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超然法师: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十


   日期:2020/6/25 8: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十
 
但是,要见到本来心,要见到咱的如如法身,却并不容易,因为,它太微妙了,没有形象呀。所以,达摩大师说:
 
“此心微妙难见,此心不同色心,此心是人皆欲得见。于此光明中运手动足者,如恒河沙,及乎问着,总道不得,犹如木人相似。总是自己受用,因何不识?”
 
“这个本来心,微妙不可思议,难以见到;它不同于咱的肉团心,这个心呀,就是人们都想见到的那个心灵。”
“但是呢,在这个本性光明当中,成天伸手抬脚的人们,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多,等到你一问他这个事儿,却总是说不清楚,好像木头人似地,没有反应。”
“一直都是咱自己,在受用着自性呀,为啥就不认识呢?”
 
哎,达摩大师告诉咱,虽然咱的本来心如此自在洒脱,不会被五蕴和业力所束缚,但是,要想见到它,却非常困难,因为,它太微妙了,超越了形相,也超越了概念。它不同于咱的心脏,不同于那个肉团心,也叫做色心。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即便如此,哎,其实呀,古往今来,大家对它都非常感兴趣,所以,人们常常期望着,要“回归心灵家园”——许多人,许多有识之士,都这样说。这也就是达摩大师所说的“此心是人皆欲得见”呀。嘿嘿,谁不想回家呢,谁不想内心充实呢,谁不想找到自己的心灵呢。
因此呢,咱的本来心和心脏不同,不属于某种物质,也不同于某种概念,它不是眼睛所能看到的,不是耳朵所能听到的,不是鼻子所能闻到的,不是舌头所能尝到的,不是身体所能触到的,甚至,也不是意识所能思维到的呀。
——啊,那该咋办呢?该咋见到本来心呢?
——嘿嘿,达摩大师已经告诉咱了:“因何不识”,就是说,咱需要用智慧去“认识”它,才行啊。
问题是,这个“识”是超越第六意识思维心的,比思维心更加细微,更加直白。所以,其实,也更加简单,更加纯粹而有力呀。
对,也就是单纯。单纯的心,犹如风平浪静的水面一样,可以明照蓝天白云,可以映彻花草树木,完全可以当镜子来照啊。嘿嘿,镜子,可以照见咱的脸;那么,如同明镜一般的心,映照出的,到处都是本来心,到处都是法身佛呀。
——所以,见性,本来不难,因为,自性,本来就在那里,明摆着的;难就难在,需要咱大家有一颗单纯的心,直观的心,爽朗的心,它,才有力量“识”出本来心。换句话说,嘿嘿,“识”出自己。哎,见性,见性,不是要见到一个别的什么性,而是要体会到无处不在的自性光明啊。
——啥光明呢?像太阳一样,还是像灯泡一样呢?
——嘿嘿,都不是。圣僧宝志禅师说了:“无相光中常自在”,啥意思呢?就是说呀,通常咱说自性光明,这其实是一个比喻,是把自性比喻为光明。咱大家,可不能把自性就当做是某种光线啊!光线是色法,是境界,而不是咱的本来心。充其量,它只是本来心的妙用而已。
当然,将来,当咱大家亲证法身以后,咱就开始有能力,从自性当中放出不可思议的光明,犹如世尊,在某些法会上面,也会随缘放光一样。那是以后的事,是法身的妙用,也是咱本来心的妙用。
 
现在呢?对于咱大家来说,自性光明是无相的。而且,它无处不在,乃至于,一切众生都在无相的自性光明当中,行住坐卧,言语思维,等等。这些众生的数量,多得数都数不清,可是,一旦问起自性光明在哪里,问起本来心在何处,嘿嘿,通常,大家都是大眼儿瞪小眼儿,没了主张。
对此,达摩大师启发咱:“总是自己受用,因何不识?”哎,时时刻刻,咱大家都在受用着自性光明,它就是咱不会失去的本来明了,言谈举止都是它啊!只要咱的心,从境界的思虑攀缘当中,轻轻一回神,不就自知自明了么,咱咋就不认识呢。
 
接着,达摩大师借用世尊的话,继续给咱开示:
 
“佛言一切众生,尽是迷人。因此作业,堕生死河,欲出还没,只为不见性。”
 
“正因为这样,佛陀曾经说过,一切众生,都是迷失了的人。”
“因为迷失了自性光明,所以才会拼命向外攀缘追求,因此而造业,堕入了虚妄的生死大河,虽然也想逃出来,但是,无论怎样折腾,终究还是会沉沦于其中,只因为不见性的缘故啊。”
 
哎,在佛经上,世尊时常有类似的感慨,感慨一切众生的无明和迷惑,乃至于虚妄追求,无知造业,从而堕落于,自己的妄想心所创造的,虚妄的生死轮回当中,等等。
纵然有些人,认识到了尘世之苦,想要逃出去,想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等等,嘿嘿,不过,无论他们怎样折腾着去修行,怎样绞尽脑汁地苦思冥想,却总是逃不出生死轮回这道怪圈儿。为啥呢?因为,不见自性如如不动,不知本来心没有生死,不认识法身如来常住心中,不晓得回光返照、远离攀缘造作啊。
 
如何证明,众生都在迷惑之中呢?达摩大师继续说道:
 
“众生若不迷,因何问着其中事,无有一人得会者?自家运手动足,因何不识?”
 
“一切众生,如果不是迷失了的话,为什么一旦问起本来心这回事儿,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明白呢?”
“就是咱自己举手投足之间的那个妙能力,为啥就不认识呢?”
 
哎,这句意思很清晰,不需要再解释。咱大家,只需要时常如此观察,早晚会明白的。大师继续说道:
 
“故知圣人语不错,迷人自不会晓。故知此难明,惟佛一人能会此法;余人天及众生等,尽不明了。”
 
“因此知道啊,大圣人佛陀说得没错,一切众生都是迷失的人,他们自己不明白罢了。”
“因此知道,这个本来心很难明了,只有佛陀一个人能够通达此妙法;其它一切人类或者天人,乃至于各类众生等等,都没有明了。”
 
哎,所谓的“惟佛一人能会此法”,有人会有疑问了:不是说有很多佛陀吗?不是还有很多数不清的大菩萨吗?他们,都应该通达本来心吧?
——嘿嘿,没错。不过,所谓的“佛”,只是一个方便的名字,其本义,是指咱大家,乃至于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觉性”,也就是法身佛。后文当中,达摩大师就会告诉咱:“佛是西国语,此土云觉性”。
——谁能够通达本来心呢?只有本来心。
——谁能够见性呢?只有自性。
——谁能够成就法身呢?只有法身。
——谁能够作佛呢?只有佛啊。
——咱大家,如何才能够通达本来心,见到自性,并成就法身佛呢?除非,咱的心就是本来心,咱的心就是自性,咱的心就是法身佛呀。
——令人欣慰的是,本来如此。
——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肯踏实地学习经论,踏实地理解如此微妙的法义,踏实地开悟自心呀。
所以,各位兄弟姐妹,修行修行,要想修行,先要学习,要不然,请问,您往哪儿修,往哪儿行呢?学得明白,自然看得破,自然放得下,自然化解执着,自然消融烦恼。学的过程呢?难道不是最好的修行方法之一吗?“常随佛学”落实到咱大家当下的生活里面,请问,您跟哪尊佛学呢?大乘经论,难道不是佛陀最好的代表之一吗?
 
——在学佛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做居士的时候,还是出家以后,直到如今,我很少问人家问题。为什么?因为,我知道自己不懂,也知道别人不见得就懂,更知道,只有踏实地反复学习,才会慢慢懂。前提是,我相信并了解,经论的作者,佛陀和祖师菩萨们,他们最精通。
——还有人,会比他们说法更好吗!
——作为一个狂妄的人,嘿嘿,我只跟最好的老师学习。
——就这几部经论,我就不信,我慢慢学,慢慢啃,慢慢解,慢慢修,慢慢悟,难道,我就不会慢慢地明白?难道,我就不会慢慢地通达?难道,我就不会慢慢地化解执着、降伏烦恼?难道,我就不能慢慢地获得成就?
 
因此,依达摩大师说来,见性就是佛,不见性就是众生。本论当中,常见到这样的开示,无需多言。只不过,通常,只有彻底见性,只有究竟的觉悟者,咱才把他尊为佛陀,而其他尚未究竟的觉悟者,则称之为菩萨、大德,等等。
 
下面,达摩大师为咱大家开示见性解脱的情形:
 
“若智慧明了,此心号名法性,亦名解脱。生死不拘,一切法拘它不得,是名大自在王如来。亦名不思议,亦名圣体,亦名长生不死,亦名大仙。名虽不同,体即是一。”
 
“如果有人能够智慧明了,那么,他的智慧明了之心,就叫做法性,也叫做解脱。”
“这个智慧明了之心,不会被生死轮回所拘束,乃至于,一切万事万物,一切法,都没有办法束缚它,所以,它叫做大自在王如来。”
“也叫做不可思议,也叫做圣体,也叫做长生不死,还叫做大仙。”
“这么多名字,虽然各自不同,但是,本来是一回事儿啊。”
 
哎,这段开示,真是令人鼓舞呀。达摩大师直接把佛陀和咱大家的关系,说明白了。那就是啊,咱的“智慧明了之心”,就是万法之“法性”,就是本来的“解脱”,就是佛。
因为,生死轮回拿它没办法,根本束缚不了它,所以,它就叫做“大自在王如来”,它也就是“不思议”的如来秘密藏,它也叫做一切圣者的“圣体”,也叫做“长生不死”,还叫做“大罗金仙”,简称“大仙”,等等。
——可是,说得如此玄妙,它不就是咱当下的“智慧明了之心”嘛,它随时都在这里呀!只要通过学习经论,它,自然就会显发出来呀。以后,即便不再学习经论,它,也不会失去呀。
所谓的“大仙”,是“大罗金仙”的简称,而不是咱平日里所说的,狐狸精、黄鼠狼、龟、蛇、虎、豹等等精怪。哎,这些精怪呢,老百姓们,也把它们叫做“大仙”,同名不同义呀。
 
因此呢,通过达摩大师如此清晰地开示,咱大家就明白了,见性也罢,觉悟本来心也罢,成佛也罢,离咱大家一点儿都不远,哎,只需要,咱通过学习经论,在佛陀和祖师们的启发下,逐渐显发出咱的“智慧明了之心”,就是了。
那么,啥叫做“智慧明了之心”呢?咱看大师进一步的解说:
 
“圣人种种分别,皆不离自心。心量广大,应用无穷。应眼见色,应耳闻声,应鼻嗅香,应舌知味,乃至施为运动,皆是自心。一切时中,但有语言道断,即是自心。”
 
“所谓的智慧明了,对于圣人们来说,那就是啊,他们虽然会有种种分别的作用,但是,都不会离开内在的自心自性。”
“这个自心自性的度量,无比广大,它的应用呢,更是无穷无尽。”
“自心应用在眼睛,就可以看见色相;自心应用在耳朵,就可以听闻声音;自心应用在鼻子,就可以嗅到香臭气;自心应用在舌头,就可以尝出味道;乃至于,一切作为和运动,等等,无非都是自心的应用。”
“那么,自心在哪里呢?一切时候当中,只要出现了言语无法企及的境地,那就是自心自性的坦露。”
 
哎,所谓的“智慧明了之心”,咱大家人人都有,只是,咱还不曾充分地显现它,或者说,咱还不曾充分地认识它呀。那么,它究竟在哪里呢?
达摩大师,以圣者的境界,来引导咱大家,去显发和认识咱自己的“智慧明了之心”。具体方法呢,就是学习诸位圣者,逐渐做到“种种分别,皆不离自心”。
——就是说,圣者也不是没有分别,而是在分别的时候,不会把所分别的内容,当做了实有,从而产生执着;也不曾把所分别的种种境界,当做了心外之事物,从而产生攀缘。
像这样分别的时候,随时明白,一切分别,不过是自心在分别自心,呵呵,那还有啥好执着和攀缘的呢。哎,这就叫做“妙分别”,也就是咱常说的“分别一切法,不做分别想”啊。如果有人,充分觉悟了“万法唯心”的话,那么,分别,就不再是烦恼和障碍了,而成为了“智慧明了”。这样的心境呢?也就是“智慧明了之心”呀。依达摩大师所说,它,就是咱的“法性”,就是“长生不死”的“大自在王如来”。
 
怎样才可以显发这个“智慧明了之心”呢?对于有文化的人来说,学习经论,念经闻思修,就是目前最方便,也最合适的方法了。
——各位兄弟姐妹,为什么,咱大家念经,都有这样的体会:念一遍,就似乎会更明白了一些呢?
——因为,您的“智慧明了之心”,已经开始发芽,并且随着念经闻思修,正在慢慢成长呢。佛陀反复宣说,读诵受持大乘经典之功德,如何如何地广大,乃至于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等等,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这里,体现在咱的“智慧明了之心”,因此而得以逐渐显发,最终,必定会大彻大悟,必定会成佛的呀。
——反过来,如果有人不甘心老实地念经闻思修,嫌这样麻烦,嫌这样修行见效慢,哎,于是呀,他们开始独辟蹊径,开始抱怨:唉,道理我都明白了,可为啥,我还有烦恼呢?我咋还没有悟道呢?我咋还没有证果呢?你们咋都不相信我呢?修行咋就这么难呢?
 
——嘿嘿,您咋就这么心急呢!
 
——这些人很可惜,把自己刚刚露出头的“智慧明了之心”,哎,那个心是轻快自如的,往往是在念经时才有,是法喜的。平时呢,事情一多,心就乱了,“智慧明了之心”就没了。可是,嘿,这个轻快的明了之心,他不要了,丢到一边去,他非要换一个思路,换成啥呢?嘿嘿,换成他早就习惯了的妄想烦恼。这样的人,他们不明白一个常识:
——饭,是一口一口吃的;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智慧明了”是一遍遍反复学习经论,慢慢显发出来的呀。哎,辩证唯物主义里面也讲过,从量变到质变,是需要一个积累过程的。从修学经论到悟道呢?难道不需要长期的积累吗?难道,嘿嘿,咱大家都是卢惠能吗。
 
修学经论,积累到啥地步,才能够“智慧明了”,而明心见性呢?
达摩大师慈悲地开导大家:“一切时中,但有语言道断,即是自心”。哎,那就是说,当咱大家在经论的长期熏陶下,分别烦恼明显少了,“智慧明了”时常能够显现,那么,咱就可以在平日里,随时观察自心了。这叫做,功夫上路了。
此后,一个偶然因缘的触动,忽然间,您的心到达了“语言道断”的境地,也就是说,此刻的心太明朗了,太无相了,太超越了,完全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了,除了它之外,实在没啥另外的智慧可言了,但是呢?您又没有办法把它拿出来,给别人看。
——那么,如果它还不是自心,它还不是自性,又会是谁呢!
 
这个地方,古代禅师们把它叫做“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它就是咱的如如不动心,它就是咱大家本来心的坦露,虽然没有形质,却具备了佛经所说的一切功德,不需要再怀疑了。
——它,就是咱的自性如来。关于它的情形,达摩大师继续说道:
 
“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色无尽是自心,心识善能分别一切,乃至施为运用,皆是智慧。心无形相,智慧亦无尽,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因此,有这样的说法: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所谓的色无尽,也无非都是自心,是说心识能够善巧地分别一切万事万物,乃至于,具有各种施展作为的功用,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自性智慧。”
“本来心虽然没有形相,但是,其中的色法和智慧,也是没有穷尽的,所以说: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哎,达摩大师这里所谓的“故云”,应当是引用的经文,其所开示的,正是自性如来的无尽妙功德。也就是:“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换句话来表述呢,就是说,在咱大家的自性如来当中,具有无穷无尽的色法和色法的运用;乃至于妙分别的智慧,也是如此,无穷无尽。
再换句话,那就是说,整个世界当中所有的一切,一切物质和一切智慧,一切宇宙和一切众生,都是咱自性如来当中本有之物,并非实有,而是如幻的妙用。此妙用,无穷无尽;此妙用,当即就是自性如来本身。
——您能够树立这个见解,就叫做正知见。
——在此见解的基础上,如此观察修行,静思禅修,持之以恒,功夫到了,自然就会见性、证果,乃至于成佛。
——修行,可以变得如此简单。
 
这就叫做“借假修真”,咱的色身,乃至于山河大地是“假”;自性如来,如如不动,超越生死变动,方便地叫做“真”,或者“真如”。所以,达摩大师继续开示咱大家:
 
“四大色身,即是烦恼。色身即有生灭,法身常住无所住,如来法身常不变异故。”
 
“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的色身,就意味着烦恼,就是烦恼。”
“一切色身,都有生死,就是无常生灭法;而自性法身佛,则本来常住不灭,终究无所住,因为,法身如来无处不在,没有变异的缘故啊。”
 
哎,大师的开示已经非常清晰了,咱大家,只需要这样反复观察,浸润于其中,自然就是实修实证的解脱之路。
同时,达摩大师是在告诉咱大家,要把修行的重点,放在明了法身这方面,而不要像许多外道那样,把重点放在了修色身上面。那样,将会与解脱背道而驰。
各位兄弟姐妹,不是说不让大家调养色身,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呢?要从内心深处,切实地放下对于色身的爱恋与牵挂呀。
——倘若不如此的话,想不着相也难呀。
——倘若能够如此的话,不需要修色身与气脉,只需要运用色身,依照《血脉论》这样的无上妙法,来观察修行,专修智慧与禅定,早晚见性成佛,何愁不解脱,何愁将来不成就自在神通呢。那些,都是自心本有的呀,“心垢”尽了,啥本事就自然都出来了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超然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超然法师)  

 超然法师:《四十二章经》白话(下) 

 超然法师:《四十二章经》白话(上) 

 超然法师:《金刚经》白话(下) 

 超然法师:《金刚经》白话(上) 

 超然法师:《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白话 

 超然法师:《佛遗教经》 白话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十二章 贤善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十一章 圆觉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十章 普觉菩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九章 净诸业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八章 辨音菩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七章 威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