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接受现实,感化有缘


   日期:2011/3/25 6: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接受现实,感化有缘[摘编]

自己内在的是非,转不过来,不清除掉,就是修行没有功夫。如在过去他们伤害过自己,在心里背着这件事情转不过弯来这不叫真功夫,你在事相上怎么使劲修也不能得力,真功夫就是伤害过你的、赞叹你的都不去想,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真功夫就是把你的心灵彻底解放出来,轻装上阵,清清净净地念这声佛号,做什么事、干什么事一定要面对现实,绝不能逃避现实,逃避现实的都是不会修行的。为什么面对现实呢?这些都是你前生造的业感召而来,你逃避的话,业了不了,业怎么了啊?说呀:“受不了咋办?”受不了也得受,接着也得受,不接着还得受,人生都是一种业力显现的现象而已,根本就长久不了,何必去当真呢?谁伤害你了,丈夫(妻子)、孩子气你了,人生就象昙花一现,自己说不定哪天就走了,你跟他们生这气有啥用?不是白生气了吗?拿孩子来讲有报恩的、有讨债的,报恩的孩子就不多说了,说一说讨债的孩子、爱打架、不听大人们和老师的话、不好好读书天天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就是不听你的话,你就是气死他也照样不改,啥时候他向你讨完这个债,你不用管他,他就变好了,就转成报恩的,自然而然就听话了、也就孝顺你了。

中国人常说,福禄寿三星高照。禄就是官位、爵位、职位,有官位的人就称为有禄位,福是生活的经济能力,生活所享用的种种都是福报。寿,寿命要长远,身体要健康,这就属于寿。福禄寿齐全,能有这三样就很欢喜了。现代的人觉得福禄寿还不够,还要加一个喜,要多生贵子才是喜,都是在欢喜当中也是喜,能双喜临门就更喜。而这些都要靠我们平常努力,因为这是一种果报。人人都欢喜这种果报,可是多数人只知道在果上去祈求,而不知道在因当中去努力。

我们每个人命运的好坏就在于我们的福报大小,运气的好坏在于你的心理的善恶、做没做什么亏心事等,所谓:“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会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会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大家多多读诵这几句话,自然会明白一些道理!佛法上常讲“福慧双修”,所以我们这一生一定要多多积累福报资粮,珍重自爱、多多积德修善、对人宽爱仁厚,这样福报大了,环境自然逐渐好转,这是来自于对善法的薰修。

凡是求自利的都是恶,凡是利他的都是善。你求自利去拜佛,拜菩萨,那是善,你得的是福,你要想得定,了生死出三界,这个不行。自利是我执,三界六道是从我执里生的。起心动念一定断绝为自己的念头、思想、行为,断恶修善、念念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为一切众生服务奉献。我们断恶修善,一心一意为大家,自己生活能温饱就非常幸福了,能省一分就可以多帮助人一分,这是积德,是真正修善,你心量就扩大了,最后我执没有了,六道轮回就没有了。

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佛菩萨赐予的,不是神明赐予的,向神明祷告没用,这是自己的业报,诸佛菩萨与善神用什么方法保佑我们?教诲。我们要肯接受教诲,依教奉行,才能转自己的业报。命中是短命,命中多灾难、多疾病,是能转得过来的。怎么转?认真努力修十善业,就转过来了。

不善的心去修善事,果报很小。大的果报,心量大,修善决定不求果报,果报还特别来的大、来的快。

我们了债、了业需要方法,要好好行善积德,好好修行、发菩提心,尽快地缩短讨债报怨的时间,让讨债的变成报恩的,只要我们能够如理如法勇猛精进的修行,当下讨债的就变成报恩的了,记住了,功到自然成,没变好,是我们修行不得力,要深深地忏悔:“要时时检点自己观照自己哪个方面修行不够,还是愿力不够,克服不住业力。”因为你跟儿女有共业,父母德行直接影响子女,要是缺德,直接让子女受牵连,要是父母都吃喝嫖赌,挖门撬锁,儿女个个受牵连,想安宁不可能,因为你得到的钱财是不义之财,孩子要是拿这个钱去花,业上加业。如果父母都是辛辛苦苦做正当的职业,这种家庭的孩子都非常珍惜,乱花钱的少,一看父母辛辛苦苦挣这点儿钱不容易,假如就是造业他都不忍心;拿着钱走到网吧门口,一想他爸妈挣钱时,那双被磨出茧子的手,回家一元一角数钱的场面,心不忍了,不玩电脑打游戏了。身教胜过言教,此言一点不差,实际身教就是无字经书,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父母为人处处小小气气,孩子保证不大气,保证愿意占便宜,父母慈悲肯吃亏,孩子肯定考虑:“噢,做人应该这样。”孩子不听话,都是父母的责任,不能怨孩子。

福报随自己心量大小,而现出大小。你心量大,修一文钱的功德都是遍虚空法界。日常生活中,做很小很小的一点好事,布施贫人一块钱,你想到的是遍法界虚空界,你这一块钱的功德就遍法界虚空界。

佛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们就多做善业,多做好事,善业你会带走,帮助你了脱生死,你要造恶,就往下坠,愈坠愈下。有钱不要存,赶快拿来修福,有福才是真的,什么样的灾难,你的福报都丢不掉,你终归是有福。财产靠不住,福报靠得住。

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派大将军曹斌去攻打四川宜滨县,临行前,陈抟仙人告诉曹斌:元帅你是中年得志,但是晚年不好,你可以多做一些善事改变命运。曹斌到了宜滨县之后,打了胜仗,城里的百姓、士兵全都投降。当时曹斌的参谋建议,关起城门,将所有的百姓、军人都集中在城里,然后放火烧城,以绝后患。曹斌想起陈抟仙人的劝告,不但没有放火烧城,还下了一道命令:城里百姓的生命财产,所有士兵不能夺取一分一毫。对于战俘,不可以损伤、不可以杀害;战俘如果愿意留在宜滨,划分田地供其开垦;想要回自己家乡的,就发放路费,让他回家。这个政策颁布下来,所有宜滨的人对曹斌大元帅都十分感激。

当时,宜滨县的百姓为了纪念曹斌,建了曹公庙来感念他的恩德。等到曹斌带领军队回到朝廷后,又碰到陈抟仙人,陈抟仙人一看他就说:“大元帅,你的相变了,晚年的运一定很好,将来一定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的命运有这么大的改变,想必是做了很大的善事。”后来,曹斌果然官居高品,确实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他活到九十多岁,有九个儿子,这九个儿子都为国家立下功劳,可说是子孙腾达。

曹斌把屠城转为善法,保住黎民百姓的生命和财产,为他们安顿好生活,减少了社会的乱源,这就是修善法。佛法中提到,公事门中好修行。一个平民百姓修行,影响的是一个小范围;如果是一位公司里的董事长,乃至于是镇长、县长、一国的总统,愿意发心积善修德,利益的人就更多。这样不仅是发展了事业,同时也累积了善法功德;能多修善积福,必定是功不可没。历史上有很多修善改变命运的记载,证明人能够修善积福,一定是功不可没。

人生除了修福,还要修智慧。有福报、有财富,如果不知妥善运用,花天酒地、吃喝玩乐,造作恶业,虽然有钱反而容易招致堕落。社会上有些宠物,主人每天抱著它,替它打扮、送它到美容院,生活得比一般人还优越。但是,终究还是畜生道的众生,虽然前世修福报,却没有智慧辨别是非,因此造作恶业而堕落。所以,修福还要修慧,有智慧才能妥善运用福报,增长福德、避免堕落。

我们要除去心中有贪心、嗔心、痴心的烦恼,因为贪财、贪色、贪吃、贪睡、贪名,使这念心蒙尘,本具的智慧便无法彰显。不贪,并非什么都不要,而是取用本分该得的,譬如每月的薪水是辛勤努力所得,属于份内之财,便不是贪。相反的,巧取豪夺份外之财就是贪,这种钱即使得到了,将来也会从其它地方失去。因果通三世,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想要富贵、功名利禄,一定要从因上去努力;因,没有别的,就是惜福、修福。

人必须要有福报;有福德的人,赚来的钱什么人也偷不走。没有福德,即使很会赚钱,什么也保不住。人的福德不同,看到外面的境界也不一样。佛经里记载,有两个朋友经过一片山林,走在前面的人看到树上有一条蛇,就赶快逃开了。后面这个人看到的却是一串钱吊在树上;没有福德的人,连钱都看成是蛇。古德也讲:“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时节因缘具足,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帆风顺;时节因缘过去了,做任何事情都不顺利。因此,平时要广修福德与智慧,福慧具足,做任何事都容易成就。

智慧人人本具,心清净、平静就有高度的智慧。佛经中提到“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佛性就是我们的觉性,大众听法时灵知灵觉的心性。假使这念、觉性起了烦恼,做事情就会失去章法,看不清楚真实状况。所以,佛法强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念心清净,觉性彰显,就能产生智慧。

做人做事有两个原则:一个是修福;一个是修慧。懂得明辨是非善恶,博学多闻,更要知道检讨反省,安心、静心、定心;朝这个方向努力,就是修慧。能够修福、修慧就是菩萨行,世间法即是出世法。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法”;佛法并非远在天上,亦不是在西方,更不是将来到那里去成佛才是佛法。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心念的观照。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指我们的心水;水面风平浪静,船就能平稳前进,顺利到达彼岸。如果有了风浪,波涛汹涌,船不仅无法平稳向前,甚而可能翻船,连生命都会丧失。心水也是如此;心存善念,口说好话,身行善事,这一生就能愈走愈光明,这就是“水能载舟”。相反地,心里总想投机钻营、走旁门左道、偷骗诈盗、乃至于用巧取豪夺等方式得到财富,这种心念一定是愈走愈黑暗,为自己带来灾难,这就是“水能覆舟”。

因果是一种真理,这个世界上的点点滴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果报的呈现。因果是一种定则,不是迷信,不论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也无法离开这个原则。佛法所说的因缘果报,并不是要我们消极地坐在这里听天由命,而是一切要靠自己去努力,有因才有果,没有因地的努力,绝对达不到想要的果报。

譬如在公司上班,不迟到、不早退,这就是因;每天工作都很努力、认真,这就是因;经常本著这样的因地去努力,将来的事业一定会很有发展,这就是有因有果。在念书的学生,不是等到考试时才拚命准备,而是在平时就要努力,不旷课、多复习、多听、多写、多记,能够从因中去努力,将来考试的成绩一定很好,此即因果相应。

成功掌握在自己手中,失败也掌握在自己手中。佛法中提到,成菩萨、成魔是自己;生净土、到地狱也是自己,都是我们这一念心使然。体悟到这一念心,时时安住在正念、善念,就是一条光明的道路,依此而行,人生会愈来愈有福报与智慧,身体也会愈来愈健康。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指我们这念心。在这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是彼此依靠的关系;互助合作来达到富贵、成就因缘,所以彼此要知恩、感恩、报恩。现代有些人观念错误,为了追求功利,人与人之间互相利用、打击、自私自利,彼此障碍阻扰,因此引发许多纠纷、危难,这就是水能覆舟。我们把观念建立在互相依存、互相帮助,成就彼此的事业、功德,这就是水能载舟。有了正确的观念,人生就会充满希望,愈走愈光明,到那里都是净土,都能吉祥平安。

真正会修的就能改变命运,自己德行起来了,家庭、事业、孩子、环境马上就会改变,保证会越变越好,那是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的,只要我们能尽心竭力如理如法的修行、事事为社会、为大众服务奉献、很快就会变成心想事成、有求必应了,过去的业障和恶运马上就消灭掉了。

故事:道家八仙之一吕洞宾,他的老师汉钟汗离也是八仙之一。汉钟离要教吕洞宾一个法术,叫“点铁成金”,汉钟离说:“你学会这个法术之后,可以用来济助穷苦之人。”吕洞宾就问:“我把这个铁变成金,以后这个金不会再还原成铁?”汉钟离就说:“五百年之后,这个金又会还原成铁。”吕洞宾说:“那我岂不是害了五百年以后的人吗?这种事我不干!”老师就说:“成仙要积三千功行,你这一念善心,三千功行都圆满了。”吕洞宾不仅想到当下的人,连五百年后的人他都能爱护,可见他的存心非常的仁慈宽厚。所以,时时提醒自己爱敬存心,你的爱心与恭敬心一定会表现在你的言语行为态度之中。

我们在修行过程中,精进是最重要的,只有精进精进再精进的人,才有机会把我们本自具有的智慧展现出来。那才是真正发心愿生西方,那才是无上的菩提心;真正发菩提心的人,贪嗔痴慢、人我是非统统舍掉了,他一心一意就想回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摘自  净土修行必读第三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家庭)(五明学佛网:修行       家庭)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