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成刚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述义


   日期:2020/7/19 22: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八大人觉经述义

讲述人:上成下刚法师

讲述地点:长春般若寺弘法楼

启讲日期:2007.4.18-2007.5.13

佛历二五五一年三月初二至三月二十七


《佛说八大人觉经述义》出版序

言佛说八大人觉经者,谓此八种之法,乃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一、世间无常觉;二、多欲为苦觉;三、心无厌足觉;四、懈怠坠落觉;五、愚痴生死觉;六、贫苦多怨觉;七、五欲过患觉;八、生死炽然、苦恼无量觉。

诸佛菩萨大人依此八法,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然一切众生还迷执世间,起惑作业,轮回六道,流浪三途,出没无间,故诸佛菩萨大人,心生怜悯,乘本愿力,重返娑婆,以此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大德所谓:“事不毁心,道方合节”。即在这一切善恶、苦乐、成败、生死,乃至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事物上,面对现实,能循规蹈矩,以理从事,不肆意纵情,不错谬非法,不毁坏自己的良心,不毁坏自己的清净心,与道方合乎拍节。此经多就事显理,就因说果,凡佛门弟子,是不可以不学也。

以是之故,今特述此经大义,愿与法界众生,共获此《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利益也,是以为序。

佛历二五五一年九月初一日

学法沙门释成刚敬识

今讲此经,先释经题,次释译人,后释经文。

  • 释经题

此题为一经之总纲,经文乃一题之别义,欲知一经之别义,须明一经之总纲。如提网者,须先举其纲,纲举则众目张矣。

此题须分通题与别题。前六字是别题,别在此经与他经不同故;后一字是通题,通于诸经故。通题乃能诠之文,别题是所诠之理,通别能所,合为一经之题。

此佛字是能说之人,即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八大人觉是所说之法,即所说之经。

此经题是人法立题。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有三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一者自觉。谓自悟本性,即悟明本具之佛性,本来是佛。然无始劫来,众生迷于本来之佛,而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今既自觉,不再错认,即可就路还家,返妄归真,面见本来之佛。

二者觉他。谓佛运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自己之所觉悟发为言教,开导一切,令诸众生皆得悟明——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只要不用妄想,放下执著,皆当做佛。

三者觉行圆满:1、自觉智满,谓以始觉智照本觉理,照到业尽情空,是云散日明,即本具的佛之智慧之日得以开拓发明,是名自觉智满。2、觉他行满,谓菩萨能以种种权巧方便,经历三大阿僧祇劫,修六度、四摄等万行,给众生拔苦兴乐,功行福德圆满,故名行满。如是三觉圆满,故名佛陀。

说者,谓释迦如来以四无碍辩,随机施教,金口之所宣说也。有五种人说法:一、佛说。二、圣弟子说。三、仙人说。四、天人说。五、化人说。此经是佛说,非余四人说也。又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利生为怀,若时至机熟,能令众生得益,则佛畅悦所怀而说也。

八大人觉者,此八字乃指此八种之法。大人二字乃指诸佛菩萨也。觉者乃觉悟之义。谓此八种之法乃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一、世间无常觉。二、多欲为苦觉。三、心无厌足觉。四、懈怠坠落觉。五、愚痴生死觉。六、贫苦多怨觉。七、五欲过患觉。八、生死炽然、苦恼无量觉。此八种法虽为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然众生还迷而不自觉知,故佛为使众生也觉悟,而以自己之所觉悟,而觉悟一切众生也,以期给众生拔苦兴乐,故说此经。

经者,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具有贯、摄、常、法四义。贯者,谓贯穿所应知义理。摄者,谓摄化所应度众生。常者,谓三世不能易其说。法者,谓十法界所应遵其轨。又经者,径也,即修行成佛之路径也。从因地到果地,必依此经所说之义理,发起自觉、觉他真实之修行,即可以从生死此岸,渡过烦恼中流,而登涅槃彼岸,故曰经也。

二、释译人

此经是后汉沙门安世高法师译。安世高者,姓安,名清,字世高,后汉时人,乃安息国王正后之太子也。幼以孝行见称,加又志业聪敏,克意好学,外国典籍及七曜、五行、医方、异术,乃至鸟兽之声,无不综达。尝见群燕,忽谓伴曰:“燕云,应有送食者”,顷之,果有致焉,众咸奇之,故儁异之声,早被西域。

高虽在居家,而奉戒精峻。王薨,便嗣父位,乃深惟苦、空,厌离形器,行服既毕,遂让国与叔,出家修道。博晓经藏,尤精阿毗昙学,讽持禅经,备尽其妙。既而游方弘化,遍历诸国,以汉桓之初,始到中夏。才悟机敏,一闻能达,至止未久,即习通华言,于是宣译众经,改梵为汉,出《安般守意经》、《阴持意经》,大小十二门,百六十品,《道地经》等三十九部经论。所译经论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凡在读者,皆亹亹而不倦,高穷理尽性。

高自识宿缘,多有神迹,世莫能量。初高自称,先身已经出家,有一同学多嗔,分卫值施主,每辄怼恨,高屡加诃谏,终不悛改。如此二十余年,乃与同学辞诀云:“我当往广州毕宿世之对,卿明经精勤,不在吾后,而多恚怒,命过当受恶形,我若得道,必当相度”。

既而遂适广州,值贼寇大乱,行路逢一少年,唾手拔刀,曰:“真得汝矣”。高笑曰:“我宿命负卿,故远来相偿,卿之忿怒,故是前世时意也”,遂伸颈受刃,容无惧色,贼遂杀之,观者填陌,莫不骇其奇异。既而神识还为安息王太子,即今之世高也。

高游化中国,宣经事毕,值灵帝之末,関雒扰乱,乃振锡江南,云:“我当过庐山度昔同学”。行达栱亭湖庙,此庙旧有威灵,商旅祈祷,乃分风上下,各无滞留。尝有祈神竹者,未许辄取,舫即覆没,竹还本处,自是舟人敬惮,莫不慑影。高同旅三十余船,奉牲请福,乃降祝曰:“舫有沙门,可便呼上”。客咸惊愕,请高入庙,神告高曰:“吾昔外国与子俱出家修道,好行布施,而性多嗔怒。今为栱亭庙神,周迴千里,并吾所治,以布施故,珍玩甚丰,以嗔恚故,堕此神报。今见同学,悲欣可言,寿尽旦夕,而丑形长大。若于此舍命,秽污江湖,当度山泽中。此身灭后,恐堕地狱,吾有绢千匹,并杂宝物,可为立法营塔,使生善处也”。高曰:“故来相度,何不出形”?神曰:“形甚丑异,众人必惧”。高曰:“但出,众不怪也”。神从床后出头,乃是大蟒,不知尾之长短,至高膝边,高向其梵语数番,赞呗数契,蟒泪如雨,须臾还隐。高即取绢物,辞别而去。舟侣扬帆,蟒复出身,登山而望,众人举手,然后乃灭。倏忽之顷,便达豫章,即以庙物造东寺。高去后,神即命过。暮有一少年上船,长跽高前,受其咒愿,忽然不见。高谓船人曰:“向之少年,即栱亭庙神,得离恶形矣”。于是庙神歇矣,无复灵验。后人于山泽中,见一死蟒,头尾数里,即今浔阳郡,蛇村是也。高后复到广州,寻其前世害己少年。时少年尚在,高径投其家,说昔日偿对之事,并叙宿缘,欢喜相向,云:“吾犹有余报,今当往会稽毕对”。广州客悟高非凡,豁然意解,追悔前愆,厚相资供,随高东游,遂达会稽,至便入市,正值市中有乱相打者,误著高头,应时殒命。广州客频验二报,遂精勤佛法,具说事缘,远近闻之,莫不悲叹,明三世有征也。

高既王种,西域宾旅皆呼为安侯,至今犹为号焉。此《佛说八大人觉经》即安世高所译三十九部经论其中之一也。此经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以简略的语言,对其四十九年说法一代时教,即三藏教典的高度概括。四十九年说法一代时教,三藏教典是广繁详细之说,《八大人觉经》是概括简略之说,虽然概括简略,然宗旨要义收尽无余。

安法师以准确、有力、通俗的语言,将其由梵语译成汉文,利益华夏,功在千秋。今我等受益,实出法师之辛劳,故当知恩报恩,唯依教奉行,自度度他,以此缅怀先德,是为不负法师之望也。

三、释经文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此示八种觉之总名。标明为佛弟子当常修此八种觉,以期长觉不迷,防心狂乱也。

无论出家、在家,凡皈依三宝,依教修行者,皆从佛口生,从法化生,皆名佛之弟子。既为佛之弟子,佛是皈命依靠处,是师范、表率,是榜样、学处,则佛之所觉,我亦当觉,佛之所悟,我亦当悟。此乃为佛弟子之本分事,即根本分内之事,不容置疑,应当履行完成,恒修此八种觉。

言常于昼夜者,则二六时中,恒常如是,非朝忆夕忘,一曝十寒,常有间断,屡屡懈废也。此明功用不辍,犹钻木取火,不待火出烧木,木尽火灭,焉可休息?

言至心者,至者真也,至心,谓真实心也。至则心常在道,专至恳切,非悠悠忽忽,心不在焉。此明用心亲切真诚,犹人心有要事,虽不露于外,而常念不忘也。

言诵念者,背文曰诵,照读曰念,则文义淳熟,熏习成种。此明其忆念不忘,牢记在心,遇境逢缘,心有主宰,自作主张,保持在正确的学佛位置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直至成佛而后已。

八大人觉者,谓此八种法乃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佛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乃大乘果人,是大觉悟之人,故名大人。菩萨能自觉、觉他,虽未觉行圆满,然已分证法身,乃大乘因人,是修大菩提之人,故名大人。声闻、缘觉二乘之人,但能自觉,不能觉他,又只觉我空,未觉法空,犹滞小乘,故不名大人。

一、世间无常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此入道之初门,破我法二执之前阵也,故佛教众生,首当觉悟世间无常。

世间有两种:

一、器世间,乃依报世界,即众生所依赖生存的物质世界。上至日月星辰,下至山河大地、房舍舟车、衣服床座、饮食医药,乃至微尘,都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实体,悉皆无常,即刹那迁移变化,新新不住,不得久长也。所谓世界有成、住、坏、空者是也。

二、有情世间,乃指正报身心,谓正由业力所感报之五阴身心也。亦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实体,心在不停地生住异灭,身在不停地迁移变化。正如佛所说:“是我此身肉,恒属老病死”,没有哪一刹那不属于衰老、病苦、死亡也,所谓身有生、老、病、死者是也。

国土危脆者,乃总指此世间众生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历代有兴盛、衰亡。是天灾人祸、种种障难、种种问题、种种逼迫充满其中,危险脆弱,犹若悬丝,无有安稳。正如佛所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所烧,痛烈难忍,不可住也。

四大苦空者,《圆觉经》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毛发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又经云:“身中四大,各自有名,皆无我者。我既皆无,其如幻耳”,此皆四大苦空之义。

地以坚为性;水以湿为性;火以暖为性;风以动为性。此四大虽能和合成此色身,以体性各异,故多有相违。一大不调,诸患并起,地大增故,则肿结沉重,身体枯瘠等诸患发生;水大增故,则痰癊胀满,饮食不消等诸患发生;火大增故,则煎寒壮热,支节皆痛等诸患发生;风大增故,则虚悬战掉,呕吐气急等诸患发生。正如《阿含经》所谓“四大不调,地水火风互相凌害,则有四百四病之苦发生”,故名苦也。

又《心经》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即是六根,无即不有,不有即空义,六根不有,色身安在?不空而何?故名空也。

苦者,逼迫义,逼迫为苦,即逼迫身心也。乃指三界六道的分段生死和三界外声闻、缘觉的变易生死,即是法界众生的大灾难,无时不在逼迫众生的身心,使众生受无量苦。身为苦本,即苦的根和本。每天无量诸苦向身心逼迫而来,是愿意受也得受,不愿意受也得受,非受不可,自己不能主宰。只要有这块儿罪累,即逃脱不了苦的逼迫。概括简略地说,苦有十一种,若广繁详细地说,是说不能尽。

一、生苦。谓众生于中阴阶段,由一念贪爱之心,揽父母遗体,于母腹中受胎,内热煎煮,身形渐成,处生脏之下,熟脏之上,狭窄压迫,如同牢狱,不得自由。十月出胎,冷热之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又人有富贵、贫贱,相貌有美、丑、残缺,是为生苦。

二、老苦。人到年老,气血衰败,现衰老相,发白面皱,耳聋眼花,精神恍惚,语言颠倒,四肢瘫软,行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甚或被人轻慢,无可奈何,是为老苦。

三、病苦。由妄心起动,或寒暑相侵,引起四大不调,百病俱发,恶疾缠身,痛烈难忍,失自由分,是为病苦。

四、死苦。人临命终,神识溃烂,六根无主,四大坏散,风刀割截,舍报归冥,无处希望,阎罗殿上,战战兢兢,是为死苦。

五、求不得苦。有所愿求,即愿望求取,但得不到满足,求与得中间总有差距,令心悬忧,而不得安,是为求不得苦。

六、怨憎会苦。怨家会到一起,格外嗔恨烦恼,甚至要骂、要打、要杀,本求远离,反而相集,是为怨憎会苦。

七、爱别离苦。亲人故去了,别离了,不因至亲至爱就不故去,不别离,爱还得别离,是名爱别离苦。

八、五阴炽盛苦。由色受想行识五种虚妄之法,覆盖真性,使心地阴暗,无所明了,而积集生老病死等,是为五阴炽盛苦。

九、苦苦。众生之五阴身心,性常逼迫,本来是苦,再加上外来的天灾人祸、寒暑刀兵,是苦上加苦,是为苦苦。

十、坏苦。世间的众生以为升官发财是乐事,其实升官发财正是苦的体。因为妄境现前了,唆发了自己的妄情,所以高兴一时,以后因缘变化了,官也失了,钱也丢了,是乐极生悲。乐坏苦生,比以前还苦,是为坏苦。

十一、行苦。人从生的那天起,即刹那地往衰老、死亡、坏烂的方向移动,世间叫变化,佛门叫无常。这种密移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进行,是新新不住。我说话的后一刹那再找前一刹那,此时此刻的形像已经没了,因为后一刹那比前一刹那更加接近衰老、死亡和坏烂。说这个人已经发白面皱,现衰老相,是不是突然这样呢?不是。是经过几十年的变化,变化明显了,说这个人老了,这就是无常。生住异灭,迁流不息,性常逼迫,是为行苦。

人从生的那天起,到死的那天止,就是一个充满痛苦的过程,根本就没有乐。过去的几十年是苦;现在正受用的是苦;再过几十年还是苦。在此地是苦,到彼地还是苦,这个苦充满了整个时间和处所,是时时处处都是苦,所在皆苦,无所不苦。

佛说娑婆世界是个苦海,言不虚也,若有一滴水是甜的,佛都不说是苦海。佛又说:“日可令冷,月可令热,苦谛实苦,不可令乐”。是知,举三界六道的全体,即揭示了一个苦字,更没有其他。是故,当知苦即离,切莫希望,所以者何?以众生在迷,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事物,在这一切虚妄相上起纷争,即引起自己心上的纷争,与众生之间的纷争。有纷争即有斗乱,有斗乱即有危害,有危害即有罪业,有罪业即有生死,有生死即有痛苦,这种恶性循环是愈演愈烈,虽久经劫数,然至今未已。此之所至,不从天降,不由地长,亦非人与,是自作孽还自受也。然由众生在迷,不能自返,故我佛大慈,特说此《八大人觉经》,以平息之。

以此经之功能力用不可思议,能启迪我们内心的觉悟,能使我们正确地认识这个宇宙人生都是苦、空、无常、无我,是梦幻泡影,本来不有。所以能正确地对待这个宇宙人生,就不再去贪著、攀缘、妄想执著,则可荡相遣执,令心无争。无纷争则无斗乱,无斗乱则无危害,无危害则无罪业,无罪业则无生死,无生死则无痛苦,无痛苦则得安乐。所谓灭苦之道,是为真道,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是也,是名为离。五阴无我者,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也。阴者覆盖义,以积聚此五种虚妄之法,能覆盖真性,使心地阴暗,愚痴暗昧,无所明了,谓无有智慧之光明,不知诸法生灭相。

一、色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等诸根成此色身,和合积聚,覆盖真性,故名色阴。

二、受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领纳六尘,而有六受,和合积聚,覆盖真性,故名受阴。

三、想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思想六尘,而成六想,和合积聚,覆盖真性,故名想阴。

四、行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意识思想诸尘之境,而造作善恶业行,和合积聚,覆盖真性,故名行阴。

五、识阴。识即了别之义,谓以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之识,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覆盖真性,故名识阴。

佛说:“一切法无我”。因众生在迷,于本来无我的一切法中,强立主宰,妄计为我,我即妄立,则一切法皆为我之所有。又于本来无我所的一切法中,妄立我所,即僧肇大师所谓:“我为万物主,万物为我所”者是也。

由于众生妄计五阴身心为我,是我的所在,我的全体,归我所有,所以就覆盖了真性,本具的智慧妙用不得显发,而惑业炽然,循业受报,轮回生死,为众苦所烧,痛烈难忍,不得出离。

《楞严经》云:“五阴虚妄,本无五阴”。虚即不实,妄即不真,五阴根本就不存在,如同梦幻,不是醒来梦境才空,即正在梦中,梦亦不实,当体即空,本无所有。人生如梦,不是众生觉悟了,五阴身心才空,即正在迷执五阴身心的时候,五阴身心亦未尝有。一句话,五阴身心不因众生迷而有,不因众生悟而空,五阴身心尚且不有,则说五阴身心有,说五阴身心空,皆成戏论也。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揭示了事情的本来面目,令在迷的众生,当下识取,就路还家,切莫他寻。五阴身心尚且不有,我在何处?故曰无我。

生灭变异者,此指五阴身心,前际生,则因缘和合,虚妄相生;后际灭,则因缘脱离,虚妄名灭;中际变异,则五阴身心在不停地迁变改异。心在不停地生住异灭,身在不停地迁移变化,由是而趣向衰老、病苦、死亡,岂非生灭变异耶?

虚伪无主者,虚即不实,伪即不真,此指五阴身心无有真实,举体虚妄。五阴身心生老病死递相承代,欲其不生、不老、不病、不死,完全不能主宰。无主即无我也,我以主宰为义,然五阴身心不有,我以何立?我即不立,谁为主宰?既无主宰,则于生老病死皆不能作主,故曰无主。

心是恶源者,《楞严经》云:“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皆由不知两种根本,云何两种?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一切众生即指在迷之凡夫,从无始以来即认妄为真,认贼为子,无我计我,非法计法,于我、法种种颠倒分别,此属起惑。依惑造业,熏成种子,名为业种,种即因也,为将来受苦之因,此属造业。自然二字,乃依惑业因,自然感生死果,乃一定之理,不可改移。自然下,意含定招苦果,此属苦果。惑业苦三,不相舍离,喻如恶叉聚。恶叉聚乃西域果名,《灌顶》云:“綖贯珠,一蒂三果,同聚而生”,惑业苦三似之,故以喻焉。

攀缘心乃生死妄本,能生出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此攀缘心即第六意识妄心,无有自体,攀缘所缘之境则有,不攀缘所缘之境则无,举体虚妄。然众生在迷,认妄为真,误认攀缘心为自己的真实心性,实属认贼为子,上当受骗,为贼所害,自劫家宝,不得佛的富贵,而受诸贫穷,即两种生死的贫穷困乏,同时杀害法身,伤害慧命,使众生长劫轮回生死,不得出离。

六道三途,由此攀缘心而得建立;地狱的刀山火海,依此攀缘心而得成就;诸饿鬼的呼号,赖此攀缘心而得出生;下贱蚊蝇、猪狗,用此攀缘心而得显现,乃至世间的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种种障难、种种问题、种种逼迫,无不皆然。《起信论》云:“不觉故心动,……,动则有苦”。又云:“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无有自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热恼衰变,则不自在”。又云:“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达摩祖师说:“心生即是罪生时”。

综上而观,心之可畏,甚于苦海、火宅、牢狱,虽毒蛇、恶兽、怨贼未足为喻。心之丧人善事,罄竹难书,心之危害,言之穷劫难尽,实乃万恶之根,众罪之本,诸苦之生处,是罪恶的体,是生死的体,是苦的体。经云:“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是知,此心不可用,此心怎么用怎么不好,用得再好,也不如不用,用即弄巧成拙。一句话,此心不可用,用即成祸害。由是观之,非恶源而何?故曰,心是恶源。

形为罪薮者,此四大色身,乃循因结果,循业发现,故此身即是罪业、即是痛苦、即是灾难;此身即是恶病、即是毒刺、即是脓疮;此身即是衰老、即是病苦、即是死亡;此身即是毒蛇、即是恶兽、即是怨贼;此身即是行厕、即是粪秽、即是污浊;此身即是苦海、即是火宅、即是牢狱;此身即是系缚、即是逼迫、即是障碍。此身即是众苦都聚之处、众罪都聚之处、众秽都聚之处,杀盗淫妄充满其中,生老病死充满其中,粪秽污浊充满其中,非罪而何?故曰,形为罪薮。

如是观察者,如是乃指法之词,的指上面佛所说的无常、苦、空、无我等义。观察是佛教令我们从闻而思,从思而修,发起心上的观察之智,以智正念观察,世间国土、四大身心,的是无常、苦、空、无我,深信不疑,忍可于心,爱乐随顺也。

渐离生死者,如是自今以后,收摄身心,随顺圣教,改往修来,改正、修正自己,放舍对世界身心的迷执。我法二执渐轻,即可走出困境,改变被动局面,趣向坦途,走向光明,此即渐离生死之第一方便也。大德有言:“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

二、多欲为苦觉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前者第一觉,佛教众生觉知,世界、身心都是无常、苦、空、无我、生灭、可坏之法,不要执为实我、实法,借以降伏见惑。

此第二觉,佛教众生觉知多欲为苦,为令众生降伏思惑。思惑虽多,欲贪为本。欲者,《大乘义章》曰:“染爱尘境,名之为欲”。尘境虽多,不外色声香味触,或名财色名食睡,又名食欲、味欲、触欲、淫欲、睡欲也。众生于此多生贪染,如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身贪触,欲海无涯,多为沉溺,而堕入三途,受苦无量,万劫难复。所谓五欲乃地狱五条根,言不虚也。

《天台止观》云:“五尘非欲,而其中有味,能起行人须欲之心,常能牵人入诸魔境”故也。

一、色欲。即世间青黄赤白、殊胜的生活资具,及男女等色也。谓人以色悦情适意,能令众生贪求恋著,不能出离,是为色欲。

二、声欲。谓丝竹环珮及男女歌舞等声,能令众生贪求恋著,不能出离,是为声欲。

三、香欲。谓男女身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令众生贪求恋著,不能出离,是为香欲。

四、味欲。谓种种美食、肴膳等美味,能令众生贪求恋著,不能出离,是为味欲。

五、触欲。谓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令众生贪求恋著,不得出离,是为触欲。

多欲为苦者,此多欲乃指五欲具足也。佛说:“欲为苦本”,乃众苦的根和本,必生长出三途之苦,故曰,多欲为苦。多欲是因,为苦是果,依因感果,自然之理。《佛遗教经》云:“多求利故,苦恼亦多”,亦此义也。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者,此二句解释多欲为苦。生死疲劳是果,从贪欲起是因。生死乃众生之大苦,无始劫来就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旋火轮,恶性循环,无有休息,苦果相续,疲乏劳累,果必由因,故曰,从贪欲起,贪欲即因也。

《法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亦此义也,是知贪欲为害大矣。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此二句反显上文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三句。少欲者,不多求也,谓虽有饮食、穿衣、住房之求,然有饭能除饥,有衣能御寒,有房能避风,借以支身行道足矣,除此更不多求。

无为者,对有为而说。有为者,造作义。《华严大疏》云:“以有所作为,故名有为”,乃无常、苦、空、无我,生灭可坏之法。无为者即真如、佛性、菩提、涅槃、圆觉、法界、妙心、本觉、实相,乃至不二法门等,乃同体异名也。性本天然,不假造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妙理也。

又无为乃佛弟子应修之法,所谓“弃欲学无为,身心自安贴,虚无得寂静,其心常淡泊”,如是受用境,妙绝于有为是也。

此无为不止是少欲,且能断除诸欲,乃至生死已了,所作已办,勿复烦恼,心得自在,于三界更无所学之阿罗汉,方是证入无为境界,乃是功夫自浅而深。阿罗汉,华言无学,于三界更无所学。亦名无生,谓再不来三界受生。又名应供,谓堪受人天供养,为众生作福田。具足六神通,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无不自在,故曰自在。

因果始于一念,但既在轮回,未能无念,惟当慎念。正念乃出离之期,盖一念正,则生八万四千智慧;一念邪,则生八万四千烦恼。

三、心无厌足觉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前者第二觉,既修少欲,此第三觉复修知足。佛意是教令众生以专修慧业也。以多欲不知足人,不惟起业,而最能障慧。今于少欲之中,又复知足,则慧业自可任运增进也。心无厌足者,无厌足,谓欲无止境,无有满足之时也。书云:“欲壑难填”,即喻欲心无厌足,如壑之填不满也。俗云:“人心不足蛇吞象”,亦此义也。又欲海无涯,沉溺于中,而不能自拔也,故不可任纵其心,贪求所欲也。

惟得多求者,谓惟一心贪求欲境,而事多求、恶求也。如贪财,有了一万,还想二万;贪色,有了一妻,还想一妾;贪名,做了部长,还想当总统;贪食,有了蔬食,还想佳肴;贪睡,有了夜眠,还想昼寝,总是无有厌足,求不止息也。增长罪恶者,此句乃承接前者惟得多求一句。既是多求,求者贪也,贪多业亦多,则如土长苗,日见增长,罪多苦必重也,故曰增长罪恶。

菩萨不尔者,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简称菩萨,华言觉有情。菩萨是已经觉悟了的有情,众生是尚未觉悟之有情,菩萨能自己觉悟,同时能觉悟众生,故名觉有情。有情者,情指心说,心又称灵,以有知故,故名有情,即指含灵众生皆有灵知之性也。

菩萨不尔者,以在迷的众生是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如是也。以菩萨是觉悟的人,乃大道心众生,以利益众生为体,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菩萨若不能利益众生,即失掉了菩萨的体性,所以菩萨发心修无上觉道,就是为了提携法界众生出离苦轮,为众生而勤修戒定慧,为众生而常行六度、四摄,为众生而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菩萨就是以度众生为己任,每发一念,必济众生,决不为己设一计,菩萨无自己的事情可做。以菩萨了达一切法无我,唯为利益众生,而无休息也,又安能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耶?故曰不尔。

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者,此三句乃菩萨悟后所发起之修净业功夫。常念者,不改为常,不忘为念。谓菩萨常念知足,不改不忘,不敢或时有改,或时有忘,即念兹在兹也。

知足者,《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贵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俗语说:“知足者常乐”,亦此义也。

安贫守道者,安贫者,安是安分,贫是贫困。谓菩萨虽贫困,而能安分,即安住本分,本分即根本分内之事,所谓安住贫困,是必须履行完成的。孟子曰:“贫贱不能移”,亦此义也。又儒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是君子不以贫穷困乏,而易其志”。俗云:“穷死不做贼”,皆安贫义也。守道者,谓以道自守也。守即安住看守。道在心上,以通达无碍为义。谓菩萨要常安住看守自己心上之道,令其通达无碍。如是则理智清楚,智慧开发,福慧增长,诸佛护念,一切通利,自可通至涅槃。是故,菩萨不以贫穷困乏而废道业也。

又《三论玄义》云:“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儒教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又“君子忧道不忧贫”,又云:“要尊师重道”。是故,佛门弟子自应克己循道,以身循道,如是则人贫道不贫也,乃至得佛之大富贵,所谓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再也不受两种生死的贫穷困乏,故曰,道不贫也。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颜回是七十二贤人中第一之大贤,跟孔子学道,因他学得最好,所以孔子在《论语》中赞扬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又弥勒菩萨说: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

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

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推着随他转,打我自睡倒,

这个波罗密,真是妙中宝。

人人做得到,何愁道不了?

此皆是安贫守道,以修道为乐之模范、学处也。

惟慧是业者,谓专志于修智慧之业也。业者,事办成为业。以欲乃损道伤慧之大敌也,今菩萨既能少欲知足,又复安贫守道,自可任运增进于慧业,即智慧自然开发也。

四、懈怠坠落觉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前者,佛教弟子少欲知足,安贫守道,正欲省其精力,办出世之要也。倘托言于少欲,局限于知足,而反坐在懈怠坑中,则坠落不浅矣。故必常行精进,以破三界见思烦恼,烦恼之魔既破,则五阴魔、天魔、死魔,皆悉摧伏也,而五阴十八界,狱乃可出也。

此佛教弟子觉知,懈怠坠落。精神不振为懈,意志消沉为怠,总指身心不勤懒散也。谓众生由懈怠蔽覆身心,不能勤修圣道之行,因而招致恼乱,必然下坠而不升,落后而不前也。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此必然之势也。

懈怠之病起于身心之见,则于修行,稍涉辛苦,便谓有碍身心,参禅打坐怕疲劳筋骨;学教怕劳费神思;念佛怕费力气;作福又怕奔波,如是则于自利利他之行,皆丧失矣。《菩萨本行经》云:“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居家懈怠,则衣食不供。出家懈怠,则不能出离生死之苦。

常行精进者,此佛教以对治懈怠之法也。不杂为之精,一心修道故。不退为之进,勇猛直前故。懈怠是心病,精进是法药,以法药治心病,则药到病除矣。

《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屡屡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又云:“汝等比丘,昼则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

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者,此三句显示,常行精进有破除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之功能力用。即精进修学佛法,能除生死之害,兴得证涅槃之利也。

烦恼者,谓纷繁之事扰乱心神,不得安宁,故曰烦恼。即贪嗔痴慢疑,及种种邪见是,共八万四千种,即无明迷惑之心也。此皆是不善浊恶之法,能杀害众生的慧命,劫夺众生的法身,使众生长劫轮回生死,不得出离,故曰烦恼恶。破者,谓既知懈怠坠落,而以智慧常行精进,即可破除一切恶魔也。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当披净戒铠,持禅定心,秉智慧剑,精进勇锐,不畏前境,无一法可当情,破灭魔军,得胜而还”,故曰破也。

摧伏四魔者,摧是摧毁,伏是降伏,即摧毁降伏也。魔者,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又云杀者,谓能夺人智慧之命,杀害出世善根也。

一、烦恼魔。谓众生在迷,贪著五尘欲境,而起诸烦恼,能夺人智慧之命,故曰烦恼魔。

二、五阴魔。谓众生以业力故,积聚色受想行识这五种虚妄之法,而成此身心,能夺人智慧之命,故名五阴魔。

三、死魔。谓人寿命终,舍离现生之处,能夺人智慧之命,故名死魔。以人临命终,神识溃烂,六根无主,四大坏散,风刀割截,舍报归冥,无处希望,阎罗殿上,战战兢兢,身心皆不能自持,一念之差,即瞥尔随他去,人身尚且难保,何况法身慧命耶?

四、天魔。谓住在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见人修道,以为减我眷属,空我宫殿,即兴魔事,恼乱行人,能夺人智慧之命,故曰天魔。

此之四魔,烦恼魔是内魔,其余三魔是外魔。世俗有言:“内乱外患”,内若不乱,则外不能患。今内之烦恼魔既破,则外之五阴魔、死魔、天魔,自无踪影也。

出阴界狱者,此阴即指色受想行识五阴身心也。界即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也。众生虽具本觉佛性,妙明真心,然而迷而不自觉知,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谓轮回六道,流转三途,致使佛性在缠,真心在妄,即佛性在惑业纠缠之中,真心在无明妄想之中,如是佛性、真心被六根所局,被六尘所染,被六识所固,不得自由分。今既常行精进,摧伏四魔,是生死已了,所作已办,勿复烦恼,心得自在,内脱身心,外遗世界,如鸟出笼,身心不能局,世界不能碍,摧毁打破生死疲劳,得自由分,而出离五阴身心之牢,三界之狱,故曰,出阴界狱。

五、愚痴生死觉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此佛教以应当觉悟,愚痴生死,即愚痴是生死因,生死是愚痴之果。愚痴者,自惑为愚,惑他为痴,即无明不觉迷惑之心也。此心乃生死妄本,能出生世间与出世间两种生死,故曰,愚痴生死。

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者,以智慧能度愚痴。菩萨若不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则成暗中修道,难免坎坷、迷路也。

以佛说的三藏教典,即一代时教,乃从佛自性流出的般若妙智,即佛的智慧,属于光明性,能照亮众生愚痴暗昧的心地,使众生对于佛说的规矩、规范、法则、道理,能心开意解,心明眼亮,对于人生的道路,能方向明,路子不错,使我们修证有方。

又佛说的法都是揭示十方世界一切事物本来面目的,佛没有说不到的事物,说的都是规矩、规范、法则,宇宙人生的真实谛理。我们的一切疑惑、迷惑、障难和问题,在佛的三藏教典里,都可以找到圆满的答案。

佛说的法能启迪我们内心的觉悟,破除心上的暗昧,能使我们正确地认识这一切事物,从而对十法界的正邪、真伪、大小、圆偏,有所鉴别,有所拣择,决定取舍。取正、取真、取大、取圆,舍邪、舍伪、舍小、舍偏,方可步入修证无上菩提的康庄大道,如是佛果可期,道业可成矣。

四弘誓愿说:“法门无量誓愿学”。大德说:“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世间说:“不学无术”。又说:“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所以菩萨若不深入经藏,乃至把三藏教典学穷,开拓发明本具的般若妙智,又如何能破解我们心上深重的疑惑之情、迷惑之心、颠倒之见呢?又如何能教化众生,悉以大乐呢?

经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所谓听闻佛法能开发智慧,是名闻慧;思维佛法能开发智慧,是名思慧;修学佛法,能开发智慧,是名修慧。三慧具足,则可证入三摩地,谓正受,亦名正定。

成就辩才者,以有智慧,方能成就四种智慧辩才。

一、法无碍辩。谓菩萨通达一切诸法名字、相貌,种种分别,辩说融通,无有滞碍,是名法无碍辩。

二、义无碍辩。谓菩萨了知一切诸法义理,为众生分别辩说,融会贯通,无有滞碍,是名义无碍辩。

三、辞无碍辩。谓菩萨于一切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为其辩说,皆令得解,无有滞碍,名辞无碍辩。

四、乐说无碍辩。谓菩萨随顺一切不同根性众生所乐闻法,而为辩说,无有滞碍,名乐说无碍辩。

教化一切者,谓菩萨具有四种无碍辩才,才有能力,有办法,随顺众生的机宜,应以何法得度,即为说何法,令各得其所,随缘修行,皆得法益。

悉以大乐者,谓悉皆给与无上菩提觉法之乐,无余涅槃四德——常乐我净之乐,即诸佛之妙乐也。非声闻、缘觉小乘偏空之乐,更非人天有漏之乐,故名大乐。

六、贫苦多怨觉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此佛教觉悟,贫穷困苦之人多有怨恨。续法师曰:“财产缺乏为贫,饥寒逼迫为苦”。多怨者,因贫穷困苦而心生怨恨也。或怨天道不公;或怨人道不平;或怨自己命穷。所谓贫而无怨者,难也。

横结恶缘者,以贫苦多怨之人,不知今生的贫苦是因过去悭贪不舍,乃循因结果,循业发现,所以当苦境现前时,多有怨恨。横结,谓不当结而结也,即怨心横起,或骂、或打、或盗、或抢,恣意所为,甚或铤而走险,为发泄私愤,向外危害,或与亲属,或与朋友,或与他人,结下恶业之缘。菩萨布施者,以前者众生贫苦多怨,横结恶缘,恶业之缘既结,循业受报,必招大苦,菩萨心生怜悯,而欲救度,广行布施,拔济贫苦。以菩萨是大道心众生,以利益众生为体,如经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故。所以众生贫于衣食,菩萨即施与衣食,令其饱暖;贫于佛法,菩萨即施与佛法,令其觉悟;贫于无畏,一是菩萨不给众生加于怖畏,二是众生有怖畏,菩萨能令其消除。

等念怨亲者,等即平等,念即观念。以菩萨了达,我与众生乃同一成佛真体,我即是众生,众生即是我,我与众生一体,众生与我不二。一切众生都是亲人,都应当慈悲;一切众生都是佛,都应当恭敬。众生之苦即是我之苦,众生若不得出苦,我亦终无出苦之日,众生若得出苦,我亦就在其中。众生好比华根,菩萨好比华果,菩萨以大悲水浇灌华根,菩萨华果才能茂盛。所以菩萨能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等观众生,怨亲一相,普皆利益,而无拣择。

不念旧恶者,即过去对我所做的一切危害,是为旧恶,如骂过我、打过我、欺凌过我,乃至陷害过我,心无嗔恨。一、菩萨以慈眼视一切众生。二、菩萨了达一切法体性空寂,无我我所故,如《论语》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

不憎恶人者,以众生在迷,起诸邪见,无有正道可走,所以贪著世间,向外危害,造诸恶业,循业发现,受大苦恼,佛说为可怜悯者。而菩萨是代佛扬化,给众生拔苦兴乐的,又安敢憎恶人耶?故不憎恶人。

七、五欲过患觉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此佛教觉悟,五欲能生诸罪过与祸患。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者,言不虚也。有言:财是惹祸的根苗;色是生死的根本;食是行厕的粪秽;名是缚人的绳索;睡是无明的暗室。五欲起争,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溺人,如被大洪水;五欲害人,如遭怨贼;五欲诳人,如遭大幻术。五欲过患言不能尽,失命丧身,败道长恶,出没六道,流浪三途,唯坐此五欲一端。五欲殃累,今世后世,穷劫难尽。呜呼!五欲之恶,诚居宇宙间之首者,而有生之类,无不为其祸也,是故,当思出离,乃为正道。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者,以前者,佛说五欲过患,危害无穷,不仅出家弟子,当修离欲行,而此二句,佛教在家弟子,亦当修离欲行,而不染世乐。世乐即五欲之乐也,乃世间人贪恋之乐,故名世乐,实则此乐非乐,究竟是苦。

世人无智,不知苦、空、无常、无我,迷苦为乐,如蝇聚厕,如蛾扑火,诚为可悲。佛意在家弟子虽为俗人,应当身处尘劳,心恒清净,如莲华虽出于污泥而不染也,做一个以三归自居,以五戒自守,不染世乐的在家修心之士,士乃清净雅致之称,即清净士也。

常念三衣、瓦钵、法器者,此佛教在家弟子,应当常念出家弟子所披之三衣、瓦钵、法器。

三衣者:一、安陀会。此云杂作衣,又名五条衣,一长一短,凡执劳作务,路途往还,均著此衣。二、郁多罗僧。此云入众衣,又名七条衣,二长一短,凡入众、礼拜、念诵、赴斋、讲法,均著此衣。三、僧伽黎。此云杂碎衣,亦名大衣,又名二十五条衣,凡入王宫升座讲法,入聚落乞食,均著此衣。

瓦钵,即钵多罗,此云应量器。体、色、量三者,皆须与佛法相应。体有泥及铁。色薰作黑紫色,或鸽色。量者,大受三斗,小受一斗半。

法器者,即出家人所用的应法之器,如锡杖等物。

志愿出家者,以在家弟子虽修福德智慧,若不永离居家五欲,终不可以绍隆三宝,住持佛法,续佛慧命,使法灯不灭,作人天眼目。故此句,佛教在家弟子,立志愿出家,离世俗之羁累,修出家之净行,以十方诸佛未有不示现出家而成道者。出家有三:一、辞亲出世俗家。二、悟道出五阴家。三、证果出三界家。

守道清白者,此佛教以道自守,清净洁白,而无染污也,所以者何?以身虽出家,心不入道,虽剃发染衣,将何所益?唯修无为之善法,则佛道可守,远离有为之烦恼,则心可清白,否则难免窃佛形仪,明知故犯,罪加一等也。

梵行高远者,梵行者,梵者净也,即净行也。谓菩萨无好坏、憎爱、空有等两边之染,名之为净。以此净心,运于慈悲,与众生乐,拔众生苦,故名梵行。能登涅槃山,故高;能至如来地,故远,故曰高远。

慈悲一切者,慈悲者,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一切者包括无余之义。谓菩萨能运无缘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发同体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怨亲平等,无有拣择,普皆救度,无有遗余也,故曰,慈悲一切。

八、生死炽然、苦恼无量觉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生死炽然,苦恼无量者,谓无始劫来,以众生在迷,而贪著世间,为自己的利益,不惜向外危害,造诸恶业,循业受报,而轮回六道,出没三途。所谓因缘和合,虚妄相生,因缘脱离,虚妄名灭,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旋火轮,无有开始,无有终了,这种恶性循环,愈演愈烈,如大火燃烧,无有止息。无始劫来,倍受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种种障难、种种问题,乃至地狱的刀山火海、饿鬼的饥虚之火、畜生的流血牺牲等众苦的逼恼、压迫,无有限量。

发大乘心,普济一切者,大乘者,乃对小乘说大乘,声闻、缘觉小乘之人只能自觉、自度、自利,而不能发心觉他、度他、利他,所以佛说为焦芽败种。菩萨不但能自觉、自度、自利,而且能发心觉他、度他、利他,令众生都出苦得乐,故名大乘。乘者,运载之义,菩萨观自他之苦,心生怜悯,即发大乘普皆利济之心,誓愿修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之六度、四摄万行等广大之行,以期将自己与众生咸皆从生死此岸运载至涅槃彼岸,同出苦沦,共成佛道也。

愿代众生,受无量苦者,以无始劫来,众生生生世世就轮回六道,出没三途,生死路走得太远了,所以不能迷途知返,于三界火宅,被众苦所烧,痛烈难忍,无处希望。然又无能代者,菩萨看在眼里,悲在心上,而心生怜悯,誓愿修无上觉道、广大之行,以拯救之。以众生之苦,即是菩萨之苦,众生若不得出苦,菩萨亦终无出苦之日,所以菩萨虽久经劫数,舍身受身,难行苦行,乃至受无量苦,亦无所顾惜,终不舍觉悟、普度、利益之行也。

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者,谓菩萨发心广大,如地藏菩萨所发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毕令法界众生皆得做佛,菩萨然后方登妙觉,圆满无上菩提也。此大乐乃十方诸佛所得之无上妙乐也,非人天有漏之乐;亦非声闻、缘觉小果之乐;又非菩萨分证法身实报之乐,乃是十方诸佛所得无上菩提觉法之乐,所证大般涅槃寂灭之乐,即自心本具之妙乐也,故曰大乐。

结叹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此四句结成本经名义。如此八事乃指前者佛所说的八种之法,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既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则我等一切众生亦应当觉悟。故佛以自己所觉悟之法,而欲觉悟一切众生,故说此经。

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者,此四句结成自觉、自度、自利功德。

精进修道者,即以自己所觉悟的八种之法,发起精勤勇进之修行。

慈悲修慧者,慈悲即所发的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之大乘普济之心。由自己觉悟生死之苦,而知一切众生皆然,故发大慈大悲之心。为欲给众生拔苦兴乐,必须修般若智慧,所谓以理起智,以智照理,照到业尽情空,自然契入本心,性成无上道。

乘法身船者,乘者,运载义。法身者,即以真如佛性、实相理法为身。船是比喻,谓以清净法身喻船,依之而修六度四摄万行,庶可渡过生死苦海,而到达涅槃彼岸。彼岸者,即佛地也。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灭,即诸佛所证之不生不灭的大般涅槃也。

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此八句结成觉他、度他、利他功德。

复还生死,度脱众生者,以十方诸佛在因地,已发了无上菩提大愿,誓愿救度众生同出苦轮,共成佛道。今生死已了,佛道已成,故乘本愿力,倒驾慈航,重返娑婆,度脱一切,非业力使然。

以前八事,开导一切者,以者用也,谓用自己前者所觉悟的八种之法,开示、化导一切众生,令其觉悟,依法修行。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者,以众生在迷,以苦为乐,虽居火宅,不知出离,故佛心生怜悯,于诸众生开示、化导,身为苦本,身从何来?乃由业生。业从何来?乃由惑生。是因惑造业,因业成身,因身受苦。是知,惑乃万恶之本,诸苦之源,众浊之生处,但能破惑,则业因、苦果无所依据,一切空寂。

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者,佛说欲为苦本,乃苦的根和本。以贪欲之心乃妄情思惑,属粗重之苦,能生长出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五欲乃招苦之因,此前者已悟,今欲脱离三界之苦果,当舍离五欲,善修其心,不令贪著也。圣道即超凡入圣之道,唯此《八大人觉经》是,众生应当依之修心,而成圣人之道矣。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此八句结成念诵功德。

若佛弟子,无论出家在家,能诵此八事,既能诵其文,必能思其义。既能思其义,定能觉悟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即我法二空之理。既悟我空、法空,自然于我、法不生贪欲之心。佛说:“心是万恶之源”。祖曰:“心生即是罪生时”。罪以心为体,今既不生贪欲之心,则罪无所依,故能灭无量罪。

进趣菩提,速登正觉者,进即进修,趣即趣向。菩提,梵语具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云无上正等正觉。超慢而快为之速,自下而上为之登。谓为佛弟子,果能诵此八事,由诵而思,由思而修,佛说:“由闻思修,入三摩地”,不速登正觉而何?正觉者,即诸佛所证之究竟觉。三摩地,乃进修无上菩提所修之定名。

永断生死,常住快乐者,生死有两种:一、三界内的分段生死。二、三界外的变易生死。永断即永远断绝,再不复受,即所谓究竟涅槃,不生不灭也。前者既已永断生死,自得涅槃,常住妙乐。此妙乐乃自心本具,性本天然,非从外得,无始劫前就未生,尽未来际亦不灭,今既得开拓发明,则一得永得,更不复失。如《圆觉经》云:“佛告金刚藏菩萨,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劫,金性不坏者”是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成刚法师       佛说八大人觉经)(五明学佛网:成刚法师       佛说八大人觉经)  

 慈法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简释 

 妙境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二讲 流通分——证劝示功德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一讲 正宗分——大心普济觉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讲 正宗分——出家梵行觉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九讲 正宗分——布施平等觉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八讲 正宗分——多闻智慧觉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七讲 正宗分——常行精进觉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六讲 正宗分——知足守道觉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五讲 正宗分——少欲无为觉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四讲 正宗分——苦空无常觉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三讲 解序分——发心求正觉