佛罪人。
 
戒是防非止恶的德行,戒行的纯净,需藉助于自净其心的定学;有禅悦法喜,取代欲乐的贪求,肯定身语二业不会犯过。而彻底的离欲,务必直观无常、苦、空、无我,转无明为般若,转爱染成大悲。如此自然诸欲不能染,爱尽解脱。三增上学,相资相成,如戒学,由别解脱戒、定共戒而道共戒,即戒即定即慧;定学,离五欲五盖,从世间禅而出世间禅,岂非三学具足?慧学成就,闻慧得正见,思慧得净戒,修慧得正定。三学次第,前前为后后之基础,后后则为前前之目标。三学如鼎之三足,修学过程,或可偏重,但不可偏废。佛门一向有信行人与法行人之分,也可说是重解与重行的两类型人。其实,到达究竟,二者都是信智合一,解行相应的。佛法成就者,绝无有信无智的愚痴人,也不会有有智无信的邪见人。
 
佛陀最后遗教:「依四念处住」;告诫弟子「以戒为师」的同时,又教以「当制五根,勿令放纵入于五欲。」「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从这一简单的开示中,当可获得修持要领,把握如何从诸恶莫作的戒行中,禁制情欲,远离尘念,达到三业清净,断欲去爱之目的。约八正道的德行而言,以正见为导,也即是以智化情,以智导行,于日常生活中,智观缘起,缘起故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了悟常性、我性不可得,当体即空,空即寂灭,终于「人从爱欲生忧怖」的问题解决了。
 
一九九九年三月四日写于山仔脚丈室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